让初中语文课堂更生动

来源 :教坛聚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xu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学应是一种情感丰富的教学。它不单是借助一篇篇典范的作品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的教学,更应是教师以自己对学生真挚的爱心,借助作者的情感与学生进行情感的交流的教学过程,教师要努力使自己的语言生动有趣,富有感染力,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情感,用真情拨动学生的心弦,引起感情上的共鸣,调动学生的情绪,让课堂生动。
  
  一、生动的语文教学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生动的语文教学,首先是构建“生命”课堂教学,激活语文教学的人性。“生命”课堂教学是把课堂看作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师生生命中有意义的部分。新课标要求课堂教学不仅要满足对学生认知的培养,更要使学生的技能、情感、个性、价值观等得到发展。长期以来,我们把语文等同语言,只是把学习语文当作掌握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一种工具,而忽略了语文的人文性。语文对于人来说是一种文化,它更重要的在于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和生命价值,在于塑造人的个性发展。
  例如:《心中的鹰》若单从知识方面来说,对文章理解无非是让学生树立环保意识,要保护野生动物。这当然比单纯泛泛的说教和《动物》课本上的教育要形象生动得多。但是,这忽略了文章本身所具有的丰富深刻的人文内涵。如果我们用人文的眼光、人文的情怀去引导学生体会那种心灵的失落、灵魂的黯然、思想的悲痛,肯定会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有强烈的震撼。那么,鹰的灵动、神圣、悲壮及那种极富人情味的对下一代的呵护,就会成为学生心中永远的丰碑。
  生动的教学是有人文精神的教学,要发掘语文精神,鼓励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是语文精神的重要内涵。语文就是要培养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对理想和未来的追求,对自然和人生的关怀。在语文教学中就要充分发掘语文自身的潜在精神,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张扬个性、发挥特长。
  
  二、生动的语文教学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新课标要求学生主动学习。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应包揽一切,而是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确立学习目标,选择不同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进程。生动的语文教学,是学生通过自己的体验、感悟来获得语文素养的学习行为内化的过程。教师要组织生动的教学,一是教学设计的动态性,一般认为教师是课堂的导演,上课只不过是教师把事先设计好的程序走下来便万事大吉了。事实上,课堂应该主要是学生的课堂,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有血有肉、有思想、有生命活动,所以课堂就不是一成不变的,课堂上发生的一切也不会像我们事先设计的那样,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不可预测的。所以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设计应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要充分照顾到学生的生命活动,只有这样,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才能使课堂脱去僵死的外衣,显露出无限的生机。语文生动的教学,也是一个运用多媒体组织教学活动的教学。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实现教学模式的转变,语文教学要培养现代化的人,必须掌握现代化的知识,语文课堂要真正成为学生生命活动的场所,必须借助现代教育技术。
  
  二、生动的语文教学是读写结合的教学
  
  读写结合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条经验,如何在阅读和写作教学上做到读写的有机结合,这是语文生动教学的关键。“以读促写,以写促读”现在被认为是语文生动教学的好的做法。以读促写,是独立阅读课改为“阅读评赏课”,即让学生通过阅读,自我理解课文内容,自我评论、欣赏课文,自我发现课文中的写作特点,汇报自学后的感受,从而使学生变过去那种被动的学习态度为主动地去学习吸收,获得更多的写作知识,以促进写作。学会读书,读是关键,一篇文章,必须让学生先反复阅读,读通、读熟、读懂,读出重点,读出感情,才能发现问题,有所感悟。在读中感悟道理,在感悟中培养创新意识。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设计,还要给学生一个宽松的环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贯彻落实素质教育,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课堂交流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以写促读,是针对在阅读教学中有好多学生不认真读书,上课听听老师讲书,课下一点不懂的状态,发动学生动笔去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写出自己的独特生活。所谓以写促读,就是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特点,精心设计写作练习,使学生带着写作任务去读书,在熟读深思的基础上去写作。写是读书的出发点,读书是写的落脚点。这样就可以使读书和写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带着写作任务去读书,它是通过写来提高读的能力。
  
  四、生动的语文教学是“文”、“情”、“理”高度融合的教学
  
  语文是一门艺术,文学作品都有其精神实质。优秀的文学作品有着丰富的文学情味,是文学大师们对生活、对自然的“情”和“感”,是“文”、“情”、“理”高度的融合。语文教学的生动性,是教师在教学时要教学生读出作品的情味,品味语言的艺术,纵观人生百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解读文字,在脑中理解文字的内容,了解作者的意图,体会作者情与理融合在文字中的那种情味。学生阅读作品的过程,是个体的感悟和体验建构的过程,是一种再创造的感受、理解、评价、鉴赏文本的过程。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积淀、文化底蕴、审美情趣的千差万别,所以语文教学的生动性就在于将学习的共同性要求转化为个性化的学习要求,使学习活动变为学生自我探究、自我体验的活动,使学生在研究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中,发展起个人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和批判能力。
其他文献
幽默是一种艺术,轻松发笑是其外壳,透彻精辟的说理是其内核。笔者在初中地理教学实践中体会到,教师把幽默带进地理课堂,借助于联想,利用机智、含蓄、诙谐的语言和形象生动的“肢体语言”,引人发笑而给人以启迪,造成轻松愉快的氛围,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值得提倡。    一、地理教学幽默的特点    1、趣味性。一堂生动有趣的地理课,能够让学生心潮迭起,学到生动活泼的知识,获得美的享受,而化枯燥为生动,
期刊
好奇是中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教师在物理教学中采取设疑、提问、创设问题情境等手段,能有效诱发学生好奇心,产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积极探索的热情。现就物理课堂教学中设疑、激趣的技巧问题谈点体会。    一、设疑激趣、变“教”为“导”    教师的职责主要不在于“教”,而在于指导学生“学”;不能满足于学生“学会”,更要引导学生“会学”。对学生不只是传授物理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励思维,变“教”为“导”。而问题
期刊
随着现代足球运动的迅猛发展,全攻全守、全方位的足球战术打法已日趋完善和合理运用,运动员的整体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比赛的攻防转换速度越来越快,对抗亦越来越激烈。在这种情况下,两强相遇智者胜已成为共识,足球意识在比赛中的重要性已毋庸置疑,对足球意识的研究亦已引起相当多的业内专家和学者的普遍关注,运动员足球意识的培养已成为各国足球工作者不容忽视的重要理论和实践课题。我国的足球水平与世界先进足球强国相比还
期刊
内容摘要:新课标下英语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培养更新更好的英语人才是时代的呼唤,也是大势所趋。承担基础阶段英语教学任务的中学外语教学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如何优化英语教学环境,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果,是摆在每个英语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难题。  关键词:环境 效果 优化    随着历史的巨轮驶进21世纪,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方面也将发生更加
期刊
如今中学生面对写作,尤其是初中生,普遍存在着畏惧心理或者说满心困惑。拿到作文题,常常感到没有东西写,或常常不知怎样下笔才好而成了言之无物,或不择材料瞎写一通而成了言之无序。现今的作文教学又大多围绕着“命题作文”、“话题作文”、“材料作文”等等进行教学,这样教学虽也能融进观察与思考、语言与章法,但这样的作文教学让人感到作文教学似乎陷入一个无系统连贯性、随意性强的状态,教师教无明确的计划、无具体的目标
期刊
兴趣是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发生浓厚的、稳定的兴趣时,他就能积极地思索,大胆地探究实质,并使其整个心理活动积极化,表现出积极主动地去感知有关的事物,对事物的观察变的很敏锐,逻辑记忆加强,想象力丰富,情绪比较高涨,克服困难的意志力也会增强,还对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力。一个人在某方面的能力高低往往就是同他在这方面的兴趣息息相关。   进入21世纪,世界各国都加快了
期刊
当前,中学语文教学正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然而,由于语文考试考不到课本上的。学生就误认为语文课不值得学。在此情况下,怎样从语文教学自身特点中寻找突破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搞活教学,提高质量,已成为语文教师探索的问题。根据中学生好奇、求知欲强、思维活跃、学习从兴趣出发的特点,我充分利用语文本身独具的内容丰富、趣味性强等特点,努力挖掘各种趣味因素,创设情境,以各种教学形式诱发、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
期刊
内容摘要:中学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和基础阶段。它不仅能为学生升入高一级学校学习有关专业奠定基础,也能为毕业生参加工作解决处理一些实际问题打下基础。那么,怎样才能学好初中化学呢?要学好化学,除了重视它以外,还必须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达尔文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我们在化学教学中,除了要“传道授业”、“供人以鱼”,更重要的是“教给学法”“授之以渔”,使他们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受益
期刊
导入是一节课的开始,也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开始,它直接影响到整节课的效率。导入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如果导入得当,就能直接吸引学生,引起学生的注意,从而使其产生良好的学习动机,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课堂气氛变得轻松活泼,课堂活动顺利进行,提高课堂效率。因此,教师要设计好每节课的导入。  英语课堂教学的导入多种多样,教师可根据不同类型、
期刊
在生物课堂上,讨论是在商讨和辩论中互相启发,从而研究和探求结论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强调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为学生主动学习,并去研究和探索真理,是提高教学效果常用的有效方法之一,但能否把握好课堂讨论的时机,将直接影响着讨论的质量和效果。本文结合教学实践,谈谈生物课堂讨论时机的选择。  一、在需要突出教学重点时进行  教学内容有主次之分,课堂上必须集中精力研究和解决主要问题,才能使学生形成深刻的体会。如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