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学习方法浅谈

来源 :教坛聚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889814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中学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和基础阶段。它不仅能为学生升入高一级学校学习有关专业奠定基础,也能为毕业生参加工作解决处理一些实际问题打下基础。那么,怎样才能学好初中化学呢?要学好化学,除了重视它以外,还必须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达尔文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我们在化学教学中,除了要“传道授业”、“供人以鱼”,更重要的是“教给学法”“授之以渔”,使他们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受益终身。
  关键词:学习方法 认识 掌握
  中学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和基础阶段。它不仅能为学生升入高一级学校学习有关专业奠定基础,也能为毕业生参加工作解决处理一些实际问题打下基础,因此,学好初中化学对学生来说尤为重要。那么,怎样才能学好初中化学呢?要学好化学,除了重视它以外,还必须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达尔文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
  我们知道,初中学生有较强的求知欲,具备初步的独立思考和专研能力,但自学能力较差,往往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就学化学来说,初中化学是学生学习的又一新起点,趣味的化学实验,悠久的化学史,日常生活中的化学事实所展现的新世界,能引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这种情况下,学生凭着一时的兴趣来接受化学这门学科。随着学习的深入,课程难度的增大,有的学生越学越觉得困难,到学完初中化学了,仍会有的学生说出“我怎样才能学好化学?”“我似乎没有摸到一点学化学的门路”等类似的话。因此,我们在化学教学中,除了要“传道授业”、“供人以鱼”,更重要的是“教给学法”“授之以渔”,使他们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受益终身。下面将这几年来怎样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浅谈如下:
  
  一、改变偏面认识
  
  有的人以为化学只需要背背就能学好;有的人以为化学专门和有毒的物质打交道而退避三舍;有的人以为化学背的东西太多而厌恶……凡此种种,都是对化学学科本身及化学学习的误解。其实,我们人类的生活、科技、生产都与化学密切相关,我们只有学好化学,才能知道哪些是有害的物质,我们该如何规避和化解;才能知道哪些物质是有益的,我们该如何合成它。因此,学好化学基础知识有利于我们同学将来更好地造福人类,使我们的生活更美好;有利于我们同学为将来的科技进步作出有益的贡献。
  
  二、培养学习兴趣
  
  其实,化学跟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有密切的联系,我们同学要积极寻找、发现和获取生活中的化学知识。如:钢铁为什么久置会生锈?为什么钢铁漆上油漆就不容易生锈?燃料燃烧时为什么鼓入空气,火焰会更旺?潮湿的煤炭为什么会比干燥的煤炭燃烧的更旺?在面粉中加人发酵粉(小苏打),蒸出来的馒头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小孔?如果我们同学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就注意结合这些实际现象,那么学化学就变得生动而有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趣味的东西能提高我们的学习效果。
  
  三、把握正确的学习策略
  
  化学作为九年级的新课程,而我们头脑中的化学知识几乎是一片空白。毫无疑问,确实有许多基础性内容需要记忆。任何学习都离不开记忆。因此,我们同学应该学会正确而有效地记忆化学内容。对于文字较少而又零乱的难以记忆的小问题要抓住关键字词进行奇特的联想,如氢氧化钠的用途是:用于制肥皂、炼制石油、造纸、纺织、印染等工业上,可记为:“纸(织)上染了肥油。”浓缩记忆法就是针对一类化学知识或规律在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可选取有代表性的字或词缩略成提纲进行记忆。如实验室制氧气的七个实验步骤记为:“检、装、夹、点、收、移、熄。“检”指检查装置是否漏气;“装”指往试管里装药品;“夹”指把试管夹在铁架台上;“点”指点燃酒精灯;“收”指收集气体;“移’’指把导管先移出水面;“熄”指熄灭酒精灯。再如过滤操作中的注意点浓缩为:“一贴、二低、三靠”,等等。
  
  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复习时应该注意归纳整理、建立自己的认知结构。利用编写提纲、列图表等方式把知识加以系统化。同时,在记忆中可以适度多记些,如我5次记会了,再多记2次,增加学习程度可以使记忆得到巩固。心理学研究指出,一般学习程度以150%为佳,过少或过多地记效果也不好。
  同学可以采用分散记忆的方法来加强记忆,早上与晚上的学习时间由于受到前摄抑制或倒摄抑制的影响较少,应有效利时间来记忆材料。有效记忆的方法很多,但共同点是要学会记忆,即要了解记忆过程中的动机作用、组块作用、复习作用。根据学生自己的特点,可灵活运用好的记忆方法。
  
  五、合理安排学习时间
  
  到了初三,各学科的学习任务都很繁重,我们必须注意各学科的学习时间的合理分配,虽然,语数外是主课,在学业考试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同学们在学习中自然比较重视,这也是正常的现象。但是,我们还是建议同学们应该正确处理好主副科的学习问题,尤其是化学作为初三年级的起点科目,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只有我们同学在开学以后的八至十周这段时间内,发扬锲而不舍的精神,适当地多花些时间,对化学元素符号、化合价、化学式等内容做到课课清、天天清,经常复习巩固,做到融会贯通,那么,初三化学入门关就算顺利通过,这为今后的化学学习将打下良好的基础,可谓良好的开端等于零成功的一半。如入门关不能顺利通过的话,我们学习化学的自信心就会受到打击、学习兴趣就会下降,就会给我们的后续学习带来负面影响,很难想象,我们同学片面地抓主课学习,而放弃化学学科的学习所导致的损失,能由主课的成绩提高来弥补。
其他文献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中学生要写好作文,同样离不开老师对其作文兴趣的培养。初中课文《散步》的作者、著名作家莫怀戚老师在谈写作素养时也特别强调了兴趣对写作的重要意义,他说“写作需要热爱,热爱是最大的动力”。作文教学的成败关键就是学生对写作有没有兴趣。  一、听、读结合积累素材  听、读是学习的两种最简单的方式,也最易让学生接受。听、读什么?可以是名家名篇;可以是同龄人的他山之石;可以是
期刊
恰如其分的课堂提问能使学生集中精力、积极思维,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物理教师的课堂提问应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    一、激发思维,突出主体    1、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许多认知问题,这些问题交织在一起,成为学生学习的心理动力和课堂教学的契机。中学生有很强的求知欲,时常表现为思想上的困惑和疑问,正是这些思想和认知问题驱动学生去追求知识、探索真理。教
期刊
在教学中,问题情境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呈现问题的情境,即教师通过语言、教材或其他教学手段向学生提出有关的问题,这类问题一般都有已知的解决方案和方法;另一种是发现问题的情境,即教师并不向学生呈现明确的问题,而是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在教学中设置具有一定难度的、需要学生努力而又是力所能及的学习情境,让学生通过对有关现象、事例、实验或其他学习材料的知,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这种学习活动是一种“智力探险”
期刊
幽默是一种艺术,轻松发笑是其外壳,透彻精辟的说理是其内核。笔者在初中地理教学实践中体会到,教师把幽默带进地理课堂,借助于联想,利用机智、含蓄、诙谐的语言和形象生动的“肢体语言”,引人发笑而给人以启迪,造成轻松愉快的氛围,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值得提倡。    一、地理教学幽默的特点    1、趣味性。一堂生动有趣的地理课,能够让学生心潮迭起,学到生动活泼的知识,获得美的享受,而化枯燥为生动,
期刊
好奇是中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教师在物理教学中采取设疑、提问、创设问题情境等手段,能有效诱发学生好奇心,产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积极探索的热情。现就物理课堂教学中设疑、激趣的技巧问题谈点体会。    一、设疑激趣、变“教”为“导”    教师的职责主要不在于“教”,而在于指导学生“学”;不能满足于学生“学会”,更要引导学生“会学”。对学生不只是传授物理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励思维,变“教”为“导”。而问题
期刊
随着现代足球运动的迅猛发展,全攻全守、全方位的足球战术打法已日趋完善和合理运用,运动员的整体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比赛的攻防转换速度越来越快,对抗亦越来越激烈。在这种情况下,两强相遇智者胜已成为共识,足球意识在比赛中的重要性已毋庸置疑,对足球意识的研究亦已引起相当多的业内专家和学者的普遍关注,运动员足球意识的培养已成为各国足球工作者不容忽视的重要理论和实践课题。我国的足球水平与世界先进足球强国相比还
期刊
内容摘要:新课标下英语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培养更新更好的英语人才是时代的呼唤,也是大势所趋。承担基础阶段英语教学任务的中学外语教学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如何优化英语教学环境,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果,是摆在每个英语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难题。  关键词:环境 效果 优化    随着历史的巨轮驶进21世纪,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方面也将发生更加
期刊
如今中学生面对写作,尤其是初中生,普遍存在着畏惧心理或者说满心困惑。拿到作文题,常常感到没有东西写,或常常不知怎样下笔才好而成了言之无物,或不择材料瞎写一通而成了言之无序。现今的作文教学又大多围绕着“命题作文”、“话题作文”、“材料作文”等等进行教学,这样教学虽也能融进观察与思考、语言与章法,但这样的作文教学让人感到作文教学似乎陷入一个无系统连贯性、随意性强的状态,教师教无明确的计划、无具体的目标
期刊
兴趣是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发生浓厚的、稳定的兴趣时,他就能积极地思索,大胆地探究实质,并使其整个心理活动积极化,表现出积极主动地去感知有关的事物,对事物的观察变的很敏锐,逻辑记忆加强,想象力丰富,情绪比较高涨,克服困难的意志力也会增强,还对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力。一个人在某方面的能力高低往往就是同他在这方面的兴趣息息相关。   进入21世纪,世界各国都加快了
期刊
当前,中学语文教学正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然而,由于语文考试考不到课本上的。学生就误认为语文课不值得学。在此情况下,怎样从语文教学自身特点中寻找突破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搞活教学,提高质量,已成为语文教师探索的问题。根据中学生好奇、求知欲强、思维活跃、学习从兴趣出发的特点,我充分利用语文本身独具的内容丰富、趣味性强等特点,努力挖掘各种趣味因素,创设情境,以各种教学形式诱发、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