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美术鉴赏课堂情境创设

来源 :基础教育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jie041132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情境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学习,而且还能帮助学生认识客观世界。教师通过创设恰当的课堂情境,不仅能唤醒学生已有经验和知识,而且还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新知识的实质,把握知识的内涵,强化学生的情感,从而使“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在潜移默化中顺利实现。在此,将从以下方面阐述美术鉴赏课堂情境创设。
  一、课堂情境在美术鉴赏课中的作用
  课堂情境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早已被广大教师认识并尝试合理运用,我国著名的教育工作者李吉林老师也已经开发和完善了一套情境教學法。课堂情境对教学所产生的作用,具有科学的理论依据。情感对认知活动有增力或减力的效能,健康、积极的情感对认知活动起着发动和促进作用,不健康、消极的情绪常常会阻碍和抑制认知活动。情境教学法的目的是让学生获得积极、健康的情感体验,提高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说,课堂情境直接影响着教学成效。
  美术鉴赏课中的情境,指的是影响学生美术学习和情绪体验的各种情况。因为具体到每一节实际的美术课,硬件的差异是很小的。所以,在此所要探讨的课堂情境主要是影响学生情绪的各种情况。情绪对人们的实际生活和学习可谓影响巨大,积极的情绪有利于人在面临具体问题时做出正确、科学的判断和举动,而消极的情绪也能够诱发和促使人们的行为举止出现失误和异常。人们所处的环境和遭遇对人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但无论怎样,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设法让学生处于一个积极认知和接受客观世界、建构知识体系的重要过程之中。很显然,营造积极的课堂情境对于这一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这样来理解美术鉴赏课中的课堂情境,即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动地创设或引导学生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知识技能、积极思考探究和有效达成美术课堂教学目标的环境和氛围。课堂情境要对美术课堂教学发挥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如何在美术鉴赏课上创设有利的课堂情境
  1.积极创造符合实际、符合学情的课堂情境
  在高中美术鉴赏课上,学生获得相关知识技能和情感体验的途径主要来自视觉、听觉和主观思考等几个方面。所以,教师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营造课堂情境。
  一是视觉方面。实物展示能提供最鲜明、最强烈的视觉感受,但由于受实际条件的限制,不可能每一节美术鉴赏课都到美术馆、画廊里面去授课。好在现在的多媒体技术已经发展得非常成熟,在课堂上为学生展示与课堂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资料不再是困难的事情。借助丰富的网络资源,几乎可以得到任何想要的相关图片资料。这些资料不但丰富了课堂内容,而且也开拓了学生的眼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而视频资料更加直观,能够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当然,实物展示也并非绝无可能。如向学生展示一些雕塑作品、工艺美术品的模型,或者是一些优秀绘画作品的临摹品等,使学生切身感受到美术作品的魅力。让学生在每一节课中领略到课本以外的相关美术作品和知识,是创设良好课堂情境的常用办法。
  二是听觉方面。主要是指相关的背景音乐和教师的讲解,这也是学生获得课堂信息的另一个重要途径。音乐能够感染人的情绪,如舒缓、柔和的音乐可以使人放松,而激昂、高亢的音乐可以使人兴奋。也许在上美术鉴赏课之前,学生还完全沉浸在体育课上那紧张激烈的比赛当中,或还停留于数学课上那谨慎严密的逻辑思维中。对于此时的学生而言,一段舒缓、轻柔的音乐恰好可以使他们迅速缓解紧张的情绪,很快步入优雅的美术课堂之中。而教师的语言更是贯穿整个课堂的重要情境因素之一。在介绍具体的美术作品和讲解相关的知识技能时,教师的叙述技巧(音色、语调、语速等)会直接引发学生不同的情绪反应。有时,教师在叙述一节课的重要内容时,总会下意识地提高语调或重复强调一遍,这也是适时改变课堂情境的做法之一。
  三是学生的主观思考方面。对于学生的思维活动,教师虽然不能完全改变,但可以通过具体的外部环境作出一定的影响。这就要求教师在问题设置、思路引导、答案总结等几个方面密切关注学生的活动和反应。积极利用有利于学生思维活动的各种因素来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课堂情境,能够让学生快速、有效地掌握该环节的内容,以便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
  2.在思想上重视课堂情境的营造
  合适的课堂情境所带来的正面影响,也许在一两节课内看不出明显的效果,因为人的情绪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也许在这个班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移植到另一个班后并不能够取得相似的效果;同样的语言、同样的情境能感染学生甲却不一定能够激起学生乙的学习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坚持正确、科学地创设良好的课堂情境。
  3.反思课堂情境营造的过程,完善课堂情境的创设
  保罗·赫塞博士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情境领导模式”理论。该理论认为,在领导和管理公司或团队时,不能用一成不变的方法,而是要随着情况和环境的改变及不同员工的情况,适时改变领导和管理的方式。这一理论和课堂情境的运用方法是一致的。教师应当不断反思课堂情境的运用过程和效果,努力创设出适合学生、适合学情的课堂情境,切不可一成不变、生搬硬套,那样只会适得其反,也违背了通过创设课堂情境来提高学习效果的初衷。
  三、积极营造有利的课堂情境,
  提高课堂情境的效果
  在现代教育理论思想和新课程改革标准的指导下,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遵循科学的课堂情境使用原则,相较于过去使用的教学模式,所取得的教学成效确实有一定提高。例如,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适时运用多媒体手段,要比以前教师拿着一本书大谈该作品与其他作品相比较是怎样的优秀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在真实的美术实物面前,学生也更容易感受到美术作品与日常生活之间的联系。在鉴赏课上,让学生适当地参与模仿某些绘画作品的创作形式,能让学生切身体会到作品的艺术美感、内涵和意义。而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探究学习时,为学生提供相关的参考资料会使学生更容易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快速地进入和完成具体的课堂环节,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借助鲜活的例子、充实的内容、生动的场景等丰富的课堂情境,不但能够使教师准确、高效地完成课堂教学目标,而且也会丰富和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
  总之,正确、科学、合理地运用课堂情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也会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
  (责任编辑 张慧籽)
其他文献
口算是一切其他计算的基础,也是学生长大后日常生活中使用最多的数学知识,因此,中国小学教育历来重视口算。但是,由于口算任务往往较为简单,不少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对口算教学不够重视,存在着不少问题。下面,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际和听课感受,谈谈口算教学中的常见问题及矫治对策。  一、摈弃不教也会的错误观点,提倡加强口算教学  在低年级,由于学生有幼儿园和家庭教育的渗透,口算教学任务的完成往往显得很轻松,不少
基于对人的主动发展意识与能力的关注,“新基础教育”倡导“互动生成”的课堂教学过程观。在新的教学价值观下,教师充分认识到,要促进数学课堂转型就要努力提升课堂“互动生成”品质,以实现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福建省厦门市前埔南区小学通过理论知识与课堂实践相结合,探索通过“长程两段”的结构教学,以“大问题设计”的下放和教师的点拨、引领为出发点,从时间、空间和方法上激发学生的思维表达,通过课堂中学生资源的收集与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指冠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侵蚀,继发完全或不完全性血栓形成为病理基础的临床综合征,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A)、非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NSTEMI)和ST段抬高的心肌
在我国当前教学改革中,情境教学法是一种非常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因此,针对我国高等师范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在数学课堂中运用情境教学法进行教学显得尤为必要。文章简要介绍我
摘 要:中职会计专业以培养初、中级会计应用型创新人才为主要目标,毕业生除了应具备一定的会计基本职业技能之外,还要有一定的协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目前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教学采用传统的知识导向的教学模式,不仅限制了学生学习专业技能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各种综合能力的形成,也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能动性。因此,中职学校在会计教学中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增强学生的工作岗位和社会工作环境的适应能力,在会计课
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是课程改革的难点,教师观念的转变在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中起着关键作用。下面笔者结合曾任教的辽宁省大连市第二中学的课改实际,谈谈该校在课堂教学模式改革过程中是如何转变教师观念的。  一、精心前期准备,为“转”做好铺垫  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师的心里已根深蒂固,如果发生改变,教师不免会有抵触情绪。为此,大连市第二中学在进行改革前精心设计了一些活动,让教师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一是以论坛为平
目的在比较Alamarblue法与MTT法的基础上探讨Alamarblue法用于测定小鼠淋巴细胞细胞体外活性的可行性及实验条件。方法Alamarblue法、MTT法分别测定不同浓度的BALB/C小鼠脾淋
相比以往,网络环境下的电子备课具有非常大的优势。它可以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它便于交流、共享,其教学设计、教学课件都可以方便地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它以电子化的效率,加速了教师科研成果的形成;此外,它还有利于课题研究和校本教研活动的开展。正是由于电子备课的诸多优势,很多教师才喜欢使用这样的备课方式,但—些教师在使用的过程中却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  一、电子备课中存在的问题  总的来说,电子备课在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