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初中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探析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karti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初中生英语成绩的高低。因为阅读理解题在目前的中考卷中占了30分(总分120),同时学生个人的阅读能力也直接影响着其他题型的解决,例如,完形填空和信息归纳等。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是我们初中英语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不容忽视。所以,我们应当高度重视,着力给予学生阅读方面的引导,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也为学生英语其他方面的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然而,在现实中,很多老师(尤其是农村教师)都曾发出这样的感慨: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阅读能力相对薄弱,导致偏科现象严重,尖子生的英语也可能有不及格的,有些学生甚至对英语没自信或者深恶痛绝。这种种现象,就是我们必须想方设法解决的。那么,我们应当从何入手呢?
  一、激发学习兴趣,了解重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永远不会过时。如果一个人对一件事物感兴趣,他就会产生了解和探索的欲望,对事物关注的时间也会更长久,效率会更高。学习更是如此。
  激发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就要让他们知道学英语的重要性,方法应该是灵活多变的,而非千篇一律的说教。例如,“英语是一门国际性语言,我们学好它就能找到更好的工作。”“英语很重要,中考占了120分。”学生听多了这套说辞,并没产生多大的共鸣。我们可以换一些有趣或者幽默的方法,比如,当一些学生或者我本人穿的衣服上印着英文单词或句子时,我就会问学生:“这些英文是什么意思你知道吗?”这个时候知道的学生往往会很兴奋地说出来,不知道的学生也很感兴趣。如果他们都不知道,我会说:“英语已经渗入我们日常生活的很多地方了,如果你衣服上印着个英文‘pig’或者‘This is a pig’,但是你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是不是糗大了?”有时在课堂上我会讲点生活中的小笑话,比如我的亲身经历:那天在人山人海的上海城隍庙闲逛,看到路边有一个乞丐。这时,两个外国人经过他的身边,他激动地叫着:Hello!Money!Money!说到这里,学生马上哈哈大笑了,我接着说:“所以大家要认真学好英语啊,乞丐的英语都这么溜了,何况你们呢!”看到关于英语的幽默故事,我也会当作课堂调节剂来使用。例如,某暴发户买了一些写满英文的罐头,以为是进口的高级货,于是请来几个朋友共同享用,顺便炫耀一番。他的儿子放学回家后,就让儿子翻译一下罐头上的英文,儿子看了一下说到:“dog food,狗食!这是给狗吃的!”于是,在场的人都开始呕吐了。和学生分享了这个幽默后,学生们都笑着表示“没文化,很可怕”,在笑声之中,学生自然而然地认识到了学好英语的重要性。总之,课堂是渗透英语重要性的最好阵地,我们应当极力为之。
  二、组织阅读活动,调动积极性
  学生对英语感兴趣之后,我们还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来调动他们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为更高层次的阅读能力打下一定的基础。具体有三个步骤:
  1. 强化记忆,增加学生的词汇量
  记忆单词的方法不一,最常用到的是音标记忆法,前提是先帮助学生巩固48个音标。同时,要让学生了解常见的词根、前缀、后缀以及其他的构词法。因为水平参差不齐,为了方便学生掌握基础词汇,我利用《中考必备》《中考突破》等复习资料,把中考考纲里的高频词汇归类整理在一张B4纸上,并在开学初就告知学生要养成每日必读的习惯,学生们很快熟悉了一些基本的、常用的词汇。除了高频单词,一些网络流行语的翻译也是很多学生感兴趣的,例如,“低调”翻译为“low key”,“皮一下”是“be naughty”,“低头族”是“head-down tribe”,“正能量”是“positive energy”,微信是“WeChat”……当然了,这些词汇应该是精挑细选出来的有意义的词汇。
  2. 利用教材,有效组织课堂活动
  充分利用现行教材,通过课堂教学转化成具体活动,也可以激发学生英语阅读的兴趣。我们现在所使用的人教版教材中,把每个单元分为Section A和Section B,相对长和复杂的阅读出现在Section B后面,很多学生对这类阅读材料都存在畏惧心理。但是如果我们能把这篇阅读文章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就相关的话题进行讨论、交流、汇报、复述、改编等活动,那么阅读课也可以是轻松有趣的。例如在九年级课本第九单元的阅读材料中,介绍了民间音乐家阿炳的生平和他的作品《二泉映月》。这篇文章出现了很多新词以及复合句(尤其是从这个单元才开始学习的定语从句),要完全理解这篇文章有一定的困难。在课前,我要求学生先预习和熟悉词汇,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行课前讨论——熟悉的民间乐器及其具有代表性的曲子。当话题中断时,也可引导学生把话题拓展到喜欢的歌手和喜欢的音乐类型。当学生对这个话题乐此不疲时,我开始介绍阿炳,并利用多媒体让学生欣赏了《二泉映月》。学生的注意力被吸引了,我接着利用课件对阅读材料中段落逐个进行分析……课后,针对材料设计了角色扮演(对话),学生A扮演想要了解阿炳的外国人,学生B扮演介绍阿炳的人。对话的内容来源于阅读,学生兴趣高涨,主动参与。同时,我们可以将语法教学融入语境和语篇,不为考试而教语法。掌握一定的语法知识,更有助于学生对课内阅读的理解,从而为提高更深层次的阅读能力打好基础。
  3. 推荐阅读材料,开阔知识面
  课程标准对五级阅读技能有明确的规定: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15万词以上”。除了课堂上利用教材,课余时间教师还可以推荐给学生一些适合他们水平的、趣味性强的阅读材料,如幽默故事、关于欧美風俗习惯和节日饮食的书籍、《英语周报》《疯狂英语》等刊物,还有一些中考书面表达范文等。学生阅读完成后,可以要求他们背诵其中一些材料,也可以口头复述,还可以摘抄在笔记本中。这样既开阔了学生的知识面,又提高了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更有助于他们口语和写作能力的提高。
  4. 利用多媒体,多渠道学英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充分运用网络来学习和交流。尤其是微信,只要打开手机就能轻松进入某个事先关注的公众号,从中获取信息。九年级的学生科目多、任务重,所以教师可以给他们推荐一两个学英语的公众号,让他们在假期、休息时、就餐时播放,但又不用总盯着手机看。比如我就关注并向学生推荐了TeacherGwen,学生从中获益匪浅,很多学生反馈阅读能力和听力都进步了不少。教师还可以推荐一些学习英语的网站,让学生观看一两部卡通电影,学唱一两首经典英文歌,这样,他们将逐渐感受到英语的实用性和学英语的乐趣。
  三、指导阅读技巧,提高阅读效率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掌握一些阅读技巧,既有助于提高他们的阅读速度和效率,也有助于提高英语阅读理解题的得分率。这里介绍一些常见的阅读技巧。
  1. 扫读(Scanning)或者略读(Skimming)
  扫读是很常见的方法,基本适用于任何一种语言的阅读,它要求我们一目十行,但又不能囫囵吞枣。例如,我们在阅读一篇英语文章时,重点关注首尾两段,中间粗略通读,理解句子大意,但不能逐词翻译,遇到不懂的单词直接跳过,这样就能基本掌握文章的梗概。具备了扫读或略读能力,学生就能解决中考阅读理解中常见的一些问题。例如:
  What’s the best title of this passage?
  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passage?
  What is the main idea of this passage? What does the passage mainly talk about? What does the writer want to tell us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The passage/material may be taken from …
  遇到以上类型的题目,可以建议学生先看题目,带着问题去扫读全文,这样阅读和做题速度就提高了许多。
  2. 精读(careful reading)
  精读不是一个单词、一个单词地读,而是一个意群、一个意群地读。遇到不会的但又不是特别重要的单词,阅读时照样直接跳过;如果遇到的是比较重要的单词,可以根据上下文的一些线索进行粗略猜测,而后读完全文。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画出一些重点单词或短语,还要画出与后面问题题干相似度较高的语句,这样在做题时可节省来回找答案的时间。考查学生精读能力的题目常常是这样子的: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which of the following(statements)is NOT mentioned/right/
  true in the passage? Which of the orders is correct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What does the first/second/third /last paragraph mean?
  The writer gives the example in order to …
  精读有助于学生积累和掌握更多的词汇和短语。教师如果要推荐阅读材料给学生作为补充,难度应该适中,以能让学生进行精读训练为准则。
  3. 猜读(guessing the meaning of words)
  英语阅读的猜读和语文不一样,不是胡乱的猜测,而是指在阅读中要根据已经知晓的内容对未知的内容进行合理推测。学生如果一遇到不会的单词就查字典,會很浪费时间,所以应该鼓励学生对词意、句意等进行大胆合理的推测。比如看到了文章的标题,可以猜测正文的内容;可以从文章的体裁、有关段落、有关词句,结合上下文等做出有逻辑且合理的推测。在阅读中常见的关系性词汇有很多,如however、but、and、or、because、so、though、although、for example,等等,还有一些常见的前缀、后缀。其实,在初中阶段的阅读理解题当中,生词并不是很多,所以这种方法既能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又能提高他们阅读的兴趣。
  四、强化做题训练,增强熟练性
  熟能生巧,所以大量地、有选择性地进行做题训练是不可或缺的。任何能力的提高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阅读能力的提高决定于多个方面,如学生的词汇量、语法和句式分析能力、语句的积累程度、生活常识和科普知识的了解程度等。因此,用良好的方法进行阅读训练,学生就能解决英语学习中的主要问题,当然也提高了英语阅读理解题的得分率。
  总之,提高初中生英语阅读能力并非易事,需要师生共同努力,但我相信,学习以兴趣为主,教师善于激趣,就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再加上灵活多变的教法和学法以及持之以恒的训练,攻克英语阅读对学生而言就是“a piece of cake”。
其他文献
【摘要】體育学科的性质与众多学科不同,体育教学是运动和文化融为一体的教学形式,而新课程改革中对小学体育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方面要求通过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另一方面就是要求教师能够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全面渗透道德品质内容,实际上德育知识对于小学生来说能够促进小学生的正确人生观念和道德品质的树立。目前,以德育教学为主要形式的小学体育素质教学已经得到了众多小学院校的广泛认可,本文主要对德育知识在
本报综合消息 近日,在广州番禺区首届教育行政干部“钟声杯”游泳比赛上,近200名校長下水竞技。当天,90%以上的校长通过测试,没过关的校长将后续“补考”。  “钟声杯”游泳比赛设置了知识宣讲、技能测试等环节。其中游泳技能测试要求游50米,不擅游泳的校长在泳池独立游25米也可过关。“我过去会游泳,但是游不远,现在游个100米也没问题了。”在备战比赛过程中,番禺区化龙中学校长沈文斌泳技进步很快。在他看
【摘要】当前,创客与创客教育、STEAM教育等概念越来越热,相应的教育活动也开展得如火如荼。就茂名市的情况来说,创客教育已经变成精英教育。本文从创客教育的定义、国家的政策、教育的公平性以及创客教育的实施过程等方面阐述创客教育回归普惠教育的必要性。  【关键词】创客教育;创客实验室;素质教育;项目学习  2015年1月4日,李克强总理考察深圳“柴火创客空间”,并应允成为那里的荣誉会员,为“创客”的火
【摘要】在信息课堂中,通过创设演示导入、问题、游戏、交流合作等良好的课堂情境,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启发学生思维,让学生分享信息课魅力,促进学生共同进步,既开启学生智慧,陶怡性情,而且能轻松、愉快地引领学生踏进信息课的大门。  【关键词】演示导入;问题情境;游戏情境;交流合作  情境教学是从教学的需要出发,教师依据教学目标创设以形象为主体、富有感情色彩的具体场景或氛围,激发和
【摘要】高考政治主观题因知识考查面广、形式灵活、能力要求高而成为高考命题的重点题型。该题型不仅能检验学生对高中思想政治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更能体现高考对学生能力和素养的选拔要求。因此,教师在整个备考过程中要做好精准、精细且全方位的工作,才能帮助学生在解题中探究和掌握解题技法、明确解题思路、提高解题能力。  【关键词】高考政治;主观题;答题策略  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政治教学,不仅要将教材的基本知识传
【摘要】“日记画”又叫做图画日记,在小学阶段开展“日记画”教学,通过老师的教,改变学生绘画作品符号化的现象,通过学生的学以及校园文化环境的营造等方面努力引导并促使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学会提炼生活中的素材,运用对称、均衡、重复、节奏、对比、变化、统一等形式原理将所观、所感、所想表达出来,从而提升观察和记录事物的能力,达到发展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美术;日记画  “日记画”
研学旅行是一种崭新的学习方式,是学校按照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生集体参加的校外旅行活动。它将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是學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学生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的方式走出校园,在参加参与实际生产和生活的过程中进行所学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的深度融合,在亲身参加实践的过程中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体验生活,拓展视野,丰富新知。  《广东教
【摘要】“先做后学、先会后学、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是生本课堂的创新教育教学理念。“课前小研究”则是体现和贯彻“生本”理念的重要措施。“课前小研究”作为引导学生进行课前学习的重要环节,能有效促进课堂上学生交流汇报、自主探索数学问题,“课前小研究”设计的是否合理,关系到生本课堂的成功与否。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前小研究;自主探究性;设计运用  一、数学“课前小研究”的定义  “课前小研究”是在没有
【摘要】少先队工作是学校德育工作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经过调查,我们发现国内有关对智障学生开展少先队工作方面的策略研究少之又少。然而,智障学生由于智力的低下,各方面的学习发展存在着一定的限制,他们的理解和分析能力都低于常人,抽象思维缺乏,难以在头脑中形成人民、集体、祖国等概念,较难建立起集体意识,也较难养成良好习惯。本课题将针对智障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探索出符合智障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符合时代需要的少先
摘 要:“问题串教学”是指围绕一两个数学问题中反映的数学本質,进行一系列问题变化的教学活动。在高三课堂教学中运用问题串,引导学生不断思考,进行发散思维,能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灵活转换、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  关键词:问题串;例题教学;高三  在高三复习阶段,如何提高例题教学的有效性显得尤为重要。设计一个好的问题串,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深化知识、突破难点,开拓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