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英语听力的有效途径

来源 :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mu229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听力对于学习英语的中国学生来说是一个弱项,听力的提高必须建立在适当材料的基础上,以循序渐进的长期努力作保障。本文通过阐述VOA网络新闻资源的优越性,文体特色,论证了VOA网络新闻不仅可以激发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可以增强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是一条切实可行的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VOA;优越性;文体特色;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4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12-0-02
  
  学习英语的中国学生大多数在读写方面的能力是令人满意的,而从综合应用能力来看又是有所欠缺的,尤其是在听说能力方面。目前的英语听力教材更新缓慢,题型千篇一律,内容枯燥无味,缺乏交际互动性,很难使学生提高听力能力并导致其丧失了学习的兴趣。随着因特网的迅速发展,VOA网络英语新闻应运而生,并逐渐形成其独特风格,有着传统教材不可比拟的优越性,真可谓是一本优秀的不断更新的听力辅助教材。
  一、VOA网络英语新闻的优越性
  网络新闻尤为显著的特色是及时性和广泛性。VOA新闻蕴藏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听力资源,就像一本永远也读不完的书,永远不断更新的教材。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他们普遍具有一种“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使命感,又具有年轻人的求新、求异、求变的心理特点。因此,紧跟时代,包罗万象的VOA无疑使听力活动更加具有目的性和实用性。新闻的内容从政治、经济、科技、军事到文化、体育,涉及范围广,信息量大。热点新闻更具有时效性,使学生可以及时清楚的了解目前的民族冲突,领土纠纷,恐怖事件、政治事件、自然灾害等。全面的、鲜活的、多样的语言输入有益于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增长和丰富英语语言国家的背景知识、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特别是可以使语言与时代同步。
  众所周知,最有效的语言习得途径就是身临其境,在真实的语境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自主学习从心理过程来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计划阶段,行为或遗失控制阶段、自我反思阶段。当学生在动机,元认识和行为三方面都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时,那么,他的学习就是自主的。一个自主的学习者能够选取合适的语言学习资料,采取有效的学习策略,自主独立的进行学习。
  VOA网络资源则是一本很好的听力辅助教材,不受空间、时间、信息量的限制。每位学生都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程度差异等选择性的收听节目。对于基础不太好的学生,句子结构清晰,语速较慢的Special VOA新闻广播尤为适宜。句子的重音明显,调子相对拉得较长,音质的清晰,这使得VOA更适合学生对新闻内容的辨别和记忆。因特网的广泛应用,使得学生在收听纯正美音的同时,还可以看到一些文字资料或视频短片,带来了视觉上的冲击,使其更具有真实性。因此,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课外收听广播新闻。学习者以信息收集者和处理者的身份使用信息工具解决实际问题。在此过程中,学生是知识的构建者,是认知的主体;教师则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总而言之,收听VOA新闻更加有助学生自主学习。
  二、VOA网络新闻的语篇和句式
  丰富有趣的新闻无疑是学生训练听力的理想教材。但是,它的信息密度高,如果学生注意力平均分配,势必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抓不住要点。然而,新闻的撰写者和收听者免不了会有共同的思维定势和约定俗称的写作模式。因此,学生在充分了解了新闻的文体特色和语篇结构等鲜明的自身特色,就会有的放矢,从而做到有目的、有效率的积极主动的理解并捕获新闻的要点。听懂材料会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和充满成就感,即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兴趣的产生自然而然的也会导致听力效率的提高。
  首先,新闻的篇章结构一般都采用“倒金字塔式”,一开始的导语简洁而明了叙述了最重要,最吸引人内容,开门见上的写作特色和汉语逻辑方式大为不同。
  Indonesia
  A delegation from the International Mpnetary Fund has arrived in Jakarta to begin talks with government officials about economic reforms. The talks are to begin Wednesday. The IMF had delayed the release of a 3,000 million loan to Indonesia.IMF officials are not satisfied eith the slow action of the Suharto’s administration in carrying out the reforms.
  第一句新闻的导语介绍了新闻的主要内容,即谁到哪里去干了什么事,第二句说明了新闻的时间。后面的句子则是新闻的背景,对导语进行详细的补充和说明。因此导语往往直截了当的介绍新闻的中心内容,信息量大、结构复杂。因此,只要听懂了导语,也就理解了新闻的主干,即可进入最佳的收听状态。因此,这种“倒金字塔式的行文”使听者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了最重要的新闻内容,抓住了主干信息。
  其次,新闻句子结构的程式化是显而易见的。新闻的所有句子都是为了回答what、who、where、when、why和how而设计的。我们可以把句子的结构程式表示为:
  (what或者who)(首句)
  (where,when,why,how)(首句以后的句子)
  或者
  (what,who,when,where)(首句)
  (why,how)(首句以后的句子)
  what和who几乎同时出现在了新闻的第一句,在信息的分布上,who是信息的出发点,what是信息的核心。对关键句的把握,使得学生轻而易举的了解了内容的要点。例如:Israeli and Palestinian negotiators have failed to reach an agreement about the withdraw from the occupied West Bank town of Herbon.显而易见,这句话直截了当的交代了事件的内容(what)和于其相关的人物(who)。另外,新闻的句子结构多采用简单句,复合句中也多采用状语从句,宾语从句、非限制性定语从句,少用倒装句、名词后置修饰语。
  无论是新闻的撰写人,还是新闻的收听者,对新闻文体特征的运用、理解与接受,似乎都有一种心灵上的共鸣。人们的思维定势,往往受制于一个共同的理念,或一个约定俗成的习惯。从这个定义上看,无论是新闻撰稿人还是新闻收听者,在对待同一新闻的思维方式上,都会存在许多共同的东西。善于发现并掌握新闻的文体特点,是收听技巧的一大飞跃,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听力的难度,。
  三、VOA网络新闻词语
  新闻写作追求的是简洁、直截了当、通俗易懂。但是学生在刚开始接触新闻英语的时候往往抱怨难度太大,不易理解。这往往是由于陌生的词汇和相对过快的语速增加了听力材料的难度。
  含有人名、地名、国家名称和组织机构名称的专有名词在新闻报道中屡见不鲜。如:Washington,Kremlin,Slovenia.行文的简练也使得缩略词广为应用。如:UN(the United States)、EU(European Union)、BBC(British Broadcoasting Corporation)。另外,当今世界发展的日新月异,新兴词汇层出不穷。如:eco-tourism(生态旅游),e-commerce(电子商务),taikonaut(中国宇航员)。
  扩大词汇量是解决英语听力的首要前提。面对不计其数的单词,学生们学习英语的兴趣骤减,但并非所有的词汇都枯燥无味,相反部分词汇有着悠久德尔历史背景和鲜明的时代特色。例如,英国戴安娜王妃因新闻记者追踪发生车祸身亡以后,新闻中就频频出现了paparazzi这个词。此词来源于一个影片中的主角,他到处追踪拍摄名人的隐私照片,那么,他的名字也被国内音译为“拍拍垃圾”,即“狗仔队”。想想看,如果学生了解了背景知识和文化,还会总是抱怨对英语毫无兴趣么?
  总之,识记一些重复率较高且远离生活的单词是新闻听力的重中之重。高频词汇的积累有助于新闻听力的理解。只要是听懂了,激发了兴趣,自然也就建立了良好的听力基础和能力。根据建构主义理论,学习者不是外界刺激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学生可以利用原有的知识背景,生活常识,积极利用联想、假设、推测等手段,建构新闻听力材料的意义,准确把握新闻大意。
  四、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最近出台的《大学英语教学基本要求》(试行)规定,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对于学生听力能力的一般要求是“基本听懂英语国家慢速英语节目,语速为每分钟130单词左右,掌握其大意,抓住其要点。”较高要求是“能基本听懂英语国家的广播电视节目,语速为每分钟150单词左右。”可见,大纲对听力能力的要求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是,听力的提高不可能一蹴而就,这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艰难历程。听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强化刺激、形成条件反射的过程。只有不断从听觉上加强刺激,才能减少反应时间,提高理解能力。例如:我们在听到Voice of America这几个单词的时候,几乎同时在脑子里有了这个电台的概念。但是,当听到的是WTO这个单词的时候,反应就慢了下来。长时间的关注在一个单词或词组上自然就影响到了听力的理解。听的多了就会加强对各种形式的句子、语篇的认知能力。VOA网络新闻正好弥补了听力材料的单一和陈旧,提供了丰富而具有时效性的材料,开辟了第二课堂。如能养成收听英语新闻的习惯,不仅能提高他们的听力理解能力,而且开阔眼界,掌握英语语言国家的文化知识。
  
  参考文献:
  [1]David H.Jonassen,Kyle L.Peck,Brent G.Wilson.Learning with Technology:A Constructivist Perspective[M].Merrill,Prentice Hall,1999.
  [2]陈吉堂.关于新闻语言的程式化与动态感[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0,(9).
  [3]张健.新闻英语文体与范文评析[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
  [4]钟道隆.听遍全世界[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其他文献
摘 要:有时候,一本书的力量的确像一场战争或一场政治运动能够引起社会的重大的改革,而且它影响的远远不止一代人。Silent Spring 就是这样一部作品,它的出版开创了美国乃至世界的环保运动,也把环保问题引到人类生存危机的高度上,旨在唤醒人们对生态平衡的保护。  关键词:环保运动;生态平衡;写作风格;现实意义  中图分类号:I106
期刊
摘 要: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随着生活的节奏变化,建筑形式也悄悄的发生了变化,由于南北方气候和人文背景的不同,产生了南北不同的建筑文化,我们就以秦岭淮河为南北划分线,谈谈南北建筑的风格和成因。并且分析这些不同的风格在动画片中的影响力。  关键词:建筑;风格;民居;动画  中图分类号:K29
期刊
摘 要:2004年雅典奥运会,中国体育界再掀夺金热潮, 国人为之骄傲, 世界为之惊叹, 辉煌的战绩向世人表明: 中国的体育界正在用自己的方式崛起。但是中国的体育要想有更大进步,要想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高校学生的体育教育是不能忽视的,尤其是大学民族体育的开设,因为他的开设有利于促进民族传统体育现代化发展,进而对国家体育事业的发展起基础性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民族体育;高校教育 ;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
期刊
摘 要:后殖民翻译研究是近年来兴起的主要的翻译学视角之一。从后殖民视角来审视我国的翻译在国际话语交流中扮演的角色,对于揭示我国翻译的尴尬现状、促进我国翻译人才的培养及翻译理论的研究具有现实的意义。  关键词:后殖民理论;国际话语交流;翻译逆差;翻译市场  中图分类号:H159 文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于既懂专业知识又懂英语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日趋加大,因此,很多高职院校将行业英语融入公共英语教学中,并逐步开设行业英语课程。但如何提高行业英语教学的实效性, 形成具有行业特色的英语教学模式仍是一个有待深入研究的课题。本论文针对目前高职行业英语教学现状探索行动导向理论在高职行业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以期达到增强学生的行业英语应用能力,促使学生成功就业的目的。  关键词:行动导
期刊
摘 要:套语(patterned phrases),又称“词块”(lexical chunks),其存在有着很多的理论依据,其实践功能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发现。本文通过使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SPSS,对套语在英文写作中的样本分析,得出结论:套语可以提高英文写作成绩,促进英文写作水平。  关键词:套语;英文写作;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
期刊
摘 要:本文从高职英语教学的现状与存在问题入手,论述在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重视文化教学,培养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及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方法,以便在英语教学中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关键词:高职英语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 要:本文对当前国内农林院校本科林学专业英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梳理,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小班教学在林学专业英语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前景及其所要面临的技术问题。  关键词:林学;专业英语;小班教学  中图分类号:G462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 要:中外合作办学已成为新时期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任务型教学法以“输入与互动假设”理论和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以任务完成为教学过程,从中产生语言习得。本文论述了任务型教学法的理论基础、设计与实施。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法;理论基础;设计;实施  中图分类号:G462
期刊
摘 要:项目化教学是现代高职教育中倍受推崇的一种教学模式。《外贸英语口语》课程是高职外贸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能课程。笔者通过分析该课程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提出项目化教学改革方案,实现培养目标。  关键词:外贸英语口语;项目化教学;高职  中图分类号:G46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