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希提岛

来源 :作文通讯·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_men_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命本就是荒芜的,救世主不会自然来,生命的价值与意义更不会无缘无故到来。除非你越过千山万水,找到了你的“塔希提岛”。
  塔希提岛是《月亮与六便士》的主人公思特里克兰德的最终归宿,是他舍弃一切、经历无数艰险之后才抵达的地方。在那儿,他创造了伟大的杰作。塔希提岛是他四处漂泊后,最后抵达的最深的内殿。
  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塔希提岛,但它需要你漂泊在外,无数次地找寻,才得以显现。
  人生路上,你会感到孤独,因为你必须踽踽独行,就如思特里克兰德一样,漂泊在外寻找着那份归属自己命运的存在。只有在漂泊中,才能听清白己内心的声音,由它带领自己前行,最终找到自己的家门。
  每个人都渴望找到自己的塔希提岛,并在那儿自由自在地生活。可是如何才能找到呢?那便是在人生中经历,直至看清自己的内心。只有不停地经历、不断地追求,才能找到自己的归宿。如若只拘泥于一处,随遇而安,最后也只能郁郁而终。
  在《月亮与六便士》中,思特里克兰德曾说:“一个人掉进水里,他游泳游得好不好没关系,反正他得挣扎,不然就得淹死。”这句话道出了一个普遍真理:人生在世,无论我们处境是好是坏,我们都要敢于突破自己,身体和灵魂必须有一个在路上,停在原处唯一的后果便是死亡,死在世界洪流的裹挾之中。人就是要不停地经历,看清白己的心,从而找到自己的心灵归宿。
  毛姆在自己的另一本书《刀锋》中也写到一个生活场景: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生活奔波,每天都在不停地经历。他们一步步在这个社会经历着,一点点看清了自己的心,找到了自己的归宿,明白了自己的追求。最后,每个人都各得其所,如他们想要的命运一样,每个人都找到了他们的“塔希提岛”。
  人生伊始,本是荒芜至极的,你若一直经历,不断探索追寻,又怎会无法抵达自己的“塔希提岛”呢?
  塔希提岛上,月光融融,天地清明!
  考场点评
  这篇文章思辨色彩浓厚,富有感染力。其亮点如下:
  一、物象典型,小中见大。作者另辟蹊径,选取了毛姆笔下的“塔希提岛”这一典型物象,化抽象为具象,“塔希提岛”就是我们追寻的精神家园,小事物中凸显大追求。难能可贵的是,作者没有局限于思特里克兰德心中的“塔希提岛”,而是由点到面,由个体到集体,指出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塔希提岛”,很有见地。
  二、论证有力,叙议结合。文章以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与《刀锋》作为主要素材,叙议结合,表明“塔希提岛”的重要性与价值所在。材料典型鲜活,论证有理有据,值得肯定。
其他文献
前段时间看新闻,孙杨泳赛摘金的消息又一次被炒得沸沸扬扬,孙杨又一次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与此同时,我想起一个很久未曾出现在人们视野里的名字——叶诗文。  犹记当初孙杨叶诗文奥运会双双摘金荣耀而归,二人几乎是舆论的中心焦点,名字频繁见于各大媒体。然而不久后,孙杨连续遭遇负面新闻,叶诗文更是成绩不佳,连输几场后便如水泡一般安静地消失了。而媒体集体选择了“失忆”,仿佛之前那热烈的报道只是一场幻像。  我是
酿糯米红酒是一门技术。  每当冬至来临,母亲便择一日之闲,拿出新收成的糯米,放在大木桶里浸泡五六个小时,然后用竹漏筛把米打捞起来,放在一个大簸箕上沥干,再倒进木甑子里蒸。柴火灶里的火熊熊燃烧,大铁锅上冒着白雾,饭香阵阵。不用母亲使唤,我便会主动承担添柴烧火的差事,灶膛里的火焰特别高,照得我满脸通红,往灶里添加木柴时,手被照得发烫。尽管这样,柴添得还是特别勤,因为我知道,火烧得越旺,米饭就能更快出锅
严格来说,我不是北京人,北京也不是我的故乡。  虽然“北京市”这几个字是印在户口本儿上的,但我与这城市既无血缘上的联系,也少有物质上的捆绑。首先,我的父母不出生在此,他们是考上了北京的大学而来的;祖辈更不用说了。其次,很显然,我不拥有这城市中的任何一部分,我与那些头顶小红帽拥入天安门广场的游客并无本质差别。他们住在酒店里能住七天,而我住在我现在的家里,最多也只是住七十年。  我不是北京人,但我却将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回过头看,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和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这是钱学森的世纪之问”,从中可见对民国大师的推崇和景仰。民国时的大师究竟为何如此受人推崇、尊重,《民国的底气》-书或可回答一二。  民国之气,在于民国君子。  古时君子,喜闻高山流水,乐见明月知音,避于仕途,隐于山水,狂于山林。民国君子,恰如魏晋时期的“竹林七贤”,狂傲得让人
这个村子靠山,村里拢共三四十户人家。村周围清泉、茂草,加上常绿的修竹和松树林,显得格外幽静清新、雅致迷人。一个专靠卖鬼钱营生的他,就住在这里。  他发迹了,是村里最早发的,茅屋变瓦房,瓦房变砖房,样样在先。村中人见他富了,崇拜得五体投地。有羡慕的,有拜他为师的,于是,很多人做起了营造鬼钱的行当。  他造鬼钱是方圆几十里无人能比的,可以说,从祖上到他是第五代了。黄纸、白纸经他手一叠一剪、一凿一裁,瞬
轻捧起《围城》,我带着围城外2l世纪的气息,缓缓进入这微妙的围城世界。  钱锺书用炉火纯青的语言将“围城”的含意表达得淋漓尽致。他的笔如一把冰冷的手术刀,犀利地剖析了那个黑暗年代的知识分子阶层,人物的冷漠、自私和狭隘,甚至他们的软弱、可怜可恨,都在字里行间表现出来。  书中不局限于婚姻层次来谈围城,而是将围城困境贯穿于人生各个层次。杨绛在《围城》的扉页上写道:“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岁月的年轮从未停止转动,让我们捧一盏清茶,静品属于古典文化的味道。  昏黄的灯光点缀在舞台上,如梦似幻。  转眼间,我的高中生涯已度过了三分之一,一直平平淡淡,没有丝毫波澜,直到这场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竞赛打破了这种索然无味的生活。将近一年没有认真读过有关古代文化的书籍,脑子里仅存的一点儿知识全部来自赛前的“临阵磨枪”。其实,我心里非常害怕,害怕自己的一个失误,会让
一  天幕倒退着,缓慢飞向后方。地平线上,无数莫名的点和线蠕动着。那条路安静地趴着,软软的,清冽的晨曦透着股焦油油,又湿漉漉的味道。  她离开207国道,进入高速人口。前方灰中透亮,蹦蹦跳跳,不知是远方的灯,还是不知名的碎细的光。细雨下得密,但无声,紧紧裹着她。她也是无声的,紧紧握着车把,好似产卵的虹鳟鱼,沉默地奔向上游最湍急的河。  高速静得怕人,没车,也没人,仿佛世界从未有过这样一条道。细雨中
“今年定个小目标,先赚一个亿。”   同樣一句话,让不同的人来说,效果大不相同。如果他是王健林、马云、任正非,一切都顺理成章。如果换成我——一个畏首畏尾的上班狗,可能会被人扔生鸡蛋和西红柿。   志大才疏、好高骛远、癞蛤蟆想吃天鹅肉,这些行为本身并不会危害公共秩序和他人财产安全,但经验告诉我们,擅做春秋大梦的人不太受欢迎,至少不会被学生家长和老师待见。原因何在?   在大多数人看来,这种人立
我们高一年级的数学老师,虽为学校领导,上起课来却一点儿也不严肃。相反,看他上课的样子,总是比听讲课内容更有意思!  “哎哟哟!不得了!不得了!”一听就知道他又不小心犯了什么低级错误。在同学们的偷笑声中,他一边摇着头赶紧纠正答案,一边开朗地笑着:“你们可不能这样,一定要细心!”  做图像题时,为了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他的各种奇葩动作轮流上演。当图像向两边延伸时,他双手紧贴奋力向前一戳,随即像拨开层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