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电线电缆抗张强度参数是各型号线缆检测项目中重要且常见也是企业3 C认证中必须检验的一个重要项目,其由拉断力/线缆截面积计算所得,他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关乎企业的质量安全。市面上拉力机种类繁多,有指针式、数显式、电脑式等,本文通过选用指针式拉力机比较不同量程下的实验数据,按照标准GB/T2951.11-2008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 第11部分,旨在用重复性试验,即实验标准偏差数据(xi)给出结果。
[关键词]拉力机;量程;试验标准偏差
中图分类号:TH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11-0081-01
1.检测步骤
(1)检测温度:标准规定(23±5)℃,实验室温度(23±2)℃
(2)检测设备:拉力试验机XL-50A型,1级,量程范围分别为(0~100)N、(0~250)N、(0~500)N。
(3)检测对象:一根型号规格为60227IEC02(RV)450/750V1.5mm2的黄色电线。
(4)按标准规定制取每个量程试验所需的10个试件,试件为100mm的管状试件,并在(23±2)℃下至少保持3小时。
(5)拉力步骤:在每个管状试件的中间部位标上两个标记,间距为20mm,然后将试件夹在拉力试验机的自紧式夹头之间,夹头间距约为50mm,以速度为(250±50)mm/min的速度拉至试件断裂,记录下表盘拉力读数,计算抗张强度。
2.重复性试验
实验人员在同一实验室,选用同一拉力试验机,环境温度和湿度保持基本不变的情况下进行试验,得出平均值i、实验标准偏差(xi)。
(1)选取A量程(0~100)N进行10次拉力实验,最小分度值为0.2N。得到以下数据(表1):
(2)选取B量程(0~250)N进行10次拉力实验,最小分度值为0.5N。得到以下数据(表2):
(3)选取C量程(0~500)N进行10次拉力实验,最小分度值为1.0N。得到以下数据(表3):
3.10个试件的实验结果及分析
由表4得知,B量程的平均值最大,但它的实验标准偏差最小。实验标准偏差越小,表明我们实验中的10个数据偏离平均值的可能性最小,也就越接近真值。
根据表2中各量程的有效范围,我们可以看出選用A量程时的得到的平均值92.92N大于其所选量程的有效范围,选用C量程得到的平均值91.00N却小于其所选量程的有效范围,只有选用B量程得到的93.10N稳稳地落于所选量程的有效范围内,显而易见选择B量程才是该线缆进行拉力试验时的最佳量程。
4.结语
综上所述,从表面上看,我们三组实验结果的平均值都处在各量程范围内,但通过更进一步的试验标准偏差分析下来可知:选择的量程范围过小,试验结果会超出量程的有效范围;量程范围过宽,实验结果落在量程的有效范围外,只有合理选择量程范围了才能得到最佳试验结果,从而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每天会碰到各种型号规格的线缆,对拉力实验的要求也各不相同。首先,我们可以汲取前辈的工作经验来选择量程,其次,一定要反复多做实验,从一次次的试验数据中得出不同规格线缆的最佳拉力量程范围。
参考文献
[1] CNAS-GL10:2006材料理化检验测量不确定度评估指南及实例.中国计量出版社,2007.
[2] 黄荔.电线电缆抗张强度检测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2007.
[3] GB/T2951.11-2008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11部分:通用试验方法--厚度和外形尺寸测量--机械性能试验.
作者简介
姓名:倪燕红(1981)性别:女,民族:汉,籍贯:上海浦东,职称:助理工程师,学历:本科,主要研究方向:电线电缆检测。
[关键词]拉力机;量程;试验标准偏差
中图分类号:TH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11-0081-01
1.检测步骤
(1)检测温度:标准规定(23±5)℃,实验室温度(23±2)℃
(2)检测设备:拉力试验机XL-50A型,1级,量程范围分别为(0~100)N、(0~250)N、(0~500)N。
(3)检测对象:一根型号规格为60227IEC02(RV)450/750V1.5mm2的黄色电线。
(4)按标准规定制取每个量程试验所需的10个试件,试件为100mm的管状试件,并在(23±2)℃下至少保持3小时。
(5)拉力步骤:在每个管状试件的中间部位标上两个标记,间距为20mm,然后将试件夹在拉力试验机的自紧式夹头之间,夹头间距约为50mm,以速度为(250±50)mm/min的速度拉至试件断裂,记录下表盘拉力读数,计算抗张强度。
2.重复性试验
实验人员在同一实验室,选用同一拉力试验机,环境温度和湿度保持基本不变的情况下进行试验,得出平均值i、实验标准偏差(xi)。
(1)选取A量程(0~100)N进行10次拉力实验,最小分度值为0.2N。得到以下数据(表1):
(2)选取B量程(0~250)N进行10次拉力实验,最小分度值为0.5N。得到以下数据(表2):
(3)选取C量程(0~500)N进行10次拉力实验,最小分度值为1.0N。得到以下数据(表3):
3.10个试件的实验结果及分析
由表4得知,B量程的平均值最大,但它的实验标准偏差最小。实验标准偏差越小,表明我们实验中的10个数据偏离平均值的可能性最小,也就越接近真值。
根据表2中各量程的有效范围,我们可以看出選用A量程时的得到的平均值92.92N大于其所选量程的有效范围,选用C量程得到的平均值91.00N却小于其所选量程的有效范围,只有选用B量程得到的93.10N稳稳地落于所选量程的有效范围内,显而易见选择B量程才是该线缆进行拉力试验时的最佳量程。
4.结语
综上所述,从表面上看,我们三组实验结果的平均值都处在各量程范围内,但通过更进一步的试验标准偏差分析下来可知:选择的量程范围过小,试验结果会超出量程的有效范围;量程范围过宽,实验结果落在量程的有效范围外,只有合理选择量程范围了才能得到最佳试验结果,从而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每天会碰到各种型号规格的线缆,对拉力实验的要求也各不相同。首先,我们可以汲取前辈的工作经验来选择量程,其次,一定要反复多做实验,从一次次的试验数据中得出不同规格线缆的最佳拉力量程范围。
参考文献
[1] CNAS-GL10:2006材料理化检验测量不确定度评估指南及实例.中国计量出版社,2007.
[2] 黄荔.电线电缆抗张强度检测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2007.
[3] GB/T2951.11-2008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11部分:通用试验方法--厚度和外形尺寸测量--机械性能试验.
作者简介
姓名:倪燕红(1981)性别:女,民族:汉,籍贯:上海浦东,职称:助理工程师,学历:本科,主要研究方向:电线电缆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