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治疗效果的药物经济学研究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ya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评估治疗糖尿病的常用药物的效果和药物经济学研究,为患者选择提供依据。 方法 选择临床糖尿病患者200例,对其应用的降糖药物进行调查,统计常用的种类和成本。 结果 在阿卡波糖、甲福明、马来酸罗格列酮、盐酸吡格列酮、地特胰岛素、维格列汀、二甲双胍和格列美脲8种常见的糖尿病用药中,甲福明成本最低。 结论 建议根据药物经济学分析,选择适合的降糖药物。在更多考虑经济因素的情况下,以甲福明作为控制血糖的主要药物作为首选。
  【关键词】 糖尿病;治疗效果;药物经济学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3.533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612-01
  糖尿病是终生依赖性疾病,需要长期应用降糖药物控制血糖,帮助人体对糖的吸收和转化。临床降糖药物很多,根据患者病情、血糖值、日常生活特点和家庭经济的不同,有多个治疗方案,但哪种治疗方案效果最好,费用最低,需要进行详细的统计,现笔者将近年的临床调查分享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糖尿病患者200例,包括男性120例和女性80例,年龄最小的39岁,最大的69岁,平均(50.6±2.2)岁;病程1-22年,平均(8.3±0.8)岁;均为Ⅱ型糖尿病,无其它合并症,需常年药物控制血糖。按其用药方案不同将患者进行分8组各25例,各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和原始血糖值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将每组患者的用药方案进行统计,要求患者执行糖尿病饮食,适量运动,以6周为观察时间,每3天测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一次,根据结果调整药物用量[1],计算药物的用量和成本,合计后再组内计算平均值。排除其它影响因素,仅考虑成本和效果。成本(C)的确定:为分析方便,只计算药品的平均治疗剂量,按照每日应用3次计算成本价格。效果(E)采用治疗后血糖与治疗前下降的百分率表示[2]。C/E即单位医疗成本达到的效果,比值越低,表明费用较低,效果较好。
  1.3 参考标准 糖尿病诊断标准参照WHO制定的标准[3]:随机血糖值或餐后血糖值超过11.1mmol/l,空腹血糖值超过7.0mmol/l。排除在妊娠期、哺乳期的妇女和6个月内有严重心脑血管意外发生者,排除不能配合治疗和调查者。标准空腹血糖值和餐后2h血糖值在正常范围分别是6.1mmol/l、7.8mmol/l。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13.0分析结果,计数资料用±表示,组间差异用x2表示,如果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各组用药情况统计,见表1。
  3 讨 论
  据流行病学报道,中国糖尿病患病率上升至9.7%左右,仅次于印度[4]。糖尿病发展到一定程度,会并发多种并发症,如白内障、青光眼、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足、糖尿病肾病等,引起器官衰竭而死亡。因此,及时控制血糖在正常范围,是延缓并发症发生,减少糖尿病致死主要方法。控制血糖需要长期的药物维持,成为糖尿病患者一项必不可少的开支,市场上控制血糖的药物种类繁多,糖尿病临床选药时,既要考虑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还应考虑药物经济性,减轻经济负担。很多患者在选择时不知如何面对,笔者就几种常见的药物進行市场调查,研究糖尿病药物经济学方面的有关问题,用成本效果分析方法进行计算,即经济-健康-效果三者结合作为评价标准。健康-效果包括单一健康和复合健康两种。单一健康是治愈率、生命延长时间等,复合健康是总体健康效果,与生命质量联在一起综合考虑[5]。因为治疗和用药过程影响因素多,研究方向不同(比如同时考虑治疗效果、对生命质量的影响、对生存期的影响、对肝肾功能的影响等),都有不同的结果,为排除影响因素,笔者设定在相同的治疗条件下,即患者基础血糖值相同,用最低治疗剂量的药物后,根据餐后血糖和空腹血糖变化调整药物剂量,要求血糖值的活动范围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排除药物对肝肾的影响和对生命质量的影响的条件下,单纯考虑经济因素进行对比。笔者共选择8种药物进行比较,分别是阿卡波糖、甲福明、马来酸罗格列酮、盐酸吡格列酮、地特胰岛素、维格列汀、二甲双胍和格列美脲,发现甲福明、二甲双胍成本最低,它们降低血糖比较平稳,因未长时间随访观察,所以不了解药物的长期安全性和有效性,也未关注其毒副反应。从药理上说,有的药物适合餐前控制血糖,有的药物适合餐后控制血糖[6],笔者在研究时将此略去,建议临床选用时,在考虑经济成本的同时,也考虑药物对本体的适合程度,毒副作用等,如果单纯借鉴基础糖尿病用药与经济学价值综合评价,甲福明成本效果分析的比值更低,具有经济学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碧玫,宋颖.阿卡波糖和甲福明治疗Ⅱ型糖尿病的药物经济学研究[J].药学进展,2002,26(1):39-41.
  [2] 李丽,高照.口服降糖药物治疗Ⅱ型糖尿病的药物经济学研究[J].药学与临床研究,2007,15(6):494-496.
  [3] 许樟荣.地特胰岛素的药物经济学研究[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0,18(5):398-400.
  [4] 牟岚,马敬东.基础胰岛素的临床效果及药物经济学评价综述[J].药品评价,2013,10(5):16-20.
  [5] 梁海霞.两种罗格列酮药物治疗2型糖尿病药物经济学评价[J].山西医药杂志,2010,39(12):1244-1245.
  [6] 祝菁菁,陈文.维格列汀与二甲双胍合用治疗糖尿病的药物经济学研究[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4(4):11-16.
其他文献
【摘要】霍山石斛味甘、性微寒,具有滋阴清热,生津益胃,润肺止咳,清音明目等功效,是一种具有悠久食用历史的兰科植物。当前,霍山石斛主要作为一种名贵的中草药使用,而其本身也是一种极佳的烹饪食材,本文将介绍几种霍山石斛的日常食用方法。  【关键词】霍山石斛;食用方法;功效  霍山石斛,俗称米斛,属于兰科石斛属,富含水溶性多糖、生物碱、类黄酮等多种活性成分。霍山石斛产于安徽霍山及临近地区,茎丛生,圆柱型,
期刊
【关键词】法规;医疗器械应用;管理;督导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4.742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2393-021医疗设备计量管理的意义  现代科技的进步,力、热、电、光、原、生物化学等科学原理的临床医学应用,促进了医疗设备的快速发展,提高了医院诊断和治疗水平。医疗设备在臨床诊断、治疗过程中,产生一定的测量、输出数值,
期刊
【摘要】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4(PAK4)是生物学界最新发现的一类蛋白因子,它在细胞信号转导过程中起很重要的作用,因而,PAK4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是一个特殊的预警分子。本文针对PAK4的主要生物学特性做一描述,以探索其在癌症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抗癌抑癌等方面的作用。  【关键词】PAK;细胞信号转导;肿瘤治疗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4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宫腔镜治疗稽留流产的临床效果,总结经验以提高自身治疗水平。 方法 将2009年10月——2013年10月我科收治的80例稽留流产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施行常规清宫术,观察组采用宫腔镜下清宫术,记录资料并作回顾性分析。 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阴道出血时间、住院时间、残留组织例数及二次清宫例数均小于对照组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一次性根管治疗术治疗根尖周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 对2009年7月至2012年7月口腔科诊断为根尖周炎的105颗患牙采取分层随机分组,分为一次治疗组及多次治疗组,比较治疗后第7天疼痛发生率和一年后的治疗效果。 结果 术后1周复诊,疼痛发生率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术后1年患牙治疗效果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 一次性根管治疗术治疗根尖周炎与多次根管治疗术效果相近,但一次性根管治疗能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索批量车祸伤院前院内急救护理模式及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接诊救治的9批共98例重大车祸伤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本组98例患者平均救治时间为(25.3±5.1)分钟,院前死亡率为2.04%,院内死亡率为1.02%,抢救成功率96.93%。 结论 批量车祸伤员的救治中采用规范化的护理模式可有效的提升工作效率,减少失误,保证抢救成功率。  【关键词】 批量车祸伤;院
期刊
【摘要】 PBL教學法作为一种发源于西方教育界的先进教学方法,在很多专业和世界范围内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医学界也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成果。为了提高护理教学的效率,加强PBL教学法的研究和应用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 PBL教学法;护理教学;探索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3.368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488-01
期刊
【摘要】 目的 观察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肥胖患者行气管切开术后实施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其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2010年4月——2013年7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肥胖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均实施气管切开术,实验组术后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术后实施常规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效果。 结果 实验组护理干预后肺部感染率、黏膜出血率均低于对照组,术后5d血气分析情况明显优于
期刊
【摘要】 目的 研究喜炎平治疗手足口病的疗效,总结其医学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手足口病患者60例,按1:1比例将其分成实验组30例,对照组30例,给予实验组喜炎平治疗,为对照组应用病毒唑针剂,治疗5d后,比较两组药物起效时间、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①观察指标:实验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1.5±1.3)d、(2.6±1.2)d、(6.5±1.0)d,对照组对
期刊
【关键词】 清胃散;治疗;牙痛;牙宣;口瘡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3.537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615-01  清胃散,方出《兰室秘藏》,原方组成为:当归6g,黄连5g,生地12g,丹皮6g,升麻6g。书载功效:清胃凉血。主治胃热火气上攻。笔者近年来运用清胃散治疗口腔疾病,疗效满意,现分述如下。  1 资料与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