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看”大班幼儿数学区材料投放策略

来源 :科学导报·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nca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236-1879(2017)12-0109-02
  数学区是教师为幼儿创设一个较为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提供操作材料,引发幼儿独自或自由结伴进行,建构数概念,探究解决问题的活动区域。《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明确指出:幼儿的数学学习应“注重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让幼儿在体验和探究的过程中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因此,幼儿园应创设充满乐趣、挑战和无限想像的游戏情境,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让幼儿在积极愉快的游戏中,积极主动地建构有意义的数学概念和经验。然而,在实践活动中.数学区存在许多低效现象。卢梭有一句教育格言:走在孩子的后面。对于数学活动区更加需要:潜心留意幼儿对数学材料的自主观察理解和自发探索调整,教师以“后退”的姿态,观察了解幼兒的能力、兴趣和水平,从而引领幼儿在数学学习中自在向前、充分发展,实现教育效果和教育价值的最大化。
  一看:材料的全面丰富性,是否利于幼儿数学概念的建构
  数学区作为建构幼儿数概念的重要组织形式,其材料投放目标制订应比集体教学更宽泛、更长远些,因为这个目标的达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材料过于单一,难免重复,使幼儿失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如果活动中教师有侧重地投放材料,注意材料种类的丰富性,将教育意图融进材料中,做到全面、系统、重点有机结合,可以使幼儿在自主选择和与材料互动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有趣和有用,并较长时间地乐于从事数学区域活动,建构起完整的数学概念。
  案例:大班数学区“认识球体和圆柱体”中,教师提供了几张操作纸,画有球体和圆柱体的各种实物图形,让幼儿找一找其中哪几个是球体,哪几个是圆柱体,分别有几个,从而帮助幼儿感知球体和圆柱体的不同。但只见乐乐拿着操作单,找了一会儿,就去找其他材料摆弄了。
  分析:上述活动中,单一的操作纸材料游戏性不强,不能给不同水平的幼儿提供更多的选择,且每一次操作都只有相同的答案,吸引不了幼儿反复操作的原动力。单调、重复、疲劳的操作,不能使幼儿产生兴奋情绪和进一步探究的欲望,更谈不上主动参与活动,建构数学概念了。
  二看:材料的科学适宜性,是否建立在幼儿已有经验上
  数学区材料投放是幼儿学习数学的基础,应提供适宜的、科学的操作材料,蕴涵有关数学概念的属性,使幼儿在原有经验的基礎上积极思维。幼儿通过亲手操作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使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获得和谐统一,从而凸显数学的本质特征。避免为求形式而弱化本质的锴误倾向,因不必要的外在形式影响目标的实现。
  案例:大班数学区“等分”游戏中,教师提供了一些操作材料:不规则的蛋糕、数量较多的小馒头、一大瓶橙汁。目的是让幼儿在切蛋糕、分小馒头、喝橙汁的过程中感受等分的概念。可活动中,有的迫不及待地把蛋糕切开,有的倒出瓶子里的橙汁先喝为快,有的边吃边分小馒头,只见十足热闹的场面。
  分析:上述活动中,材料投放比较盲目,教师力求把科学实验和数学知识的学习有机结合起来,但科学实验的操作必须遵循准确眭、科学性的原则。由于自制的测量工具存在较大误差及所选择的测量物没有固定的重量,直接影响了幼儿探索的科学性和结论的准确性。
  三看:材料的动态开放性,是否符合幼儿的认知学习特点
  数学区域中,常常发现教师费心费力设计的许多活动,幼儿几次活动过后就不愿意再继续。其中的原因可能是材料的操作规则、结果都过于封闭,幼儿有了材料的操作经验后便不愿意再重复。因此教师在精心设计投放材料时还需注意材料的动态开放性,有意识引导幼儿去想像、主动创作。
  案例:大班数学区“数的组成”中,教师投放了小熊、小花棒、插孔面板等材料,希望通过操作能巩固数的组成.然而,幼儿对提供他们操作用的小熊玩具、面板小孔中插上拔下的小花棒更感兴趣,而对“数的组成”的玩法“置若罔闻”。老师一走近,幼儿则按老师教的方法玩一下,老师一走,幼儿要么各自拿一个小熊相互说笑,要么随意摆弄材料,或干脆去其他区域玩。
  分析:上述活动中,目标指向性是确定的,活动方式、锻炼的技能和得到的结果都是唯一的,结果的预见性很强,但不符合幼儿的认知学习特点,他们虽然也在操作,但因没有游戏规则的支撑、没有问题情境的营造、没有一定的游戏情节,是一种高结构化的、作业化的练习操作,导致幼儿的活动兴趣无法长久保持。
  四看:材料的趣昧层次性,是否满足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
  《指南》中指出:“每个幼儿在沿着相似进程发展的过程中,各自的发展速度和到达某一水平的时间不完全相同,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发展进程中的个别差异。”对于同一数学内容,教师可以通过投放不同的材料、提供不同的操作方式、制订不同的规则,让幼儿在具有多元化、层次性特点的材料中不断丰富自己的数学经验,让具有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都能选择适合自己的活动。
  案例:大班数学区“量一量”中,让幼儿用自然物测量走廊的长度和宽度,为了体现材料的丰富性,教师将她认为可以探究的材料都放置到了区角中,有积木、筷子、绳子、书本等十几种材料,让孩子自主使用这些材料进行测量,幼儿对这些操作材料很感兴趣,玩得非常投入,但他们是把东西一股脑地往地上放,没有目的,没有秩序,游戏场面混乱。
  分析:蒙台梭利指出:“丰富多彩的东西会让幼儿很开心,但无关刺激会导致不必要的分心。”上述活动中,投放材料过多,幼儿在操作时出现了偏离目标盲目游戏的情况。过多或过少的材料都会影响幼儿投入活动的热情,材料过少,幼儿容易发生争抢材料的现象;当材料的数量影响了幼儿的正常操作时,需要教师根据目标,将干扰材料进行删减,调整记录纸,突出操作目标。
  材料的有效投放是幼儿自主进行数学区域活动的必要前提,教师在组织数学区域活动时需要建立明确的目标意识,在游戏情境中体现真实性、行动性和发展性,关注幼儿内在需求以及对新经验、新知识的自我建构,准确把握数学学科知识与幼儿数学学习的路径,通过有效观察,为每一个幼儿构筑一个适宜的“最近发展区”,使数学活动区真正成为幼儿自主化、个性化学习的重要场所,从而促进幼儿自主发展。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以博山区实验中学“爱心社”为例,从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团队意识、提升综合素质,进行心理救助三个方面阐述了爱心社在高中德育工作中的重要性,呼吁高中学校顺应教育发展的大趋势,注重学校社团建设,注重学校德育建设。  关键词:爱心社;道德情操;综合素质;心理救助  【中图分类号】G64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236-1879(2017)12-0114-02  陶行知曾经说过:“因为道德
期刊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不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群众文化工作既要面对市场竞争,不断寻求自我的生存和发展,又要义不容辞地担负起公益性文化的责任,发挥其自身的功能,因此对群众文化工作中社会效益关系的研究成为当前很多人关注的重要课题。本文阐述了群众文化工作的社会效益及意义,同时也阐述了群众文化工作的广泛性与普遍性,抓住各地方群众文化活动的特点,充分发挥群众文化工作强大的综合功能和教化功
期刊
摘要:文创产品是当下经济转型的商业选择和重要趋势,旅游文化衍生品是文创产品其中一个类型,本文通过分析现有文化旅游产品的特点以及未来旅游周边产品设计方向,结合设计符号学的相关知识,旨在提高文化转化为“文旅产品”的质量,为旅游文创产品开发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文旅产品;设计符号学;理论支持  【中图分类号】TB4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236-1879(2017)12-0124-01  
期刊
摘要:体育教学所获得的重视程度虽然远没有其他课程来的多,但也是一直贯彻于学生的整个学习时代,体育对于教学的意义,从小的层面来讲就是促进學生身体健康,往大的方面来讲能够展示民族生命的旺盛力和体现国家的综合国力。田径课是大学体育不可缺少的一门课程,能够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协调发展。但在目前大学体育教学中,田径课已经变成一门选修课且正在被边缘化。该文从田径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相关改进办法进行讨论与研究。
期刊
摘要:本文以当前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素材建設与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为主要出发点,以《儿童歌曲伴奏与弹唱》课程为例,探讨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素材建设的方法,并展望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素材建设的应用成效,以期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从而更好的加快高校网络课程的建设进程。  关键词: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素材建设;《儿童歌曲伴奏与弹唱》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236-1879(20
期刊
摘要: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帶来的不利影响是人们是得到的锻炼也逐渐减少,学生们的体质备受社会担心。体育课程也愈加受到家长和教师的重视,体育训练方法层出不穷,这对于教师来说也是一大难事,要在这众多的体育训练方法当中挑选一种适合学生实际情况应与自身的教学方法相匹配的方法。在研究一线教师的教学经验基础上,探讨“功能性训练”在中学体育教学当中的可能性。  关键词:中学体育;功能性训练;可能性  
期刊
摘要:“声”与“情”顾名思义就是声音与情感的意思,其二者是声乐艺术中的两大标准和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歌唱中不但要注重声音技巧方面的运用,更要注重歌唱中情感方面的抒发和表达。声音和情感是要相互结合的,要做到声情合一,二者是不能够单独运用的。  关键词:歌唱;声音技巧;声情并茂  【中图分类号】J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236-1879(2017)12-0123-01  歌唱中的声音
期刊
摘要:小组合作是一种比较受欢迎的教学模式,在各个学科的教学中均得到了广泛应用。在20世纪70年代,小组合作还不被人们接受,但是经历短短几十年的發展,它已经成为当下一致认可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在国外已经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被誉为近年来最为成功的教学模式。本文首先简要概述了小组合作学习及其在体育课中运用的目的,并对其在国内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如何合理的应用进行了详细分析。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
期刊
摘要:当代大学生礼仪素养水平偏低一直是众多高校教师期望解决的一大问题,然而当前的礼仪教学往往与学生实际工作脱节。本文分析了校企合作进行学生礼仪素养培养的必要性,并从日常教学,学生实训,社会实践,学生就业等方面进行讨论,得出了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学生职业礼仪素养培养模式。  关键词:校企合作;礼仪素养;培养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236-1879(2017)12-0111
期刊
摘要:本文从什么是教学应变艺术、教学应变艺术的特征入手,针对于军校教学的特点,重点研究了教员处理教学偶发事件的教学应变原则、教学应变策略和教学应变方法等问题。  关键词:军校;教学应变艺术;教学应变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236-1879(2017)12-0125-01  军事院校教学的特殊性决定,无论事先计划多么周密,安排多么细致,教学过程中还是有可能发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