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时期的那些 “花式打招呼”

来源 :海外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021913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碰脚礼”在法国 |


  2020年3月,办公室生活的常见一幕:“——你好啊,我们来个贴面礼?——不。——那碰一下?——好啊,我用‘武汉式’碰脚,你呢?——我学美国副总统麦克·彭斯的碰肘。——啊,那得发明一个我们之间的专属问候:我们可以隔空击掌,然后转一圈,最后再来个响指!”
  自3月12日法国新的卫生措施公布以来,为控制新冠病毒的传播,接触式礼仪的战争打响了。禁止贴面吻,避免握手,世界卫生组织还提倡“和咳嗽或打喷嚏的人保持至少一米的距离”。这些必要的预防措施正冲击着法国人惯有的社交行为。
  “在法国,触碰式礼节是其文化的一部分。”社会心理学家和《礼貌——处世之道及社会关系》一书作者多米尼克·皮卡德谈道,“但目前看来,被劝说要避免互相触碰的法国人依然我行我素,并重新创造了其他接触礼。”
  “疫情期间打招呼的方式不妨试试碰肘或碰脚,最后再加个微笑。”原卫生部长、现巴黎市长选举候选人阿涅斯·布赞抛砖引玉地说道。布赞提到的“碰脚”,源自中国和伊朗,又名“武汉式打招呼”,它在这场疫情中迅速走红,并以视频的形式在社交媒体上广泛传播,还激发了全世界其他创意者们的各式模仿。
“武汉式碰脚礼”示范

  3月13日,即法国总统埃马纽埃尔·马克龙宣布学校关闭的第二天,“幼儿园里满是欢乐的氛围。”一个四岁男童的父亲说,“实际上,是一位女助教在走廊里和家长行的碰脚礼引发了大家的笑声。”

| 被疫情扰乱的问候礼 |


  疫情所带来的各種压力似乎可以通过人们的大胆创意和幽默来排解。比如,抖音上的“碰脚礼教学”短视频获得了超高点击率。3月7日,NBA球员托比亚斯·哈里斯与凯尔·奥奎因模仿挤酒精凝胶洗手的动作来互相问候,缓和了赛前的焦虑气氛。美国的政治领导人和官方代表,则特别喜欢“示范碰肘”——说实话这算不上最卫生的礼节。
NBA球员模仿挤酒精凝胶洗手的动作来互相问候。
德国内政部长霍斯特·泽霍费尔谢绝了总理默克尔的握手。

  人们打招呼时的反应,在既害怕被感染,又无法与他人断绝往来之间漂移不定。“打招呼不仅是为了问好,也是为告诉对方:我认出了你,我们彼此熟悉,不能视而不见。”多米尼克说,“在每种文化或社群中,仪式化的问候都是必要的,因为它满足了我们身份认同的需要,并给予我们存在感。”
  中世纪时期,握手是在表明“我没携带武器,你可以信任我”,而手握住后上下晃动则是要确认武器没藏在袖子里。正常情况下,握手是信任的标志。先伸手的一方表达的是对他人的尊重和共情,全无恶意。而如今受到病毒影响,手竟也成了“武器”,备受质疑和猜忌,以至于不握手才是对他人的照顾。
  3月2日,德国总理默克尔向该国内政部长霍斯特·泽霍费尔伸出自己的手,后者拒绝握手,且拉远了距离。这段视频在不到一周的时间,播放量竟达7.9万次。《卫报》在视频底部注解:“病毒肆虐前,内政部长的举动会被认为是没礼貌。”但这次,默克尔笑着说“你是对的”,并很快把手收了回来。
  当前形势下,需要树立的正确态度应该是在礼仪和自身健康之间寻找平衡点,后者当然更为重要。在多米尼克看来,固有的问候礼仪应归于“一种近乎强制性社交行为链中的下意识行为”,而如今被感染的恐惧似乎打破了我们根深蒂固的习惯。

| 当碰拳替代握手 |

带有历史色彩的碰拳礼

  与其说“我不碰你”,不如说“我害怕”,但人们的各种“花式”招呼远不局限于此。30多岁的巴黎人夏尔叹道,媒体的大肆宣传,似乎让其办公室的同事出现了某种“精神疾病”,他也怕自己患上妄想症。“当看到老板用肘部开门,或听到一些同事条分缕析他们近几周的日常生活,并尝试回忆自己有没有给车内或桌上某区域消过毒时,我感到无法理解!”夏尔无奈地说道,“我选择‘隔空’打招呼,在我碰拳,而同事出拳时,我再撤回来一点,留一些无接触的空间,起码意思到了。”
  多米尼克认为:“我们可以推翻生活准则,却也得有限度。越是亲密,越难遵守规则。”夏尔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真的改变了,他很快得出了结论:“事实上,和朋友以及我挚爱的人相处时,我根本不在乎,也不会考虑到病毒。”法国公共舆论研究所3月9日调查显示,91%的法国人继续和亲友行贴面礼,75%的人握手。同样,即使在当前严峻的形势下,夏尔也难以改变其社交礼仪。“办公室里可以不贴面,但互相接触不可避免。我们不再握手,只互相碰一碰,觉着这样风险低些,然而仔细想想,手背上还是有不少细菌的……”夏尔说道。   《美国感染控制杂志》于2014年发布的一篇报告已推荐过“碰拳”,并视之为握手的最佳替代选项。研究指出,击掌传播的细菌相当于握手的一半,而碰拳传播的细菌量更少。该报告得出结论,虽然碰拳不可能完全替代握手,但仍鼓励继续采用该方式,从而大大减少疾病传播,改善公共生活质量。

| 碰拳的由来 |


  纪录片《城市问候史》的联合导演约阿基姆·巴比尔说:“拳碰拳、脚碰脚或肘碰肘式的问好,既是对他人的保护,又可以在笑声中缓和气氛。”
  碰拳实际上与美国黑人文化有关,在20世纪60—70年代“黑人权力”运动时期流行起来,并被同时期的嘻哈艺人使用。约阿基姆认为,碰拳在全然不同的背景下翻红,说明美国黑人文化对世界具有历史性的深远影响力。“即使碰拳只是被看作一种对都市人风貌的刻意效仿或是一种装酷的行为,但它反映了世界流行文化融合的历史。”
  不曾想,我们如今在办公室里打招呼用的碰拳竟是源于19世纪美国奴隶制时期。“手腕被束缚在背上,脚也被拴着锁链的奴隶们在得到解放时,将拳头扬起,这一简单的动作便是自由的最高象征。它并不代表權力,而是意味着‘我是个自由人,我可以把手抬起来,没人能否定这点’。”华盛顿奇才篮球队老板泰德·莱昂西斯在《城市问候史》中讲述道。
  此后,碰拳又成为美国黑人士兵在越南战争中的非语言问候方式。纪录片中,一位老兵回忆道:“那(碰拳)曾是我们的慰藉,也是我们仅剩的东西,它让我们团结一心。它是一种战友情谊和一种情感维系。随着社会的变迁,碰拳的意义也在持续演变着。”

全球六大非肢体接触问候礼大盘点

新德里的一个时代标志:合十礼以精神保护的方式帮助阻止新冠病毒的传播。

  印度和尼泊尔:合十礼
  “合十礼”(Namaste)一词往往与双手合十、指尖向上的印度教手印(Mudra)联系在一起。在西方流行文化中,人们总是忽略合十礼的文化背景而滥用它:譬如将其大咧咧地印在手提袋和T恤衫上,抑或是在瑜伽课结束时喊出“Namaste”,这些都与合十礼的本意背道而驰。
  “合十礼的历史可以追溯至数千年前。”印度裔美国人迪维亚·塞尔瓦库玛说。她的家族来自印度南部泰米尔纳德邦,而她本人则是美国印度教世界服务组织的创始人。她补充道:“合十礼梵语意为‘向你弯腰或向你鞠躬’,四部吠陀经典中最古老的《梨俱吠陀》对此有所记载。行礼时,一方对另一方微微低头,表示‘愿护佑我的神也同样护佑你’,这被认为是尊重和感激的象征。”
  合十礼谦卑且恭敬,人们相信合十手印不仅将祝福赐给了对方,也能惠泽认真行礼的本人。创伤专家拜斯解释道:“双手合十能够保护你自己的生命能量,同时避免吸收他人的生命能量。”
  泰国:合掌礼
泰国合掌礼除了表示问候,还可以用于舞蹈表演与表达歉意。

  标准的泰国合掌礼和印度的合十礼相似,它不仅指双手合十这一动作,还包括双方见面时的轻轻低头,这体现出印度教和佛教对泰国文化的深远影响。洛坤府瓦莱腊大学人文学院讲师安蓬·马登特说:“合掌礼起源于印度教徒和佛教徒祈祷时双手合十的手势,当然在历史上它还具有见面时表示和平立场的含义。”
  除了在祈祷和问候时会使用合掌礼,泰国合掌礼还可以用于舞蹈表演、道歉等多种场合。一个恭敬的合掌礼甚至可以避免一场校园霸凌。马登特表示:“合掌礼的含义十分宽泛,但现在我们往往会在打招呼时行合掌礼。因此,合掌礼也就具有了‘有礼貌地表示您好’这一用途最广的意义。”
  面对不同人时,所行合掌礼也有差异。如果想要表达更高的敬意,就需要我们鞠躬时头低得更深些,手举得更高些。面对同事、长辈或上级时将手举至眼前;面对僧侣则要举至发际线一般高;若是面见泰国国王,就得弯腰深深鞠躬,然后将双手高高举起,直到拇指与头顶平齐。
  由于泰国合掌礼不需要会面双方产生肢体接触,对当下苦于不知如何打招呼的人们来说,它无疑是社交礼仪的好选择,就连世卫组织传染病危害管理部门主管也建议人们使用泰国合掌礼来替代握手礼。
  日本:鞠躬礼
  鞠躬礼曾是表示服从或尊敬的古代贵族礼仪,如今则成为最广为人知的日本非接触式问候礼。
  “日本之家”(日本外务省的对外文化宣传机构)的洛杉矶分会会长海部优子说:“鞠躬礼是七世纪时从中国传入日本的。”作为前外交部工作人员,海部在担任美智子皇后、里根总统和戴安娜王妃等外国政要的随行翻译期间需要准确理解并展示日本礼节。她说:“鞠躬礼最初仅限于贵族,但从12世纪左右起,鞠躬礼开始在武士阶层中流行,直到17世纪江户时代后,平民才逐渐开始使用这一问候礼。”
  “白色章节”株式会社首席执行官米卡·怀特介绍道:“鞠躬礼原本是为了显示阶级差异,低一等级的人会弯下腰使自己显得矮一些。而如今它已演变成用于互相问候的现代礼仪。”过去的日本人需要跪坐鞠躬行礼,但现在都是站着鞠躬。“这反映了生活方式的改变。”海部说,“现如今除了参加茶道或其他传统活动,我们很少跪坐鞠躬。”
  尽管如此,日本鞠躬礼的核心,即“礼彰人意”这一点始终没变。海部对此解释道:“弯腰低头表达了对他人的敬畏。”另外,鞠躬的角度能传达不同的情绪。怀特表示:“日常打招呼时上身向下弯曲15度;向他人表达敬意或者面见客户时,必须达到30度;表示最深切的悲伤、尊重或歉意时,则要低至45度。”   海部还谈到,握手礼在日本也很普遍。年轻一代的日本人采用鞠躬礼的频率远低于老一代人。但眼下出于对新冠病毒传播的担忧,传统鞠躬礼或许会再度盛行。
  赞比亚:举手拍掌
近几年,日本年轻人常以握手取代鞠躬,不过眼下,鞠躬礼或许会再度盛行。

  赞比亚人有一些独特的非肢体接触问候方式。打招呼时将手举起拍打几次,同时说“mulibwanji”(你好)或“mwakabwanji”(早上好)。赞比亚人认为问候时放低身体可以表达更大的敬意,因此在拜访岳父岳母时,他们需要在举手拍掌的同时俯身蹲下;遇到长辈的其他场合也可使用屈膝礼,即将手放在胸口和腹部上,同时屈膝来打招呼。赞比亚有70多个部族,各族习俗存在差异,但见面拍掌的礼节作为传统代代相传,是赞比亚各族通行的礼仪。
  拉科塔:回避即尊敬
  在某些民族的文化传统中,避免接触可以用来表达尊重,拉科塔族就是其中之一。
  拉科塔族的珍妮弗·韦斯顿在南达科他州的立石印第安人保护区长大。她说,虽然温柔地触碰指尖是拉科塔文化中普遍的问候方式,但她仍被教导要在问候时避免躯体和目光同异性直接接触。“我认为回避是一种尊重,这和拉科塔人的生活环境有关。”韦斯顿说。亲属关系是拉科塔文化的核心,一个拉科塔人往往和其大部分亲属生活在同一个社区,因此避免目光或身体接触是维持适当界限的一种方法。特别是对于那些同住一个社区的家族或几代同堂的大家庭来说,这已然成为一种社会秩序。
  但正如韦斯顿所言,在某些特定的关系中,缺乏肢体互动和情感交流并不等于缺乏爱。反之她认为:“拉科塔人坚信亲情非常珍貴,因此格外尊重亲人,特别是异性亲属。努力维护这种关系的好办法,就是保持适当的距离。”
  伊斯兰文化:萨拉姆
  全世界约有18亿穆斯林,他们打招呼的手势或许不尽相同,但“as-salaam `alaikum”(祝你平安)却是伊斯兰世界通用的问候语。佛蒙特州米德尔伯里学院的副教士赛法·侯赛因说:“和平是伊斯兰教的核心,问候则是在践行这一和平理念。与其他穆斯林相见时要致以圣洁的问候,这就是我们的相处之道。每个人都是‘乌玛’(民族)的一员,是世界大家庭的一份子。人与人之间有着深厚的纽带,问候和礼节彰显了这种团结与爱。”
  侯赛因认为,在多元文化的现代社会,结合现实去理解和实践《古兰经》中的圣训,避免过分的肢体接触是很重要的。不进行肢体接触的“萨拉姆”问候是对其他人生活习惯、文化背景和信仰的尊重,在新冠病毒流行期间更是对你我双方生命的保护。在伊斯兰世界,问候时将右手放在胸口心脏的位置即可表达敬意。对此,侯赛因解释道:“在伊斯兰传统中,心脏被视为神圣的象征。它比大脑更重要,被视为灵魂的居所。用右手抚摸心脏所在之处意味着‘和平与我们同在’。”
  向未来问好
  病毒肆虐后的世界,问候礼会变成什么样?由于各式礼节体现的是不同的文化理念,因此在选择合适的问候礼时,我们要考虑到其中哪些应舍弃,哪些需变革,又有哪些是该传承的。取之精华,去其糟粕,才是我们对未来世界最佳的问候。
  [编译自法国《世界报》、美国《国家地理》]
  编辑:侯寅
其他文献
哥本哈根市政垃圾焚化厂39岁的德维特原是一名化学家,现供职于一家名为“循环经济”的组织。他告诉我,77亿人使用的海量原材料和产品在发挥各种用途的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损害。不同于循环的自然生态系统——土壤培育植物,植物被动物吃掉,动物粪便为土壤施肥——工业经济基本上是线性的。矿物、矿石、化石燃料和生物质这四种原材料,最终成为满足人类七大需求的各类产品:沙子在六大洲筑起水泥公寓;金属矿石成为了船舶、汽
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计算机科学专业的大二学生阿罗拉住在离学校不远的高层公寓里。从公寓望向校园,平日里总能见到一幅热闹的生活图景,如今却瞧不见什么人影。自三月中旬起,这所学校像美国境内诸多大学一样,取消了面授课程。“大家各回各家,什么新鲜事也没有。”阿罗拉说,“这令人感到沮丧。”和许多等待疫情结束的年轻人相同,阿罗拉也在思考自己的未来,其中包括一份本应始于五月初的苹果公司实习工作。这份实习令人艳羡,也是
几个月的时间造就了如此大的变化。美国本应准备充足,现在却成了新冠肺炎最严重的疫区。漫长的春天之后是风雨飘摇的夏天。我们熟悉的一切什么时候才能回归?唯一可能的结局是我们得长期与新冠病毒玩打地鼠游戏——在疫苗生产出来之前竭尽所能地抑制它。幸运的话,大概需要持续18~24个月的时间,这期间或许还会出现新的病例增长。我采访了数十名专家,他们纷纷表示生活不可能恢复如常。“人们还没有意识到这不是短短几周的事。
在巴黎19区被垃圾箱和自行车占据的天井一角,罗曼·米缇卡的卷发马尾从一楼开间的一扇局促的小窗中探出来,29岁的他正试图借着能透进房间的些许日光,缝制一件衬裙。这位戏剧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居住在一个14平米的狭小房间内,仅比法国法定的最小住宅面积多了5平米。事实上,22%的巴黎人都像罗曼一样,在不足30平米的居所中隔离着。| 为避免窒息,他的窗从早开到晚 |这个租金560欧的小开间有着层出不穷的问题
3月26日起,印度实行21天的全境封闭政策。画家亚历山德拉·谢苗诺娃觉得自己挺幸运,“好心人让我暂住在他们家里,他们都是熟人的熟人。”她说道,可她却不能出门,“要是被当地居民发现,他们立刻就会告发到警察局去,那样我们就无处安身了。”這话一点也不夸张。印度宾馆不再收住游客,而先前已在宾馆住下的欧洲人,如果不能提供非新冠病毒携带者的证明,也会被警方撵出去。问题是没人知道哪个部门发放这种证明文件,连警察
所有人都知道核武器有多危险,因此相关安全措施已经十分完备。此外,核武器必须由人来投入使用,核战争带来的毁灭性后果总是基于人类有意识的决策,且有地域局限性。而生物武器可能因事故和疏忽造成全球风险,基因变异的病原体为人类带来的致命风险丝毫不亚于核战争,但迄今仍有很多人没有认识到这一点。| 美国在全球开展生物武器研究 |保加利亚著名调查性报道记者迪利娅娜·盖亚坦芝耶娃指出,美国在全世界25个国家设有生
过去百年间,印度各地降下暴雨的天数有所增长,暴雨之间的干旱期也拉长了。在印度人的日常生活与民间传说中,季风都扮演着重要角色:从古代梵语诗歌到宝莱坞电影,都有它的身影;千百万农民依靠雨季的降水滋润自己的田地,收成多寡俱系于此;雨季决定了我们能吃什么;甚至有的音乐也以它为主题。如今,气候变化已经打乱了季风的节律,使季节性降雨来得更集中,更难预测。| 任性的季风 |在连年干旱中苦苦挣扎的农民法基尔·穆
贷款读大学究竟是愚蠢的行为,还是有益的投资?对于美国的高中生来说,毕业意味着离开父母,作二选一的抉择:要么工作,要么读大学。这是美国的传统。如果选择后者,父母有财力负担学费当然没问题,个人有能力申请奖学金也不错,而如果这些都没有,就只能贷款交学费了。如今在美国,有4500万人背负着助学贷款债务,总额高达1.6万亿美元。也就是说,每5个成年美国人中就有1人未还清助学贷款。如果将范围缩减至毕业10年以
从哈莱姆区第125街开始,我步行加入了前进的队伍。没过多久,路边发生了一起警察间的争执,我紧跟人群繼续向前。偶然一瞥间,我看见了“无罪被判五人组”中的柯瑞·怀斯。我拍到了他在人群中支持抗议的照片,但他不想宣扬此事,并明确表示自己不想引起执法部门的任何关注。我尊重他过去的经历,于是没有过多停留。步入第五大道,特朗普大厦就在前方,于是我跳上一辆自行车,骑到了人群的前面。整个抗议队伍在到达特朗普大厦时,
| 手缝口罩进行时 |从事于冶金行业的法国人文森特在工作中经常使用烙铁进行作业。居家隔离的他不甘心“赋闲”,又开始用上了熨斗。而不同以往的是,他这次的工作竟然是做口罩!“我负责裁剪和熨平布料,我的妻子负责缝纫。做好的口罩会分发给需要的人。”文森特和妻子贝朗热加入了脸书上一个名为“孤独的口罩53”的群组,目前已有约200名成员。这些成员现已向医护人员、快递员、面包师、老年弱势群体等提供了千余个符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