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为“驱蚊神器”交智商税了!

来源 :健康之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bertrand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夏天来了,蚊虫叮咬不仅让你痒痛难忍,还会传播疾病。而各大电商平台上,各种无毒无副作用的驱蚊神器、黑科技灭蚊产品也应运而生。这些“黑科技”驱蚊产品真的管用吗?如何才能识破广告营销的“套路”,避免交“智商税”?真正的安全驱蚊要怎么做?
  安全驱蚊方法,哪些靠谱,哪些不靠谱?
  蚊子在地球上已经存在了1.95亿年,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蚊子的神经元中出现了一种受体,这种受体可以感应二氧化碳的浓度以及皮肤的气味,这让蚊子可以在黑暗中,也能轻易找到人类或者其他动物。而市面上的灭蚊驱蚊产品,核心策略其实都是相同的,都是通过各种办法吸引或者驱赶蚊子,让它们不要靠近人体。理论听上去都符合逻辑且让人心动,但实际上呢?真正靠谱的灭蚊方法都有哪些?
  1远离静水 (靠谱)
  雄性蚊虫主要吸食植物的汁液,雌性蚊虫则以血液为食物,所以雌性蚊虫是传播疾病的主力军。而静水是雌性蚊虫的“育儿所”。水塘、水洼、盛有水的花瓶等都是雌性蚊虫的产卵场所。一只雌蚊子能够一次性产下200个卵,而且每3~4天就会产卵一次。一旦环境适合,新出生的蚊子能够在短短7天再次产卵繁殖。也就是说,一只蚊子在一个夏天能够繁育出上千只后代。所以,如果小区中有池塘,应该关好纱窗,并且保持浴室、厨房等容易积水的地方干燥、干净。如果喜欢在家里摆放鲜花,应该每天都给花瓶换干净的水。
  2修剪杂草(靠谱)
  如果你有花园,應该经常修剪,并且及时清理落叶。杂草丛生的地方,很容易滋生蚊虫。腐烂的树叶或者花瓣也能够帮助蚊虫繁衍。阳台上如果种植了花草,别忘了清理掉落在花盆中的叶子或者花瓣。你还可以在自己的花园或者种植有花草的阳台上撒一些鸟食,因为许多鸟类以蚊虫为食,它们能够帮助你消灭这些害虫。
  3选择天然防蚊产品(不靠谱)
  很多商家宣传,纯天然的防蚊产品更安全,而且还会特意打上“不含避蚊胺”的字样,尤其是对家有宝宝的人来说,通常就会觉得使用起来特别放心。一些天然成分确实有一定的驱蚊效果,像柠檬草、香茅、雪松等等,但效果和时效相比避蚊胺等都差很多。失效时间快,就要频繁地重新涂抹,费时费力,还会增加对宝宝皮肤的刺激。同时天然驱蚊产品的成分往往要复杂得多,越复杂的产品,引起皮肤过敏等问题的概率也就越高。
  4含避蚊胺的防蚊水/乳液(靠谱)
  真正有效驱蚊的不是什么“天然无毒驱蚊成分”,而是经过严格科学验证,以及长期使用时间验证的几种有效驱蚊成分。到目前为止,通过了美国环保总局EPA审核认证的驱蚊成分,包括DEET避蚊胺、派卡瑞丁(Picaridin)、驱蚊酯(IR3535),以及柠檬桉。DEET避蚊胺是全球最普遍使用,最常见的驱蚊成分。因为对有效性和风险研究的最充分,所以也是各国各地区卫生防疫机构们首要推荐的成分。包括孕妇和6个月以上的婴儿,首要推荐都是DEET。因此,以后见到含“避蚊胺”字样,不用再绕道走了。但要注意,在四种有效驱蚊成分中,任何驱蚊剂都不能用于2个月以下的儿童(柠檬桉不能用于3岁以下)。
  ◆ 链接1:含避蚊胺的驱蚊液,正确的使用方法是什么?
  驱蚊液可直接涂抹于裸露在外的皮肤和衣服上,但要避开切口、伤口或发炎的皮肤;喷雾型驱蚊液要先喷在手上,再涂抹于面部,但要避开眼部、口部和耳周。驱蚊液不用大量或过量使用,回到没有蚊虫的室内要及时洗掉。避蚊胺可以直接涂抹在皮肤上,也可以喷涂在衣服上,但它是一种有机溶剂,可能会对化纤材料造成损害。
  ◆ 链接2:DEET浓度怎么选?
  不同国家对于DEET的要求和推荐浓度不一样,市场上DEET产品的浓度范围很大,从5%到100%都有。浓度10%左右的驱蚊液,有效驱蚊时间大约为2小时;浓度24%左右的驱蚊液,有效驱蚊时间大约为5小时。如果只是小区里面转1~2个小时,那么5~10%的产品就足够了。如果是需要去蚊虫多的户外探险露营,那么最好使用高浓度的,儿童用30%,成人用100%的都可以。
  5使用紫外线灭蚊灯(不靠谱)
  蚊虫都有趋光性,但简单的紫外线灯并不能有效地捕杀蚊虫。曾有昆虫学家做过实验,紫外线灭蚊灯所捕捉的昆虫中,只有0.22%是会叮咬人体的蚊虫,其他都是无辜的牺牲品。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不要把灭蚊灯摆放在食物附近。因为蚊虫在被灭蚊灯电死的时候,会向周围空气中喷出尸体碎屑以及携带的病菌。
  6模拟人体的诱蚊灯(不靠谱)
  有一些驱蚊产品,在紫色光源驱蚊之外,还号称可以通过模仿人体发热,排放二氧化碳、乳酸等蚊子喜爱的人类气息来吸引蚊子。理论上这可能有效,然而实际远比理论复杂,首先人体皮肤可能散发出的化合物有四百余种,要清楚蚊子到底被哪一种所吸引需要逐一研究,并且不同蚊子也有自己的偏好。如果只是单纯的二氧化碳捕蚊器,效果则很有限。因为你呼出的二氧化碳可能都比它多。
  7超声波驱蚊器(不靠谱)
  超声波驱蚊的宣传,看着特别靠谱:雄性蚊子不吸血,而雌性蚊子必须吸血才能产卵。雄性蚊子会不断振动翅膀发出求偶的声波,但是已经受孕的雌性蚊子不想重复受孕,便会竭力回避。这种驱蚊器号称模拟雄性蚊子振动翅膀发出的声音频率,达到驱蚊效果。虽然看着有道理,实际仔细研究就会发现漏洞百出。首先并非所有雌性蚊子都会拒绝重复受孕,其次翅膀震动的频率跟蚊子品种有关,即使某一频段的声波确实能驱除某种蚊子,也不可能对所有的蚊子有效。国外也有实验测试过11种超声波驱蚊器的驱蚊效果,结果发现:无论是在户外还是实验室条件下,没有一种超声波驱蚊产品,可以有效阻止蚊子的叮咬。
  8电蚊香(靠谱)
  (拟)除虫菊酯,由来自除虫菊的天然除虫菊酯改变结构后发展而来,其作用机理是扰乱昆虫神经的正常生理。它对哺乳动物(包括人类)危害很小,目前没有证据表明:这种成分会对婴幼儿或孕妇造成风险。对于2个月以上的宝宝和成人,推荐(拟)除虫菊酯类电蚊香、杀虫剂进行室内驱蚊灭蚊,使用时,确保房间通风良好即可。实在担心的话,也可以选择浓度较低的产品,并且在家里没人的时候使用。   9挂蚊帐(靠谱)
  如果不想使用任何含化学成分的驱蚊剂,不如使用物理驱蚊法——挂蚊帐,不仅效果出众、安全无害,还还很省钱。
  真正的驱蚊“黑科技”在这里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2010年,全球有2.19亿人感染了疟疾,并且有 66 万人因此丧命。除了疟疾,蚊虫还会传播登革热、黄热病、丝虫病和日本脑炎等其他疾病。近年来,南美流行的寨卡病毒疫情也跟蚊子密切相关,今年更是发现了新型的寨卡病毒,由于目前对此症没有特效治疗方法,专家提醒新型寨卡病毒可能引发新疫情。那么近年来,科学家们对蚊子的研究有哪些进展?
  基因改造蚊子,让其自相残杀
  由于气候变化导致南美地区的蚊子数量增加,疟疾等由蚊子传播的疾病,正在美国南部呈现上升趋势。由英国生物技术公司Oxitec培育的基因變异蚊子,将通过与当地普通蚊子交配,来杀死或减少它们的数量。今年5月,美国环境保护局批准Oxitec公司这一具有争议的计划,在佛罗里达州和德州展开实验。从今年夏天开始,在接下来的两年里,当局每周都会释放数百万只转基因雄性蚊子。当实验室培育的蚊子被释放并与野生雌性蚊子交配时,它们的雌性后代就会死亡。由于只有雌性蚊子会叮咬,这意味着Oxitec培育的雄性蚊子不会将疾病传播给人类。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量、重复释放转基因蚊子,将导致野生种群的暂时崩溃。报道称,在佛罗里达州和德州释放转基因蚊子的措施,仍需要当地政府的批准。Oxitec公司此前也曾陷入争议。在巴西,在数百万只转基因蚊子被释放后,效果却适得其反。一些科学家认为,该项目无意中创造了一种具有超强抗药性的蚊子,比以前更难杀死。“这项策略对每年受蚊子传播疾病影响的数亿人来说,具有相当大潜在的好处。”一组科学家和伦理学家表示:“然而,我们担心,目前政府对转基因蚊子的监督和科学评估,不能确保它们被负责任地部署。”
  以蚊治蚊,“团灭”传播登革热的蚊子
  2019年7月,顶尖学术期刊《自然》上线一篇论文,报告了一项备受全世界关注的中山大学“以蚊治蚊”田间试验结果。文章摘要指出,结合两种改造蚊子的技术,在中国广州南沙沙仔岛试验现场,他们将世界上最具侵略性的一种蚊子的种群“几乎团灭”。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经伊蚊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2014年,广东登革热流行情况严峻,病例数已超过历史病例数的总和。中山大学-密歇根州立大学热带病虫媒控制联合研究中心奚志勇教授团队从果蝇、伊蚊和库蚊体内提取沃尔巴克氏体并成功将其导入到登革热媒介白蚊伊蚊体内,建立了稳定的携带新型沃尔巴克氏体的蚊株。携带沃尔巴克氏体的雄蚊与非携带沃尔巴克氏体雌蚊交配所产的卵不能发育。通过大量释放携带沃尔巴克氏体的雄蚊,可以使蚊子种群数量降低至不足以引起登革热流行。研究团队与广东省和广州市的疾控中心合作,选择了两个相对隔离的小岛,从2015年开始投放大规模培育的“绝育”蚊子。根据实验数据,2015年到2017年,在释放蚊子的沙仔岛,相比对照地点,野生蚊子数量锐减90%左右。目前团队已与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始合作,把这项技术推广到城市内的城中村和高楼区域。为了应对城中村的复杂环境,团队使用无人机作为释放工具。使用这个方法消灭蚊子,是否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不良影响?奚志勇表示,他们的方法仅针对白纹伊蚊,对其他绝大多数的蚊种没有影响。另外,研究提到的“清除”,是指在人类居住的这个地方,把正在传病的蚊子清除,并不会控制野生环境中的白纹伊蚊。目前,研究团队希望运用这项技术制成微生物杀虫剂,奚志勇表示,这项技术正在寻求农业部门的批准。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研究老年性骨质疏松患者的社区规范化管理与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20年3月收治的老年性骨质疏松患者10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化管理措施,观察组实施社区规范化管理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管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骨密度、血碱性磷酸酶、血钙值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对照组各指标较干预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
期刊
摘要:目的:通过黄连素液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株进行的体外抑菌试验,观察黄连素液的抑菌效果,并以电镜观察细菌超微结构的改变。方法:用医院自制的黄连素液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株进行处理后,用电镜观察细菌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电镜下,经黄连素液处理的耐药菌株菌体分散,部分菌体固缩死亡,而陰性对照组表现为细菌菌体聚集成团,表面光滑,细胞结构完整、胞质均匀,可见有丝分裂。结论:黄连素液对耐甲氧西林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暴力伤医事件的社会心理诱因与干预策略。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6月某地区管辖范围内受到暴力伤害的200名医生资料为研究样本。结果:发生暴力伤医的因素主要包含不当归因引发认知偏差、相对剥夺引发患者愤懑情绪、非合理期望造成心理挫折感、社会燃烧要素引发患者方暴力伤医。结论:暴力伤医事件的发生和诸多社会心理因素有关,通过借助心理学结构的框架理论,全面阐述暴力伤医的社会心理因素,
期刊
摘要:目的:胃溃疡患者应用泮托拉唑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对止痛效果的影响分析。方法:抽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治疗的胃溃疡患者360例,按抑酸剂的不同分为泮托拉唑组120例、奥美拉唑组120例、泮托拉唑+奥美拉唑组120例,对比三组胃溃疡患者临床疗效及止痛效果。结果:泮托拉唑+奥美拉唑组临床疗效及疼痛缓解率均高于泮托拉唑组和奥美拉唑组(P0.05)。  1.2 治疗方法  三组均给予抗菌、抑
期刊
锻炼身体不仅能增强免疫力,保持好身材,还能帮你赶走焦虑,让你的大脑获得更多“平静、愉悦”的正能量。如果你总是被负面情绪困扰,赶紧动起来吧!  运动让神经元兴奋,却能缓解焦虑  运动让人感到兴奋,精力充沛,这是因为运动能够促进神经元(脑神经细胞)的新生,而这些新生神经元很容易兴奋起来。当我们面对危机的时候,这些神经元就会“燃烧”起来,帮助我们快速做出逃走还是战斗的决策,以保住性命。但是,有的时候危机
期刊
你知道最常见的儿童慢性病是什么?是龋病,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蛀牙”。它高居儿童慢性病首位,是居于发病率第二位的哮喘的5倍!第四次全国口腔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全国3岁儿童中50.8%有蛀牙,平均每个人有2.24颗龋齿,治疗率只有1.5%!作为家长,你对孩子的龋齿问题足够重视吗?  坚固的牙齿是怎样被损坏的?  牙齿的外层是牙釉质,几乎完全由磷酸钙构成,非常坚硬,牙齿内部含有有机纤维,这让牙齿足够坚韧。可
期刊
“丧偶式育儿”是现代生活中一种具有普遍性的社会现象:一个家庭中,妈妈像“单亲”的,独自抚养孩子长大,而缺位的爸爸们是不负责任的、不可靠的、懒惰的、逃避的、缺乏作为父亲的自觉的。事实真的如此简单吗?  爸爸们也有自己的委屈?  2018年,辞职回归家庭几年后的李小萌,复出的第一个作品就是12集的访谈节目《你好爸爸》。李小萌的初衷是奔着批判“丧偶式育儿”去的,一路走来却发现父亲们的许多难处。“他们都在
期刊
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今年爱眼日主题是“视觉2020,关注普遍的眼健康”,口号也是整整有6个,覆盖了不同年龄层的人群:① 合理用眼,关注孩子眼健康;② 科学防控近视,拥有光明未来;③ 眼底一张照,眼病早知道;④ 关爱白内障患者,共享清晰视界;⑤ 控血糖、查眼底,预防糖尿病致盲;⑥ 重视低视力康复,提高视觉质量。数据显示,目前我国近视患者人数多达6亿,几乎占到我国总人口数量的50%。其中,青少年尤其
期刊
除了定期进行妇科筛查之外,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更为重要,保护的不仅是你的生育力,也是一种积极的抗癌防病的长期策略。  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避免熬夜,长期熬夜会造成内分泌失调、影响生殖器官的功能,同时还会降低身体抵抗力;戒烟、限酒,尼古丁会降低机体的免疫力,影响对HPV感染的清除,导致宫颈癌特别是鳞癌的风险增加,而烟酒对女性生殖系统都具有极大的破坏性,对未来的宝宝也有不良影响;注意饮食上的健康、规律
期刊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近视患者人数多达6亿,几乎占到我国总人口数量的50%。其中,青少年尤其堪憂,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小学生近视发病率约30%、初中生约60%、高中生约80%,而大学生已高达90%!除近视之外,白内障、青光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老年黄斑变性等都是视力的杀手,还有突发性的结膜炎、受伤也可能导致失明。也许遗传因素起了一定作用,但我们自身也难辞其咎。我们对眼睛的关爱太少,对眼睛保健常识甚至是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