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信息鸿沟是 选择能力的差别

来源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mihu9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未来的信息鸿沟,并不仅限于技术、设备和观念的差距,更在于有能力筛选有用信息并创造知识的人,与只会被动接收信息而无法形成有效知识的人之间的鸿沟。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享受着空前充分的信息选择自由,也面临着“乱花渐欲迷人眼”的选择困惑。事实上,对信息的筛选能力,已經成为关乎个人成长发展的重要能力。对此,我们要转变意识、提升能力,从无心选择变为用心选择,从不会选择变为擅于选择,从单纯获取信息变为创造有效知识。
  倪 弋(人民日报)
其他文献
东城区位于首都中轴线东侧,是北京市文物古迹最为密集的区域,集中体现了古都皇城文化与民俗文化的魅力。东城区教育底蕴深厚,拥有一批百年老校名校。在首都“四个中心”的城市战略定位下,东城区作为“中央政务服务重要承载区、历史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北京高端服务业重要基地、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区”,正在构筑“两轴一带两园区”的新空间格局。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作为全国首批国家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和“智慧教育示范区
为落实教育部减负“三十条”,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国各地相继出台相关政策,扎实推进中小学师生减负行动。  辽宁发布作业管理“十要求”,给学生减负“动真格的”  日前,辽宁省教育厅印发了《辽宁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管理“十要求”》,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教育教学行为,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辽宁省副省长、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王明玉在会上强调:“这是一场关于辽宁义务教育未来的改革,这次就是要动真格的。”
人事有代谢 ,往来成古今。“今”是“古”的延续,不是所有的“今”都需要彻底破除“古”,在一片废墟上重新建设。  智能机器人引入中小学迄今已有30多年。但是,对于相当多的教育工作者来说,机器人教育仍是新鲜事物,陌生且有神秘感。为了给后来者以启示与借鉴,将我参与的早期机器人教育的探索性工作做一个简单回顾,并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希望能对正在为此项方兴未艾的事业辛勤工作的同仁有所裨益。  简要回顾  20
2015年12月8日,雾霾笼罩京城。北京市发布首个空气污染红色预警,紧接着北京市教委发布紧急通知,要求自8日7时到10日12时,中小学、幼儿园、少年宫及校外教育机构停课,学生可通过网络、通讯等途径实现“停课不停学”。9日,全市到校学生与在家自主学习学生的比例约为1:15。按照“停课不停学”的原则,学校采取多种形式,通过网络、通讯等途径与家长和学生保持联系,提出可参考的合理化学习建议;教师按照教学进
【摘 要】21世纪,全新的网络技术不断冲破校园的围墙进入课堂,正以前所未有的巨大威力推动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过程等因素进行变革。本文以主体性阅读教学为例分析信息技术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中的应用。文章分析了利用网络开展中职语文主体性阅读教学的必要性,并阐述了利用网络开展中职语文主体性阅读的教学策略,主要包括利用网络创设情境,加强学生情感体验;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调动学生积极性;巧设问题,开发学
那是在2015年10月金秋的北京,我们集合了来自北京和上海的几十名中小学生,围绕着如何解决雾霾问题展开了脑洞大开的思想碰撞。不同学校的学生自由组合成学生团队,以小组的方式开始了探究式的学习。孩子们发现农药超标、废油回收之类的热点新闻频频上了报纸头条,大家纷纷提出解决方案。  其中,引起我们关注的是以上海嘉定实验小学学生为主的一个团队,他们设计出了一台可编程控制的智能空气清洁和农作物养殖的超能机器,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受制于社会安全接触规则和学生疫苗的接种情况,西方一些大学在新学期将继续采取混合学习模式。  据报道,曼彻斯特大学宣布永久转向“混合學习”,但大多数学生应更愿意在下一学年恢复面授教学。林肯大学官方网站的消息也明确将在新学年采取混合学习模式,其首要目的在于为学生提供“有参与感的校园体验”。(综编自互联网教育国家工程实验室微信公众号)
主持人:  王晓波  访谈嘉宾:  黎加厚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  王竹立 中山大学教师发展中心  王鹏远 北京大学附属中学  王同聚 广东省广州市电化教育馆  郑旭东 江苏师范大学智慧教育学院  人工智能对教育的重要作用和影响是毫无疑问的。面对未来不可预测的世界大变局和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应用。按照现在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需要重新思考我们的教育体系,原来的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了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要求学生能够寻求恰当方式获取与处理信息(信息意识);能够采用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思想方法解决问题(计算思维)。本案例基于教育科学出版社高中版信息技术必修教材《数据与计算》第二单元“编程计算”第3节的内容,旨在培养学生抽象与逻辑思维的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能利用流程图来描述简单问题并转为程序代码,但熟练度
【摘 要】由美国新媒体联盟和学校网络联合会合作完成的《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2017基础教育版》指出了未来五年(2017-2021)影响基础教育变革的六项主要趋势、六个关键挑战及六项技术进展。本文围绕以学生为中心的未来信息化发展,从这些方面对报告加以解读和分析,希望能为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和信息化发展,提供国际视角。  【关键词】地平线报告;基础教育;以学生为中心;信息化;教学创新;环境创设;教师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