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英语教学中文化渗透的必要性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2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言是交际的工具,是文化的载体。由于各个国家的历史发展和价值观念的不同,其文化也存在着差异。在英语教学中,让学生了解这些文化差异、丰富文化背景知识,对于语言的学习和进行跨文化交际都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英语教学;文化渗透;必要性;内容和目标;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24-0021
  一、英语教学中文化渗透的必要性
  文化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各个社会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传播工具。文化因素是影响语言理解的重要因素,英汉文化差异直接影响中国学生对英语语言的理解。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文化有益于对英语的理解和运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逐步渗透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提高学生对英语的理解与把握。
  教育部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已把“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进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列入中学英语课程的内容和目标之中。如何提高学生对英汉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拟对中学英语教学中文化的渗透谈几点看法。
  二、文化渗透的内容和目标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文化主要指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等。所以教师要在课内外着重对上述文化内容的渗透。《英语课程标准》也列出了在高中英语学习阶段要达到的七、八级目标,其中七级为必须达到的目标。以下是七级目标描述:1. 理解英语中的常用成语和俗语极其文化内涵;2. 理解英语交际中的常用典故和传说;3. 了解英语国家主要的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政治家的成就、贡献等。 4. 初步了解主要英语国家的政治和经济等方面的情况;5. 了解英语国家中主要大众传播媒体的情况;6. 了解主要英语国家人们与中国人生活方式的异同;7. 了解英语国家人们在行为举止和待人接物等方面与中国人的异同;8. 了解英语国家的主要宗教传统;9. 通过学习英语了解世界文化,培养世界意识;10. 通过中外文化对比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
  三、英语教学中文化渗透的策略
  要想提高学生对英语的理解能力,使学生比较充分地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采用多样的方式,勇于创新,不断尝试,适时并持续地进行文化渗透。
  1. 充分挖掘教材,在课堂教学中适时地渗透文化因素
  (1)词汇渗透
  词汇是语言中最活泼、最具生命力的成分;它最能体现社会和时代的变化。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有些英语词汇与汉语词汇并不能一一对应。想要恰当地运用这些词汇,先要很好地理解它们的文化意义。例如,英语中的“dog”并不是都要译成“狗”。 lucky dog(幸运的人),big dog(大亨,要人),clever dog(聪明的小孩,伶俐的小伙子),Every dog has his day.(人人皆有得意时)。而在一些汉语词汇中狗却带有贬义,如走狗、狗腿子、狗眼看人低、狗仗人势等。另外,颜色词在中西方文化中代表的含义也不尽相同。我们说的“红茶”是英语中的black tea 而不是red tea,红糖是brown sugar,不是red sugar, black coffee 是“不加牛奶的咖啡”,green hand指的是“新手”,He looks blue.(他看上去情绪低落。) 我们在学习时切不可望词生义,引起交际误会。
  (2)语法、句法的渗透
  汉语句子注重意合,英语句子重形合,比较注重句子结构上的完整和逻辑上的合理。我们看一看下面的例子:Children will play with dolls equipped with personality chips, computers with inbuilt personalities will be regarded as workmates rather than tools, relaxation will be in front of smell television, and digital age will have arrived.
  译文:儿童将与装有个性芯片的玩具娃娃玩耍,具有个性内置的计算机将被视为工作伙伴而不是工具,人们将在气味电视前休闲,到这时数字时代就来到了。
  这句英语是由四个独立句构成的并列句,前三个句子都用简单将来时,最后一个句子用的是将来完成时,句子之间的关系通过时态、逗号和并列连词and表示得一清二楚。而汉语译文明显就是简单的叙述,至于句子之间的关系完全通过句子的语义表现出来:前三个句子可以看成是并列关系,最后一个句子则表示结果。我们在理解英语长句时就要分析出句子的结构,找出句子的主谓宾核心,把长而复杂的句子拆分为几个短句。
  2. 创设交际情景,渗透口语文化
  英语教师要设法营造英语学习环境,随时随地尽可能多地在日常生活中提供使用英语的条件。简单的英语问候如:“How are you?” 可以用“I’m fine.” “Thank you/ Fine, Thanks.”来答,教师可引导学生还可用:“I’m OK.” “I’m all right.” “I’m not very well.” “I feel terrible.”等。在分发作业时,教师可说“Here you go!” (你自己来拿) 代替 “Here you are!” 还有“No way! ”(没门) ,I did it./ Got it.(我得到了/我做到了/我成功了),Told you that so.(早就告诉过你),Just kidding.(只是开玩笑),You can make it.(你能行)等常用的口语教师要经常性地引导学生说,久而久之,潜移默化,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最终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3. 结合多媒体,拓宽渗透途径
  多媒体教学已是日常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教学形式。教师可以结合教材,指导学生通过听英语广播,观看原版英语电影等形式,直观地快速有效地理解和领会相关的文化知识,并提英语听力水平。在学习牛津版高中英语第六册Module 6 Understanding each other 时,笔者向学生介绍了影片《刮痧》,让他们了解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促进了英语学习的探索。
  4. 布置研究性任务,开展合作学习
  新课标倡导研究性学习,使学生在“做事”的过程中习得语言知识和技能。因此,教师在单元教学中适时地布置一些实践探究性任务,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外国文化。学生以小组的形式,选择感兴趣的内容,确定课题,制定计划,进行研究、分析和讨论,最终呈现研究结果。还是在在学习牛津版高中英语第六册Module 6 laughter is good for you时,笔者让学生以4、5个人为一组,分析比较中国式和西方式幽默的异同。在完成此任务过程中,学生不仅加深了对英美两种幽默文化的了解,而且通过小组合作,也培养了团队合作的精神。
  四、结束语
  语言和文化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不掌握文化背景就不可能教好语言,也不可能学好语言。在语言教学中,教师要持之以恒,把握文化渗透的时机,注意文化的差异性,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有意识地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提高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的敏感性。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2 ]戴 凡.文化碰撞[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国际学校 225000)
其他文献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想方设法为学生“打开”课本,让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体,让他们去探索和创作文本。这就要求学生能与文本进行对话。在我们语文教学的课堂上,也就是学生能对课文的“空白”处
摘要:单亲家庭的学生性格多有缺陷,甚至成为“双差”学生。教师应该更多地去了解、关爱这些学生,帮助他们树立信心,让他们“抬起头”来走路。  关键词:单亲家庭;学生性格;自信心;教师;树立信心;教育方法  随着家庭、社会结构的多元,如离婚、配偶死亡、配偶工作居住两地、甚至未婚先孕等等各种因素而造成单亲孩子越来越多。单亲家庭的孩子因为缺少完整的家,往往出现一些心理问题。如自闭、自卑、自责、焦虑、抑郁、妒
一、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使用的是牛津初中英语七年级上第五单元课文内容,这篇课文将用两课时完成教学,第一课时的任务是让学生熟悉课文,初步了解万圣节的知识。第二课时执教者将讲解英语书信格式、帮助学生学习课文中的语言点和难以理解的句型,并且通过补充阅读让学生对万圣节等西方节日进行进一步的了解。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学习有关万圣节的知识,了解西方人为庆祝万圣节所开展的活动。  2.能力目标:
一直以来,拖延症让人们烦心不已。恨自己拖延,工作不能及时完成,非要等到火烧眉毛才着急忙慌;恨别人拖延,工作时间不能无缝对接。那么,为什么会存在讨厌的拖延症呢?别着急,科学家给了一个明确的答案:拖延症是受基因控制的。不过,拖延症的基因控制只对女性有效。也就是说,拖延症“重女轻男”。  拖延症被定义为自愿推迟完成某些目标的行为,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但是,科学家发现它与遗传基因有关。德国波鸿大学的研究
新课程要求中学化学课程在充分利用现有的课程资源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多渠道、多方式地开发新的课程资源,是切实提高教学效益、促进课程改革实施的重要途径。目前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主要有三部分,一是校内的课程资源,如实验室、图书馆及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二是校外的课程资源,包括圈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工厂、农村、部队、科研院所等广泛的社会资源及丰富的自然资源;三是信息化课程资源,如校内信息技术的开
昨晚,好朋友抱怨说,自己在那座繁华的城市里,没有知己,没有陪伴,感觉很孤独。  看到她的抱怨时,我突然很难过,“人生知己两三人足矣”的道理可以安慰人,但是生如蝼蚁的我们,身处陌生城市,一个人在茫茫人海中踽踽独行的时候,心中难免还是有点儿空空荡荡。  我的脑海中蓦地就冒出苏轼老先生一句比较冷门的经典词句:“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初读此句时,我年纪很小,正处于“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年纪,虽然不能
如果有一天,凡·高的名画《向日葵》莫名其妙地变成了一桶纯正的葵花籽油,你的下巴会不会被惊掉?这样让人目瞪口呆的操作来自一位瑞士小哥。  乌尔苏斯·威利是瑞士的一名版式设计师,也是一位重度强迫症患者。生活中的他,最擅长的就是将凌乱的空间收拾整洁。  几年前,热爱艺术作品的威利收藏了美国画家多纳尔·贝克雷尔的一幅作品。画面上,一位小哥面对着一堆随意散放的红色方块。威利看着这幅画,越看越难受,他觉得画中
初中开始买的杂志,到高中时停刊了。还记得初二那年四月里的一天,我骑着自行车,后座载着闺蜜,趁着中午放学休息的空隙,吭哧吭哧蹬着车来到离家一千多米的小書店去买最新的杂志。我们整整买了两年零一个月,收手是在杂志停刊前半年的时间。  其实,第二年杂志改版没多久,我就觉得文章越来越读不下去,好文章变少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我也在渐渐长大。  一次浏览网页信息时,我偶然得知了杂志停刊的消息。我心里咯噔一下,说
摘要:本文结合新课程标准,介绍了采用反思性学习方法提高英语教学效率的具体内容,旨在给一线教师的教育事业提供一些可行性的措施。  关键词:反思性学习;英语教学;课堂效率  当今的教育形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过去以升学为目标的“精英教育”转向为大众提供素质的“大众化”教育。而且随着网络的出现,知识更新周期大大缩短,学生所能接触到的学习内容骤增,学习手段更为先进。所有这一切都要求学习者必须有学习的能力,
摘要: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利用文言文教学资源,积极创设文言文学习环境,以用促学,学用结合,并采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给文言文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全面提高文言文学习水平。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资源;以用促学;学用结合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做到:“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