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熊火焰,铸就不屈灵魂

来源 :江苏陶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iying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人说,艺术源于生活,而生活成就了艺术。确然,生活在一个宽广的世界中,种种历史文化、人文情怀都是艺术创作的灵感所在。紫砂艺术自其发展伊始,历尽社会的变迁、文化的提升、潮流导向的转变,却自始至终为世人所青睐。其中,最大的缘由便是紫砂艺术总能紧跟时代的脉搏,在现实中寻求创新的灵感。一把紫砂壶的诞生总是可以探究其内涵和情怀,不论是寄情于自然山水,抑或是抒发满腔爱国情怀,紫砂泥在灼灼的火焰中饱含深情。紫砂爱好者在氤氲而出的茶香间感受到不可言传的愉悦,让紫砂艺术缓缓走进艺术的最高殿堂。
  紫砂陶艺外在造型与内在意蕴展现了独具一格的魅力,在社会文化与人文情怀的熏陶下,紫砂艺术包含的精神品质、艺术风格继承传统而又不乏新意,完美地诠释了不同艺术形式之间相通的本质。紫砂艺术“方匪一式,圆不一相”,一直在不断延续和沉淀着人们的审美经验和爱好积累,并被不断注入新的内涵与情感。而其集绘画、书法、雕刻于一体的艺术形式,不断地激发着紫砂匠人的创作情怀。现将从“圣火壶”(见图1)的外在造型出发,探讨紫砂匠人所寄托的奥运情怀。
  紫砂壶多样的造型、讲究的手法以及其融实用性与艺术性于一身的艺术魅力,让紫砂艺术成为中华文化艺术园林中的一朵奇葩。紫砂壶以紫砂泥为原材料制作成型,并经高温烧制成为一种古朴典雅的陶瓷艺术品。除此之外,紫砂壶内外不施釉,特有的双重气孔和低吸水率,使其成为茶器的首选,赢得了“世间茶具堪为首”的美誉。
  此壶壶身通体饱满圆润,弧线流畅自然,质地光滑温润;壶嘴设计别出心裁,双壶嘴分置壶身两侧,挺括延伸,相对而立,流水胥出流畅自然;壶把以提梁为势,古朴大方、过渡自然;自壶嘴蜿蜒而出的饰物婉转贴于壶把上,像向上熊熊燃烧的火焰,古韵悠然;壶盖与壶口完美吻合,壶盖上秀气精致的壶钮设计成焰火造型,颇具匠心。整体观之,壶身造型饱满别致,紫砂匠人以静态的紫砂泥绘制出跳动的火焰形象,仿佛蓄势待发,灵秀清逸,静中寓动,使得“圣火壶”极具韵律美感与节奏美感。“圣火壶”以一簇火苗的灵动跳跃到熊熊燃烧的火焰,其巧妙的构思、别具一格的外形,以圣火的名义演绎出别样的风情。
  提到“圣火”总能让奥运赛场拼搏的喝彩与欢呼在人们的脑海中浮现。而奥运圣火的接力是奥运会的前奏,是古代奥运会和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之间强有力的纽带,是仅次于奥运会本身的最重要的象征。火炬接力不仅传播奥林匹克精神、传递友谊与和平,也点燃了人们对奥运会的激情。紫砂匠人以奥运圣火为灵感创作此壶,在灵动的紫砂泥间传递着不屈不挠的奥运精神。当熊熊的奥运圣火点燃主火炬,跃动的火焰温暖了每一个人的心。这火焰中燃烧着激情、团结、力量与美丽,不仅映出你我,也映出每一个参与者、每一个国度,甚至每一个人。可以说,一次圣火的点燃,凝聚了全世界的目光,更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向世界做出的的充分宣传。一次奥运总能牵动每个人的慷慨激昂之情。紫砂匠人将满腔奥运情怀糅入紫砂艺术,表达出呐喊欢呼时的振奋。为拼搏喝彩,也为荣耀喝彩。一件圆壶于方寸间饱含的情愫随着茶香缓缓渗入人心,升华了紫砂匠人心中最朴实的那份真诚与圆满。圣火象征着世界和平、和谐、合作,也象征着友谊和团结。它所蕴藏的奥运精神是一种崇高的力量,而此壶灵动跳跃的火焰造型恰恰迸发出勇敢与无畏,鼓舞着世人向着更高、更快、更强的目标前进。
  从稚嫩走到成熟,从单调走向繁荣,紫砂艺术经过十几代的传承与积淀,才成了如今这般独特的紫砂艺术文化。艺术佳作源于对生活的热爱与感悟,紫砂匠人在生活中要汲取灵感,在生活中不断思考,集聚创作灵感,感悟艺术与创作的激情。只有这样,艺术的创作灵感才能源源不竭,独具内蕴的紫砂艺术才能于各种艺术门类中脱颖而出,才能在新一代紫砂匠人手中得到长足的发展。
其他文献
中国人的饮茶习俗推动了茶器的发展,而宜兴紫砂壶便是其中当之无愧的佼佼者。紫砂壶形象万千、变化无穷,在世界工艺品史上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世界陶瓷艺术品中的一朵奇葩。它的用料为宜兴丁蜀黄龙山一带的紫砂泥,并且经由全手工制作成型,其可塑性极高、透气性极强,泡茶隔夜不馊,并且越泡越光润醇厚,有诸多好处,是世人公认的极品茶器,数百年来始终深受大众喜爱。  在紫砂壶的发展历史中,各种经典器型层出不穷,不断
期刊
摘 要 雕塑自从融入紫砂艺术以后,它是艺术工作者有意识地把具有约定俗成寓意的形象作为作品的造型,从而表现出紫砂雕塑作品的艺术风格与思想内涵。紫砂雕塑质朴、安静而从容,它的形体造型在表现壶意的同时,也产生了审美价值与人文艺术价值。  关键词 雕塑;造型;紫砂  雕塑艺术作品以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的形象屹立于艺术之林。紫砂与雕塑的结合是一种归宿,更是一种默契,柔软、多情的紫砂泥料赋予了雕塑作品独特的气质
期刊
摘 要 宜兴紫砂壶在古今茶具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它不仅实用价值独特,具有泡茶不走味、贮茶不变色、盛暑不易馊的特殊功能,还具有独特的文化品位,极富文化内涵,是一种耐人寻味、惹人宠爱的手工艺术珍品。  关键词 亚明四方壶;设计理念;国粹  由于紫砂泥材质独特,给紫砂壶增添了理想的实用性。紫砂壶大多手工制作,紫砂壶的从业者充分利用了紫砂泥可塑性强的优势,赋予了作品丰富的艺术想象空间。紫砂壶作为艺术陶瓷的
期刊
鲤鱼跃过龙门就能化身为龙,遨游于天地间。这一传说与宜兴紫砂结合,造就了一把经典壶的造型——“鱼化龙壶”。在宜兴陶瓷博物馆内就藏有一把“鱼化龙壶”,作者为清代末年的制壶高手黄玉麟。黄玉麟擅制“鱼化龙”,他与“鱼化龙壶”之间还有着一段不解之缘。  1 鱼化龙的传说  传说中,黄河中的鯉鱼只要跳过龙门(今河南省洛阳市龙门山),就能化身为龙,凡是跳不过去的,从天上摔下来磕到额头都落个黑疤,所以现在黄河的鲤
期刊
紫砂壶是一种“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传统手工艺,无论其精湛的制作技艺还是丰富的装饰内容,无不体现出这一艺术的独特风格。与此同时,紫砂壶本身又往往成为情感的载体。因此,一件完美的紫砂壶作品,必须能够充分展现出其美学价值的语言和取向,既要满足实用需求,还要陶冶情操、开悟心性,带给人美的感悟和精神上的愉悦。  紫砂泰斗顾景舟曾将紫砂壶艺的境界十分精妙地总结为“形、神、气、态”四字,意即只有形神气态俱备、
期刊
中华姓氏文化源远流长,其最早可追溯到母系氏族社会,古老姓氏常与“女”字结合在一起,上古八大姓中姚、姜等流传至今。每一个姓氏都包含了丰富而独特的文化内涵。它在历史中的发展演变是持续不间断的,它揭示了历史进程中中华姓氏体现的血统文化和生命遗传规律。中华姓氏的地域分布反映了同姓人的生活习惯和他们彼此间的亲密关系。异姓,或隔至少三代的同姓,他们之间的婚姻关系更是把中华民族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民间有“千里姻缘
期刊
摘 要 宜兴方言以其独特的语言风格,生动地展现了宜兴的历史、地理、民俗和人文特点,是蕴藏了宜兴悠久地域文化的宝库。将宜兴方言的寓意融入紫砂“四方的角壶”的创作中,演绎出了不一样的美与艺术风格。  关键词 四方的角壶;紫砂;宜兴方言  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方言是一个地方的语言名片,是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宜兴方言源远流长,据史书记载,早在3200多年以前的殷商时期,泰伯南迁,定居太湖之东,辟荒兴农
期刊
摘 要 艺术源于生活,悟于生活,又超脱于生活,紫砂的创作也是如此。“春蕾壶”以自然中的春蕾为题材,展示其形态的同时,彰显了初春花蕾急欲绽放的勃勃生机,表达了对强大生命力的赞美,升华了自然、生命的人文意境,是一款兼具艺术形象和人文内涵的作品。  关键词 紫砂;春蕾壶;造型设计;人文寓意;筋纹器  紫砂壶造型变化万千,品类繁多,主要可以分为筋纹器、花塑器、光素器。筋纹器是一种制作难度较高的器型,最早是
期刊
摘 要 作为一类造型简朴的紫砂壶,光货虽没有华丽的外表,却因古朴自然的造型与茶文化的淡泊相契合。因而在紫砂壶的众多品类中,光货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本文拟以“汉玉壶”为例,探析紫砂光货的造型及其艺术价值。  关键词 汉玉壶;紫砂;艺术价值  紫砂壶沉静素雅,以它拙朴独显高洁,一般可分为光货、花货、筋瓤货,其中以光货最为常见。经过漫长的发展,紫砂艺术终于蔚为大观。有人称光货为几何体,它是由各种几何形态
期刊
如何做好一把紫砂壶?这是自古以来紫砂艺人都免不了要思考的问题。明初废团茶兴散茶,饮茶风俗的改变直接推动了紫砂作为茶器的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紫砂不再是单纯的茶器,同时也兼具了艺术欣赏价值。当代紫砂艺术溯其本源,一路有过高峰,有过低谷,但其工艺与文化却始终不绝如缕,不断焕发出新的光彩。这离不开代代紫砂艺人的坚持,也离不开紫砂文化的兼收并蓄、尊重传统的特点。  紫砂艺人都是从模仿开始学习制作紫砂壶,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