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党支部 本科生班级”互助成长新模式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relord1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研究生党员是研究生群体中的先进分子,与本科生相比,特点更明显,如何调动研究生党员的积极性参与本科生的培养,将二者依托的研究生党支部和本科生班级构建成一个育人体系,实现相互融合,优势互补,达到共赢的目的,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本文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为例,介绍了“研究生黨支部 本科生班级”的构建方式及实施方法,以期发挥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 研究生党支部 本科生班 人才培养 思政教育
  研究生党支部是高校基层党建的一个重要载体,是实现党员和群众学生密切联系的桥梁与纽带,同时也是一支具有较高层次理论基础和专业技术知识及较高层次追求的优秀队伍[1]。相对于本科生,研究生党员思想更成熟、层次更高,专业思想更稳定,威望更强,阅历更广。基于研究生的这些特点,如果充分发挥研究生党员的优势和模范带头作用,实现研究生党支部与本科生班级对接,从而发挥这支年轻、活跃、有创造力的队伍的力量,特别是其在本科生学风建设和思政教育中的作用,将对全面推动本科生班级学风建设、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具有深远的意义。同时,在与本科生班级对接的过程中,研究生党员为了做好对接任务,必须加强建设,提高素质,并配合好党支部内其他党员的工作,这将对提高研究生党员质量,增强研究生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全面推动研究生党支部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1.“研究生党支部 本科生班级”模式的可行性
  目前,高校的研究生党支部设置主要有以系为单位设置研究生党支部、以年级为单位设置研究生党支部、以专业为单位设置研究党支部、以学科为单位设置研究生党支部、以科研团队为单位设置研究生党支部、本科生与研究生混合设置党支部、研究生与教师混合设置党支部等模式,这些设置模式各有优缺点[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立足于实情,将原来以专业为单位设置研究生党支部的模式调整为以科研团队为单位设置研究生党支部,将原有的研究生党支部分成15个党支部,每一大型科研团队为一党支部,解决以往党支部内党员数量庞大、活动开展力度弱等一系列问题,并通过直接任命、党支部选举等形式,组建一批政治觉悟高、责任心强、专业知识储备丰富、威望高的研究生党支部书记队伍,有效推动研究生支部建设工作,并取得明显成效。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本科生新生每年有10个班级,为每个班配备的班主任均为各研究生党支部依托的科研团队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为研究生党支部与本科生班级的对接提供了有利条件。
  经过调研,研究生党员群体乐于帮助和指导本科生更好地成长,一是研究生均经历过本科阶段,对于如何开展本科阶段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具有较强的说服性,可以让本科生少走弯路;二是本科生的思维活跃、新奇,在交流过程中可以促进研究生思考;三是通过指导本科生,不仅可以提升研究生自身的领导能力和交际能力,而且可以增添科研助手;四是可以加强意识形态建设,在提高自身党性的同时,吸纳更多的优秀本科生加入中国共产党。同样,本科生群体也十分乐意与研究生党支部建立联系,不但可以寻求研究生在学业、生活、考研、社会实践、就业等多方面的指导,还可以通过此种方式提前进入实验室工作,提高科研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科研兴趣。
  基于现实情况和调研结果,研究生党支部与本科生班级共同构建成一个育人体系,实现优势互补,是十分必要也是十分可行的。
  2.“研究生党支部 本科生班级”模式的实施方法
  2.1“班主任 研究生代班 本科班级”班级对接
  “班主任 研究生代班 本科班级”班级对接,即从新生班班主任所在科研团队设立的研究生党支部与每个新生班级进行对接,并从每个支部中选出一名优秀研究生党员代表选聘为新生班级代理班主任。新生代理班主任要做好所在党支部与班主任、本科班级的桥梁搭建工作,组织协调各项具体工作,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
  2.2定期开展研究生党支部与本科班级交流活动
  研究生党支部定期与新生班级进行交流活动,活动内容以思想教育、专业教育、学术交流为主导,形式上可丰富多样:(1)针对社会热点问题、重大节日等进行圆桌讨论会议,交流思想;(2)探讨专业前景,行业潜力,促进本科生全方位了解专业,稳定专业思想;(3)探讨本科学习和研究生学习的差别,指导本科生如何进行学习;(4)观摩优秀科技专题讲座和爱国影视作品,增强本科生爱国情怀和理性意识;(5)以PPT形式共同阅读经典文献、进行专题读书报告,提升人文素养;(6)开展建设风采展示,交流工作的特色与成效,营造学习型、智力资源共享的组织文化氛围,形成良好的党建文化和本科班级特色文化。
  2.3分配本科生进入研究生党支部科研团队进行科创训练
  以“研究生党支部 本科生班级”模式为依托,将研究生党支部所在科研团队的资源融入本科生的科研、学习及科技创新项目中来,帮助本科生在已有科技立项、科技活动的基础之上申请相关课题,使本科生参与研究生的科研活动,以此带动本科生的科研潜力、科研热情和创新能力。
  2.4研究生党员参与指导本科生社会实践活动
  研究生相比本科生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和丰富的人生阅历,特别是研究生党员在本科阶段大多都是本院系的先进典型。他们不仅在学习科研方面表现出色,大多数人在本科阶段也有着丰富的社会实践经历,对于社会实践有着相较于本科生更深的理解与把握。在每年的“暑期三下乡”、“暑期顶岗实习”等诸多校内外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中,研究生党支部和所对接的班级成员共同进行组队,并由研究生党员担任项目主要负责人,凭借研究生党员自身的实践经验及专业技术支撑,指导本科生更好地完成社会实践活动。
  2.5升学一对一帮扶
  近年来,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本科生选择继续深造的意愿日益上涨,热情逐年增高。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为例,近年来,本科生升学率保持在50%以上,2017年更是达到72%,本科生的升学意愿强烈。而研究生党支部中既有通过保研、考研升学者,又不乏出国联合培养归来者。针对这种情况,研究生党支部与本科生班级之间可开展面对面交流、专题辅导、资料的整理筛选、面试技巧培训,以及专业和研究方向的选择指导等活动,帮助本科生班级内有意深造的学生顺利升学,少走弯路,避免出现“临时抱佛脚”的现象。   2.6“研究生党支部 本科班级”联谊活动
  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文娱体育活动是“研究生党支部 本科班级”增强活力、夯实基础、促进沟通的有效途徑和载体,这对营造和谐共赢氛围、促进双方友谊具有重要的作用。研究生党支部与本科生班级之间可通过牵开展各项文体活动和联谊活动,从而加深研究生与本科生之间的相互了解、增进友谊。
  3.监督和激励制度
  “研究生党支部 本科生班级”模式需要学院牵头制定相关的监督激励制度,保障该模式的正常运行。
  3.1监督制度
  由研究生党支部和本科生班级根据实际情况,共同制订活动计划,上报学院;学院建立“班主任 辅导员”共同负责制,即本科生班主任直接负责自己所带班级的“研究生党支部 本科生班级”共同体,学院研究生辅导员、本科生辅导员分别负责两三个“研究生党支部 本科生班级”共同体,共同监督各项活动的开展;建立定期汇报制度,每月定期召开研究生党支部负责人和本科生班级负责人例会,向学院汇报活动开展情况,便于学院掌握情况。
  3.2反馈制度
  根据本科生班级的学风建设、活动开展等情况,直接评价研究生党支部开展工作的情况,同时,根据研究生党支部的汇报情况,直接评价本科生班级的执行力度,对于实际开展效果不佳的研究生党支部或本科生班级,则由班主任、研究生辅导员、本科生辅导员直接进行集体谈话或集体教育。
  3.3激励制度
  每一学年根据本科生班级班风建设、班级成绩、申请科创课题、发表论文、申请专利数量、社会实践开展力度,以及其他活动开展情况等进行综合评比,对表现优秀的研究生党支部、本科生班级、研究生党员等进行表彰,给予适当活动经费奖励,并在各项评优活动中优先考虑;非党员的研究生可以自愿参加该活动,研究生党支部在发展研究生党员时,将研究生是否积极参加该活动作为重要参考指标,在本科生入党推优、发展本科生党员时,要将本科生参加该活动的表现作为重要评价指标;预备党员转正时,将其是否积极参加活动列为一项重要的参考指标。
  3.4经费保障制度
  学校或学院通过建立专项经费,对于研究生党支部和本科生班级之间开展的各项活动产生的费用给予支持,并提供充足的保障,对于该模式的有效开展有重要的意义。
  4.展望
  “研究生党支部 本科班级”模式,不仅能够使思政教育和管理工作者创新工作方法,减少一定的工作压力,而且能够使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有机结合,融会贯通,实现本科生和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的双提高。这种多方受益的培养模式必将在今后的本科生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发展过程中获得更多大胆的尝试。
  参考文献:
  [1]林伟连,许为民.按研究所建立研究生党支部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2(2):44-47.
  [2]万军民.新时期高校研究生党支部设置模式探讨及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2008,17(3):147-150.
  基金项目: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精品项目(项目编号:A116021601)。
  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7年基层党建工作实践创新项目(项目编号:A100021702)。
其他文献
摘 要: 新的课程目标要求学校教育注重学生情感、品德和价值观的培养,本文探讨中学心理健康课程如何在教学课堂中有效达成这一要求,结合教学实际,具体从教学目标、方法、主体和氛围四个方面明确情感体验在心理健康活动课程中的重要作用,论证课堂教学中情感体验与学生成长的紧密联系与重要作用。  关键词: 心理健康 课程目标 情感体验 学生成长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要“改变课程过分注重知识传授
摘 要: 在张爱玲面前,世界纷乱无望,人生悲凉无情,所以她只想要一个属于自己的疏离与隐居的时空,它既在都市之中,又在喧闹之外,既能远观人世烟火,又能尽量精致华美。一切似乎都是虚空,她只想抓住可触及的现世,抓住哪怕是片刻的安稳,并把它们尽力摊开拽长。此外,虽然翻译工作不被她视为主要事业目标,但是多少能反映她的人生及文艺态度。  关键词: 都市 隐居 浮世 私语  张爱玲的现世,是一直努力追求虚伪真实
摘 要: 作者以人教版《国共十年对峙》一课为例,在实践中尝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体会到翻转课堂能大大丰富教学内容,使历史课堂更有历史的味道,同时发现翻转课堂在目前学校教学模式中面临的问题。  关键词: 翻转课堂 微课 《国共十年对峙》  一、教学设计的缘起和思路  近年来翻转课堂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已在教育领域里越来越多地引起人们的关注和争论。马云曾说:“很多人输就输在,对于新兴事物第一看不见,第
摘 要: 本文以扬州大学音乐学院为例,阐述了班团活动对我院大学生素质培养的作用。建立班团,结合我院大学生的专业特殊性组织班团活动不仅能够促进我院的全面发展,更能为社会培育出社会需要的全方位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 班团活动 学院特色 汇报演出  由于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特殊性,该专业学生具有其他专业学生所没有的特点。随着经济的发展,音乐院系的不断扩招,音乐类学生的数量逐年增加,但学生的综合素质却参差
摘 要: 五年制高师学生有许多优点,但在入学初期存在学习目的不明确,文化课基础差,年龄小,独立生活能力和耐受挫折能力差,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等不足之处,造成管理难与教学难。针对这一现状,作者认为,只要有一好就是好学生,绝不把某一方面差的学生当成“差生”。带着这种观点作者运用陶行知的教育思想重新定义学生,并在此基础上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关键词: 陶行知教育理论 高师学生 重新定义 变革 
摘 要: 好的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和手段。高职思政课的教学方法必须适应新形势下的高职教学目标的要求。为此,山东外国语职业学院经过长期探索和实践摸索出了一条适合高职院校思政课的“五化教学法”。  关键词: 高职思政课 教学法改革 五化教学法  一、时代召唤——高职思政课教学法改革的迫切需求  随着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等诸方面建设的深入,对综合技术型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加。高职院校每年要为社会输
摘 要: 戲剧翻译是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重要举措。翻译涉及两种语言符号系统之间的转换及语言之外的因素。本文以商洛花鼓戏《屠夫状元》为例,分析卡特福德的“翻译转换”理论中的结构转换在商洛花鼓戏《屠夫状元》英译中的应用,发现结构转换的应用既有利于译文的可演性与可读性,又有利于保持原文的地域特色,体现原文的文化意义。  关键词: 商洛花鼓戏 翻译转换 《屠夫状元
摘 要: 随着政治、经济、文化、信息的全球化发展,国际化是高等院校发展的必然趋势。师资队伍的国际化在高职院校国际化建设中处于核心地位。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在师资队伍国际化方面进行了有效的研究与实践:创新机制建设、拓宽培养途径、注重高端引领、构建“中外合作、持证上岗”的国际化师资团队,但仍然存在师资队伍国际化整体水平不高、管理、考核机制不完善等问题,要通过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制度化、教师观念国际化等方
摘 要: 职业院校专业建设往往针对某一类职业,但具体职业又受组织文化的影响而差异巨大。提炼特定的职业文化,寻找不同组织文化的最大公约集合,在高职院校中引入职业文化素养教育,能有效缩短毕业生适应社会时间,帮助其拓展职业生涯。  关键词: 职业文化 提炼 导入  职业学院毕业生进入社会任职,会面临融入组织文化的问题。研究学校里如何进行职业文化教育,缩短职业院校大学生与社会要求的心理距离,对高校提高就业
摘 要: 当下网络小说的影视改编作品盛行,呈现出巴赫金所言的狂欢效应。这种狂欢效应的形成,一方面得益于全球化背景下的市场经济、多元文化和科学技术的推动,另一方面是由于网络小说文本自身具备的狂欢特性,如粗鄙的语言、平民化的叙事风格等。  关键词: 网络小说 影视改编作品 狂欢理论  巴赫金的狂欢理论在今时今日已经发生了变化,狂欢不再是特定节日的欲望释放,不再以与官方主流意识形态相对立而存在,现在的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