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合唱教学探究

来源 :启迪·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do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当前教学不断改革的背景下,学校不能仅培养学生学习语文、数学等科目的能力,还要多关注学生在音乐、体育等方面知识的提高,特别是加强学生在音乐方面的知识,更是教师应该关注的焦点。本文主要针对小学音乐合唱教学进行探究。
  【关键词】小学;音乐合唱;教学
  在小学阶段灌输一定的音乐知识,对学生乐感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而利用合唱这一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还可以提高其团队意识,更可以使同学间的关系变得融洽。所以教师应该对这一教学方式展开探索。
  1当前小学音乐合唱教学存在的问题
  1.1教师不重视音乐合唱的教学
  在应试教育的压迫下,许多学生在小学阶段就被赋予了极大的期望以及承受了极大的压力。以至于大多数学校把音乐课定义成一门副科,从而导致教师对这门课程的重视程度也不高,大量的音乐课或是不上,或是被其他主科的教师占用。在这样的情况下,就会进一步的导致学校的音乐教师也不再對音乐这门课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以至于对合唱这一教学方式的研究也少之又少,最后使学生的音乐能力得不到提高,学校全能型人才的培养受到阻碍。
  1.2学校音乐教学资源不足
  就学校的音乐教师来说,大多数学校的音乐教师都不是专业院校毕业的,更有的学校的音乐教师是由其他学科的教师代替的,而这就会导致整个学校音乐学科的教师队伍的教学素质不高,教学能力不强。同时,大多数学校都没有为音乐课配备相应的乐器和设备,从而使得音乐课堂趣味性也不是很高。
  1.3学生积极性不高
  大多数学校举办合唱比赛时,由于学校允许各班准备的时间也相对较短,所以大多数班级一般会采用不上课的方式让学生们练习合唱。对于小学生来说,由于其年龄太小,所以要使其注意力一直集中在一件事情上是比较困难的,所以说如果采用一直练习的方式让小学生练习合唱,就会不断地磨灭学生合唱的热情和积极性,更严重的会让学生对合唱产生厌恶的心理。
  2提高音乐合唱教学质量的方法
  2.1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学校可以通过招聘专业院校的音乐人才或者通过为音乐教师做培训等方式,来提高学校音乐教师队伍的专业技能和教学能力,以及通过加强对音乐课程教学的重视,使教师对这门课程的重视度得到提高。同时在合唱方面,教师要对课本中不同歌曲的教学有自己的认识和感悟。例如在苏教版小学音乐教材《快乐的课间》这首歌的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可以将学生大体分为两个部分,划分的方法可以是通过性别划分,也可以是通过学生所坐的位置进行划分,从而使学生可以通过对唱、一部分人唱一段或者是几句交替接唱的方式,来提高课堂的趣味性,从而加强学生对合唱的兴趣。
  2.2提高学校的教学资源
  作为学校首先要做到的,是要让学校音乐教学设备的配置得到完善。即学校要为音乐课多配备相关的乐器,这不仅会使整个音乐课堂变得生动有趣,而且会使整个课堂的多样性得到提高。作为教师,也要学会运用学校为学生提供的各种学习资源。多媒体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在近几年来也是十分普遍的,因为多媒体的运用不仅可以将老师所要表达的内容生动形象的展现在同学面前,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还能加深学生对相关音乐作品的理解,从而使学生音乐合唱的能力和水平都得到提高。比如在苏教版小学音乐教材《茉莉花》这首歌的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来展示不同演唱者对这首江苏民歌《茉莉花》的演唱,使学生了解到这首歌的不同演绎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歌唱水平。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茉莉花在不同季节的形态,使学生可以更进一步的了解到《茉莉花》这首歌的作者所要向听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从而使学生可以更准确的表达这首歌曲。
  2.3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让学生不断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是当前许多老师所追求的目标。而要让学生能够主动的参与到课堂中去,这就首先要求教师学会提高学生学习音乐合唱的兴趣,从而在提高学生兴趣的基础上,让学生能够主动的学习相关的音乐知识,主动的学习以及了解音乐,从而提高音乐教学的有效性。对于提高学生的兴趣,教师的做法可以有很多,例如在苏教版小学音乐教材《手拉手,地球村》这首歌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拉起手一起来演唱这首歌的方式,或者是采取歌唱接龙即先由老师唱第一句然后让剩余的同学一人一句直到唱完这首歌的方式,来提高课堂的趣味性,使音乐课堂不再是枯燥无味的,从而使学生对学习音乐的兴趣得到不断的加强。
  3总结
  通过本文的探究,可以进一步了解到提高小学音乐合唱教学质量的方式有很多。作为教师不仅要不断地加强自身的教学能力和音乐素养,还要通过不同的方式提高教学课堂的趣味性,从而提高学生学习音乐合唱的兴趣。作为学校也要积极的支持教师,不仅要为教师提供相应的教学设备,还要提高对音乐这门课程的重视度。只有两者共同努力,才能促进学生音乐方面能力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王世晶.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现状与问题探究[J].新课程·上旬,2017,(9):70.
  [2]苏荔月.小学音乐合唱教学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8,4(17):254.
其他文献
摘要:教师要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就势必要注重其创造力的培养。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各初中数学教师也致力于探究基于创造力的高效课堂构建策略,且取得了不错的研究成果,本文基于这些研究成果,继续对此进行研究分析,希望能对初中数学教师有所帮助。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生创造力;教学策略  现阶段,我国农村初中生的创新创造水平有待提升,和城市初中生相比,他们的学习思维单一,学习思路匮乏,只知道“死读书,
期刊
摘要:笔者将从给自暴自弃型学生以关爱、给玩逆对抗型学生以理解、给贪玩好事型学生以尊重、给懒惰散漫型学生以信任等方面,浅谈如何用爱心浇灌迟开的花朵。  关键词:爱心;关爱;理解;尊重;信任  作为老师,不能仅仅去关注那些学习中的佼佼者——优等生,要用更多的时间去关爱、理解、尊重、信任那些学习和品行上暂时落后的群体——后进生。  一、给自暴自弃型学生以关爱  陶行知先生说:“爱是一切创造教育的源泉,没
期刊
【摘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工业生产的科技水平提升,为机械模具制造带来了发展机遇,也带来了挑战。而作为集智能化、自动化、高科技含量于一身的数控加工技术,正在该领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使其不因生产效率逐渐落后而被时代淘汰,反而散发出生机与活力。数控加工技术对于机械模具制造的精准化、高效化生产产生了本质的促进,可以帮助模具制造适应社会生产的要求。  【关键词】数控加工;机械制造;应用  1 数控加工技术
期刊
摘要:数学基础知识与数学思想方法贯穿于数学教学之中,是长期的数学发展所积累下的精髓。基于此,本文结合高中数学教学特征,对如何挖掘和渗透数形结合思想方法,以及指导学生理解和运用做简要分析。  关键词:高中数学;数形结合;数学思想方法;渗透  数形结合思想是高中阶段数学知识中最基本的思想方法之一,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特点,来选择恰当且有效的方法完成数学思想的渗透,长此以往,促进学生内在掌握知
期刊
【摘要】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类学科,词汇的掌握是英语学习的基础,所以进行高效的英语词汇教学就显得极为重要,这就需要教师在词汇教学方式上做出创新,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显著提高教学成果,下面将针对如何构建高效的英语词汇教学展开研究。  【关键词】小学英语词汇教学;有效性;措施  由于相对于其他学习阶段小学生接受能力与记忆能力都不是很强,所以大量的英语词汇教学对于学生而言难以起到实质性的效果,同时过度的
期刊
【摘要】素质教育的浪潮经久不衰,教师对学生的培养模式也要及时转换方向,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小学数学作为学生学习数学的初期阶段对学生日后的数学发展意义重大。  【关键词】小学数学;发散性思维;培养策略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也逐渐成为学生全面发展要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发散性
期刊
【摘要】在全面普及素质教育的今天,因材施教是践行现代教育理论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先对因材施教的策略进行了分析,明确了应用的意义,之后根据学生的需求,对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划分了几个层次,以期待能为初中语文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初中语文;因材施教;教学方法  因材施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家孔子所提出的,同时他与当代教学理论也是高度吻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运用因材施教的教学方
期刊
【摘要】当前,人们对初中物理教学有着很高的重视程度。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在初中物理教学当中构建高效课堂逐渐成为对初中物理教学的新要求。作为初中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改善物理教学的质量,能够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水平,因此要积极构建高效课堂。  【关键词】高效课堂;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是新课标改革下物理教学的重要目标,这需要教师提高对物理教学高效课堂构建的重视程度,
期刊
【摘要】在初中班主任的管理过程中,英语教师作为学校校长的作用具有教育和行政方面的意义,它使英语教师能够加深学生群体对学校管理概念的理解,这一概念更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学习需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自由、放松和友好的学习环境,并共同促进发展。在管理初中英语班校长的过程中,课程管理人员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他们的学习需要,在特征管理方面进行创新,同时考虑到学生的特殊性和他们的学习需要。他们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
期刊
摘要: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已成为新时期小学数学教学需要关注的一个重点要求。小学数学拥有形象化、应用化以及生活化等特点,绝大部分小学数学知识都可以称得上取之于生活,用之于生活。加强对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可以使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得到有效增强,让他们更为敏锐地找到日常生活中存在的数学问题,有效激发他们的数学知识学习兴趣,让他们更为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数学知识学习中,使数学课堂教学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