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有些学生在日常学习方面对政治学科的学习不感兴趣。因而政治教师不能在日常政治课教学中取得预期效果。政治学科在任何地方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身为初中政治课教师,应注重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新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上掌握主动权,成为真正的课堂学习主人。教师在初中政治课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采取灵活创新的教学方法和技巧,使学生能有效地参与政治课程。
关键词:初中;政治;兴趣;培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初中是学生发展的重要阶段,在这个时期,如果家长和教师缺乏适当的引导,学生容易走上歧途,就会影响他们未来的生活和发展。初中学生必须全面发展,确立正确的三观。政治课堂要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为此,政治教育工作者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水平,以提高初中政治教学的成效。
1.主要策略
1.1巧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有人认为初中政治思想教育课堂教学活动只是过于晦涩难懂学习起来毫无乐趣。所以,在传统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很难提高学生参与政治课堂的兴趣。实际上,从哲学上讲,日常事物都是互相存在联系的。初中思想政治概念虽然学起来比较枯燥。然而,思想政治课中的每一种思想观点都与生活及其它学科有着十分复杂的关联性,多媒体的巧妙运用对于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初中思想政治课中,采用多媒体技术,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可以收集、使用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教材,如视频、音频等,并根据教学内容,制作教材、录像、音像等相关教材来提高学生学习政治学科的兴趣。
1.2精心筛选,妙趣横生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尽可能地挖掘并认真寻找可能用得上的的成語典故,以便找出启发学生的素材,例如当说矛盾这个概念的时候,首先给学生讲"自相矛盾"的成语故事,然后让学生回答"矛和盾是什么关系?不用矛,盾还有意义吗?”这很容易强调哲学上概念冲突的含义。就像在讲事物的运动时一样,我把"刻舟求剑"的故事与事物运动结合起来;在讲解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关系时,用"拔苗助长"和"守株待兔"这两个故事组合进行课堂导入,让学生从熟悉的成语典故入手,在成语典故中体会丰富的哲理,从而全面激发学生求知欲望.提高初中政治课堂教学的效率。
1.3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学生的积极参与是课堂教学的必要条件,只有学生积极参与,才能达到课堂教学的效果。同学们思维活跃,有很强的参与感。所以,教师要保持个性,让学生在课堂上展现自我,成为课堂的主角,发挥自己的作用,让学生有机会参与课堂教学,使学生的心灵得到满足,使学生的自尊心得到尊重,进而激发他们学习政治的兴趣,学生不是知识的容器。她们有自己的想法。老师应自觉使学生参与课堂和课堂活动。
1.4教师要灵活采用多种教学形式组织课堂教学
教师教学方法对于课堂教学的效果有重要影响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采用相同的教学形式,学生的大脑会受到相同的刺激,注意力会分散,反应会变慢。如果教师在课堂上经常变化教学方法,会让学生有一种新的感觉,可以使学生长时间关注课堂,大脑会长时间兴奋,注意力集中,学习兴趣与日俱增。根据教学内容,我们还应该区分可以用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类型,除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外,教师还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自主学习,利用多媒体等新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有机会参与政治课堂学习。通过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的大脑受到不同方式的刺激,以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着注意力高度集中。当学生的心理需求得到满足时,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逐渐增强。例如,在学习《中国文化与民族精神》课程的同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中国古老的传统文化;就这节课老师可以让学生开始讨论,选择的话题课题是“如何通过与他国的合作更好地促进我国的经济文化各领域的发展”。教学风格变得多样,从而增加了学生学习政治课程的兴趣,就会在课堂上表现出强烈的学习欲望。
1.5 实践与理论的统一
教师应根据实际生活选择教材;通过学习生活化教材,学生会发现学习政治对于日常生活是很有帮助的,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样,在教学中,学生可以有意识地通过教师学习到有用的结果,教师用学科知识进行激励。阅读,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享受幸福。因此,在八年级,通过阅读违法结果,提高学生的法律素质;通过对相关侵权行为的深入分析和调查,学生才能真正了解到自身的权利是否受到侵犯,自身权益应该受到法律的保护。同时,也要了解如何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将实际行动与理论联系起来,以提高对学生的法律保护。课程结束后,老师可以问学生:你在这节课上学到了什么?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有效地评价他们在课程中学到的东西并理解政治学的重要性,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政治学的兴趣。
1.6 制定建立学生主体性概念的框架
让学生主动学习,在学习中发挥主导作用。教师要从“教”到“鼓励”,从“教”到“领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任务是创造条件,尽量使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设情景,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教学,让学生获得更多的信息和知识。在教学方法上,我们可以考虑两个方面:一是区分每门课程的方法和工具,二是尽可能区分教学方法。因此,必须不断改变教学方式,以满足学生不断变化的需求,使学生对学习更有兴趣。学生思维活跃,具有强烈的自我价值感、参与感和表达追求。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发挥主导作用。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尽可能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参与到每堂课的教学活动中,比如在上课开始的5分钟,要求学生做政治演讲。演讲主题不限,可以是日常话题,也可以是热点社会话题,可以是单独演讲,也可以是以小组回答的形式提出有趣的政治问题,然后就问题开展演讲。
1.7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否融洽,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感受。不管是什么话题,只要学生爱老师,就想学老师的知识。如果同学们讨厌老师。即使不管老师教的知识有多么简单,但学生仍然会觉得很难。师生关系是提高教育效果的关键。教师需要在课堂上学会培养学生对教师的感情。师生之间应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自己所学知识的优势,包括协调师生关系、师生同伴关系,让师生相互信任、相互帮助、建立良好的关系。
结语
学生不是学习的工具,他们有自己的想法。教师不能只是简单的单向灌输学生知识。学生必须有效参与课堂活动,让学生在参与课堂活动的过程中增加学习的兴趣。教师要创造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机会,给学生展示技能的机会,腾出时间让学生谈论政治热点,让课堂成为学生学习政治的乐园。
参考文献
[1] 白桂雪. 浅谈初中政治教学初中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 魅力中国,2013(32):194-194,195.
[2] 邵丽敏. 浅谈政治教学初中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 大观周刊,2012(17):262-262.
[3] 苏启彬. 浅谈初中政治教学初中生学习兴趣的激发[J]. 都市家教(上半月),2015(12):126-127,128.
关键词:初中;政治;兴趣;培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初中是学生发展的重要阶段,在这个时期,如果家长和教师缺乏适当的引导,学生容易走上歧途,就会影响他们未来的生活和发展。初中学生必须全面发展,确立正确的三观。政治课堂要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为此,政治教育工作者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水平,以提高初中政治教学的成效。
1.主要策略
1.1巧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有人认为初中政治思想教育课堂教学活动只是过于晦涩难懂学习起来毫无乐趣。所以,在传统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很难提高学生参与政治课堂的兴趣。实际上,从哲学上讲,日常事物都是互相存在联系的。初中思想政治概念虽然学起来比较枯燥。然而,思想政治课中的每一种思想观点都与生活及其它学科有着十分复杂的关联性,多媒体的巧妙运用对于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初中思想政治课中,采用多媒体技术,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可以收集、使用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教材,如视频、音频等,并根据教学内容,制作教材、录像、音像等相关教材来提高学生学习政治学科的兴趣。
1.2精心筛选,妙趣横生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尽可能地挖掘并认真寻找可能用得上的的成語典故,以便找出启发学生的素材,例如当说矛盾这个概念的时候,首先给学生讲"自相矛盾"的成语故事,然后让学生回答"矛和盾是什么关系?不用矛,盾还有意义吗?”这很容易强调哲学上概念冲突的含义。就像在讲事物的运动时一样,我把"刻舟求剑"的故事与事物运动结合起来;在讲解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关系时,用"拔苗助长"和"守株待兔"这两个故事组合进行课堂导入,让学生从熟悉的成语典故入手,在成语典故中体会丰富的哲理,从而全面激发学生求知欲望.提高初中政治课堂教学的效率。
1.3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学生的积极参与是课堂教学的必要条件,只有学生积极参与,才能达到课堂教学的效果。同学们思维活跃,有很强的参与感。所以,教师要保持个性,让学生在课堂上展现自我,成为课堂的主角,发挥自己的作用,让学生有机会参与课堂教学,使学生的心灵得到满足,使学生的自尊心得到尊重,进而激发他们学习政治的兴趣,学生不是知识的容器。她们有自己的想法。老师应自觉使学生参与课堂和课堂活动。
1.4教师要灵活采用多种教学形式组织课堂教学
教师教学方法对于课堂教学的效果有重要影响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采用相同的教学形式,学生的大脑会受到相同的刺激,注意力会分散,反应会变慢。如果教师在课堂上经常变化教学方法,会让学生有一种新的感觉,可以使学生长时间关注课堂,大脑会长时间兴奋,注意力集中,学习兴趣与日俱增。根据教学内容,我们还应该区分可以用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类型,除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外,教师还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自主学习,利用多媒体等新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有机会参与政治课堂学习。通过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的大脑受到不同方式的刺激,以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着注意力高度集中。当学生的心理需求得到满足时,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逐渐增强。例如,在学习《中国文化与民族精神》课程的同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中国古老的传统文化;就这节课老师可以让学生开始讨论,选择的话题课题是“如何通过与他国的合作更好地促进我国的经济文化各领域的发展”。教学风格变得多样,从而增加了学生学习政治课程的兴趣,就会在课堂上表现出强烈的学习欲望。
1.5 实践与理论的统一
教师应根据实际生活选择教材;通过学习生活化教材,学生会发现学习政治对于日常生活是很有帮助的,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样,在教学中,学生可以有意识地通过教师学习到有用的结果,教师用学科知识进行激励。阅读,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享受幸福。因此,在八年级,通过阅读违法结果,提高学生的法律素质;通过对相关侵权行为的深入分析和调查,学生才能真正了解到自身的权利是否受到侵犯,自身权益应该受到法律的保护。同时,也要了解如何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将实际行动与理论联系起来,以提高对学生的法律保护。课程结束后,老师可以问学生:你在这节课上学到了什么?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有效地评价他们在课程中学到的东西并理解政治学的重要性,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政治学的兴趣。
1.6 制定建立学生主体性概念的框架
让学生主动学习,在学习中发挥主导作用。教师要从“教”到“鼓励”,从“教”到“领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任务是创造条件,尽量使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设情景,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教学,让学生获得更多的信息和知识。在教学方法上,我们可以考虑两个方面:一是区分每门课程的方法和工具,二是尽可能区分教学方法。因此,必须不断改变教学方式,以满足学生不断变化的需求,使学生对学习更有兴趣。学生思维活跃,具有强烈的自我价值感、参与感和表达追求。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发挥主导作用。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尽可能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参与到每堂课的教学活动中,比如在上课开始的5分钟,要求学生做政治演讲。演讲主题不限,可以是日常话题,也可以是热点社会话题,可以是单独演讲,也可以是以小组回答的形式提出有趣的政治问题,然后就问题开展演讲。
1.7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否融洽,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感受。不管是什么话题,只要学生爱老师,就想学老师的知识。如果同学们讨厌老师。即使不管老师教的知识有多么简单,但学生仍然会觉得很难。师生关系是提高教育效果的关键。教师需要在课堂上学会培养学生对教师的感情。师生之间应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自己所学知识的优势,包括协调师生关系、师生同伴关系,让师生相互信任、相互帮助、建立良好的关系。
结语
学生不是学习的工具,他们有自己的想法。教师不能只是简单的单向灌输学生知识。学生必须有效参与课堂活动,让学生在参与课堂活动的过程中增加学习的兴趣。教师要创造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机会,给学生展示技能的机会,腾出时间让学生谈论政治热点,让课堂成为学生学习政治的乐园。
参考文献
[1] 白桂雪. 浅谈初中政治教学初中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 魅力中国,2013(32):194-194,195.
[2] 邵丽敏. 浅谈政治教学初中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 大观周刊,2012(17):262-262.
[3] 苏启彬. 浅谈初中政治教学初中生学习兴趣的激发[J]. 都市家教(上半月),2015(12):126-12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