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sideCShar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自主、合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初中时期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重视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培养,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能力发展,提高学生的物理学科水平。
  【关键词】合作学习 初中物理 实验教学 实践研究
  前言
  合作学习是现代教学中一种常见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论,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彻底改变了传统机械传授、刻板训练的教学模式,因此在实际教学中被广泛采用①。合作学习的基本前提是学生与教师的地位是平等的,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通过交流、配合等方式来增强互动,继而从多方面提升学生的合作技能,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②。下面,笔者以北师大版教材为例,就合作学习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实践开展问题作以下几点分析。
  一、全员参与,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
  课堂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只是引导者,注重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可以较好地调动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学习当中来。为了最大限度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在物理教学中应充分把握课堂合作学习的效率,如对学生进行科学分组等。由于学生的学习成绩、认知水平、个性特点、技能水平等不尽相同,因此在分组过程中,应充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安排,以实现优势互补③。明确分组后,落实学生的分工情况,让每位学生均能将自我特长充分展现出来,继而更好地让学生互助互利,取长补短。比如当学生学习到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一节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认真观察天平的构造、形状等,让学生思考天平的测量工作原理,待学生初步掌握天平测量的相关知识后,教师再为学生讲解左物右码、调零等相关知识,并告知学生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事项,而后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让学生在“做一做”、“调一调”中培养其合作意识。最后再让学生们对各自的操作情况进行相应的点评发言,而后由教师总结分析,指出学生存在的错误操作地方。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的互助合作意识将会被充分地激发出来,继而让其在合作中完成实验任务,最终实现教学目标。
  二、科学引导,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水平
  大多数时候,课堂教学的小组合作模式通常只是流于形式,而缺乏实效性。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在合作活动开展中,教师应积极参与到学生活动中去。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应科学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将相关物理问题灵活、巧妙地引向学生的认识盲点,引导学生进行全面、综合性地思考。另外,还需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相互合作,以提高学生的合作配合度,促使学生更好地完成物理实验,而非相互推脱,或“各自为政”。在物理实验课堂中,教师应认真观察每位学生的合作学习状态,若学生不会可在一旁给予其有效的指导,而不是让其他成员代劳,继而确保每位学生均能得到有效的实践锻炼。比如当学生学习到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的相关知识时,对于蒸发快慢的影响因素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判断不同衣服的干湿快慢情况,并让学生讲解说明一下自己的理由。于是,学生纷纷表示用自己的衣服进行实验,这时教师抓住时机引导学生,并向学生提问:“请同学们想想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在引导中学生们达成共识:实验过程中应选择相同材料、布质、大小、厚薄的衣服,并在同等的温度下进行。通过这样的科学引导,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水平。
  三、激励性评价,充分挖掘学生的合作潜能
  事实上,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激励性评价就是学生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和方向。在新的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学评价体系需不断变革和发展,这样的改革不仅包括评价方法、理念、手段,还应包括整个评价实施过程④。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应给予学生正面的激励性评价,鼓励学生多参加合作小组互动活动。在实验过程中不仅需要对学生个体的学习态度进行评价,还需对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学习状态和结果等进行评价,如评价学生的小组合作参与积极性、情感行为表现、理解能力以及实践操作能力等。例如当学生学习到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第六节“学生实验: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内容时,在教学中首先让学生初步了解摩擦力的相关知识,如让学生进行双手互搓,以此让学生感知摩擦力,而后再让学生进行相关实验操作:使用弹簧秤将桌子上的小木块拉动起来,并使其保持匀速运动。在这操作过程中,教师认真观察每组学生的实际操作状况,对于表现优秀的组员进行表扬,对于分工不明确的小组或出现诸多操作失误的小组给予其指正和提示,让学生在自我反思中发现问题。通过激励性评价,学生们主动地参与实验,继而充分挖掘学生的合作潜能。
  结语
  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采用合作学习模式展开教学,可以为枯燥的物理课堂学习注入了新的活力,并进一步优化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最终让学生更好地把握物理知识,促进其综合能力发展。
  【注释】
  ① 谢子行、姚洪波. 合作学习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理论和实践研究[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02):107.
  ② 李國平. 如何把小组自主合作学习新观念落实到初中地理教学实践中[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7(03):70.
  ③ 刘玲. 翻转课堂与小组合作学习带给物理实验教学的新活力——以“力的分解”为例[J]. 物理实验,2016(03):37-41.
  ④ 庄令秋. 强化实践,全面发展——以“项目学习”优化初中物理教学的策略研究[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1):148.
  (作者单位:甘肃省会宁县八里湾镇初级中学)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语文高考试题在“古诗文阅读”部分增加了“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查内容。从已经出现的该题目的具体考试内容来看,存在着过于偏狭的倾向,认知价值不大,学生得分不高,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因之,在内容上要全面设题,使题目更富文化含量,在形式上要单独设题,避免受到阅读文本的限制而影响考查效用。  【关键词】古代文化常识 高考试题 问题 命题建议  一、高考“古代文化常识”题的局限  古
【内容摘要】有效设计活动课的教学过程,这可以给英语课堂注入一些新鲜元素,不仅可以实现轻松愉快的整体教学氛围的营造,还能够起到锻炼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积极效果。教师应当让初中英语活动课有更多展开的空间,要设计更多富有趣味化的教学内容来丰富课堂,让学生能够在活动过程中充分利用学过的语言点进行交流沟通。这样才更符合语言教学的特征,并且可以真正达到训练学生语言素养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英语 活动课
【内容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与深入,语文的教学要求逐渐以实际需求为方向,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朗诵技巧提升,从而帮助学生了解朗诵的优势以及实际的对策,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学生的职业能力。  【关键词】就业为导向 朗诵技巧 指导策略  朗诵作为语文的重要学习工具,一定程度上可以使学生的心胸变得开阔,情操变得高尚,其言行变得文明,让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提升。在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目标中,为了让学生
初中语文教材有很多优秀文章,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底蕴,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学生有良好的人文培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人文底蕴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熏陶作用,通过对文章内在含义的梳理,教师要发挥文章的教育意义,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人文精神渗透于文本阅读中,师生交流中、文本探究中。  一、融于师生交流中,提高文本对话质量  教学的过程对于教师和学生同样重要,是双方进行交
【内容摘要】本文介绍了中职学校中结合专业技能,培养中职学生的创新能力的研究。作者从创新与技能的基本概念、制订目标,到创新教育与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课程设置和专业技能内容三方面的融合阐述了中职教育中专业技能和创新教育融合的重要性。  【关键词】创新教育专业技能实践研究融合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创新能力是一个人持续发展的基础。技能是衡量职业教育的杠杆,是职业学校的生命线,职
【内容摘要】高中数学新一轮课程改革非常直接且鲜明的把“对话”纳入了数学教学活动体系之中。事实上,课堂上师生间的“对话”是达成教学目标和提升教学效率的关键性措施。但现今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流程中,师生的很多对话就是“伪对话”,没有真正的意义。因此,我们在平时教学中必须切实重视并做好这方面的工作。本文就此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高中数学 课堂教学 师生对话 提升效率  新一轮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
【内容摘要】所谓的情境教学模式,乃是指任课教师基于使学生更好地领会相关知识点的考虑,从而结合课上讲解内容为学生营造出有益于其对相关知识吸收和理解的情境,进而通过情境的带动作用,使学生进入到高效学习状态之中,并帮助其实现对相关知识内容的有效认知和掌握。那么,在初中物理课堂中,教师应该创设怎样的教学情境呢?  【关键词】初中物理 有效情境 实验情境  初中阶段,学生刚刚开始接触物理学习,教师应该为其创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仅要重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这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之一。数学思想是一种重要的思想,当学生拥有数学思想之后,就能够提高学生的数学知识运用能力,并学会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那么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应该怎样渗透数学思想,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呢?  一、分类讨论思想,加强学生逻辑能力  在解答一些数学问题时,经常要根据不同的情况进
【内容摘要】打造优质高效的语文课堂,是一个优秀语文教师的神圣职责和永恒追求,这需要教师不断积累,不断探索。本文结合自身教学致力论述:打造优质高效的语文课堂应从不同角度指导学生朗读,从反复朗读中体味文本;巧妙设计“主问题”,开启学生心智;教会学生同时进行阅读和思考,获得亲身体验;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引导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合理进行拓展延伸,开拓学生视野;及时对学生回答作出评价,挖掘学生潜能等方法
【内容摘要】高中物理教学中,强调知识的发生过程,可以对传统机械的教学进行有效的纠偏,从而实现有效教学的目的。作为物理教师,需要认识到知识发生过程的意义,并结合具体的知识教学进行实践。  【关键词】高中物理 知识发生 有效教学  高中物理学习内容“繁而杂”,这是不少学生进入高中之后的强烈感觉,而造成这一感觉的原因,就在于对物理知识发生的过程不够清楚,过多地使用记忆与模仿的方法来学习,这自然就造成了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