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研究对江西某高校大学生英语移动学习情况展开了调查,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了解学生英语移动学习现状,对影响学生移动学习的因素进行了探讨,以期为大学英语移动学习模式的构建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大学英语;移动学习现状;影响因素
【作者简介】洪晓青(1979.09-),女,汉族,江西九江人,豫章师范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二语习得。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7年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分布式认知论的大学英语移动学习模式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JXJG-17-43-14)研究成果之一。
一、引言
移动学习模式是指借助移动学习终端,利用移动学习网络平台,随时随地进行学习的一种新型的学习模式,这种新型的学习模式满足了学习者进行学习的个性化需求,也为大学英语学习提供了新的手段和途径,但由于移动学习所要求的移动软、硬件设备与移动技术还不完善,加上缺乏行之有效的操作模式,移动学习效果并不理想。我国在移动学习的理论和应用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尝试,也取得了一些成果。然而,国内对于移动学习的研究普遍泛化,针对移动学习的应用和研究还不多,尤其缺乏在大学英语移动学习方面开展的实证研究。
二、研究设计
1. 研究目的。本研究拟就以下问题展开调查:
(1)大学英语移动学习的现状。
(2)影响大学英语移动学习的因素。
2. 研究对象。本次研究对象选自江西省某高校非英语专业大学生。为提高样本的代表性,参与调查问卷和访谈的学生来自不同专业、不同年级,有专、本科不同的教育层次。
3.研究工具和研究方法。本次研究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利用调查问卷和访谈完成研究。调查问卷采用整体抽样方法,对大学生英语移动学习情况进行调查。本研究所用问卷以移动学习相关理论为基础,结合学生及教学特点自主设计的《大学生英语移动学习调查问卷》。问卷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基本信息,第二部分是移动学习设备情况,第三部分是大学英语移动学习现状,最后一部分是影响大学英语移动学习的因素。
4.研究过程。2018年4月,在全校范围内向非英语专业学生发放问卷,为进一步了解学生英语移动学习的情况,在调查问卷的基础上,对部分学生进行了深度访谈。随后,利用SPSS17.0软件对问卷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并结合访谈的结果,探讨影响学生英语移动学习的因素,进而对大学英语移动学习模式的构建提出建议。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1.大学英语移动学习设备情况。常用的移动学习设备有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词典、电子书、学习机、收音机等。数据显示,高达99.6%的学生是利用智能手机进行英语移动学习的。智能手机的普及为移动学习提供了外部条件,给移动学习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基于智能手机的英语移动学习正成为一种备受学生欢迎的新型学习模式。学生在使用移动设备上网时,经常浏览的网页按访问频率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休闲娱乐类(91.63%),新闻资讯类(57.37%),学习类(56.97%),专业信息类(26.69%),其他(9.16%)。从中可以看出,学生借助移动设备上网时浏览的网页类型众多,最多的还是休闲娱乐。访谈时了解到,部分学生认为当下智能手机的娱乐功能太强大,学生上网时很容易受娱乐、新闻资讯等信息的干扰,且各种娱乐社交网站、APP不断跳出来的各种娱乐资讯的推送也严重影响了学生移动学习的持续性。另外,数据表明,最受欢迎的英语移动学习软件是移动学习APP,其次是微信、QQ、微博等社交平台。
2.大学英语移动学习现状。(1)学生对大学英语移动学习的认识与态度。大学英语移动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模式,多数学生对这种学习模式的认识还不够,74.5%的学生表示对移动学习不太了解,另有1.99%的学生表示根本不了解。尽管如此,在对移动学习的接受度方面,66.93%的学生表示支持,70.12%的学生认为移动学习提高了英语学习效率。众所周知,与传统学习方式相比,移动学习有许多优点,包括:学习不受时间、地点限制,学生可以进行碎片式学习、终身学习,灵活性强;学生可以自主学习,学习自主性强;学习资源丰富,选择性强;学习形式多样,趣味性强等。在学生看来,移动学习最大的优点就是方便,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这也充分体现了移动学习的特点——可携带性、无线性、移动性。
(2)大学英语移动学习频率。尽管有52.19%的同学认为,移动设备可以用于辅助英语学习,但是学生使用移动设备进行移动学习的频率并不高:经常使用者占13.94%,有时使用者占49.8%,偶尔使用者占33.47%。需要指出的是,有1.2%的人表示从不使用移动设备进行英语移动学习,通过访谈得知,这些学生认为进行移动学习时容易受外部环境干扰,其对英语学习的干扰作用反而大于辅助作用。另有1.59%的人表示虽然想学的动机较强,但不知如何使用移动学习设备。
图1
【关键词】大学英语;移动学习现状;影响因素
【作者简介】洪晓青(1979.09-),女,汉族,江西九江人,豫章师范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二语习得。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7年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分布式认知论的大学英语移动学习模式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JXJG-17-43-14)研究成果之一。
一、引言
移动学习模式是指借助移动学习终端,利用移动学习网络平台,随时随地进行学习的一种新型的学习模式,这种新型的学习模式满足了学习者进行学习的个性化需求,也为大学英语学习提供了新的手段和途径,但由于移动学习所要求的移动软、硬件设备与移动技术还不完善,加上缺乏行之有效的操作模式,移动学习效果并不理想。我国在移动学习的理论和应用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尝试,也取得了一些成果。然而,国内对于移动学习的研究普遍泛化,针对移动学习的应用和研究还不多,尤其缺乏在大学英语移动学习方面开展的实证研究。
二、研究设计
1. 研究目的。本研究拟就以下问题展开调查:
(1)大学英语移动学习的现状。
(2)影响大学英语移动学习的因素。
2. 研究对象。本次研究对象选自江西省某高校非英语专业大学生。为提高样本的代表性,参与调查问卷和访谈的学生来自不同专业、不同年级,有专、本科不同的教育层次。
3.研究工具和研究方法。本次研究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利用调查问卷和访谈完成研究。调查问卷采用整体抽样方法,对大学生英语移动学习情况进行调查。本研究所用问卷以移动学习相关理论为基础,结合学生及教学特点自主设计的《大学生英语移动学习调查问卷》。问卷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基本信息,第二部分是移动学习设备情况,第三部分是大学英语移动学习现状,最后一部分是影响大学英语移动学习的因素。
4.研究过程。2018年4月,在全校范围内向非英语专业学生发放问卷,为进一步了解学生英语移动学习的情况,在调查问卷的基础上,对部分学生进行了深度访谈。随后,利用SPSS17.0软件对问卷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并结合访谈的结果,探讨影响学生英语移动学习的因素,进而对大学英语移动学习模式的构建提出建议。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1.大学英语移动学习设备情况。常用的移动学习设备有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词典、电子书、学习机、收音机等。数据显示,高达99.6%的学生是利用智能手机进行英语移动学习的。智能手机的普及为移动学习提供了外部条件,给移动学习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基于智能手机的英语移动学习正成为一种备受学生欢迎的新型学习模式。学生在使用移动设备上网时,经常浏览的网页按访问频率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休闲娱乐类(91.63%),新闻资讯类(57.37%),学习类(56.97%),专业信息类(26.69%),其他(9.16%)。从中可以看出,学生借助移动设备上网时浏览的网页类型众多,最多的还是休闲娱乐。访谈时了解到,部分学生认为当下智能手机的娱乐功能太强大,学生上网时很容易受娱乐、新闻资讯等信息的干扰,且各种娱乐社交网站、APP不断跳出来的各种娱乐资讯的推送也严重影响了学生移动学习的持续性。另外,数据表明,最受欢迎的英语移动学习软件是移动学习APP,其次是微信、QQ、微博等社交平台。
2.大学英语移动学习现状。(1)学生对大学英语移动学习的认识与态度。大学英语移动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模式,多数学生对这种学习模式的认识还不够,74.5%的学生表示对移动学习不太了解,另有1.99%的学生表示根本不了解。尽管如此,在对移动学习的接受度方面,66.93%的学生表示支持,70.12%的学生认为移动学习提高了英语学习效率。众所周知,与传统学习方式相比,移动学习有许多优点,包括:学习不受时间、地点限制,学生可以进行碎片式学习、终身学习,灵活性强;学生可以自主学习,学习自主性强;学习资源丰富,选择性强;学习形式多样,趣味性强等。在学生看来,移动学习最大的优点就是方便,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这也充分体现了移动学习的特点——可携带性、无线性、移动性。
(2)大学英语移动学习频率。尽管有52.19%的同学认为,移动设备可以用于辅助英语学习,但是学生使用移动设备进行移动学习的频率并不高:经常使用者占13.94%,有时使用者占49.8%,偶尔使用者占33.47%。需要指出的是,有1.2%的人表示从不使用移动设备进行英语移动学习,通过访谈得知,这些学生认为进行移动学习时容易受外部环境干扰,其对英语学习的干扰作用反而大于辅助作用。另有1.59%的人表示虽然想学的动机较强,但不知如何使用移动学习设备。
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