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佛山市顺德区伦教中学为全面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向着办一所“有温度、高品位”的学校的目标迈进,近期该校积极投入教学改革方案实施工作,以“文化、常规、课改、特色”抓手,落实推行“1 1”生态课堂教学改革,以课改促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以推进课改促适应“新高考”改革浪潮,全校师生上下一心、潜心钻研、共同奋斗。
11月30日下午,该校全体教职工大会在四楼大会议室召开。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彭安生,伦教中学党委专职副书记叶丽芬,伦教中学副校长张先德,德育副校长陈静莉,人力资源中心主任黄东玲等校各行政人员以及全校教职工成员全体出席会议,会议由张先德副校长主持。
围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推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主题,落实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工作,开展本次集体学习会议。教学课程中心陈相生主任作全校教学工作简要总结,彭安生校长作深化课改动员会,结合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对学校下一步教学工作进行详细部署,动员全体人员积极推进本校教育教学改革。彭校长表示,现阶段,我们学生对学习需求的层次不同,还有我们学校为适应高考改革,需要实行的教学目标也与以往不同。我们实行课改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使学校总体的发展方向趋向利好形势。
在近段时间以来,学校派出多位教师和行政人员外出多地优秀的高校跟岗学习,教师与行政管理人员团队集体学习这些优秀高校的课改效果和管理能力。我们有学习别人好方法的想法,但在我校真正推行起来可能会遇到很多的难度。彭校长感悟,学习他人先进的精神,我们再在此基础上学习如何优化并且应用实际,是我们义不容辞推进课改的第一步。
“没有深度研究,没有深度思考,就不可能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和深度学习,就不可能有高效的教学。”
因此,彭校长也提出了一些在学校教育教学课改工作上可能遇到的疑問并给予大家详细的解答。
明确新高考、新课改工作定位
首先在对“新高考”招生工作制度下教学工作的定位,彭校长表示,虽然新高考政策将一二本合并,取消一本线,但我校教学工作总体举措不变,开展探究式教学,创新班继续办、重本生照样抓,而且要扩大规模、加大力度,并且要保证本科上线人数,教师要严格规范地按照学校统筹规划的教学进度施教。
贯彻十九大精神,全面推进教学改革
讲话中,彭校提出全面、深入开展课改的工作要求,为全体教师人员明确下一步工作安排。
“路漫漫,我们必须一步一步去求索,但必须快步去求索,‘不急但要快’。本学年我们必须有一个清晰的课改思路和举措,必须形成‘集体备课模式、导学案模式、课堂教学模式、小组建设模式、励志教育模式’。”彭校长坚定地表示。
拜访名校,创造学习机会
在2017年近一年时间中,学校安排教师到北京、上海、广东、深圳、湖南、湖北、河南、浙江、重庆、山东、广西、等地参加各类学习、交流、跟岗近300人次,拜名师、访名校,到多地“取经”。
会上,参加活动的老师代表跟大家作了外出学习心得分享:参观“陶行知纪念馆”,激发教育情怀;走进西南大学 聆听专家讲座,升华教学理念;缅怀革命先烈,感悟教学情怀;襄阳考察之旅,借鉴“集智备课”;赴深圳外国语学校学习刷新了我们的教育教学观。
其中,感触很深的是,到浙江学军中学观摩学习期间认识到,该校在新教改后的一大教学模式特点是采用选课走班模式。当学生选课走班后,面临困难的工作不仅仅是课表的编排工作上,对教师的专业能力与教学管理等方面更是不小的挑战。但是这也可以激励我们在适应新高考的背景下,建立一套适合教学运行的管理制度和评价制度,保证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顺利实施。通过这次学习,我们对新高考方向、新高考方案下的教学和管理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心理上有一定准备,鼓励我们对新方案做出更好的应对措施,推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发展。
重庆学习考察的老师代表感言:
“走进渣滓洞,走进白公馆,我们接受了一次信仰的教育,更经受了一次灵魂的洗礼。我们要继承革命先烈的遗愿,用百倍的斗志投身到工作中。”
“希望我们伦中育人者能有更多的机会外出充电学习,提高素养。我们还应该学以致用,积极投身教育,为伦中培养出更多的莘莘学子,为教育课改发挥智慧的力量。”
搭建学习平台,构建高效课堂
近期,该校开展了为期5天的1 1生态课堂教学比赛,安排“网络班平台教学展示与交流”的活动。此次活动涵盖语数英物化生政史地体艺全部11大学科,并且借助本校特色创新教育“网络班”平台,融合现代信息技术,使老师们积极打造“1 1”生态课堂新式教学模式,全面推进本校教育教学改革。
请名师把脉新课堂,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此外,学校邀请了山东师范大学刘晓中教授深入学校新课改教学课堂——“1 1”生态课堂,“把脉”课堂教学,为该校课改提供宝贵意见。
“改革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是我们自己给自己找出路的事。尽管很难,但我们必须有“壮士断腕”的勇气,必须坚定信心、坚守规矩,互相支持、共度难关,共创美好!”这句话已经成为伦教中学同心同德共同奋斗的目标!
11月30日下午,该校全体教职工大会在四楼大会议室召开。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彭安生,伦教中学党委专职副书记叶丽芬,伦教中学副校长张先德,德育副校长陈静莉,人力资源中心主任黄东玲等校各行政人员以及全校教职工成员全体出席会议,会议由张先德副校长主持。
围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推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主题,落实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工作,开展本次集体学习会议。教学课程中心陈相生主任作全校教学工作简要总结,彭安生校长作深化课改动员会,结合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对学校下一步教学工作进行详细部署,动员全体人员积极推进本校教育教学改革。彭校长表示,现阶段,我们学生对学习需求的层次不同,还有我们学校为适应高考改革,需要实行的教学目标也与以往不同。我们实行课改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使学校总体的发展方向趋向利好形势。
在近段时间以来,学校派出多位教师和行政人员外出多地优秀的高校跟岗学习,教师与行政管理人员团队集体学习这些优秀高校的课改效果和管理能力。我们有学习别人好方法的想法,但在我校真正推行起来可能会遇到很多的难度。彭校长感悟,学习他人先进的精神,我们再在此基础上学习如何优化并且应用实际,是我们义不容辞推进课改的第一步。
“没有深度研究,没有深度思考,就不可能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和深度学习,就不可能有高效的教学。”
因此,彭校长也提出了一些在学校教育教学课改工作上可能遇到的疑問并给予大家详细的解答。
明确新高考、新课改工作定位
首先在对“新高考”招生工作制度下教学工作的定位,彭校长表示,虽然新高考政策将一二本合并,取消一本线,但我校教学工作总体举措不变,开展探究式教学,创新班继续办、重本生照样抓,而且要扩大规模、加大力度,并且要保证本科上线人数,教师要严格规范地按照学校统筹规划的教学进度施教。
贯彻十九大精神,全面推进教学改革
讲话中,彭校提出全面、深入开展课改的工作要求,为全体教师人员明确下一步工作安排。
“路漫漫,我们必须一步一步去求索,但必须快步去求索,‘不急但要快’。本学年我们必须有一个清晰的课改思路和举措,必须形成‘集体备课模式、导学案模式、课堂教学模式、小组建设模式、励志教育模式’。”彭校长坚定地表示。
拜访名校,创造学习机会
在2017年近一年时间中,学校安排教师到北京、上海、广东、深圳、湖南、湖北、河南、浙江、重庆、山东、广西、等地参加各类学习、交流、跟岗近300人次,拜名师、访名校,到多地“取经”。
会上,参加活动的老师代表跟大家作了外出学习心得分享:参观“陶行知纪念馆”,激发教育情怀;走进西南大学 聆听专家讲座,升华教学理念;缅怀革命先烈,感悟教学情怀;襄阳考察之旅,借鉴“集智备课”;赴深圳外国语学校学习刷新了我们的教育教学观。
其中,感触很深的是,到浙江学军中学观摩学习期间认识到,该校在新教改后的一大教学模式特点是采用选课走班模式。当学生选课走班后,面临困难的工作不仅仅是课表的编排工作上,对教师的专业能力与教学管理等方面更是不小的挑战。但是这也可以激励我们在适应新高考的背景下,建立一套适合教学运行的管理制度和评价制度,保证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顺利实施。通过这次学习,我们对新高考方向、新高考方案下的教学和管理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心理上有一定准备,鼓励我们对新方案做出更好的应对措施,推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发展。
重庆学习考察的老师代表感言:
“走进渣滓洞,走进白公馆,我们接受了一次信仰的教育,更经受了一次灵魂的洗礼。我们要继承革命先烈的遗愿,用百倍的斗志投身到工作中。”
“希望我们伦中育人者能有更多的机会外出充电学习,提高素养。我们还应该学以致用,积极投身教育,为伦中培养出更多的莘莘学子,为教育课改发挥智慧的力量。”
搭建学习平台,构建高效课堂
近期,该校开展了为期5天的1 1生态课堂教学比赛,安排“网络班平台教学展示与交流”的活动。此次活动涵盖语数英物化生政史地体艺全部11大学科,并且借助本校特色创新教育“网络班”平台,融合现代信息技术,使老师们积极打造“1 1”生态课堂新式教学模式,全面推进本校教育教学改革。
请名师把脉新课堂,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此外,学校邀请了山东师范大学刘晓中教授深入学校新课改教学课堂——“1 1”生态课堂,“把脉”课堂教学,为该校课改提供宝贵意见。
“改革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是我们自己给自己找出路的事。尽管很难,但我们必须有“壮士断腕”的勇气,必须坚定信心、坚守规矩,互相支持、共度难关,共创美好!”这句话已经成为伦教中学同心同德共同奋斗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