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小学数学课堂中来

来源 :快乐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_88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是一门有规律的学科,教师在课堂上必须要让孩子感到有趣,让数学变得有趣起来,让孩子在课堂上感到学习的快乐。为此,新课改的实施过程中,要努力转变角色,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使数学教学过程成为从师生实际出发,让学生创设条件、为学生营造氛围、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中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小学 数学教学 积极参与
  一、创设条件,让学生积极动手参与课堂教学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学实践也告诉我们:学生自由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去,才能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习数学,解决问题,发现规律,运用规律,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和处理数据的能力,更好地掌握学习的方法和技巧。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不仅要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且更要加强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教学《展开与折叠》时,教材安排了两个活动,一个是正方体的展开,一个是长文体的展开。教学过程中,我从正方体的展开引入,为学生创造了想象和操作的空间,让学生借助昨天实践活动所制作的棱长是5厘米的小正方体来展开,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和质疑:怎样展开?有多少种展开的结果?我通过巡视收集不一样的展开图,一一贴到黑板上进行了展示,让学生充分的进行观察,有几种不同的结果,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展开图虽然不同,但他们有没有存在着什么共同点?为了让学生自主的发现这些展开图有没有共同点,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孩子们。在让学生充分地进行操作、观察、比较的基础上,有学生发现,有的是三个面在一起,有的有四个面在一起。在得到我的肯定之后,我又提示到,其他的面是怎么分布的?慢慢的有学生又发现,其实它们都可以看成是四个面在一起,三个面的可以通过移动得到,其他的两个面分别分布在这四个面的左右两边。就这样,在共同的探究研讨之下,发现这些展开图的共同特点。
  二、营造氛围,启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
  良好的参与兴趣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通过设疑制造悬念,激发兴趣,启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让学习的内容成为学生自身的需要。例如,在教学“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的规律”时,先让学生判断、能否化成有限小数,学生通过复杂的计算得出了结果。老师又对学生说:“如果不计算你能判断出、能否化成有限小数吗?老师就可以,不信,同学们可考考老师。”这时学生们情绪高涨,都纷纷举手考老师,老师都对答如流。于是学生感到非常的惊奇,探求其奥秘的愿望油然而生。学生把学习判断“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的规律”这一知识作为了自身的需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这时开展新课的教学,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融入情景,让学生愉快参与课堂
  学习是一种带有意识性的活动,学生的意识强与弱往往赖于情感,有了情感才能滋长学习的兴趣,形成学习动机,直接推动其主动积极地进行有效的学习。老师如何将许多抽象难懂、计算枯燥无味,难以引起学生的直接兴趣的数学概念,正确地传授给学生呢?这就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及教材的特点,为学生精心创设生动的情景,营造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融入这种学习情境中来。轻松获取知识。例如,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时,为了让学生真正掌握“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这个重、难点,教师可采用微机进行演示,首先显示一个长方体,再把长方体的上面、前面、右面这相邻的三个面分别着上红色、蓝色、黄色,然后移动前面至后面、移动右面至左面、移动上面至下面,并且在操作过程中带上音响,发现前后两个面、左右两个面、上下两个面完全重合,并且引起学生概括“相对的两个面完全相同”。接着,选择水平方向的一条棱旋转,发现它与其它三条棱长度相等,亦即水平方向的四条棱长度相等,同理,得出上下方向的四条棱、前后方向的四条棱长度都相等,再引导学生概括成“相对的棱长度相等”。这样同学们便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获取知识,发展智力,顺利地突出了重点,化解了难点。
  四、注重动态生成,形成结果
  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是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共同活动,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的发展过程,具有许多的不确定性。因此教学既要有一定的组织性和计划性,同时又要密切关注课堂中的“生成性”。例如:“认识几时几分”一课要求学生学会看钟面数字上。我在教完新课内容时,本以为已大功告成,却没想一个学生在小组活动完成练习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老师,那如果分针不指在数字上,它指在两个数字中间了怎么办?”多么好的问题呀!这就是课堂上的“生成”,那么这时,教师该怎么做?是告诉学生“你们只要会看分针指在数字上的就行了吗?”不!孩子太棒了!教师应该把它作为一项宝贵的教学资源来接受。要求学生:“结合日常生活,老师相信你们能自己解决问题。”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继续玩钟面模型,学生时而探索,时而合作交流,终于明白了:不管分针是否刚好指在数字上,只要看分针从12起走了多少个小格就是几分。这样学生又一次体验到了提到好的问题与成功解决问题的快乐,积极性与创造性得到了很好的保护与鼓励。
  (作者单位:贵州省威宁县牛棚镇中心学校)
  编辑/赵军
其他文献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由于操作简便、性能优越、生物相容性好,至今仍作为义齿基托材料临床应用的首选,但由于其自身结构和性能的某些缺点,限制了PMMA的应用范围。长期以来PMM
“任何物体在不受外力的情况下,总保持着匀速直线运动或……”都2025年了,我还在背诵牛顿力学三大定律。  “可恶的牛顿,怎么会提出这么难记的东西?要是这东西不存在就好了。”我默默埋怨着。有了!我可以,用舅舅发明的时光机穿越时空,去干扰牛顿,阻止他发现三大定律。  说走就走!一瞬间,我就被时光机送到了一所学校里。我定睛一看,那不正是少年时代的牛顿吗?他正聚精会神地看着一座手工小风车。不好,根据传闻,
期刊
【摘要】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越来越被人们重视。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学生的思考动手能力、创新团结精神,使学生形成一定的语文素养和语文技能也成了我们语文教师追求的重要目标。《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在语文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因此在实践中学习语文,从长远和现实看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小学语文 学科教学 整合  一、语文教学“生活化”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只有根植于生
【摘要】英语教师要想方设法使越来越多的学生由苦学者变为好学者和会学者,在学中乐、乐中学。本文分析了英语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教会学生掌握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做到真正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优化课堂教学 学习兴趣  小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习的强大动力,只有当学生喜欢学并且有强烈的学习愿望时,才能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作为英语教师,我们应该
【摘要】探究学习,作为学生的一种学习方式,应该贯穿于学生学习活动的全程,即学生在学习中要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作为一种课堂教学模式,应该贯穿于课堂教学活动之中,即教师引导并组织学生在课堂上就某个具体问题进行深入探究。  【关键词】探究 生活 数学问题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以体会数
【摘要】奥斯特洛夫斯基说:“光阴给我们经验,读书给我们知识。”可是,在求学的路上我们却常常忽略了读书,觉得书山路远高不可攀。其实,只要我们注意培养阅读与写作的习惯,就能读出自己的味道,写出自己的美文华章。  【关键词】高中 阅读与写作 习惯 培养  一、读书有保证  “好书常如精美的宝器,珍藏着人一生思想的精华。”英国学者谬尔·斯迈尔斯如是说。热爱读书就是选择了一条智慧之路。在静静的书香中,中外古
瑞星小院  外面来的客人,若住在城里的,瑞星酒店的西院是个安静有景的去处。  瑞星酒店主体是一栋四层楼房,楼下有一场停车的院坝,大门进去的左边一栋两层小楼是餐厅。餐厅门前一架紫藤花。西院是单独挂在外面的,从主院的大门外斜斜地上去,进古雅的院门,斜斜小小的院心里种植了花草树木。楼共三层,依坡而建,建筑装饰与东院(酒店主楼)截然有别,从外到内,清新古雅。  难得的是这楼各层都有东向的外走廊,汉白玉石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