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洪流中的女性形象

来源 :校园英语·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ughtj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铁凝的《哦,香雪》发表于1982年,正是中国改革开放初期。西奥多·德莱塞的《嘉莉妹妹》出版于1900年,恰逢美国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阶段。这两部著作创作背景有共同之处:都是新时代的开端,社会经历巨大变化,农村与城市碰撞;两部著作的主角也有诸多相似,都是农村里单纯的小姑娘,经历成长变得成熟。中国现如今处于产业转型阶段,是引领我们通往新时代的阶梯,与两本著作同处过渡阶段。“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鉴于此,本文通过分析《哦,香雪》和《嘉莉妹妹》这两部作品里的女性形象,以此来研究女性意识的转变及其对现今新时代女性的启示。
  【关键词】过渡阶段;对比研究;女性意识;启示
  【作者简介】王立欣,博士,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教授,研究方向为翻译学;郝旭茹,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在读本科生,研究方向为文学,翻译学。

一、引言


  铁凝的《哦,香雪》是其作为知青在农村生活体验的沉淀,有着浓浓的时代色彩。小说描绘了开进深山的火车对农村姑娘们的影响,一群十七八岁的漂亮姑娘因火车的到来兴奋激动,因火车的到来开拓视野,因火车的到来转变提升。这篇小说是铁凝的成名作,反映了改革开放给农村姑娘们带来的改变。简单的叙事,淡雅的文风,却也令人回味无穷。正如贺绍俊所言“她是以日常生活为肉,以启蒙叙事为骨;日常生活叙事是水,启蒙叙事是糖,她把糖分充分溶解在水中。”淡淡叙述生活中的小事,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然耐人寻味,予人深思。西奥多··德莱塞是美国现实主义小说的代表,深刻考察社会的运动和人们在其中的命运。曲折的生活,敏锐的眼光,长期的新闻工作,是随后小说创作的垫脚石。《嘉莉妹妹》是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小说中的女主人公嘉莉妹妹十八岁,独自一人从农村到芝加哥闯荡,从不谙世事的小姑娘成长为魅力四射的女星,由此牵扯出那个年代的种种。两部小说主人公的变化是我们有目共睹的,种种变化映射出在特殊年代觉醒的女性意识。

二、女性形象分析


  1.性格分析。在这两部小说里,主人公们的性格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之前的懦弱无能、逆来顺受到勇敢坚强、不惧困难,字字句句所呈现的犹如动画般深入人心。
  之前的香雪胆小,虽然因为到来的火车兴奋激动,总是第一个出门,看火车的时候也是第一个。但是等到火车来时香雪总是缩到最后,香雪害怕巨大的车头,恐惧火车的轰鸣。有人拿“北京话”开凤娇的玩笑时,仅仅是说句话帮腔而已,香雪也是畏畏缩缩,一句话都憋不出来,慌得脸也能变红。香雪的害怕千奇百怪数不胜数,小时候害怕掉头发,有时能急哭,后来怕黑,怕毛毛虫,怕被人胳肢。被火车带到西山口时,香雪最初也怕。然而看到自己朝思暮想的铅笔盒时,一切怕惧随风而散,与之相伴的是愿望实现的满足感。那么怯懦的香雪,此时也无畏起来。三十里路,伴着大山,路过林子,勇闯隧道。台儿沟的姑娘们呢,以前的姑娘们吃过晚饭就钻被窝,此时的姑娘们遇到问题不退却,用行动勇敢解决一切。看着香雪被火车带走,姑娘們结伴而行,沿着轨道去寻香雪。
  早先的嘉莉妹妹是从哥伦比亚城来的乡巴佬,没有主见,被动隐忍,毫不反抗地接受命运的安排。对姐姐和姐夫的安排,虽有不满,仍旧接受。找工作时,总是怕这怕那,幸而最后找到了一份,虽不甚尽人意。然而这是在被逼迫之下,一个绝望之人紧紧抓住的救命稻草而已。没有工作,意味着没有工资,那就交不了姐姐家的食宿费,最后只能面临遣返回老家的命运。因生病丢失工作后,无奈之下与德鲁埃生活在一起,第一次的登台演出也是由德鲁埃一手造成。之后又被赫斯特伍德拐走,与其挣扎在纽约,过了一段安分守己的家庭主妇生活。此前种种,面对生活中的一切变化,嘉莉妹妹只是一味的容忍。幸而嘉莉妹妹之后进行了反抗,先是明白自己的爱好,之后大胆追逐。面对接二连三失败的找工作经历,并未灰心丧气。在一次排练中大胆加词崭露头角后,又因其突出的表演而大放异彩,走上成功的人生。
  2.意识形态分析。主人公们生活未经转折前平淡无奇,局限于自己的一方天地,思想封闭固守。在时代经历种种变革后,主人公们的视野拓宽,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同时也懂得更多。
  未走出大山的香雪安于现状,对于家乡的了解并不透彻。作为台儿沟唯一考上初中的人,与公社同学们的接触,她看到山沟里的生活方式与城里的诸多不同。台儿沟每天两顿饭,城里每天三顿;香雪做木匠的父亲精心制作的铅笔盒笨拙陈旧,同桌的铅笔盒是泡沫塑料的可自动合上。之后香雪豁然开朗,明白了诸多事理,为什么同学们对自己再三盘问,了解到台儿沟的贫穷。也因为贫穷,同学们才会有恃无恐地那样对自己。火车同时也带来了外面世界的文明,使台儿沟的姑娘们见识到大千世界的种种。未接触过外界的姑娘们如刘姥姥进大观园般,见识到前所未闻的东西,像被称作“金圈圈”的首饰啦,台儿沟少见的食物啦,手表啦,发卡啦,电扇啦。
  在前往芝加哥的火车上,嘉莉妹妹通过德鲁埃的描绘第一次看到自己的卑微。待在姐姐和姐夫家的经历,嘉莉妹妹认清世道,他们只是把自己当做可以增加收入的工具。姐姐和姐夫已经被生活磨平了棱角,活得索然无味,只是循规蹈矩。与德鲁埃的交往,同赫斯特伍德的同居,遇艾姆斯的机缘,都使得嘉莉妹妹更加洞察男人的本性。从起初对德鲁埃的迷恋,到察觉他的自恋狂妄,冒失轻浮。他的花言巧语大肆奉承,能抓的住的只有初入世的小姑娘的心。关键的是他对自己只是玩弄,曾承诺的相伴断然只是短暂的,要不然小房地产投资的借口怎会重于婚姻?赫斯特伍德阅历丰富,见识广博,温文尔雅,有一定的社会地位。然而结果呢,缺乏的是对生活的激情,一失足成千古恨,最终的结局称得上惨败。俘获自己的心之前,是一副嘴脸,之后呢又是另一副。再遇艾姆斯,比赫斯特伍德英明,比德鲁埃更活力的他,也无法让嘉莉妹妹重现以往浓厚的兴趣。
  3.文化底蕴分析。另一个变化显著的方面当属自身修养了,台儿沟的姑娘们以及嘉莉妹妹外在内在得到双提升。这是人物自醒的结果,也是时代变化的必然。   走出大山到公社学习的香雪,见识到更多新奇的东西,同桌的塑料泡沫铅笔盒,同桌书上的“配乐诗朗诵”。也是因为闯入大山的火车,香雪有了更多了解信息的途径。香雪关注车窗里的皮书包,向乘客询问铅笔盒的价钱,打听北京大学的招生情况。甚至不顾一切追寻心心念念的铅笔盒,一切的一切都是围绕着“知识”展开。将香雪带到远方的铅笔盒难道不是“知识”的化身吗?要不然香雪怎么没用旧汗衫换芝麻糖呢?那样强的求知欲,是走出大山,改变自我命运的阶梯呀!变的不仅仅是心灵,还有服饰和容貌。作息规律改变的姑娘们,多了一项新的消遣。吃过晚饭后,是开始梳妆打扮。“她们洗净蒙受了一天的黄土、风尘,露出粗糙、红润的面色,把头发梳得乌亮,然后就比赛着穿出最好的衣裳。有人换上过年时才穿的新鞋,有人还悄悄往臉上涂点胭脂。”
  初到芝加哥的嘉莉妹妹举止还是有点粗鲁,缺乏教养,不是那么优雅动人。然而嘉莉妹妹是一个善于观察,善于模仿的人。经过不断的学习,起初穿着和举止的不足已了无痕迹。人也变得极具风韵,光彩动人。读书可以提升一个人的修养,使一个人变得极富内涵。我们知道嘉莉妹妹之前对读书是不敢兴趣的,幸而在纽约与艾姆斯的相遇改变了嘉莉妹妹。初逢,艾姆斯衣着考究,见解独到,深深吸引着嘉莉妹妹。“富有不代表一切;世界上还有许多她不知道的事;舞台很好,当演员不错;她读的文学作品不怎么样”。或许是艾姆斯的话,嘉莉妹妹投入舞台的怀抱。但肯定的是,因艾姆斯的推荐,嘉莉妹妹开始阅读《高老头》。同样也是艾姆斯,嘉莉妹妹有了从轻松戏剧转行严肃戏剧的念头。但是,再遇艾姆斯时,嘉莉妹妹已无初遇时那样强烈的兴趣了。之前的艾姆斯有着一些嘉莉妹妹所不具备的东西,现在随着品位的逐步提升,嘉莉妹妹更加洞察一切。
  4.经济状况分析。经济独立,摆脱依附是最能体现女性意识转变的一方面。千百年来,女性受束于男性,看男性脸色行事与女性的经济地位不无关系。
  火车带来的不仅仅是新奇,也是一种工作机会。因着火车停留的一分钟,“她们开始挎上装满核桃、鸡蛋、大枣的长方形柳条篮子,站在车窗下,抓紧时间跟旅客和和气气地做买卖。”换回的是台儿沟少见的物品,挂面、火柴、发卡、香皂……有人甚至冒着回家挨骂的风险,换回摩登服饰。同时小说字里行间也流露出一种独立意识,当女学生坚持把铅笔盒送给香雪时,虽然香雪的家并不富裕,香雪依然坚持把40个鸡蛋塞给那个女学生。凤娇愿意对“北京话”好,那也是站在公平的角度上,并未占他一丝一毫的便宜。“北京话”给凤娇捎东西,凤娇必然回赠。凤娇并不管“北京话”有没有相好的,她只是单纯地对他好,也未想过跟他走。
  不得不承认德鲁埃帮助了嘉莉妹妹,在嘉莉妹妹走投无路时开了另一扇窗,使得嘉莉妹妹的生活有所依靠。但那是有所图的,所以当两者之间的矛盾凸显之后,这种关系是那样摇摇欲坠。当德鲁埃生气发怒一走了之后,独留的嘉莉妹妹是那样无助。与赫斯特伍德的相处呢,短短一年赫斯特伍德就认为,嘉莉妹妹的激情在于家务。之后少了坦诚相待,不回家吃饭也不捎音信。竟固执地认为提供了家之后,就不需要带嘉莉妹妹出去享受生活,见见世面。在赫斯特伍德失业之后,嘉莉妹妹受到的苛责少吗?这都是为什么,一个女人,没有收入,就无话语权。工作后的嘉莉妹妹呢,不用再看赫斯特伍德的脸色。有了收入的嘉莉妹妹,可以随意支配自己的收入,不用再经伸手要钱的尴尬。出名之后,更是有大把的人大献殷勤,连惠灵顿大酒店都邀请嘉莉妹妹入住。昔日的邻居,万斯太太主动找嘉莉妹妹叙旧。德鲁埃也是几次三番约见嘉莉妹妹,嘉莉妹妹最初不忍拂了德鲁埃的面子。然而主动权握在自己手里,之后就拒见了不是吗?反观嘉莉妹妹的姐姐,家庭主妇一个,终日丈夫是天,多么讽刺。
  台儿沟的姑娘们和嘉莉妹妹的意识转变是与时代紧紧相连的,是时势造“英雄”。《哦,香雪》的故事背景是改革开放初期,《嘉莉妹妹》是世纪之交。女性们种种变化首先要得益于相应年底稳定的政治局势,这为女性们表达自我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四人帮的粉碎,文革的结束,中国正常政治生活逐步恢复;南北战争结束后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五十多年里,美国处于相对和平时期。在这个时期里,经济的发展为女性提供工作平台,而经济的独立使得女性们话语权的分量加重。《哦,香雪》故事的发生有赖中国对铁路的首先整顿,美国经济的迅飞使得人们有额外的钱去享受生活。教育也与女性意识的转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教育造就一个时代的氛围,成就时代弄潮儿。1977年中国恢复了高考,此后国家陆续出台相关政策,大力鼓励教育;在美国颇负盛名的女子高校在十九世纪下半叶相继建立,女性可以受到和男人一样的教育。同时,我们也不得不承认,这是女权主义浪潮的延续。尽管有所谓的第几次一说。然而没有什么是突变的,精神是植根与脑海的。由此联想到我们这个年代,正处于产业转型阶段的中国,不是和那两个时期相似吗?台儿沟姑娘们和嘉莉妹妹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我们新时代的女性们,应尽最大努力提升自身。这应是发自内心的,而不是勉强。知识越多越好,独立精神不相忘。
  参考文献:
  [1]西奥多·德莱塞.嘉莉妹妹[M].盛世教育西方名著翻译委员会 ,译.上海: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1.5.
  [2]铁凝.铁凝精选集[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15.5.
  [3]朱永涛.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入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6.
其他文献
【摘要】任何科目的教学都离不开教学目标的制定,任何课堂教学活动的实施也离不开教学目标的指导,任何教学方法的运用也都必须围绕教学目标展开。因此,教学目标的实现离不开有效教学方法的运用。初中英语教师承担着培养学生语言应用能力以及核心素养的职责,教学目标能否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教学方法的运用。因此,构建有效的英语课堂教学方法尤为重要。基于此,本文在叙述教学方法与教学目标的关系的基础上,详述初中英语
【摘要】弗雷格的语言意义理论丰富而重要,从逻辑和哲学出发,弗雷格的语言意义理论,无论是对穆勒指称论的继承和批判,还是独创性地对系词“是”的意义区分,都开拓了一个语言哲学和逻辑哲学以及数理哲学研究的新境界。但是,其语言意义理论仍然有着这样或那样的疏忽或不当,值得探究。  【关键词】弗雷格;语言;意义  【作者简介】肖凌霞(1983.07-),女,汉族,云南大理人,现任职于大理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讲
【摘要】伴随着新课程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初中英语教学对于学生的核心素养培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不断适应时代对于人才的要求。本文针对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方式途径进行了多角度的探究。  【关键词】初中;英语;核心素养;方法  【作者简介】何荣梅,江苏省兴化市张郭中心校。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重视学生的价值取向极为重要。教师借助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进行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全方位提升,英语教学侧重
【摘要】对于现阶段的学生来说,已经厌倦了传统模式下一味灌输式的英语教学模式,甚至出现了一些不良的行为,而情景教学模式的开展有效的缓解了这方面的问题,情景教学模式不只关注关注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更加注重的是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热情,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下学习英语,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本文通过对高中英语课堂的现状分析,提出了提高课堂效率的方法和原则。  【关键词】高中英
【摘要】自从新课改提出,积极探索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开展互动教学模式以来,高中英语老师将多样化的互动教学模式积极的引入到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从而使课堂气氛更加融洽的同时,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互动环境,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高中英语阅读的热情,使学生的英语语言的综合表达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加强学生英语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促进学生英语语言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互动教学;高中英语;阅读实践  【
【Abstract】This paper chose 151 English teacher in Qiannan, it mainly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redeveloping strategies used by the English teachers.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frequency of the
【摘要】翻转课堂是适应新时代对于中职教育发展要求主旨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将中职学生作为真正的学习主体,也可以将学生的学习内容建立在更高的教育高度上来进行。通过与学生之间的教学实践,可以培育中职学生自我效能能力,从而可以促进英语课堂高效化构建,提升学生学习的参与度和参与热情。  【关键词】翻转式教学;中职学生;英语学习;自我效能;影响;研究  【作者简介】汪达志,佛山市顺德区北滘职业技术学校。 
【摘要】泰微课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为广大师生提供了便利的网络交流平台,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改进传统教学方法奠定了良好基础。鉴于此,本文从课前、课堂中、课后三個层面入手,重点探究泰微课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际应用,以期进一步推动英语教学改革。  【关键词】泰微课;初中英语;微视频  【作者简介】张琴,江苏省靖江市实验学校。  泰微课是一项信息化应用项目,源自于泰州市基于微视频学习资源促进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学方法也在不断的创新和改革,教学时也更加符合当代学生的兴趣。英语口语教学作为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承担着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与表达能力的功能,有助于学生主动表达、思考与探究英语知识,提高英语课堂的教学效率。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高度重视口语教学,创造更多的口语应用机会,让学生参与、实践到口语应用中来,全面提升英语口语教学效果,提升小学生
【摘要】微课教学是目前高中英语教学的新兴教学方式,受到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喜爱,提升了英语教学的质效。本文从高中英语微课教学视频的制作入手,探讨微课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以期共同提升高中英语微课的质量。  【关键词】高中英语;微课制作;实施  【作者简介】张辉,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临淮中学。  微课教学是当今高中英语教学的一大亮点,微课教学能够打破英语教学在时间空间上的桎梏,提升英语教学的趣味。教师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