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该给学生留下什么?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d_Ce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改以来,教师们无不在课堂教学上实践着思路创新与模式改革;无不以学生为主体,以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为组织模式;从课外到课内,在教师的引导下,经过创设问题、阅读思考、分组探究、回答补充、归纳总结等程式,完成一堂课的教学,以增长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很长一段时间,我也乐此不疲地实践着新课改理念,不断探索历史课堂教学改革之路。
  一、一堂热闹、成功的公开课
  在上《抗日战争》这一节公开课时,我首先展示了导课问题:近代史上小小的日本何以不断发动侵略战争?长达八年的侵华战争给人们留下了什么?学生回忆初中所学之后进入阅读与思考环节。约五分钟后,让学生讨论探究。前后左右的学生很快形成了自然的小组,积极、热烈、不失秩序地探讨起问题来。约十分钟后,组织学生回答问题。学生A举手发言:日本为掠夺资源不断侵略。学生B补充:日本自然资源贫乏,所以不断侵略以掠夺资源。我适时提问:难道说资源贫乏的国家要发展就必然要侵略扩张吗?学生C立即发言:二战后,日本没有侵略扩张,却创造了经济发展奇迹。说得好!我肯定道。所以说日本不断侵略扩张,肯定还有别的原因。学生D即刻发言:日本政治制度的封建性、军事性。学生E补充:明治维新后形成的近代日本天皇制具有浓厚的封建残余和军事色彩。学生F补充:1936年日本法西斯政权上台,对外奉行侵略政策。我及时肯定了学生的回答。总之,日本近代不断侵略扩张,政治制度是其重要原因。那么,八年的侵华战争又经历了怎样的过程?日本鬼子在中国都干了些什么?国人又是如何面对的呢?接下来用PPT展示抗日战争背景。
  很快有人回答。学生a:日本企图三个月灭亡中国,疯狂进攻;但经过中国军队15个月的顽强抵抗,彻底粉碎了日本速战速决的计划,日军被迫与中国军队相持在漫长的战线上;在盟军的配合下,1945年8月,中国打败了日本法西斯。我肯定了他的看法,并展示抗战有关的PPT。学生b举手发言:这八年,日本鬼子在中国犯下滔天罪行,他们实施野蛮的大屠杀、大掠夺,日军铁蹄所至一片凄惨。学生c补充:日军还搞惨无人道的实验,使用生化武器。我插话道:回答得不错,同学们课下还可以阅读更多的有关材料。学生d举手发言:中共领导全国人民英勇抗战,是抗战的中流砥柱。学生e补充:中国政府也表现出近代少有的坚持:组织了一系列会战。学生f即刻发言:那时也有不少汉奸。课堂顿时出现一阵哄笑。我插话道:他说的也是史实,是不是?学生停止了哄笑,齐声道:是。我总结道: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之际,中华民族表现出惊人的凝聚力。团结就是力量,在中共、政府、人民的共同坚持下,在盟军的有力配合下,在海外华侨、华人的大力支持下,终于打败了不可一世的日本法西斯,取得了反侵略战争的首次完全胜利,为中华民族赢得了走出苦难的巨大机遇。然后用PPT展示抗战材料、板书、练习(约五分钟)。下课铃响,一堂课顺利结束了,也得到了听课教师的一致肯定。
  走出教室,热闹散尽,我对刚才的课堂进行了反思:学生、我在刚才的课堂教学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学生为主体,是演员?教师为引导,是导演?课本是依据,是剧本?我和学生好像被无形的手指挥着:像职业人那样完成了一个个程序。除了识记一些文字,学生的内心经历了什么?他们对这段历史有心灵之上的认识吗?还是像职业演员那样只是程序性地完成着一个个任务?历史课堂到底应该给学生留下什么?在一堂成功的公开课后,我却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二、另一堂特殊的探究展示课
  今年再上这一课时,我进行了大幅度的改革:把文字上的东西、学生能明白的东西、课堂上程序性的热闹表演,全部丢在了课下或舍弃。选择了“战争给(中国、亚洲、世界)人类留下了什么?”作为中心问题,放手让学生去探究,并提前两周选择一个班级布置学生课外预习。
  走进教室,上课铃响,仪式结束。我说:同学们,这堂课由学习委员带领大家自己学习,主线是抗日战争—日本侵华—日军罪行—战争给人类(中国、亚洲、世界)留下了什么。说完话,我的心里直打鼓:一堂课都放给学生行吗?他们会把一堂课搞成什么样子呢?我走下讲台,学习委员走出座位,开始组织学生开展学习。
  约五分钟后,学生甲走上讲台,他要干什么呢?我满心疑惑。只见他在多媒体平台上熟练地操作着,随着屏幕亮起,出现了声音、图像。他要放电影吗?我猜测着。只见画面中:日军丧心病狂地进行血腥杀戮,血流成河,凄嚎满天……有的视频我还是第一次看到,好像是好几段视频的拼接:有彩色、黑白的,有有声、无声的,有静态、动态的。我、学生悄无声息、神色凝重,似有某种情绪在教室里升腾……展示约八分钟后结束。学生乙带着一个纸袋走上讲台,和学习委员讲着什么,然后他们拿着很多纸片分发给大家。这些纸片原来是图片、文章、报刊的复印件。一幅幅图片、一段段文字、一组组数据……把人们引向那凄风苦雨、血溅四野的岁月,心灵被一阵阵击拍着。约十分钟后,学生丙走上讲台,拿着个播放器,接着响起了稚嫩的问话声……原来是一段访谈。其中有声似专家的解读,有操着方言的讲述,有断续含混的老者的回忆……日军的屠杀嗜血、疯狂抢掠、丧尽天良的奸淫、惨绝人寰的细菌战……无尽的血泪从历史浸漫到了我们的心坎,悲愤的波浪激起我们的愤怒情感……约十分钟后,学习委员发言:同学们,半个多世纪前的那场战争早已硝烟散尽,远去的仿佛不曾悲惨过;可日本法西斯在神州大地上屠杀淫掠的一幕幕惨剧却异常清晰地浮现在我们眼前,我们应该怎样去面对、思考这场惨剧呢?
  很快有人举手发言。学生Ⅰ:我们绝不能让日本侵略中国的悲剧重演,要时刻警惕日本右翼的言论、举动。学生Ⅱ补充:目前,日本在钓鱼岛等问题上的言行十分危险,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警觉,我们绝不能让步,必要时不惜一战以制之。学生Ⅲ举手发言:我们学习这段历史,不是去唤起仇恨,更不是去发动战争,我们应该思考怎么样才不会重演历史的悲剧?学生Ⅳ补充:我们应该思考如何实现东亚之和平、世界之发展。学生Ⅴ补充:我们学习这段历史,是要永远铭记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惨痛教训,永远铭记法西斯的残暴本性,永远铭记苦难中先辈们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激发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奋起追赶、复兴中华的责任感,永远不让近代的悲剧重演。
  下课铃声响起,学生意犹未尽,我也沉浸在其中……虽然这堂课我没有给他们具体设计、讲解、总结,学生也没有局限于课本内容去学习,按照传统观点可能要被认为没有完成教学任务,但我心里却比那堂成功的公开课要踏实许多。这不就是历史课堂该给学生留下的东西吗?学习历史,尤其是对于高中的学生,文字的识记已完全可以放手给他们,热闹的表演更不是课堂的必需。让学生用心灵的发丝去抚触历史的琴弦,他们心底的情怀才可能被悠悠的琴声唤醒。学习抗战这段历史,有什么比谨记教训,激发责任感,心怀人类,志在和谐……更为重要的呢?
  历史留给我们的是什么?是文字知识?历史教学要的是什么?是学生的考试成绩?这些好像都不是最为重要的。历史留下的,应该是明鉴;教学要的,应该是知晓未来的方向;课堂留给学生的,应该是独立的思考、唤醒的情怀……
  (责任编辑庞丹丹)
其他文献
故事《小象的喷嚏》是一个充满爱心和想象力的故事,孩子们非常喜欢。讲完故事后,我问孩子们:如果你不小心被小象的喷嚏打到天上,你想做什么呢?  这一开放性的问题,引起了孩子们极大的兴趣。他们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真可谓是五花八门。  彝彝说:“我想把白云涂成黑色,给老师当黑板。”  航航说:“我想用彩虹做一条围巾一”  可可说:“我想用白云做一顶帽子。”  “哈哈,戴上这顶白云做的帽子,你岂不是想飞就可
[摘 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进入了复杂多变的转型期,社会上多元化的价值取向给高中生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带来了一定的困惑,甚至是错位和滑坡。政治教师应该强化教学中的传道功能,充分发挥其在学生德育成长中的价值引领作用,用“真实”说话,用“真情”引路,用“真理”导航,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关键词]价值冲突 真实 真情 真理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1.运用图表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  2.分析热力环流形成的过程和方法。  教学难点  注意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中水平方向与垂直方向上气压的变化。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  情境导入新课:我国夏季许多家庭在房间高处安装壁挂式制冷空调,使室内温度降低;而在北方学生宿舍,冬季的取暖设备却安装在房间窗户的下方。  对比发现新知识,带着学习问题走进新课的学习。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摘 要]在描写人物的时候,常需要交代人物的相貌特征,包括长相、身材、衣着等,这些统称为外貌描写。外貌描写是文学创作中塑造人物形象、展现人物性格的重要手段,精当的外貌描写不仅能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表达作者的爱憎,而且还可以起到反映人物活动的时代特点,突出作品主题等方面的作用。  [关键词]外貌描写 初中学生 特征 刻画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
[摘 要]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要遵循学生的习得规律,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结合教学实践,总结出适合语文课堂的四步教学模式,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 四步教学 情境导学 互动合作 课堂展示 检测反思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 6058(2015)34 0017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一直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走在课堂教学改革的道路上,结合
[摘 要]该课执教者尝试创设、利用“泰坦尼克号”这一特殊情境,令学生认识近代两次工业革命对人类科技、经济的推动作用,近代资产阶级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和发展,近代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变迁,进而使学生掌握透过现象认识历史规律、本质的能力,以全面、辩证的方法理解近代人类的经济、文化、政治活动对世界面貌的改变所产生的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泰坦尼克号” 情境教学 专题复习 世界近代史  [中图分类号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端午的鸭蛋》一文,是汪曾祺先生的经典之作。全文谈风俗、说鸭蛋、忆童趣,聊文化,信笔写来,从容闲适,流露出对儿时生活的怀想,对故乡风物的热爱,充分体现了汪氏“小叙事”、“大情怀”的风格。但这种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作品,不仅学生初读后不以为然,就连不少语文老师,也感到“仿佛似琉璃”,空灵无抓手。笔者在历届执教本文的基础上,探索出一条连环问题阅读教学的路径,化无形于有形,自
[摘 要] 文言文教学一直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结合新课改背景知识,构建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模式,运用诵读法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加强与现代生活的联系,为文言文教学注入现代信息,有效提高文言文阅读教学效率。  [关键词] 文言文 诵读 阅读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 6058(2015)34 0018  长期以来,初中语文教学的难点和重点之一,
一个地方,只有以昂扬奋进的状态不断推进改革,才能出生产力,出凝聚力,出创造力。  荆州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个闪光点,都来自于锐意改革和大胆创新。政府体制机制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农村综合改革……不甘人后的680万荆州儿女以前所未有的勇气和魄力,担起了“湖北之腰”的重任。  政府的“革命”——精简机构,激发内部活力  大科室制改革,拉开荆州机构改革的序幕。  2012年新春伊始,市环保局、江陵县人民
教师的人格与魅力是优秀教师的重要标志。有人格魅力的老师,师生关系好,学生喜欢听他们的课,敬重他们的人格,欣赏他们的气质,进而自觉地认真地学好那个老师所任教的学科,这是任何一种先进的教学设备所不能取代的。老师的外在形象和内在气质,老师高雅的谈吐和父母般的关爱,老师健康的心理和本身对事业的热情等方面,都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有个性魅力的老师给学生带来的是无穷的享受,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