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小学语文教学中生命意识的渗透

来源 :成长·读写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qha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以人为本”是新课程的核心思想,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是其重要任务。成功的语文教学必然是关注生命、珍视生命的教学。引导学生用心阅读,用心体会,用心表达使他们获得心灵的震撼,认识到要珍爱生命,珍爱健康,即使在逆境中,也要积极进取,顽强地开辟一条走向自己幸福的路,让所有的孩子都能在健康积极、充满热情的学习生活中展现自己生命的光亮。本文针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生命意识进行具体的阐述,希望能够提高小学生尊重生命、珍爱生命的意识。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语文教学;生命意识;渗透
  随着新课程理念的推进,“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逐渐渗透到各个领域,实施人本教育,旨在尊重生命意识,让每个生命个体能够对生命有自觉认识,让每个公民不仅要珍爱自我生命,还要珍爱他人的生命。从哲学上来说,生命是一个短暂而漫长的过程,其在不同的阶段有着不同的特点,按照固有的客观规律进行着活动。因此,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对学生的生命意识进行有意识的培养,要将对学生生命意识的培养贯穿始终,使学生对生命产生敬畏之情,从而珍爱生命。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意识呢? 笔者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具体的思考和探索。
  一、创设教学情境,开启学生的生命激情
  语言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要素,而那些优美的词句或文章,并不是简单的文字拼凑形成的,而是具有生命意义的符号的填充。如在人教版的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古诗词虽然属于不同的流派,风格也迥异,但每一首都具有深刻的生命哲学内涵。例如,唐代诗人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全诗以“望”字为中心进行展开,并在对“日照”、“银河”、“紫烟”等事物进行描写时,蕴含了“红”“白”“紫”斑斓色彩,使学生在对整首诗进行阅读时,能够感受到五彩缤纷的绚丽画面。对于诗中所出现的“挂前川”、“落九天”等词语,能使学生感受到大自然那种浩荡澎湃、一泻千里的动感之美。
  因此,在此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引,让学生把简单的、无色彩的文字通过具体的描述变得绚丽多彩,使学生更加喜爱自然界的五彩缤纷;让学生感受那些动感效果的线条美,促使学生体会到诗人内心澎湃的激情。从而使学生更加深刻地感悟出生命的真谛,增强对生命意识的感悟。
  二、依托语文教材,挖掘生命意识的教育资源
  随着新教材的推广使用,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关于生命的课文。教师应对这些与生命有关的内容进行深入挖掘,并引导学生加以重视,最终使学生的生命意识得以培养。例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一文中,对与生命有关的话题,教师应进行重点阐述,挖掘所存问题。如针对课文题目发问,谁说的这句话、为什么说了这句话等,使学生带着疑问对课文进行学习。当学生回答出这些疑问时,也就对学生的生命意识进行了培养。又如,在《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中重复出现“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这句话,对此,教师需要进行着重讲解,并要对这句话每次出现的不同情境加以分析,使学生对其进行更深入的体会与琢磨,最终使学生感悟到父亲珍爱生命的思想以及对儿子伟大而深沉的爱。
  三、优化写作训练,渗透生命教育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写作是其不可或缺的环节,因为写作不仅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使学生在写作中提高对社会的感知力、自我表达能力、认识与思考社会的能力。写作教学时,教师可以引进生命话题,让学生展开深入的思考,进行有关生命话题的写作训练。例如,在学完《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课后作业:对《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写读后感,谈谈自己对生命的感悟。这样能使学生对生命的意义与价值进行深入的思考。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让学生以写日记的形式,对周围的生命状态进行及时记录,进而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最终使渗透生命意识得以实现。
  四、构建对话平台,体验生命价值
  由于对人性缺少一定的滋润,使得目前的小学语文教育显得生硬且缺乏温暖。针对此现象,教师需要搭建起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平台,使学生在学习与交流中感悟到生命的价值。而阅读正是构建师生平等对话的一种良好的形式,教师通过阅读教学,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对自我进行激励,从而使师生之间的对话融合得以实现。例如,在教学李白的《独坐敬亭山》时,教师不能仅停留在其字面意思的讲解中,否则就无法向学生传递出大诗人李白身上那种饱受世事艰辛后依旧不放弃的品格。首先,诗人通过对优美的山水风景的准确描写,表达出了其乐观向上地寻找人生真谛的豪情,教师不能忽略对此层含意的讲解,否则就错过一次与学生交流生命意识的良好机会。其次,教师在对诗中“孤”、“独”等关键字进行讲解时,应引用诗人李白各个时期的诗作,并引导学生对其进行深入体会,找出其各个时期的特点,以此来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从而达到帮助学生感受生命存在价值的良好效果,使其树立起坚忍不拔的精神。
  总之,小学语文教育作为最接近生命教育的学科,肩负着重要的生命教育使命。因此,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学要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结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以新教材为依托,多渠道、多思路地深入挖掘生命教育因素,从而培养小学生敬畏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的意识。
  参考文献
  [1]孙茂平.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J].文教资料,2010(14).
  [2]朱安凤.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生命意识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3(S1).
其他文献
【摘 要】语文的新课程特别强调要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中重视对学生人文意识的培养,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语文的思想感情”,“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那么怎样的课堂教学结构才能构建这样的学习氛围呢?笔者根据自己的经验谈了一些看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气氛  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的自主学习,提出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期刊
【摘 要】班主任是学生成长,树立正确人生观,世界观的引路人,提高少数民族地区低年级啊班主任工作效率,关键在于:塑造健康的老师形象,具备良好的人格修养,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充分尊重学生人格,坚持耐心、爱心,培养学生的语言、行为习惯、学习习惯。  【关键词】班主任;小学;彝生;语言;习惯;兴趣  班主任工作是一项需要细致、耐心、爱心、倾注心血的工作,同时,班主任不仅要传授学生文化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
期刊
【摘 要】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是培养语文素养的关键。因此,研究小学阅读教学,对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如何在课堂阅读教学中实现有效教学?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创设情境、有效提问、巧用评价及读练结合等相关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传统的阅读课教学,是学生被动、单一、接受的学习过程,是教师向学生灌输和填充的教学过程,忽视和抹煞了学生作为学习
期刊
【摘 要】要使每个学生对所学学科都能达到掌握水平,必须抛弃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那种适用于所有学生的标准课堂教学情景和假设。这就是要求我们当老师的要面向全体,因材施教。要打破小学语文传统教学中“一刀切”、“一窝煮”的局面,就要在目标教学中实行“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深化小学语文目标教学的研究,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真正实现大面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基于此,本文中笔者以小学语文教学为例
期刊
【摘 要】“情”是人们根据某种价值标准去评判某种事物时所产生的情绪体验,是教育对象完成从知到行转化的一个不可或缺的要素和条件。而作为一个语文老师能否把情感教育寓于教学中则直接关系到语文课的收效,因此,语文课中如何运用好情感教育,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情感教育;应用;探讨  在教学改革的浪潮中,培养初中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性日益突显,特别是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教
期刊
时间在成长中安静地流淌,知识在推敲中逐渐沉淀,而我们的思想也日益走向丰盈。在接受着教育的同时,作为高中生的我们也需要从另一个角度出发,全面地解读教育的意义。在教与受教的双向流动中,保持着对知识的崇敬,也敢于将知识交付实践,将知识内化为一种修养与姿态,不断地丰富内心的美好。  而全面科学的教育方式是对素质教育的诠释。知识固然是教育的出发点,但知识的掌握亦是为了能够在实践中指引方向,辨别对错。知识让我
期刊
【摘 要】根据二十一世纪人才素质要求,语文素质应包括四大方面:1.要求学生能迅速而有效地理解评议文字接受信息,不断提高文化科学水平,进行思想交流。2.要学会做人,要有良好的性格高尚的思想、品德、情操;要勇于克服困难,迎接挑战。3.要有中国和世界优秀文化的积累及正确的审美观念,形成文明的素质。4.要有良好的思维品质。可见,语文素质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但最突出的表现便是在人类交往过程中的听说读写的能力
期刊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一直处于高耗低效的状态,个中原因,虽说十分复杂,但教学内容的封闭和教学方法的陈旧应是问题的主要症结。因此,语文教学要走出困境,必须强调语文教学内容的开放性和语文教学方法的多样性,特别要注重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自主地进行语文学习实践。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方式,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新课程理念中,教师要真正转变角色,放手学生,成为名符其实的引导者、合作者、组织者、帮助者,
期刊
【摘 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其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运用现代语言进行记写、说明、议论的能力,从而适应现代社会的生活和工作节奏。这种能力的培养和形成固然离不开学生的多多练笔,但放手发动学生,让他们自己学会修改作文,也不失为提高作文能力的有效途径。本文就这一问题,谈一些粗浅做法。  【关键词】修改;作文;方法  培养学生作文修改习惯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循序渐进,要讲究方法。除
期刊
【摘 要】探究性学习是在教学改革中新提出的学习方式,它并非对其他学习方式的否定。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凸现了学生的主体,能使他们的个性、创造才能得到更好、更充分的发展,语文素养得到了全面的提高,洋溢着浓郁的人文精神,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本文主要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教学方式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小学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