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处入手在细微处创新

来源 :基础教育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herrrr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课和家访是教师平常要做的最普通的两项工作,如何在平凡中干出实效,取得不平凡的成效,却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不断深思的问题。湖北省襄阳市第三十九中学根据湖北省教育厅关于在全省范围内深入开展“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工作的相应要求,集思广益,结合本校实际,不断扩大“比”“访”工作的内涵和外延,使得这两项普通的工作呈现出了新的景象。
  一、创新教学形式,
  教师“比教学”,学生“比自学”
  三十九中要求教学形式一定要推陈出新,教师要运用各种方式打造高效率的课堂。
  一是精心做好课前准备。上课前,教师们自觉查找相关的资料,有效整合资源,自己制作课件,全力改变以往一支粉笔、一张嘴、一本书的“三个一”模式。教师们焕发极大的热情,充分利用学校有利条件和自身特长优势为高效课堂的创建营造积极的氛围。
  二是实现课堂角色转换。在课堂中。以往那种“满堂灌”的课堂教学方法不复存在。教师角色从演员转变为导演,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教师的主导作用得到确认,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体现,这种方式给了学生思考的空间和展示自我的机会,使每一节课都成为生动、快乐、高效的课堂。教师们也潜心研究,加强自我反思,并相互沟通交流,共同发展,使自身业务素质得到较快提高。
  三是师生双比,互相促进。自开展课内比教学工作以来,为了区别于以往的校内公开课、优质课比赛模式,三十九中一直努力在工作内容、形式上积极创新,希望借全省比教学的东风,真正在全校掀起教学研讨、课堂改革的热潮。使全校的教学质量再上一个新台阶。经过认真探索,部分学科试行,确定了以“师生双比,教学相长”为突破口,把“教师比教学”和“学生比自学”结合起来,真正打造高效课堂的新模式。
  四是逐步引导,适当推进。在实施之初。考虑到各个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的自身特点。学校“比教学”领导小组并没采取“一刀切”的做法,而是先指定一些教师在讲课比赛中进行教学示范,再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科任教师进行观摩讨论,总结经验得失。确定课堂教学“比”的重点在于如何开启学生思维,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三十九中学推行的“师生双比”活动,鼓励教师们百花齐放,不断创新;鼓励学生们积极思考,勇于展示,从而在“双比”中实现教师教学水平和学生学习能力的“双提高”。
  二、架起家校互动桥梁,多角度访万家
  此次开展“访万家”活动,学校要求全校所有教师都要参与。教师家访以实地走访为主要形式:班级家访以班主任为主,其他科任教师都要参加。家访要覆盖全部学生家庭。
  襄阳市第三十九中学共有1900多名学生,如何实现“家访全覆盖,家访出实效”确实是一个大难题。如果采用传统的一位教师对一个家庭的走访形式,费力费时却成效不高。为此,学校决定必须改变思路,扩大家访的工作“范围”,灵活地把“访万家”工作落到实处,让家访的价值最大化。
  首先,抓好“多对一”的走访形式。学校要求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在家访时,以“带着学生家访、带着同事家访、带着专家家访、带着家属家访”等多种形式扩大家访的外延,从不同角度立体化地审视被访家庭孩子的生活、学习情况,更好地了解受访家庭。比如说从同学的角度、家属的角度去拜访学生和父母。这就拉近了与受访家庭的距离;带着健康专家、心理辅导专家去家访。现场咨询,就地解决受访家庭的实际困难,这就大大提高了家访的作用和受欢迎程度。
  其次,写好“家校联系本”。学校5年前即制作了《家校互动手册》,并规定家校联系本上每天必须要有老师对学生在校学习情况的介绍,并请家长写上孩子在家生活情况的反馈,每天查阅签字,以利于家校互动,加强沟通,让家校联系本真正成为家校沟通的桥梁。为了落实这次全省的“访万家”工作,三十九中还特别规定,每位教师要写好一份“家访手记”、一则“家访故事”,它们将和班主任手中的“家校联系本”一同构成学校“访万家”的原始资料,作为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和教学水平的重要依据。同时,邀请部分受访的家长写出“我的受访故事”上交学校,记录下受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把自己的真实感悟记载下来,当做一个永久的美好记忆。
  最后,开好“家长取经会”。教师要家访,家长也可校访。校访的对象不是找老师,而是和其他家长一块交流、讨论孩子在学习上的异同,互相取长补短。三十九中学的这一措施立即受到了家长和学生们热烈的欢迎,“家长会”变成了“取经会”,家长们可以在这种“聚会平台”中畅所欲言,相互感染,班级任课教师也可深入到家长们的讨论中去,表达自己对孩子教育、学习的看法,这样就改变了教师讲、家长听的传统模式,形成了“多对多”的家校互动形式。
  通过开展“课外访万家”活动,进一步转变了我校广大教师特别是班主任的育人观念和育人行为,增进了学校与家庭、学校与社会、教师与家长、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理解,增强了育人意识、责任意识以及促进教育和谐发展的意识,使我校教师队伍特别是班主任队伍素质进一步提升。
  任何一件平淡的事情,换一种角度去看就会发现一道不同的风景。三十九中就是运用不同的视角,立体地挖掘课堂教学、教师家访这些再平凡不过的事情,从小处人手,在细微处创新,使得“课内比教师、课外访万家”这项工作在不同的细节过程中得到落实。
  作者单位 湖北省襄阳市第三十九中学
  (实习编辑 黄蜀红)
其他文献
[摘要]初中数学与高中数学在知识铺垫、呈现方式与抽象程度、教法与学法等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现象,开发初中与高中数学衔接校本课程能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并要坚持主体性、渐进性、适度性三个原则,注意从知识、学法、教法三个维度整体把握。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与高中数学衔接;校本课程开发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128(2012)09-0059-03  
【关键词】 数学教学;电子白板;应用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17—0107—01  电子白板功能强大,可操作性强。合理利用电子白板,能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能有效突破教学难点,提高课堂效率。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电子白板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利用白板展示自我,增强自信  现在的课堂应是学生主动
海尔集团执行总裁张瑞敏说:“作为企业领导不仅要作管理者,还要做布道者。”由此,我们领悟出作为校长应有的思维定位——“理性的管理者 积极的布道者=校长”。所谓“理性的管理者”,是说校长应对教育现状有清醒的认识,对学校发展有明确的目标,并通过有效的管理、科学的制度保证,使之落实为扎实的实践探索,从而确保学校不至于在前行中偏离航向。所谓“积极的布道者”,是说校长应该基于对教育的理解,基于对学校现状的分析
德育工作是中小学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居于学校所有工作的首位,必须加以重视,抓好落实。校长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首位负责人,必须抓住关键环节,促进德育工作落到实处。  一是要抓住学校发展的“灵魂”,创办特色学校。学校的“灵魂”与学校的特色是紧密相连的。铸造学校“灵魂”,创办特色学校,离不开先进的办学理念作指导。有思想的校长才能办出有灵魂的学校。校长的办学理念是从实践中来,从学习中来,即从读、思、研、写中来。
【关键词】 数学教学;教学方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  18—0104—01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大都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法,课堂不活跃,学生厌学,学习成绩下降。在新课改背景下,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要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如何转
【关键词】 初中语文;字词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 G63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03—0054—01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字词教学是一个重要的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字词教学可以让学生逐渐地认识到汉字学习的过程,可以通过对字、词的教授来让学生逐渐地提高对于文字的掌握和灵活运用能力,使学生能够逐渐掌握文章写作等方面的能力,不断地激发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