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自主探究聚焦智慧课堂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scbr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改革,小学语文课堂需要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将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的课堂模式,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建设,通过自主学习与自主探究,建设智慧课堂,以此来减轻学生学习压力,提高教师教学效率。在新课程下,小学语文自主学习策略的探索,不仅是教师教学的需要,同时也是确保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小学语文;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智慧课堂
   随着现阶段小学语文课堂改革的不断深入,有越来越多的教师提倡自主学习,鼓励学生自主探究,但由于教师教学任务重,教学时间紧迫,真正能在课堂上落实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教师少之又少。因此,找到既能切合教学实际又能使该方法落实到位的策略是解决当前小学语文教学问题的关键。本文将从课程导入、课堂实践、课后落实三个方面分析新课程下小学语文自主学习的高效策略,帮助学生践行自主探究,帮助教师打造智慧课堂。
   一、课程导入:提出问题,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兴趣
   由于教师教学时间紧任务重,教师在实施自主探究学习模式时,可以将下节课的课堂探究内容变为学生课下任务。通过提前提出问题,告知学生下节课课堂内容,以此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从各种渠道去了解相关内容,然后课上分享自己的课前预习结果。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思路进行自主探究,自主学习;另一方面,节约课堂学习时间,能够让学生在课上的45分钟时间里,注意力保持高度集中,认真听讲。
   例如,在课文《圆明园的毁灭》授课前,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阅读相关历史书籍,或者通过互联网查阅关于圆明园的相关资料,并对学生提出以下问题:圆明园为什么会被毁灭?这篇课文主要传递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为什么圆明园的毁灭是我国历史上难以估量的损失?大家可以从圆明园毁灭的背景、原因、结果、影响这几个角度搜集相关资料。通过这一预习作业的布置,激发学生对圆明园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
   二、课堂实践:学生分享,教師辅助,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在课堂实践这一环节,需要学生进行分享,教师进行辅助。在这一点的落实上,教师必须把握好时间。这一课堂实践包括三部分:第一,学生将所搜集的信息进行课堂分享;第二,教师在学生分享的基础上进行补充以及帮助学生强调出重难点,加深学生印象以及重视程度;第三,学生再次根据自己的学习方法对课堂内容进行概括总结,分析出自我不足之处。在第一步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借助思维导图或多媒体表达自己的要点,这样不仅可以让教师在进行第二步分析时更加有重点,也可以让第三步中学生的总结回顾更加全面。在整个课堂的学习中,不仅能够让学生自主讲解、自主分析,还能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发散思维,更能够帮助学生看到彼此的差异,鼓励学生不断进步。
   例如,在课文《圆明园的毁灭》作业布置完成之后,课堂上学生会从各个方面对圆明园的相关事迹进行分析,然后需要教师把握整体课堂节奏,在学生讲解偏离课堂内容时,将学生拉入课堂。同时,当学生从课文内容方面对文章进行分析之后,教师要另辟新径,从课文描写方法角度提出问题,吸引学生关注:为什么课文中会用那么多笔墨描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或者从课文传递情感上提出问题:大家读完这一部分有什么感受?让学生从各个角度思考文本,然后经过小组探讨、分析去解决这些问题,帮助学生拓展思路。在最终整篇课文讲解结束之后,让学生做课堂回顾,从课文内容、描写方法、感情分析三个大方面做总结概括。只有这三个步骤都能很好地落实,才能保障课堂的高效率。
   三、课后落实:课堂延展,情感升华,养成自主探究习惯
   由于小学语文课堂不同于其他课堂,语文课堂更加强调对文学知识的积累,不仅需要课上的认真听讲,也需要课下的大量阅读。在课堂学习结束之后,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相关书籍阅读,或者带领学生进行整篇文章的朗读,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把握程度,并帮助学生进行课堂拓展,开阔学生的眼界,拓宽学生的思维。语文素养的积累,不能仅仅依赖课堂上课文的积累,还需要学生课下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全面提高。
   在课文讲解完成之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朗读,并让学生体会其中情感。在课堂快要结束时,帮助学生进行课堂延展,去听一听《七子之歌》《我的中国心》等相关歌曲,感兴趣的学生读一读《中国近代史》,也可以和学生一起看关于圆明园毁灭的相关视频,去体会歌曲中、视频中与课文中所传达的感情是否有异曲同工之处。通过这一过程,可以鼓励学生以后课下也可以自己去找相关资料进行拓展,然后可以在每周抽时间段让学生做分享,培养每一个学生课下自主探究的习惯,让学生做到即使没有老师的强制要求,也可以自觉去探索。
   新课程下,关于小学语文自主探究策略的实施,教师可以先从课前抛出问题,让学生在课下通过多种途径搜集相关资料,完善相关的知识储备,然后在课堂实践的过程中进行分享,成为课堂的主人,在老师的辅助下探索相关问题,在课堂结束时进行知识回顾并对自我表现进行评价,在课后再对课上内容进行回顾延展。这一过程的实施不仅可以发掘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最大潜力,还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课堂展示,不仅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演讲能力,还可以让学生享受分享的乐趣。这一过程的实施,既可以保障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方法的践行,又可以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从而打造智慧课堂。
   参考文献:
   [1]西洛.新课标下小学语文课堂中自主学习的策略[J].飞(自主教育),2013.
   [2]刑文霞.自主探究学习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高效应用策略[J].读与写,2016.
   [3]韩秋秋.自主探究学习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高效应用策略[J].读与写,2016.
其他文献
摘 要:分析在中学生素质教育理念大发展之中,应科学、合理地将心理素质教育融入日常素质教育活动,培养中学生在未来发展中身心素养全面发展,时刻关注学生的发展需求和发展规律,实现教育灵活性转变。   关键词:素质教育;中学生;心理品质   素质教育理念的渗透与实施,为当下教育形式带来了新的可能。对中学生未来发展而言,合格人才的标准是需要学生在具备良好道德素养、心理品质之中,还需要具有一定的人文精神,实
摘 要:语文课程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文基本能力,更要注重優秀文化对学生的熏染,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促使道德修养、审美情趣得到提升,使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得到培养。那么,作为一名基层的小学语文教师,该如何让学生爱上书籍、爱上阅读,从而提升语文核心素养呢?创建阅读氛围、激发阅读兴趣、搭建展示平台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阅读氛围;阅读兴趣;阅读展示;语文素养   著名特级教师于
摘 要:语文学科中的特色教学之经典诵读,能够使学生感知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是培养学生为人处世的一种途径,对于学校文化建设起到促进作用。这一特色课程亦是将传统文化这颗种子播种在学生的心中,随着学习成长不断生根发芽,让学生的精神更加丰富,心灵更加丰盈。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文化;核心素养   经典诵读是学校在语文教学中长期以来坚持的重要内容,利用晨读时间,由语文老师带领学生进行吟诵,主
摘 要: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对我国小学语文教育提出了新要求,不仅需要教给学生基础的语文知识,同时还需要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那么在情境下,如何实现高效语文课堂教学的目标,是当前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基于此,主要就小学高年级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方法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方法   语文是小学阶段的基础课程之一,同时也是培养学生文化素养
摘 要: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课程标准将“数与代数”作为小学数学中的四大版块之一。培养小学生的“数感”和“运算能力”更是核心目标。计算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阶段尤为重要,不仅要求学生拥有较强的计算能力,还要求学生对计算的算理了然于心。而怎样让学生既能掌握算法又能明了算理,将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进而提高计算能力?以“一位数除两位数的笔算除法”为例,对沟通算理和算法的策略进行研究。主要通过
摘 要: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指尖上。”由此可见,动手操作可以启迪智慧,增添教学的趣味性。将其运用在小学数学中可以化解其抽象性,降低学习难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因而被称为“看得见的思维”。这就需要教師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创造动手操作的环境,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获得丰富而深刻的学习体验。就动手操作在小学数学中的运用浅谈一点心得体会,以期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
摘 要:小学数学的解决问题都是以实际生活为出发点,学生能根据实际需要取“精确值”,或者用“进一法”“去尾法”“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值。以“小数除法解决问题”一课为例,教师以问题为引导,以对话为形式,在课堂中培养学生利用生活经验自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进一法;去尾法;生活经验   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39页。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学生是在学习
摘 要:学生在英语阅读方面最需要提高的是词汇量,阅读的过程也是词汇学习的过程。所以,找准词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阅读前、阅读中和阅读后三个阶段落实词汇教学策略,对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英语阅读;词汇教学;策略   词汇是语言三大要素之一,学生在英语阅读方面最需要提高的是词汇量,通过阅读教学收获最大的也是词汇。然而,在初中英语阅读课词汇教学中存在诸多不当之处。如:教师对词汇教
摘 要:小学语文是一门围绕语言的积累、思考和运用的人文学科。就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创造性思维训练提出了一些可实践的操作方式,其根本目的是激发和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摆脱传统陈旧的教学方式,通过课堂教学着力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关键词:语文课堂;创造性思维;思维培养;思维训练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教学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创造力,培养具有发散性
摘 要:基于儿童谈话经验的学习与发展,主要围绕在“饭店”角色游戏中教师观察解读儿童谈话的基本方法及观察解读后的指导策略等内容展开,旨在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游戏观,提供适宜的观察解读方法,切实有效提升教师对游戏中儿童谈话经验学习与发展的观察与解读能力,进而有效促进儿童谈话经验的发展。   关键词:谈话经验;角色游戏;支持策略   角色游戏是幼儿对现实生活的一种积极主动的再现活动,游戏主题、角色、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