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组两级达标竞赛是激活学困生学习能力的新途径

来源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2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复习的时候为什么不充分发挥学生集体的智慧呢?充分发挥班级里每一名优秀学生认真钻研、扎实高效的学习智慧,才能让他们学会引领与分享。那么这就需要一种高效学习的互帮互助机制,使优带良、优帮“差”,相互促进,共同提高。这样既能发挥优秀生的优势,又能提升全班整体的学习品质,实现分享、合作、共赢,“分组两级达标竞赛”无疑将是一种行之有效、立竿见影的合作学习机制。为此笔者做了一番别有意义的探索与尝试,并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有效搭配,合理分组
  合理分组就是将班里的优秀生、中等生、学困生按三个层次进行合理搭配分组。合理分组是做好其他工作的前提,重点是优秀生和学困生的有效搭配,这是提升全班整体学习品质的关键。要做到这一点,重中之重就是爱护、尊重学困生的人格与自尊心。学困生在学习任务的长期压迫之下,往往在班里都被边缘化,教师不重视,家长随之任之,自己苦于找不到学习方法,而丧失学业信心或对学习心灰意冷,成绩处于最末端,整体学习状态麻木、木然。这也是作为一名教师最头疼、最苦恼的问题。而有效分组合作学习就能解决这一问题,“有效”就有效在“尊重与爱护孩子们的自尊心。”
  一是进行谈话,召开学困生吹风会。教师要做一个循循善诱者,充分理解学困生的学习困境,帮助他们树立起学习的信心,激活孩子们主动学习的潜意识。告诉他们分组学习就是一个好方法,只要积极努力就一定能够取得好成绩。通过学困生会议,使他们这一小帮平时没人管没人问的小兄弟产生奋进的意识,他们要努力,他们之间也就有了竞争。
  二是信任肩责,开好优秀生的鼓动会。优秀生往往是学习刻苦,学习得法,学习高效而且省时省力,别人一节课掌握的东西,他们十几分钟,甚至几分钟就能搞定,总之学习起来轻松自如,成绩名列前茅,令人羡慕。召开优秀生会议的目的就在于充分肯定他们的学习智慧,同时让他们看到班级就是一个社会、一个团体、一个家庭,大家是密不可分的集体。学习知识是极其重要的,但在班级这个“社会”里学会尊重与帮助他人,实现合作共赢也是一个重要能力的锻炼和提高,对于一个人未来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而且在正确认识与理解帮助他人的同时,还丰富了自己、巩固了自己已有的经验。通过和优秀生的谈话,让他们认识到充分发挥自己学习上的智慧,引领本组成员共同提高是不可推卸的神圣责任。并当众任命他们为各个合作学习小组的组长。
  三是尊重自愿,合理调控。几位组长确定以后,单独请几位学困生在以提高学习成绩为目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自己信任或喜欢的组长。再单独和相应的组长谈话,鼓励组长积极地接纳这些学困生,对于出现有的学困生分配不均匀的问题,有个别学困生组长难以接受的问题,教师都要耐心细致的说服,加以引导。在整个分组调控的过程中,教师始终要把握保护学生自尊心的原则,合理把优秀生和学困生分配到位。对于中等生的分组安排,主要依据学习成绩,但仍然坚持尊重自愿和双重选择的标准。合理的分组是形成团结的集体的前提,是形成高效团队的重要保障,是合作学习培优转差的重要平台。
  二、统筹问题,巧妙设计
  将每节课所要掌握的知识点,设计成若干个问题,问题的难度遵从由易到难、逐步推进的原则,为提升学困生的学习信心,满足优秀生的胃口,可以适当运用填空、名词解释、简答及阐述的形式进行合理布局,既有浅显易懂的基础性问题,也必须有综合性较强的问题。针对本节课的重点难点,也要分解其难度,将其灵活化解为几个小点的形式加以突破,这样有益于保护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困生的自信心。对于当堂课所要达标的题目设计,均要提供标准答案或记忆要点,使学习目标明确、明晰。
  一般来说较有难度的题目可以占到百分之十左右,简单易掌握的在百分之三十到四十,稍有难度的在百分之三十到四十左右,这样难易适度的目的就在于容易使大多数学生掌握接受,有利于激活学困生挑战自我的意识,有利于发挥优秀生帮扶指导的积极作用。
  三、合作挑战,激励共赢
  学习小组人员调配合理,当堂问题设计到位,接下来就是小组合作当堂达标过关竞赛。首先使每一个学生明确当堂需要达标的知识点,做到目标清晰。例如本节课需要掌握5个填空、2个定义、2个简答、1个论述等样式不同、难易适度的10题目,于是就可以将这10个知识点列为10个达标重点,以夺得小红旗等方式进行。学生每掌握一个知识点,经组长验收,就可以在小组内夺得一面“组内旗帜”,当本组所有成员均已掌握这个知识点,并经教师验收合格后,则该组共同向前推进一步,夺得“班级旗帜”一面,以率先完成达标任务,夺得全部10面旗帜的小组为冠军组,其次是亚军、季军等。组长对每名成员都要进行验收,教师则对申请合格的小组进行抽查,抽查时要始终把握“学困生”优先的原则,为了激励大家帮助学困生的热情,激活学困生主动学习的动力,要做到统一标准、严格执行、平等互进,凡在抽查中不合格,则继续努力达标,直至完全达标。在抽查验收过程中,教师也可以指导各组进行相互抽查,增强学生的学习活力和小组活动的兴趣。
  分组两级达标竞争的合作学习机制,完全改变了学困生在班级里的地位,他们受到的重视是前所未有的,得到的热情帮助是前所未有的,受到的尊重是前所未有的,为此他们的学习热情得到了激发,学习方法得到了改进,学习能力稳步跟进,自信心明显增强。
  (作者单位:山东宁阳县实验高中
  山东宁阳县实验小学)
其他文献
"和",即和睦、和谐、和顺。既强调人与人之间要和睦相处,学校发展要内和外顺,又强调教育教学活动要尊重自然、尊重规律、和谐共生。"爱",即友爱、仁爱、博爱。强调师生要具有博大
探讨医学微生物学的教学方法,在临床专业七年制学生中尝试PBL教学和传统教学,采用问卷调查和考试成绩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教学效果的评估,PBL教学法在医学微生物学的教学中可获
常言道,校长是一校之魂,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这表明,校长的一言一行对学校的工作影响之大。因此,校长应不断充实、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与管理能力,用自己的风范言行影响教师的行为。  一要营造氛围。教师工作本身是一种创造性劳动,依靠简单的管、卡、压是难以奏效的。良好的风气是巨大的精神力量,能在教师中发挥感染熏陶的影响作用、潜移默化的同化作用、激励向上的促进作用、维护秩序的约束作用。“
叙述对内科毕业实习医生进行系统晨间教育,利用每天早晨上班前半小时至1小时或晨间交接班前后半小时左右的时间,对实习同学进行如何值班、期刊沙龙、信息大查房、特殊病例报告
谈起课间操,总有些许尴尬:学生懒散地伸着胳膊,应付了事,非常不情愿;教师虎视眈眈地盯着学生,恨铁不成钢。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广播操换了一套又一套,但这一幅令人尴尬的场景几乎每天都在上演。为了提升课间操的质量,教师简直是绞尽脑汁,体育委员领操、师生一起做操、会操比赛等,但总是治标不治本,过不了多久,又恢复了原样,令教师感到非常头疼和无奈。更让人担忧的是:做了很多年广播体操了,学生的体质并没有多少提高
今天,跟同学们交流三个问题。一是同学们中间可能存在的两种错误认识;二是成功人生的四个关键词;三是告诉大家一个科学的结论。  一、两种错误的认识  一是有的同学认为还有半年就要中考了,现在努力为时已晚。  是不是真的晚了呢?在哈佛大学图书馆的墙上有20条格言,其中有一条给出了我们正确的答案,这一条是:“觉得为时已晚的时候,恰恰是最早的时候”。  为什么这么说呢?这句话不是前后矛盾吗?不是。当你意识到
语文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学好语文,不但对学好其他学科十分必要,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也有重要意义。然而,要真正把语文学好,单靠课堂上的四十分钟,是远远不够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就要把工作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上。  一、利用文本,培养自读自悟能力  教学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向互动。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课堂上传授的知
教育有着自身的使命,从个人的角度来看能够提高人的素质,使人的潜能得到激发,从社会的角度来看可以使社会更加文明,但教育成果的取得关键是教师,执行教育使命的是教师,所以如果我是教育局长,我采用的办法是用提高教师的思想认识,激发教育者的工作热情,提高对教师的服务质量为突破口,来达到改变教育现状,提高教育质量的目的。  一、提高身体素质  大力提倡教师参加体育运动,使身体素质达标,有一个健康的体魄。由于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