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呼窘综合征的护理休会

来源 :医药界·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todow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4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肺表面活性物质(PS)联合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4年5月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的78例NRDS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行PS联合NCPAP治疗,通过做好给药护理、NCPAP机的管理以及呼吸道护理,严密监测患儿的病情变化,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针对性护理。比较患儿在治疗前、治疗后1、6、12、24 h的血气分析结果和疗效。结果:经过PS治疗和护理1、6、12、24 h后,患儿的pH值、PaO2值较治疗前相比显著上升,PaCO2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绀、呻吟、吸气三凹征的症状得到了显著改善,2例患儿鼻腔粘膜红肿,3例患儿出现腹胀现象,经对症处理后消失。X线胸片结果显示护理12 h后48例患儿好转,其余30例患儿在护理24 h 后好转,无肺不张、气压伤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针对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采取PS联合NCPAP的护理模式,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改善血气指标,值得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关键词】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护理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又称为肺透明膜病,发生原因为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的缺乏,导致呼气末肺泡萎陷,新生儿出现进行性加重的呼吸窘迫和呼吸困难[1]。早产儿由于肺发育尚未成熟,PS不足,更易发生NRDS,一旦发生该病,需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否则严重患儿出现死亡。胎龄越小,发病率越高。目前临床上针对早产儿NRDS多采用外源性PS联合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同期(NCPAP)治疗,取得较好疗效,使该病的死亡率显著下降。本文通过对2012年10月~2014年5月本院收治的78例NRDS早产儿采取PS联合NCPAP治疗,对其采取综合救治和细致护理,疗效确切,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0月~2014年5月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的78例NRDS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患儿45例,女患儿33例,胎龄28~35周,体重830~2012 g。所有患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判定根据《实用新生儿学》诊断标准[2],均存在如下表现:早产儿6 h内出现进行性的呼吸困难,出生后6 h内X线胸片显示2~3级改变,血气分析结果显示患儿存在低氧血症和(或)高碳酸血症,同时需排除感染性肺炎、吸入性肺炎等患儿。
  1.2治疗方法
  采用天然肺表面活性物质固尔苏和NCPAP联合治疗NRDS早产儿。在气管插管的帮助下,100-200 mg/kg固尔苏气管内给药,药物使用后采取NCPAP辅助通气。在治疗的前后行动态血气分析,经皮监测心电、血氧饱和度(TcSO2)。若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患儿呼吸困难未得到改善,选择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过程中常规给予保暖、对症、抗感染、营养支持等治疗。
  1.3护理
  1.3.1 给药护理
  在气管插管后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证TcSO2达到0.95。PS治疗前34oC预热15 min,然后置于手心温热,轻轻晃动促进溶解,避免剧烈摇晃,待混悬液均匀分布后使用。注射器吸取药液后预留2ml空气,连接5号半头皮针,严格无菌操作,戴无菌手套,气管导管外壁消毒三次后,头皮针于导管一侧位置斜刺入导管内,以较慢速度(2~3 min)持续注入PS药液及空气。避免药液阻塞气道,造成药液喷出。为保证肺的充分扩张,药物治疗的同时保持复苏囊持续加压给氧,且在注射完成后5 min继续加压给氧后拔管,行NCPAP通气治疗。给药过程中密切监测患儿的血压、TcSO2等情况,出现异常情况停药,进行有效治疗。
  1.3.2 NCPAP机管理
  注意防止长期应用NCPAP并发症的发生,如鼻中隔变形、皮肤过敏等。为患儿选择合适的鼻塞和婴儿帽,以合适的松紧度固定鼻塞,每隔2 h检查患儿鼻腔,防止分泌物阻塞鼻腔、出血、溃疡等情况的发生,注意稍微移动线绳,防止同一部位长期受压。使患儿颈部呈轻度仰伸位,可在颈部垫毛巾,防止漏气。对患儿的湿化罐进行加温,保持气体温度在32~37oC,湿度在60%以上,保护气道粘膜。注意积水盒的水,及时倾倒,防止水分进入鼻腔。同时在行NCPAP时,应防止胃内容物返流,引发吸入性肺炎,可常规留置胃管,进行胃肠减压。给予患儿口腔护理,防止口腔感染。针对NCPAP管道和鼻塞应两天更换一次,防止呼吸道感染。
  1.3.3 呼吸道护理
  为保证PS药效的充分发挥,在给药6 h内保持患儿仰卧位,除出现呼吸道阻塞症状外,避免翻身、拍背、吸痰等操作。清理口腔分泌物可通过棉签。6 h后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选择是否需要吸痰。吸痰期间需监测患儿心率、呼吸的变化,防止患儿并发症的出现。
  1.3.4病情观察及并发症的预防
  大剂量PS应用后存在肺出血和颅内出血的风险。用药后应密切监测患儿的生命体征、肤色、TcSO2等。观察患儿是否出现烦躁不安、前囟紧张、昏迷等颅内出血的表现。同时需监测血气分析和胸片结果,待病情好转逐渐降低FiO2和NCPAP压力。
  1.4观察指标
  观察患儿用药前后症状的改善情况,以及1、6、12、24 h血气分析结果,患儿治疗前、治疗后12、24 h的X线胸片变化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资料应用SPSS 20.0软件进行处理,所有的计量资料均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统计处理采用χ2和t检验。P<0.05表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护理前后血气指标比较
  经过PS治疗和护理1、6、12、24 h后,患儿的pH值、PaO2值较治疗前相比显著上升,PaCO2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PS能够显著改善患儿的通气状况,具体结果见表1。   2.2症状改善情况
  患儿经过PS和NCPAP治疗后,发绀、呻吟、吸气三凹征的症状得到了显著改善,2例患儿鼻腔粘膜红肿,3例患儿出现腹胀现象,经对症处理后消失。X线胸片结果显示护理12 h后48例患儿好转,其余30例患儿在护理24 h后好转,未发生肺不张、气压伤等严重并发症。
  3 讨论
  呼吸窘迫综合征是早产儿的一种常见病症,常在临床上导致较高死亡率。针对该类患儿的救治主要通过NICU与产科的紧密配合,将患儿尽早安全转入NICU,争取更多的救治时间。PS缺乏是早产儿发生NRDS的重要原因,PS缺乏导致表面张力增加,肺泡半径缩小,萎陷,因此在新生儿出生后不久即出现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发绀、三凹征等临床表现[3]。天然提取的肺表面活性制剂是目前国内外公认的治疗NRDS的有效方法,能够促进肺泡的扩张,防止肺泡发生萎陷,改善患儿的通气功能[4]。NCPAP能够维持气道持续正压,促进肺泡在呼吸末保持张开状态,增加患儿的功能残气量,达到减少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消耗的目的[5]。
  本研究中NRDS早产儿经PS与NCPAP联合治疗后,呼吸困难、发绀等临床症状、血气分析指标、X线胸片结果均得到显著改善,表明PS联合NCPAP治疗早产儿NRDS能发挥满意疗效。然而,NCPAP在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可能导致腹胀、气胸、分泌物堵塞鼻腔等并发症。本研究中经过护理人员的精心护理,包括呼吸道、给药、NCPAP机等方面的护理,以及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等,2例患儿发生鼻腔粘膜红肿,2例患儿出现腹胀,均得到及时处理,同时未发生肺不张、氧中毒等并发症。因此,实施针对PS联合NCPAP的对应护理,能够促进PS疗效的发挥,提高早产儿的存活率,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杨晓琴. 固儿苏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护理观察 [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3, 34(14): 2181-2182.
  [2] 金汉珍, 黄德珉, 官希吉. 实用新生儿学[M]. 第三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 422~426.
  [3] 杨君平, 陈丽丽, 赵灵芳等. 机械通气下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护理[J]. 护士进修杂志, 2009, 24(16): 1476-1477.
  [4] 徐美芳, 胡文辉. 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NCPAP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及护理[J].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2, 12(9): 1242-1243.
  [5] 熊健, 匡秋姣, 黄芳等. 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护理[J]. 当代护士, 2010, (3): 38-40.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R97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4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新生儿KM综合症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4年11月收治的56例新生儿KM综合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家长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8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4  【摘要】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在口腔门诊老年拔牙患者中所产生的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6月收治的108例老年拔牙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模式护理,干预组采取整体护理干预方式,对两组患者护理的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77.78%,干预组满意度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4  【摘要】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我科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的75例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患者,进行全面的术前,术后护理。结果:75例中,仅出现1例皮下气肿并发症。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的患者实施有效护理干预,能预防肺部感染,减少气管切开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4  【摘要】目的:探讨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期间病人的健康教育,使患者了解、掌握中心静脉置管的相关知识及处理方法,。方法:通过讲解置管的重要性和注意事项,临床工作中通过实践练习消毒、换贴膜等方法,制定标准的PICC健康教育计划,对实施PICC置管病人进行系统、规范的健康教育结果:通过健康教育,使患者对此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4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重症监护室压疮管理的临床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我院重症监护室2012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压疮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成对照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分别为为6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4  【摘要】目的:探析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出现感染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和有效护理方法。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60例,对其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诱发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出现感染性肺炎的危险因素有很多,其中气管切开、应用呼吸机、休克以及年龄大为主要因素。经过一段时间护理,无1例患者死亡。结论:重症颅脑损伤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4  【摘要】目的:探究主动清宫术降低药物流产并发症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5年5月期间收治的138例选用药物终止妊娠的孕妇。随机将其分为观察者以及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药物,观察组采用米菲司酮联合米索前列。结果:两组孕妇经清宫后,其观察组孕妇的清宫率明显好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4  【摘要】目的:分析在普外科腹腔镜手术中实施舒适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于2013年08月-2014年8月期间择选了90例我院接受治疗的普外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计算机随机分组法把所选患者分成数量相等的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病例。对照组在实施腹腔镜手术时仅给予基础护理,实验组在实施腹腔镜手术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2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4  【摘要】本文根据临床教学的经验和当前医患关系的现状,探讨医学生医患沟通技能的培训方法,鼓励一学生多参加临床实践,进行换位思考,加强自身修养,倾听病人诉说掌握语言技巧对医学生医患沟通技能有较好的帮助。  【关键词】医患沟通;临床教学;素质教育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病人的维权意识不断增强,对医生、护士、治疗效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4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针对社区流行性腮腺炎实施全科护理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从2014年03月至2015年02月期间内接受某社区治疗的80例流行性腮腺炎患者临床信息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并给予所有患者实施全科护理措施,观察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所有流行性腮腺炎患者给予全科护理措施后,均得到健康恢复,均康复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