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规定教师批评权 有些家长太爱维权

来源 :科教新报·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yuhang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第16条引起了广泛关注。班主任拥有的是“权利”还是“责任”?又何为“适当方式”?
  “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一出,社会反响强烈,很多一线教师表示:希望出台相关细则,使“适当”批评的规定更具可操作性。
  95%是独生子女
  有些家长善于维权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原常务副院长陆士桢近日走访了北京市几所知名的实验小学,“校长们告诉我,办学中他们有‘两怕’。一怕学生在校时受到意外伤害,二怕家长和老师因学生教育问题发生冲突。目前,大城市中小学本地生源的在校生中,95%是独生子女。”
  “现在的孩子,被家长宠得心理承受能力很差,说深了不是,说浅了也不是。”不少老师面露难色,十分感慨。某学校一名学生因不好好站队被老师推了一下。第二天上学,他在脖子上戴了个骨折病人治疗用的脖套,吓得老师嘘寒问暖,再也不敢管他了。
  也有些家长动不动就找校长,为孩子“维权”,老师怕“吃黄牌”,也不敢批评学生。
  大多数家长还是比较客观的:孩子应该接受一定的“挫折教育”,这样,当他们真正进入社会后,才不会被失败击垮。网友“霜降大地”的话代表了家长们的心声:“现在的孩子凡事以自我为中心,不好教育,老师不敢管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如果我们做家长的不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一味包庇自己的孩子,孩子将来的素质可想而知。”
  老师应有“责任”批评学生
  掌握好“度”是门艺术
  “权利”是一种法律关系。教师面对未成年人,师生关系应以“责任”为好。教师所看的,应是批评教育的责任与义务。
  老师有责任教育管理学生,但“方式”非常重要。《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中也指出,“前提是这种批评必须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人格,必须是充满善意和关爱的,是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和人格完善的,应该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也就是说,老师在批评教育孩子时,不能带有不良情绪,情绪失控往往会导致行为失当。
  研究生(论坛) 毕业的小刘老师在本市一所“重点”小学教书。一次上课时,她所教的四年级某班有个孩子总和别人说话,影响了课堂秩序,批评他也不听,小刘老师只好把这名男生“请”出教室。男生的妈妈听说后不依不饶,称小刘老师不尊重学生,没权力不让孩子听课,要求学校严肃处理。学校领导最终让小刘老师向家长赔礼道歉。
  本报记者、编辑请一名无关的小学生评论此事,小学生说:老师讲课好,我们就不会“乱”讲话;老师讲课虽然好,但拖了堂,我们也要讲话。
  当了20多年班主任的赵老师也曾碰到一桩“窝囊事”。她带高三毕业班,正值冲刺关键,班上一名女生多次不完成作业,她忍无可忍终于发作,冲女生说了一些“就像你这样的还想参加高考(论坛)”之类的话。女生甩门而出,转到其它学校读书。后来,学校就传出“赵老师为提高升学率将差生撵走”等言语。
  赵老师所教过的大部分学生都认为她“为人直爽,教学方法也很实际”,并不像传说的那样。但赵老师对这名女生说的话确实不适当,对这个女生造成了很不好的影响。
  “适当批评”标准无细则
  老师得凭经验具体实施
  未成年人保护法是我国的正式法律,它应该是教育部所发“规定”的法律依据。在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有“教师不得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条文。
  批评教育并不意味着体罚、“心罚”。采取怎样的批评形式才算“适当”?一些优秀的班主任结合自己的经验进行了诠释。
  “如果只表扬不批评,是对学生错误行为的放纵。”一向倡导“让学生在爱与尊重中受到教育”的史家小学特级教师孙蒲远认为,批评是一种艺术,要建立在尊重学生人格的基础上,不能有任何人身侮辱、讽刺挖苦。态度要真诚,就事论事。批评的内容要具体,不要牵扯家长以及孩子的过去。
  北京宏志中学主管德育的副校长李运良表示,对犯错的学生应该予以惩戒,但惩戒的方式要以学生“能接受”并“最终能改正”为目的。批评学生时可以采取单独沟通的方式,给犯错学生留一些“情面”。
  当了近30年班主任的北京22中特级教师田名凤相当直率:“惩戒应该在非常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进行,只要家长和学生都能接受即可。”
  然而,对于相当一部分年轻班主任来说,“适当批评”的尺度还是不容易掌握的。为此,他们希望主管部门能够对班主任的批评权做出详细解释,进一步明确职责,从而令班主任们敢于大胆管理学生、教育学生,同时也能避免滥用权力、随意批评学生。
其他文献
摘 要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作用,巧用教学方法,创设有效问题情景,让同学们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同时,设计开放问题,让他们自主学习,自主发展,另外教师要进行适当的指导、点拨,并逐步渗透数学思想方法,这样便能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充分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人,有效发挥同学们创新潜能。  关键词兴趣 思维 自主学习    一、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创新思维  兴
期刊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已深入人心的今天,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肩负的责任尤为重大。我们的教学,不再是过去的单纯的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标,我们更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方法的培养,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关键词化学教学 培养学生 能力    作为一名初中化学教师,在实施化学教学时,应舍弃传统的化学教学片面强调知识和技能目标,必须把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科学素养放在首要的位置。因此,努力创设生动活
期刊
摘 要开展有特色的学科建设既是社会发展对学校的要求,也是艺体自身发展的需要。本文从各个方面的要求探讨了作为建设艺体特色学科的主要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 艺术特色 学科建设 途径探究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为了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需求,近年来通过调整和整合形成了一大批的艺体专业。由于历史和现实的一些原因,我们与基础较好、办本科历史较长的院校相比,
期刊
摘 要在新课程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按照学生的语言学习认知规律和词汇的组成要素,运用多元化的学习思维模式,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知识素材,还能够让学生在理解记忆的过程中更好地予以灵活运用,以提高他们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关键词新课程 英语 教学    英语词汇是学生学习和运用语言的基本素材,也是提高他们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正是基于以上的认识,笔者以为,在新课程初中英语教学中,运用合理的
期刊
摘 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一要使学生明确诵读要求的重要性,二要引导学生有感情的诵读。  关键词高中语文 诵读 文学    阅读鉴赏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础,语文改革的关键,我国五六十年代的语文阅读教学由于受苏式教学方式影响形成了以教师为主的传统讲读教学,八十年代钱梦龙等改革语文教学,形成了自读,导读,讲读的教学模式。而九十年代的语文课堂教学曾一度陷入对学生条分缕析的知识传授的技术主义
期刊
摘 要在音乐教学中,孤独症儿童即兴表现的欲望是不容忽视的,他们由于疾病的原因,好动,注意力不集中,只有对表现的内容产生浓厚兴趣时,才能诱发他们表现的欲望。在即兴互动中,他们随乐而动,随乐而奏,随乐而舞,激发了他们参与音乐活动的积极性,唤醒了他们的音乐创造能力,在即兴活动中,得到音乐的快乐体验。  关键词孤独症 音乐体验 尝试    在特殊音乐教育中,有些国外的音乐教学法,值得我们借鉴,如德国音乐教
期刊
摘 要从体育舞蹈运动的特点出发,在阐述体育舞蹈提升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的基础上,论述了体育舞蹈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为体育舞蹈运动更好地在高校校园广泛的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体育舞蹈 高等院校 文化    一、舞蹈运动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一)学生的身体健康。  体育舞蹈是体育与艺术相结合的一种有氧代谢体育运动项目。优雅的姿态练习,可使大学生身体各个部位和肌肉得到协调,匀称
期刊
摘 要诗词教学中的意境再现能缩短读者与作者之间的时间、空间的距离,从而提高诗词鉴赏能力。诗词教学中意境再现要注重对意象的咀嚼和玩味、努力创设情景、重视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  关键词诗词教学 意境 意象 情景 联想    意境是中国古典诗词的独特范畴,意境一词最早由唐代诗人王昌龄提出;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将意境具体化,认为诗的极致在于“不着二字,尽得风流”,“羚羊挂角,无迹可求”。从此,意境成了古
期刊
摘 要古典诗词中对秋景的描写都是在反映作者的内心感受的,从内容上,无论是“颂秋”,还是“悲秋”;从风格上,无论是淡雅恬静,还是激情飞扬,皆出自于作者创作时的心态。因此,探析文学作品中的秋景描写,就要从作者内心的真实情感入手,进而把握秋景描写艺术方法,感受古典诗词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古典诗词 秋景描写 艺术探析    秋天是一个多彩收获、悠闲恬静的季节,也是一个空旷寂寥、萧瑟凋敝的季节,这就决定了
期刊
不知何时开始,每年的八月末、九月初一定会刮起一阵教师节该送什么礼物的讨论潮,并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倒也难怪大家为难,礼物送的轻了担心老师怪罪、送的重了又怕老师不收;既要表达出自己的感激之情、又不能俗气不堪,这教师节送礼尺度把握起来还真是很有难度。不过,大体上来说,教师节送礼可以分为如下三个派别:   温馨煽情传统派   代表礼物:鲜花、卡片   消费指数:★☆   其实,大多数的老师在乎的并不是礼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