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校本课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素质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bl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把好教学的质量关
  
  过去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教学是为考试服务的,片面追求升学率,考什么学什么。不考的科目不学甚至不开设,忽视了非考试科目的教学,学生的特长发挥不出来,综合素质得不到提高,使大部分学生毕业后,不能立足于社会。有的学生回到农村不会种地,甚至连一些作物和蔬菜的名字都叫不上来。给社会增加了很大的负担,是一种摧残特长人才的教学模式。所以。在校本课中实施素质教育势在必行,要上好校本课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而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认识问题,教学思想确立的正确与否,对教学质量有着重大影响,关系到是否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的问题。作为教学工作者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切实端正教学思想,把好质量关,是整个教学的前提,只有更新教育观念,加强校本教育,培养劳动素质,改变评价方法,才能强有力地推动校本课中素质教育的实施。
  
  二、改进教学方法
  
  校本课教学与其他学科不同。它既突出了基础性,又突出了可行性和操作性。这门课程的目标不是培养专门的技术人才。而是面向全体学生进行的一种技术启蒙与入门的技术教育。因此,必须改善教学方法。
  首先,在备课时,要认真领会大纲内容,钻研教材,不仅要备书本上的知识,而且还要备学生,不但备教法,还要备学法,不但备课内的,而且还要备课外的,使知识与实践相统一,这样才能防止课堂上出现漏洞,还要精心设计教案,增强它的可行性,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
  其次,在传授知识时,教师必须改进以往的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讲授作物收获时,应该采用讨论法、启发式教学法。通过讨论启发,使学生掌握收获大豆、玉米、高粱、谷子等农作物的最佳时机。讲授大棚黄瓜、西红柿栽培时,对于如何改善光照时间,控制湿度,才能提高蔬菜的产量,我采用的是指导法、阅读法等,使学生了解蔬菜的田间管理知识,使一些学习差的学生产生了学习劳技课的兴趣,决心自己进行大棚蔬菜的种植实验。通过改进教学方法,使学生容易接受知识,对知识巩固得深,记得牢。既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又体现了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同时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自身素质,为学生将来立足于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理论联系实际
  
  校本课的教学关键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这一原则。首先是由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的和内容决定的。我们培养的学生应该是德、智、体、美、劳等诸方面得到全需发展的人才,就是说,要使学生通过学习,既掌握系统的文化知识,又有一技之长,具有从事社会主义建设的本领,其次是科学知识本身的特点和学生认识活动规律所要求的。正如伟人毛泽东所说的:“实践一认识一再实践一再认识”。也就是说,科学知识本身来源于实践,并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发展。只有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才是防止书本知识和实践脱节的根本途径。例如,在泥塑课的教学中,我是先介绍橡皮泥的特点及泥塑的方法,然后根据我讲授的方法,让学生捏制一个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把最有特点的地方捏制出来,学生认真思考后,做出了各种形状不一、神态各异的作品。不但掌握了泥塑的技巧,又促进了学生智力的发展等。通过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独立操作、既动手、又动脑的能力,使学生的一技之长充分发挥出来,从而使学生形成了一定的生活和技巧,提高了学生的素质。
  
  四、培养学生的劳动品质
  
  校本课教学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实施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为使学生能够掌握一些实用技术和基本技能,为将来继续学习打下基础。这门课程对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品质,献身祖国四化大业,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
  首先,在传授知识时,让学生明确普天下劳动人民创造的财富来之不易。例如。讲授大棚蔬菜栽培时,要经过几个复杂的过程:催芽、选地、灌水、追肥以及在生长过程中的田间管理等。才能获得劳动果实。而这些劳动果实的取得,都是劳动人民用辛勤的汗水一滴一滴浇灌出采的。因此,我们必须珍惜它,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增强劳动观念,提高思想素质。
  其次,在组织学生参观作物栽培后,让学生参加实践,从整地、作池、播种、追肥、灌水以及田间管理到作物收获等劳动中,体验到辛苦,在辛苦中享受劳动的乐趣。既培养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又学到了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提高了技能,从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因此,通过劳动既培养了学生的劳动品质,又实施了素质教育。
  
  五、培养学生独立操作能力
  
  校本课,既要在课内学,又要在课外学;既要掌握理论知识,又要亲自动手实践。根据这一特点,我讲授完果树栽培技术后,组织学生集中或分散到实习基地去实践。首先,使学生了解果树的种类,品种的搭配,苗圃地的选择,掌握果树栽培的田间管理技术等。其次。请果农师傅给学生讲解有关果树栽培的知识,并进行示范操作,然后同学利用自家果树亲自实践。使学生将书本上的知识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既培养了学生独立操作能力,又学到了一定的技术。
  总之,在校本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素质是多方面的,我们应引起高度重视。及早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只要我们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懈地努力、探索、研究,一定能够将素质教育在校本课中贯彻下去。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
其他文献
导管消融给房颤患者带来获益的同时,也增加了卒中等栓塞事件的风险,为减少血管栓塞事件进行抗凝治疗又会导致患者出血风险增加.因此,对房颤消融患者如何进行围手术期抗凝管理
数学教师应根据数学教学目标,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在进行“双基”教学和培养能力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得到全面的提高,以达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对人才提出的要求。    一、重视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在中学数学教学内容中蕴含着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所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的人手,有意识地向学生进
德育是教育工作的灵魂,贯穿教育的始终,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并非只有教学为德育服务,德育也是可以为教学服务的。一流教师教人,二流教师教书。书教得再好,功夫在书上;人教好了,社会就会发展。教学中渗透德育,德育反作用于教学,教学和德育相得益彰。德育对信息技术教学也同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爱护机房设备、遵守机房规则的良好习惯    1.对学生加强思想教育。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结合教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伤科、骨科、神经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是引起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瑞典的统计资料表明,腰痛在轻劳动者中占53%,在重劳动者中占6_4%。腰痛患者中35%发生坐骨神经
新课改后的信息技术课,怎样才能让我们的课堂教学得到升华,使学生得到关注呢?怎样才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信息素养得以提高呢?肯定不能走以前的老路,“进机房先别动,教师讲学生听,然后学生照着做”。这样的课堂是沉闷的,是没有灵性的,是没有激情的,教学效果自然会大打折扣。  经过反思和尝试我发现激情的教师可以演绎激情的课堂,而激情的课堂可以引发学生的学习激情,激情的课堂一定是达到最佳教学状态的课堂。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