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活动应做到“四实”

来源 :中国学校体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ryanq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重理论更重实践
  教研活动最主要的不仅让参加教研的教师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让他们明白“应该怎样做”,不但需要理论引领,更需要教学实践的智慧。
  参加过数次县级教研活动,每次活动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尤其是持续数天的教研活动更是如此,但是教研活动的效果与投入并不成比例。以教研内容而言,几乎纯属理论性的内容。如课前要进行充分的预设、教学目标要制订得科学合理、教学步骤要清晰、教学环节要紧凑、教学方法要新颖、教学中要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其实这些我们看看教研材料就能明白,我们最想知道的是在具体的教学中如何才能做到,或者是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让我们明白怎样一步步地去做,而这却是最少的。
  理想中的教研,教研的内容应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并侧重于教学实践,能够联系具体的课堂教学的实例,展示教学方法与教学环节的具体处理,呈现最直观、最形象的认识,让参与者掌握更多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而不是纯理论性的东西。
  二、切实的教研内容
  不同的区域,教学条件和师资配备必然不同,那么本地区组织的教研活动就应该切合本地区的教学条件和师资水平。就农村学校尤其是偏远地区的农村学校而言,近几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确实改善了很多学校的教学条件,但并不能一刀切。学生多、场地差尤其是师资弱仍是多数学校不争的事实,这些地区组织的教研,就应该切合该地区的实际。如课堂教学中利用视频辅助教学、音乐进课堂、大量器材堆砌的情景练习等,这些教学条件根本达不到,教师在短时间内也很难接受与掌握。如果在这方面下功夫,教研活动的意义就不大。所以,研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方法、探究某一运动技术的高效教学,其前提条件是合理利用有限的资源和符合本地区教师的实际水平,而不是依赖大量的器材和“花样”的教学方法。此外,要特别注重教研成果在本片区各个学校普及推广的可行性。如,由于教育资源不足,学生在共同玩耍中自创了许多有趣的体育活动,不乏一些具有锻炼价值的活动为本地区的体育课堂教学提供了丰富的“乡土教材资源”。因此,该地区教研活动中能将学生们最喜欢玩的乡土体育活动内容引入课堂,能让课堂教学活力四射。
  三、真实的示范课
  教研活动中的示范课,观摩者从四面八方赶来,自然不想看到一节处处需要改进的常态课,但是处处可见打磨痕迹的示范课同样没有什么意义。
  教师进行教学成果展示时,“原生態”地展示给参加教研的教师,留给他们诸多思考的空间。少一些花样,多一点实效,让教师们在常态课教学中确实能够有所借鉴,学习归来,能将学到的东西运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探索适合自己学生的教学方法,从而有效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效果。
  四、实在的交流互动
  参加教研,参加者都是带着问题来的,教研过程中也会产生诸多想法,这些问题与想法期待与参加教研的专家或同行交流。有些教研活动,专家在台上利用多媒体讲得头头是道,讲完就不知去向,或者很少与下面的听众交流;组织方也没有认真组织教师们交流讨论,对许多教师而言,教研活动过后,问题还是问题,困惑还是困惑。
  俗话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于教研课而言,观摩者多少都有自己的思考或想法,很想与授课教师交流,而主持人往往定调太高,先进的教学理念、高效的课堂教学等诸多优点往那儿一摆,多数教师也就跟着只谈亮点,不足之处和商榷的地方或轻描淡写、或少有人提。其实,优点每人都看得到,无需多提,教研课中出现的问题才是最值得研讨交流的,集众人所长,找到最科学的解决方法,这些方法对于参与教研的教师是最有价值的。
其他文献
幼儿期是人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阶段,角色游戏被认为是关于幼儿未来定位与发展方向比较直接的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幼儿较早地了解和接触社会,也是幼儿走出家庭发展社会性的第一步。然而在角色游戏过程中,幼儿之间可能会因角色、道具争抢和情节设计等因素产生冲突,对此教师应当多渠道丰富幼儿游戏道具并自上而下摆脱性別刻板印象、合理有效地介入与指导,让幼儿学会自己解决问题而不是一味请求老师帮忙,这样才能有效减少幼儿
在社会活动当中规则意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行为要求,幼儿阶段可以说是培养幼儿规则意识的关键时期,是幼儿规则意识养成的关键阶段,为此,幼儿园要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作为基础性指导,开展一系列的有规划性的游戏活动,帮主幼儿在游戏的过程当中感受与理解规则,能够做到用规则来约束自己,从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游戏对培养幼儿规则意识的重要价值  游戏能够充分地调动起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容易把外在的规则要求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基本要求,依据学校体育课程改革基本理念,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运用现代教育创新理念,采用美妙的音乐节奏、舞蹈旋律、诗歌韵律和竹竿分合交替组合敲击节奏相融合的手段,形成跳竹竿的审美艺术教学创新体系,将我国少数民族的跳竹竿项目转化为具有娱乐性、趣味性、健身性和竞技性的学校体育教育资源。通过跳竹竿的艺术化教学,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关注
如今,人们对幼儿教育的重视度越来越高,幼儿教育除了要确保幼儿掌握知识,还要促进幼儿综合能力的提升。教师需要尝试将幼儿园游戏化课程和区域活动结合在一起,促使幼儿更好地参与教学活动。本文主要谈谈课程游戏化和区域活动结合的重要性,并针对具体方法提出一些个人的观点和看法。课程游戏化和区域活动结合的重要性  (一)促使幼儿更好地学习  幼儿年龄较小,天性爱玩,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教学形式。将课程游戏化和区域活
主持团队:安徽省阜阳市体育名师团队  主持人:来 迟 吕朝远  成 员:郭齐智 尹 涛 洪迎春 王翠影 刘 军 刘书奇  研讨话题:如何让趣味体育为课堂教学增光添彩  研讨网址:http://bbs.sports.edu.cn/viewthread.php?tid=6540
癫痫是大脑神经元突发性异常放电,从而导致短暂的大脑功能障碍的一种慢性疾病,癫痫又被俗称为“羊角风”“羊癫疯”。而60岁以上发生癫痫的人称为老年癫痫或者老年晚发性癫痫。老年癫痫作为一种继发性疾病,其发病原因、治疗等都与各年龄段癫痫不同,常见症状是以单纯部分性发作为主。老年癫痫发病原因  1.特发性癫痫。特发性癫痫又指原发性癫痫,是一种特定的癫痫综合征,无明确的病因,有些与遗传有关系。  2.继发性癫
既定的章程是“死”的,我们的教育是“活”的。作为大班教师,我面对幼儿的发展与变化,大胆尝试,在确保每日常规主线不变的前提下,根据幼儿当前的需求,顺应真实的状况,弹性安排部分活动,让教育拥有更多的灵活性。我着眼于特定的生活环节,或适当把控时间,或灵活调整内容,或弹性设置常规任务,力求做到既尊重幼儿的情感,又能实现保教育人的目标。随着探讨活动的推进,我们明显发现,相比小中班时期,大班幼儿具有更强的能力
通过对孙跃东老师的水平四(九年级)《双节棍—前反弹》课的仔细研究,深深体会到一堂好课少不了精心的设计与反思。这节课的课堂上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思想,并且在教学中运用了自我探究和互助活动的学习方式来达成预定的教学目标。通过不同的教法给学生自主的学习空间,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双节棍运动技能的练习,达到身体与心理健康的相互参透。以下是笔者对试教《双节棍—前反弹》这节课的体会和感悟。  一、
我国有着非常丰富的地域文化和多彩的风土人情,这些都可以作为幼儿教育的宝贵资源。在幼儿教育中,乡土资源和教学的结合可以培养幼儿的文化自信心,促使幼儿对人文风情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拓展幼儿的眼界。由于不同地域有着不同的人文风情,风俗习惯也存在差异,教师要充分挖掘当地乡土资源的优势,让其与幼儿园区域活动有机结合,有效丰富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内容。本文因地制宜,以竹子在区域活动中的应用为例,对幼儿园将乡土资源
7月9日上午,由常州市教育局、体育局共同主办的2016年常州市青少年阳光体育夏令营开营仪式在常州奥体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举行。江苏省教育厅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处处长张鲤鲤以及常州市教育局、常州市体育局的主要领导出席了开幕式,中国教育报等十多家媒体记者与来自全市八个营地的500多名学生代表共同参加了这次开营仪式。  2016年常州市青少年阳光体育夏令营共设6个版块、42个营地,囊括阳光体育、足球、艺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