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价与房价休戚相关,而调控土地市场,正是为了能够稳定房价。但自今年下半年以来,供需矛盾最为激烈的一线城市是这一轮房价的领涨先锋。国家统计局刚刚公布的数据显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个城市10月的房价同比上涨均超过了20%。地价房价连涨的预期不彻底斩断,怪圈永难逃出。

年底或略微降温
截至11月6日,北京土地整理储备中心挂出的经营性用地有26宗,都将在12月上旬前出让。26宗土地中,包含居住功能的有12宗。业内预计,今年北京土地成交额有望突破1600亿元。
中经联盟秘书长陈云峰表示,尽管有些地块价格偏高,但是北京市场空间大、需求旺盛,年底北京土地市场依然会持续高温。接受记者采访的多名开发商也表示:“只要不超过预期上限,就会参与竞争”。
业内人士认为,按照上述节奏,年底北京的土地供应量将继续维持高位。在房地产企业拿地需求普遍旺盛的情况下,北京的土地交易金额也将持续攀升。
此外,由于北京在土地出让中配建了大量保障性住房用地,导致纯商品房用地供应面积受到挤压,商品房地价会继续抬高。
“ 每年北京推地的数量是有一定的,一般10万到12万平米,不可能会有大幅度增加,政府也没那么多土地储备。” 东亚新华地产营销总监贾玉鹏说,如果一半都做保障性住房,百分之二十做工业用地及商业办公,剩下纯住宅用地的量就很少了。
尽管土地市场仍会保持火热,但相比之下,在9月中国10个热点城市的土地出让金、土地成交量和地价三者皆达到年内高峰后,10月中国热点城市的土地市场初现“退烧”迹象。
9月25日,国土部副部长胡存智要求供需紧张的一线城市要加大住宅用地供应,平抑地价,务必做到年内不再出“地王”。不久,北京顺义大龙地王二次入市遭暂停。此外,在全国各地也多次出现叫停地王事件。

近期政策走向对市场影响开始出现,开发商拿地积极性一定程度受到抑制。 11月19日,北京土地市场出现降温迹象,亦庄新城和丰台王佐镇各有一宅地出让,亦庄新城地块纯商品房楼面价不到2万元/平米,和8月间同区域宅地价格相比,每平方米下调约7000元。地块也仅吸引5家房企竞价。
亦有业内人士认为,土地市场降温与年底的时间节点有关,并不意味着整体走势发生明显改变。
应增加中低价地块供给
“北京今年供地力度绝对比往年大,调控政策也更严了,但房价和地价上涨速度还是很快。”北京房协秘书长陈志显得忧心忡忡。今年北京土地市场整体供应量明显上升,尤其是通州大兴等新城区域土地供应增加更为明显。
据21世纪不动产北京安信瑞德市场研究部的监测数据显示,通州区今年截止到目前成交的土地情况看,住宅及多功能用地规划建筑总面积为234万平米,同去年全年208万平米比,增长12.5%。
从11月开始,土地交易规模也大幅上升。在北京、上海、深圳近期出台的“强化版”楼市调控政策中,尤其是近期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均包含增加土地供应的思路。“京七条”后,北京自住型商品住房地块供应明显增加,普通用地供应也在增加。
“但多数是高价地,高价地改变了预期,使得人们造成了房价仍然会快速上涨的预期。”陈志说。下半年以来,“地王”导致周边的普通商品房价格也“水涨船高”。
今年7月,北京市场接连出现两块地王,其中夏家胡同地王楼面价高达4万元/平米,孙河地王楼面价逼近5万元/平米,两块地王未来项目的预计销售均价将分别逼近6万元和8万元。再如11月成交的亦庄河西板块地块,以及备受关注的朝阳区东坝南区土地,商品房部分楼面价都堪称高价地。
在陈志看来,简单增加供给是没用的,要增加优质低价的普通商品房供给,形成导向性,才能降低房价上涨预期。但由于“人多地少”的客观特征,一线城市市场供求关系没有办法通过大规模供应土地来获得缓解。
斩断房地连涨链条
尽管从短期来看,自住型商品房用地有可能挤占商品房用地,但中长期来看,自住型商品房用地入市后,无疑会改变地价和房价连涨的预期。在北京“低端有保障、中端有支撑、高端有市场”的三轨制的思路下,未来整个北京很可能会形成保障型住房、自住型商品房、商品房的三元化市场格局。
郭毅表示,从时间上推算,首宗成交的“自住型商品房”用地是11月4日,保利首开联合体竞得的朝阳区东坝地块,最快上市时间也要到明年下半年,而“自住型商品房”的规模化上市最快也要到明年底,因此效力在一年后方能显现。
另一个被寄予能斩断房价地价连涨链条的,是近日呼声甚高的农村集体土地入市,如农村集体土地入市顺利实现,大量低成本闲置的农村建设用地,将极大平抑土地市场价格。
三中全会公报表示:“中国将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这意味着土地制度将迎来重大变革,城乡建设用地“同地、同权、同价”或成为未来土地改革的一个方向。目前,广东、四川、湖北、安徽、重庆等多个省市已经展开了农村土地集体入市的实质性试点。
11月20日,据《新京报》报道,北京已经基本完成了集体土地所有权的确权,明年将开展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的确权工作。此外,北京已经纳入国土部治理“小产权房”的试点城市。
陈云峰表示,目前房价高,很大原因是地价、税负和融资成本非常高,因此未来要减少建设环节的各种费用,降低房地产业的税负和融资成本,进行财税体制改革、完善金融市场等改革。配合土地供给,理顺供求关系将使房价趋于稳定。

年底或略微降温
截至11月6日,北京土地整理储备中心挂出的经营性用地有26宗,都将在12月上旬前出让。26宗土地中,包含居住功能的有12宗。业内预计,今年北京土地成交额有望突破1600亿元。
中经联盟秘书长陈云峰表示,尽管有些地块价格偏高,但是北京市场空间大、需求旺盛,年底北京土地市场依然会持续高温。接受记者采访的多名开发商也表示:“只要不超过预期上限,就会参与竞争”。
业内人士认为,按照上述节奏,年底北京的土地供应量将继续维持高位。在房地产企业拿地需求普遍旺盛的情况下,北京的土地交易金额也将持续攀升。
此外,由于北京在土地出让中配建了大量保障性住房用地,导致纯商品房用地供应面积受到挤压,商品房地价会继续抬高。
“ 每年北京推地的数量是有一定的,一般10万到12万平米,不可能会有大幅度增加,政府也没那么多土地储备。” 东亚新华地产营销总监贾玉鹏说,如果一半都做保障性住房,百分之二十做工业用地及商业办公,剩下纯住宅用地的量就很少了。
尽管土地市场仍会保持火热,但相比之下,在9月中国10个热点城市的土地出让金、土地成交量和地价三者皆达到年内高峰后,10月中国热点城市的土地市场初现“退烧”迹象。
9月25日,国土部副部长胡存智要求供需紧张的一线城市要加大住宅用地供应,平抑地价,务必做到年内不再出“地王”。不久,北京顺义大龙地王二次入市遭暂停。此外,在全国各地也多次出现叫停地王事件。

近期政策走向对市场影响开始出现,开发商拿地积极性一定程度受到抑制。 11月19日,北京土地市场出现降温迹象,亦庄新城和丰台王佐镇各有一宅地出让,亦庄新城地块纯商品房楼面价不到2万元/平米,和8月间同区域宅地价格相比,每平方米下调约7000元。地块也仅吸引5家房企竞价。
亦有业内人士认为,土地市场降温与年底的时间节点有关,并不意味着整体走势发生明显改变。
应增加中低价地块供给
“北京今年供地力度绝对比往年大,调控政策也更严了,但房价和地价上涨速度还是很快。”北京房协秘书长陈志显得忧心忡忡。今年北京土地市场整体供应量明显上升,尤其是通州大兴等新城区域土地供应增加更为明显。
据21世纪不动产北京安信瑞德市场研究部的监测数据显示,通州区今年截止到目前成交的土地情况看,住宅及多功能用地规划建筑总面积为234万平米,同去年全年208万平米比,增长12.5%。
从11月开始,土地交易规模也大幅上升。在北京、上海、深圳近期出台的“强化版”楼市调控政策中,尤其是近期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均包含增加土地供应的思路。“京七条”后,北京自住型商品住房地块供应明显增加,普通用地供应也在增加。
“但多数是高价地,高价地改变了预期,使得人们造成了房价仍然会快速上涨的预期。”陈志说。下半年以来,“地王”导致周边的普通商品房价格也“水涨船高”。
今年7月,北京市场接连出现两块地王,其中夏家胡同地王楼面价高达4万元/平米,孙河地王楼面价逼近5万元/平米,两块地王未来项目的预计销售均价将分别逼近6万元和8万元。再如11月成交的亦庄河西板块地块,以及备受关注的朝阳区东坝南区土地,商品房部分楼面价都堪称高价地。
在陈志看来,简单增加供给是没用的,要增加优质低价的普通商品房供给,形成导向性,才能降低房价上涨预期。但由于“人多地少”的客观特征,一线城市市场供求关系没有办法通过大规模供应土地来获得缓解。
斩断房地连涨链条
尽管从短期来看,自住型商品房用地有可能挤占商品房用地,但中长期来看,自住型商品房用地入市后,无疑会改变地价和房价连涨的预期。在北京“低端有保障、中端有支撑、高端有市场”的三轨制的思路下,未来整个北京很可能会形成保障型住房、自住型商品房、商品房的三元化市场格局。
郭毅表示,从时间上推算,首宗成交的“自住型商品房”用地是11月4日,保利首开联合体竞得的朝阳区东坝地块,最快上市时间也要到明年下半年,而“自住型商品房”的规模化上市最快也要到明年底,因此效力在一年后方能显现。
另一个被寄予能斩断房价地价连涨链条的,是近日呼声甚高的农村集体土地入市,如农村集体土地入市顺利实现,大量低成本闲置的农村建设用地,将极大平抑土地市场价格。
三中全会公报表示:“中国将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这意味着土地制度将迎来重大变革,城乡建设用地“同地、同权、同价”或成为未来土地改革的一个方向。目前,广东、四川、湖北、安徽、重庆等多个省市已经展开了农村土地集体入市的实质性试点。
11月20日,据《新京报》报道,北京已经基本完成了集体土地所有权的确权,明年将开展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的确权工作。此外,北京已经纳入国土部治理“小产权房”的试点城市。
陈云峰表示,目前房价高,很大原因是地价、税负和融资成本非常高,因此未来要减少建设环节的各种费用,降低房地产业的税负和融资成本,进行财税体制改革、完善金融市场等改革。配合土地供给,理顺供求关系将使房价趋于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