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课外教育成为了小学生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学生仅靠课内阅读远远不够,提高课外文学阅读量不仅有利于增加小学生的知识储备量和提升小学生的文学内涵,而且能够提高其学习语文的效率。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的关系特别像矛和盾,缺一不可。培养学生课外阅读习惯,能使学生从小就开始对阅读产生主动性,对其今后学习影响深远。这一种新兴教学方式的引入,在实践时必然会出现许多问题,且将是一个长期才能见效的改革。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课内外阅读;有效衔接方式;持久战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将课外阅读引入小学课堂中,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全面阅读能力,以课内阅读为主要抓手,辅之课外阅读教学,使其互为补充。把课上学习的方式方法引入至课外阅读,因为二者其实并没有明显的分界。密切联系课内和课外阅读,学生从课内向课外主动进行阅读对其自主性培养有莫大推力。此项工作的开展,其影响力不仅体现在学生阅读能力培养上,更表现在社会价值观的塑造上,这是教育的重要目标。
一、小学语文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并举的重大意义
(一)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水平
小学语文学习中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缺一不可,随着我国教学体系的不断完善,这一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关注,课内阅读关注方式方法的学习,课外阅读注重知识延伸,二者有机结合,阅读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要实现这一目标,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至关重要,一旦兴趣培养起来,学生才有阅读的主动性。不仅要以课内阅读着手点,还要找寻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的有机联系,摆脱因为课内阅读量的有限而对学生阅读范围的限制的问题。
(二)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把课外阅读同课内阅读相连接,这是对语文阅读教学的重大改革,对素质教育工作的推进有不可言喻的影响。一方面,学生更容易明白课堂语文知识,另一方面,学生也能够在课后有更多可供自己支配的自由时间来供阅读课外书籍。除此之外,做好语文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有效衔接工作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更深层次的涵义是能够大大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进而为阅读教学的开展提供强大助力。
(三)激发学生语文阅读兴趣
如何激发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是老师的一堂必修课。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大多的流程都是先介绍一下课文背景,然后识字、解决课后习题。可能在学期的开始时,学上有语文阅读上的劲头,可面对之后,日复一日的学习课内知识,并且以周而复始的模式来教学,会让学生产生厌倦情绪,丧失学习兴趣。而课外阅读的课堂引进,可以课本内容为基础,像课外知识进行拓展,通过课外书籍及影视片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寻找学生的关注点,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感觉到阅读的新鲜感,不至于再重复,枯燥的学习中失去兴趣。
二、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衔接的具体方法
(一)寻求课内外阅读的交汇点
真正意义上的教育不仅仅是传授书本上的内容,而是交给学生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有效结合课内外的语文知识,寻找课内外阅读的知识交汇点,而不是只以课内阅读为抓手。通过这样的方法,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例如,在讲语文课本《黄继光》这篇课文时,可以让学生们提前收集了解关于黄继光的相关背景介绍及具体资料,在课堂上交流分享,使学生们资源共享,一起扩充阅读的知识面。
(二)以教材知识为主线,积极引导学生拓展课外阅读
在课堂阅读教学中,老师若能提前对课本知识体系进行研究,从而在教学中辅以穿插课外知识。比如,在课内文章《蟋蟀的住宅》中,讲解文章不拘泥于其单一性,而融会贯通整个文学体系,从一文向多文拓展,《昆虫记》加在这里就非常合适,通过对课外知识的补充,让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此类从兴趣出发的教学方式,对学生阅读学习的主动性培养非常强,长时间后,甚至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分享一些自己喜欢的课外书籍,可以在班级里设置读书角让学生之间互相传递着看,然后和大家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体会,说说自己受到了怎样的启发有怎样的感悟。
(三)引入课内外教学的整合实例,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光说不练假把式”,光给学生们讲解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结合实际的阅读素材,引入课内外教学的整合实例,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例如,在《司马光》这篇課文中,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第一次接触到文言文,对文章中特有的句式结构及用词用句不理解,就难以理解课文的思想主旨。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教师可以先给学生们介绍故事发生的背景,引导学生对《世说新语》、《孟母三迁》等课外内容进行预阅读,鼓励学生们建立学习的自信心。当学生们感受到文言文中的乐趣时,便能将自己熟悉的生活和阅读素材联系起来,教师应该做好日常的学习表率,不断地提升自身的阅读量的积累,带领学生进入到深层次的阅读空间。通过语文课内外阅读的积累,每个学生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题材,并和老师同学相互交流,分享阅读资源,实现文学素养的提升。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水平的提升不在一朝一夕,老师要在平时的教学中下功夫,要有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有坚忍不拔的毅力,课外阅读向课堂的引进,对学生阅读水平的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培育都具有重要影响。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深入理解阅读的方法,运用到课外阅读中去,这样课外阅读也会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语文阅读能力,二者相互影响,合力巨大。
参考文献
[1]王桂珍.农村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衔接的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9(16):245-246.
[2]张小平.浅谈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整合教学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2):148.
[3]张德琴.小学语文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的教学衔接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0(49):164-165.
新疆喀什市第九小学 844000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课内外阅读;有效衔接方式;持久战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将课外阅读引入小学课堂中,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全面阅读能力,以课内阅读为主要抓手,辅之课外阅读教学,使其互为补充。把课上学习的方式方法引入至课外阅读,因为二者其实并没有明显的分界。密切联系课内和课外阅读,学生从课内向课外主动进行阅读对其自主性培养有莫大推力。此项工作的开展,其影响力不仅体现在学生阅读能力培养上,更表现在社会价值观的塑造上,这是教育的重要目标。
一、小学语文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并举的重大意义
(一)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水平
小学语文学习中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缺一不可,随着我国教学体系的不断完善,这一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关注,课内阅读关注方式方法的学习,课外阅读注重知识延伸,二者有机结合,阅读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要实现这一目标,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至关重要,一旦兴趣培养起来,学生才有阅读的主动性。不仅要以课内阅读着手点,还要找寻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的有机联系,摆脱因为课内阅读量的有限而对学生阅读范围的限制的问题。
(二)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把课外阅读同课内阅读相连接,这是对语文阅读教学的重大改革,对素质教育工作的推进有不可言喻的影响。一方面,学生更容易明白课堂语文知识,另一方面,学生也能够在课后有更多可供自己支配的自由时间来供阅读课外书籍。除此之外,做好语文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有效衔接工作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更深层次的涵义是能够大大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进而为阅读教学的开展提供强大助力。
(三)激发学生语文阅读兴趣
如何激发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是老师的一堂必修课。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大多的流程都是先介绍一下课文背景,然后识字、解决课后习题。可能在学期的开始时,学上有语文阅读上的劲头,可面对之后,日复一日的学习课内知识,并且以周而复始的模式来教学,会让学生产生厌倦情绪,丧失学习兴趣。而课外阅读的课堂引进,可以课本内容为基础,像课外知识进行拓展,通过课外书籍及影视片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寻找学生的关注点,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感觉到阅读的新鲜感,不至于再重复,枯燥的学习中失去兴趣。
二、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衔接的具体方法
(一)寻求课内外阅读的交汇点
真正意义上的教育不仅仅是传授书本上的内容,而是交给学生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有效结合课内外的语文知识,寻找课内外阅读的知识交汇点,而不是只以课内阅读为抓手。通过这样的方法,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例如,在讲语文课本《黄继光》这篇课文时,可以让学生们提前收集了解关于黄继光的相关背景介绍及具体资料,在课堂上交流分享,使学生们资源共享,一起扩充阅读的知识面。
(二)以教材知识为主线,积极引导学生拓展课外阅读
在课堂阅读教学中,老师若能提前对课本知识体系进行研究,从而在教学中辅以穿插课外知识。比如,在课内文章《蟋蟀的住宅》中,讲解文章不拘泥于其单一性,而融会贯通整个文学体系,从一文向多文拓展,《昆虫记》加在这里就非常合适,通过对课外知识的补充,让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此类从兴趣出发的教学方式,对学生阅读学习的主动性培养非常强,长时间后,甚至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分享一些自己喜欢的课外书籍,可以在班级里设置读书角让学生之间互相传递着看,然后和大家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体会,说说自己受到了怎样的启发有怎样的感悟。
(三)引入课内外教学的整合实例,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光说不练假把式”,光给学生们讲解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结合实际的阅读素材,引入课内外教学的整合实例,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例如,在《司马光》这篇課文中,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第一次接触到文言文,对文章中特有的句式结构及用词用句不理解,就难以理解课文的思想主旨。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教师可以先给学生们介绍故事发生的背景,引导学生对《世说新语》、《孟母三迁》等课外内容进行预阅读,鼓励学生们建立学习的自信心。当学生们感受到文言文中的乐趣时,便能将自己熟悉的生活和阅读素材联系起来,教师应该做好日常的学习表率,不断地提升自身的阅读量的积累,带领学生进入到深层次的阅读空间。通过语文课内外阅读的积累,每个学生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题材,并和老师同学相互交流,分享阅读资源,实现文学素养的提升。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水平的提升不在一朝一夕,老师要在平时的教学中下功夫,要有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有坚忍不拔的毅力,课外阅读向课堂的引进,对学生阅读水平的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培育都具有重要影响。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深入理解阅读的方法,运用到课外阅读中去,这样课外阅读也会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语文阅读能力,二者相互影响,合力巨大。
参考文献
[1]王桂珍.农村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衔接的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9(16):245-246.
[2]张小平.浅谈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整合教学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2):148.
[3]张德琴.小学语文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的教学衔接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0(49):164-165.
新疆喀什市第九小学 84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