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选举那天,汤金水溜进小学校,乘人不备抱起装选票的啤酒箱,跑到附近的水龙头下,顺手拧开旋钮,然后两手一起伸进箱中,搅拌加上撕扯。当后边四个人追过来制止其严重行为时,已经晚了。等大家把选票倒出来,所有选票都碎了。这时人们才发现肇事者已经不见了。
十几分钟后,事情到了我这里,是溪坂乡书记吕忠打的电话。
“罗副,你干什么?”吕忠说,“郑县长大火。”我说我在乡派出所。吕忠提到的郑县长叫郑小华,性别女,其职务是常务副县长。
吕忠把情况简略说了一下。他已经打电话报告了郑小华,郑小华还在县里开会,一时脱不开,让吕忠立即找我商量。我叫罗炳泉,是县民政局副局长,奉命带人到溪坂乡指导村级选举。
其实,郑小华早有指示,抓人。我把电话交给派出所所长,让他们自己谈。孙所长与吕忠通话时面有难色。汤金水浇投票箱这件事性质如何确定,能不能只凭这条就抓人,还得考虑法律依据是否充分。但是领导已经发话,他怎么办?这种问题不好回答。
那时不敢懈怠。只能赶紧先到现场。我搭乘孙所长的警车,一起前往出事的坂达村。我们到达时,吕忠已经先行赶到。我询问领导是否还有什么交代?吕忠说郑县长没有具体交代,只指示与指导组罗副局长研定。
这就是我的事了。我说今天这件事怎么办?我认为还是四个字,依法办事。选举时间经由选举委员会公告,具有法定效力,没有不可抗因素,未经法定程序,应当依法进行。
吕忠赞成,说行。我们说的不是小学校这个投票点,是坂达村当天投票的另几个地方。小学校这个点人口最多,少了这里的票数,当天坂达村选举已经不可能统计出完整结果,但是让另外那四个自然村的投票进行到底,比今天一起停下,过两天再一起重搞要省劲数倍。
场上其他人没有不同意见,大家商量片刻即分头行事。另一紧迫事项就是追索肇事者。肇事者汤金水出于什么缘故,大家心里很明白。无论理由多大,如此行为已犯规,必须处置。
几分钟后,张贵生过来了。张贵生大约三十出头,是本届坂达村村委会主任候选人之一。由郑小华常务副县长直接领导的这场村级选举的最终结果,就是要让这位张贵生成为村主任,俗称村长。张贵生的前任叫张茂发,今年七十三岁,主持村政已近四十年,是他的岳父。
今天上午八点起,张贵生一直在小学校操场上晃来晃去,注意到了场中的所有异常情况。“还有一个女的,”他报告说,这位女子到处照相,不仅知道老村长是张贵生岳父,还拍了汤金水浇啤酒箱。
不久,郑小华副县长就坐轿车到了。我们把情况一一报告。
2
我解释一下坂达村怎么回事。
三年多前,坂达村三百多个村民闯进相邻的达西村,把一大型火葬场施工地段堵个水泄不通。火葬场并不修在坂达,但闹事村民说两村相邻,火葬场建在上风处,死人灰会吹到坂达,太晦气。
坂达村民闹场的当天,我奉命随同郑小华副县长前往溪坂乡处理该案。乡里出面的是吕忠,时为乡长,还不是书记。但没有老资格村书记张茂发似乎谁也解决不了此事,而张茂发病了还在住院。吕忠感叹说老人家是尊大神,请了但人家不来。
郑副县长当即决定派我和一位副乡长去请神。我去县医院见到了张茂发,初次见面,印象很深。他先还是不愿意去,后来被我故意刺激才答应。
我们坐着轿车直接去了达西村工地上。张茂发让司机打开轿车车顶的天窗,他在车里站起来,把身子从天窗伸出去,大声吼叫“都看见沒有?是我!我还在,没死。”他下令,“都给我回去。”一小时后人走光了,工地恢复平静。
此后一晃三年,我没再见过张茂发。
上星期六晚间有电话到,要我立刻到县政府开会。我很吃惊赶到政府大楼,见到了郑小华。她说这回是村选举。坂达村选举村委会,挺麻烦,弄不好要出事。上级领导特别交代,不能掉以轻心。决定让我去,除了因为村民自治组织选举属民政工作范围,也因为我参与过殡仪馆事件,对当地情况有些了解。
于是我就到了溪坂,与张茂发再次相逢于坂达村。很巧,居然又是相见于病床。上一次是在医院。这一次在张茂发自己家中。我知道他需要为某一个人再活几年,这人就是张贵生,其女婿,现任村委副主任。这件事挺麻烦,用郑小华副县长的说法,弄不好要出大事。本市已经有因为选举而买凶杀人的了,
张茂发做了四十几年的村长,没人敢挑战。但这次张贵生有了竞争对手,这人叫汤金山,汤金水是他弟弟。上星期六晚间,郑小华派我下乡指导,与这位汤金山有关。说弄不好要出大事,并不是已经发现汤氏兄弟暗藏炸药,或者买枪买人,只因为有迹象表明张贵生很可能上不去,汤金山将取而代之。
村民愿选汤金山,或者张贵生,那是村民行使自己的权力,别人管不着,也没有必要多管。为什么坂达村不一样?因为上级领导有交代。坂达村主要有三个姓,分别为张、汤、陈,张姓人口最多,占村民近一半,宗族关系比较复杂。多年来,该村经济比周边好。这不仅是张茂发能干,还有一个人物很要紧,这人叫做张盛,本村人,现任本市副市长。这位张盛副市长原名张茂盛,他的长兄就是张茂发。两人间有十数岁之差,所谓长兄如父,如此过来,两兄弟感情实不一般。因此坂达村的选举与他村有别,备受关注。
3
我询问女子贵姓,她说姓李,可以叫她李老师。
我是带着乡民政助理员小王一起上门的。我告诉她,我找她是想核实一下坂达村选举时的情况。听说当时她在小学校,还拍了不少照片,所以专程拜访。
她不正面回答,说她确实知道一些情况。例如选举之前有个候选人被拘捕了,听说这个人在村民中呼声最高。村庄附近有一大片水面,本来是公有的,现在成了私家的,多年来村民反映很强烈,却没有人来管。有一个人把一个村子看成自己的家族领地,准备在这里实行世袭,父退婿继,当地官员不顾法律规定,卖力予以支持,号称指导,因为这人背有靠山。她听起来,觉得特别有意思。
我说李老师听到的只是一方面的说法。我告诉她我不清楚她是什么人,但是我在意汤金水这个人。他高中毕业后,家人千方百计,想办法弄钱,供他参加三次高考,最后读成人大专,毕业不久,目前无业在家。这年轻人日子还很长。
她脸上的笑容消失了。“你什么意思?”我说把这样一个年轻人推上去,会有后果的。不管弄出什么事,李老师可以一走了之,汤金水没处跑,可能就给毁在这里。她看着我,好一会儿。
这时有手机铃响。我们坐在沙发上耐心等待,因为任务尚未完成。她这个电话讲了很长,像是谈公事,然后就说到了我,说她发现山旮旯小地方什么乌七八糟的人都有。
我向小王招手,未经告辞,离开了房间。本次拜访就此了结。 呆下去只怕会出事。她个人当然什么事都不会有,但是她会祸及他人。弄不好会有人掉乌纱帽,例如本人。李老师对我们这些人有看法,所以帽子掉了活该,这个没关系。问题是对汤金水兄弟也不好。他们要生活要发展,周边环境搞得这么复杂,日后怎么办?
她认为我的逻辑很奇怪。
与上回指导相同,我跟她谈汤金水。事实上,汤金水前两度高考,虽成绩很差,却并不是无学可上,只是分数达不到他想要的专业,所以放弃。最后他如愿以偿,读了那个专业。那是什么?法律。汤金水有一张法律专业的大专文凭,虽然现在无业,却有望在今后从事法律事务。汤家并不富裕,汤金水的父亲和兄长为他付出很多,可见他以及他选定的这条道路寄托着全家人的期待,弱者改变命运的愿望总是这么强烈与执着。现在因为一场村级选举,年轻人一怒肇事,拒不合作,让自己陷入困境。如果进一步恶性发展,成为一个污点,可能影响甚至让他丧失今后从事法律业务的资格。这家人的期待和改变命运的愿望将因此破灭。
她说:“所以要忍气吞声,任你摆布?”我说:“我是在维护他。”
我给她介绍当下农村选举若干典型案例,基层民主进程中出现一些问题,包括坂达村这种问题并不奇怪,因為基础就是这样,只能逐步完善。我以为眼下最应当形成的共识就是承认和遵守规则,否则都可以乱来,这还怎么民主?
她说:“你嘴上讲规则,底下都是潜规则。你在坂达村指导,真实目的就是维护张家利益。这种规则不要也罢。”
我表示李老师可以说气话,汤金水却不能因此动手搞啤酒箱政变,这是规则。通过本次换届选举,坂达村村民的意愿已经得到更多的表达,下一任村长无论姓什么,都不能像前任一样行事,都必须处置大水窟等等问题,让村民更多地分享权益。这就有进步。是相关规则、指导和选举产生的成果。李老师应当看到。
第二天,重选公告和汤金水的检讨书一并张贴出去,重选定于三天之后举行。公告与检讨书张贴出去的同时,李老师不辞而别。
6
坂达村选举圆满结束。汤金水被处行政拘留五天。汤金山之案未予刑事追究。汤金山回到溪坂乡,继续开车跑运输,决意参加本村大水窟新一轮承包竞标。
(原载于《人民文学》2008年第10期)
选举那天,汤金水溜进小学校,乘人不备抱起装选票的啤酒箱,跑到附近的水龙头下,顺手拧开旋钮,然后两手一起伸进箱中,搅拌加上撕扯。当后边四个人追过来制止其严重行为时,已经晚了。等大家把选票倒出来,所有选票都碎了。这时人们才发现肇事者已经不见了。
十几分钟后,事情到了我这里,是溪坂乡书记吕忠打的电话。
“罗副,你干什么?”吕忠说,“郑县长大火。”我说我在乡派出所。吕忠提到的郑县长叫郑小华,性别女,其职务是常务副县长。
吕忠把情况简略说了一下。他已经打电话报告了郑小华,郑小华还在县里开会,一时脱不开,让吕忠立即找我商量。我叫罗炳泉,是县民政局副局长,奉命带人到溪坂乡指导村级选举。
其实,郑小华早有指示,抓人。我把电话交给派出所所长,让他们自己谈。孙所长与吕忠通话时面有难色。汤金水浇投票箱这件事性质如何确定,能不能只凭这条就抓人,还得考虑法律依据是否充分。但是领导已经发话,他怎么办?这种问题不好回答。
那时不敢懈怠。只能赶紧先到现场。我搭乘孙所长的警车,一起前往出事的坂达村。我们到达时,吕忠已经先行赶到。我询问领导是否还有什么交代?吕忠说郑县长没有具体交代,只指示与指导组罗副局长研定。
这就是我的事了。我说今天这件事怎么办?我认为还是四个字,依法办事。选举时间经由选举委员会公告,具有法定效力,没有不可抗因素,未经法定程序,应当依法进行。
吕忠赞成,说行。我们说的不是小学校这个投票点,是坂达村当天投票的另几个地方。小学校这个点人口最多,少了这里的票数,当天坂达村选举已经不可能统计出完整结果,但是让另外那四个自然村的投票进行到底,比今天一起停下,过两天再一起重搞要省劲数倍。
场上其他人没有不同意见,大家商量片刻即分头行事。另一紧迫事项就是追索肇事者。肇事者汤金水出于什么缘故,大家心里很明白。无论理由多大,如此行为已犯规,必须处置。
几分钟后,张贵生过来了。张贵生大约三十出头,是本届坂达村村委会主任候选人之一。由郑小华常务副县长直接领导的这场村级选举的最终结果,就是要让这位张贵生成为村主任,俗称村长。张贵生的前任叫张茂发,今年七十三岁,主持村政已近四十年,是他的岳父。
今天上午八点起,张贵生一直在小学校操场上晃来晃去,注意到了场中的所有异常情况。“还有一个女的,”他报告说,这位女子到处照相,不仅知道老村长是张贵生岳父,还拍了汤金水浇啤酒箱。
不久,郑小华副县长就坐轿车到了。我们把情况一一报告。
2
我解释一下坂达村怎么回事。
三年多前,坂达村三百多个村民闯进相邻的达西村,把一大型火葬场施工地段堵个水泄不通。火葬场并不修在坂达,但闹事村民说两村相邻,火葬场建在上风处,死人灰会吹到坂达,太晦气。
坂达村民闹场的当天,我奉命随同郑小华副县长前往溪坂乡处理该案。乡里出面的是吕忠,时为乡长,还不是书记。但没有老资格村书记张茂发似乎谁也解决不了此事,而张茂发病了还在住院。吕忠感叹说老人家是尊大神,请了但人家不来。
郑副县长当即决定派我和一位副乡长去请神。我去县医院见到了张茂发,初次见面,印象很深。他先还是不愿意去,后来被我故意刺激才答应。
我们坐着轿车直接去了达西村工地上。张茂发让司机打开轿车车顶的天窗,他在车里站起来,把身子从天窗伸出去,大声吼叫“都看见沒有?是我!我还在,没死。”他下令,“都给我回去。”一小时后人走光了,工地恢复平静。
此后一晃三年,我没再见过张茂发。
上星期六晚间有电话到,要我立刻到县政府开会。我很吃惊赶到政府大楼,见到了郑小华。她说这回是村选举。坂达村选举村委会,挺麻烦,弄不好要出事。上级领导特别交代,不能掉以轻心。决定让我去,除了因为村民自治组织选举属民政工作范围,也因为我参与过殡仪馆事件,对当地情况有些了解。
于是我就到了溪坂,与张茂发再次相逢于坂达村。很巧,居然又是相见于病床。上一次是在医院。这一次在张茂发自己家中。我知道他需要为某一个人再活几年,这人就是张贵生,其女婿,现任村委副主任。这件事挺麻烦,用郑小华副县长的说法,弄不好要出大事。本市已经有因为选举而买凶杀人的了,
张茂发做了四十几年的村长,没人敢挑战。但这次张贵生有了竞争对手,这人叫汤金山,汤金水是他弟弟。上星期六晚间,郑小华派我下乡指导,与这位汤金山有关。说弄不好要出大事,并不是已经发现汤氏兄弟暗藏炸药,或者买枪买人,只因为有迹象表明张贵生很可能上不去,汤金山将取而代之。
村民愿选汤金山,或者张贵生,那是村民行使自己的权力,别人管不着,也没有必要多管。为什么坂达村不一样?因为上级领导有交代。坂达村主要有三个姓,分别为张、汤、陈,张姓人口最多,占村民近一半,宗族关系比较复杂。多年来,该村经济比周边好。这不仅是张茂发能干,还有一个人物很要紧,这人叫做张盛,本村人,现任本市副市长。这位张盛副市长原名张茂盛,他的长兄就是张茂发。两人间有十数岁之差,所谓长兄如父,如此过来,两兄弟感情实不一般。因此坂达村的选举与他村有别,备受关注。
3
我询问女子贵姓,她说姓李,可以叫她李老师。
我是带着乡民政助理员小王一起上门的。我告诉她,我找她是想核实一下坂达村选举时的情况。听说当时她在小学校,还拍了不少照片,所以专程拜访。
她不正面回答,说她确实知道一些情况。例如选举之前有个候选人被拘捕了,听说这个人在村民中呼声最高。村庄附近有一大片水面,本来是公有的,现在成了私家的,多年来村民反映很强烈,却没有人来管。有一个人把一个村子看成自己的家族领地,准备在这里实行世袭,父退婿继,当地官员不顾法律规定,卖力予以支持,号称指导,因为这人背有靠山。她听起来,觉得特别有意思。
我说李老师听到的只是一方面的说法。我告诉她我不清楚她是什么人,但是我在意汤金水这个人。他高中毕业后,家人千方百计,想办法弄钱,供他参加三次高考,最后读成人大专,毕业不久,目前无业在家。这年轻人日子还很长。
她脸上的笑容消失了。“你什么意思?”我说把这样一个年轻人推上去,会有后果的。不管弄出什么事,李老师可以一走了之,汤金水没处跑,可能就给毁在这里。她看着我,好一会儿。
这时有手机铃响。我们坐在沙发上耐心等待,因为任务尚未完成。她这个电话讲了很长,像是谈公事,然后就说到了我,说她发现山旮旯小地方什么乌七八糟的人都有。
我向小王招手,未经告辞,离开了房间。本次拜访就此了结。 呆下去只怕会出事。她个人当然什么事都不会有,但是她会祸及他人。弄不好会有人掉乌纱帽,例如本人。李老师对我们这些人有看法,所以帽子掉了活该,这个没关系。问题是对汤金水兄弟也不好。他们要生活要发展,周边环境搞得这么复杂,日后怎么办?
她认为我的逻辑很奇怪。
与上回指导相同,我跟她谈汤金水。事实上,汤金水前两度高考,虽成绩很差,却并不是无学可上,只是分数达不到他想要的专业,所以放弃。最后他如愿以偿,读了那个专业。那是什么?法律。汤金水有一张法律专业的大专文凭,虽然现在无业,却有望在今后从事法律事务。汤家并不富裕,汤金水的父亲和兄长为他付出很多,可见他以及他选定的这条道路寄托着全家人的期待,弱者改变命运的愿望总是这么强烈与执着。现在因为一场村级选举,年轻人一怒肇事,拒不合作,让自己陷入困境。如果进一步恶性发展,成为一个污点,可能影响甚至让他丧失今后从事法律业务的资格。这家人的期待和改变命运的愿望将因此破灭。
她说:“所以要忍气吞声,任你摆布?”我说:“我是在维护他。”
我给她介绍当下农村选举若干典型案例,基层民主进程中出现一些问题,包括坂达村这种问题并不奇怪,因為基础就是这样,只能逐步完善。我以为眼下最应当形成的共识就是承认和遵守规则,否则都可以乱来,这还怎么民主?
她说:“你嘴上讲规则,底下都是潜规则。你在坂达村指导,真实目的就是维护张家利益。这种规则不要也罢。”
我表示李老师可以说气话,汤金水却不能因此动手搞啤酒箱政变,这是规则。通过本次换届选举,坂达村村民的意愿已经得到更多的表达,下一任村长无论姓什么,都不能像前任一样行事,都必须处置大水窟等等问题,让村民更多地分享权益。这就有进步。是相关规则、指导和选举产生的成果。李老师应当看到。
第二天,重选公告和汤金水的检讨书一并张贴出去,重选定于三天之后举行。公告与检讨书张贴出去的同时,李老师不辞而别。
6
坂达村选举圆满结束。汤金水被处行政拘留五天。汤金山之案未予刑事追究。汤金山回到溪坂乡,继续开车跑运输,决意参加本村大水窟新一轮承包竞标。
(原载于《人民文学》2008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