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认知现状的调查研究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qvbqjxtid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医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知情况直接一下影响醫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效果。通过大量调查,总结医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知情况,从学生认知态度、师生情感和教师三方面分析原因,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医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认知现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6-0062-02
  一、医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知现状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在校大学生的必修课,然而部分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知较欠缺,有的甚至出现偏差,此类现象在医学生中也有存在。大部分医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知态度是积极的,而部分医学生持消极态度,主要表现为有的学生对理论课的学习缺乏热情,对课程安排存在偏见等等。
  二、医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认知问题及原因
  1.问题。①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抱不正确看法,本文在对开设理论课必要性以及重要性的看法方面,调查了98名医学生,其中男生有57人,女生41人。他们对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要性认识是这样的:有76.8%的男生和74.1%的女生认为有必要开设这类课程,37.1%的人认为对医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能松懈,38.1%的人认为可以将此课作为一种爱好,拓宽我们医学以外的知识。可见大部分医学生对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认同的,但也有少数学生有消极的认识,认为作为医学生,最重要的是学好专业知识,或者认为开不开设无所谓,想了解自然会去了解。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医学生的影响程度,有11.5%的医学生认为可以提高自己的政治水平及综合素质,40.0%的学生认为有助于以后考研,32.6%的学生认为影响不大。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存抱不正确看法相对弱化了医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热情。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缺乏学习动机,在调查走访以及查阅资料中发现,有60.0%的人在接受调查前并不知道思想政治理论课包含哪些具体课程。对待此类课程,有一部分学生认为,“学习浪费时间,不如自己学习专业课有用”、“只是嘴上说教”等等。同时,如果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强制选修,有26.0%的人表示一定不会选修,60.4%的人表示可能会选,这说明部分人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热情不高,学习欠缺主动性。由于部分学生认知结构有缺陷,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反应欠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因而也大受影响。在调查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听课情况中,“隐性逃课”比例占1/4的有15.7%,占3/4的达到60.3%,说明大多数学生在课上注意力不够集中,课堂表现比较消极。③情感的缺失,根据调查结果,当问及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必修课的看法时,有15.8%的女生和39.0%的男生认为理论知识对自己的理论知识水平有很大帮助,但仍有部分学生对思想理论课缺失情感,其数据表现在28.1%的女生以及17.1%的男生认为思想理论课只是理论说教,希望减少其课时数。有17.5%的女生,22.0%的男生认为学校安排了就去上,无所谓。也就是说有部分同学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并没有多大热情,有的甚至有些排斥,宁愿去上专业课。而在课堂上认真听讲的学生占48.0%,约52%的学生不认真听课,其中近24.5%的學生在上课时开小差、聊天、听音乐或学习其他科目。可见当代医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的情感是缺失的。
  2.原因。①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情感和认知结构欠缺,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观念和思想,两者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本体独特的认知结构,所以,即使是同样的思想政治教学内容,也会产生不同的态度。而普通心理学课程则认为,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所持有的以及人对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所产生的态度体验。学生愿意去理解和接纳契合自己的情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当这部分内容满足自己的态度体验时,自然愿意将其与自己的原有价值观融为一体。反之,则将会被学生拒绝。②部分教师缺乏威信,教学方法缺乏针对性,教育心理学指出,威信高的教师对学生具有强大的吸引力,说服力以及感化力。反之,教师在学生中威信力越弱,教育的感化力也愈弱,学习效果自然越差。同时,教师缺乏威信且教学方法缺乏针对性,也会相对削弱了课堂说服力,使得思想政治理论课缺乏应有的感召力,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甚至削弱学生学习积极性,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偏见加深。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环境的负面影响,学生对社会了解不够,平时的社会表象又很容易影响学生对事物的看法,特别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度推进和经济利益不断调整,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会受到市场经济的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的一些负面影响,导致部分医学生价值观有“泛功利化”倾向。
  我国古代教育学家荀子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现今对大学生进行系统思想政治道德教育的主渠道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故课程的学习应在现实的生活环境中展开的,而不应放在抽象的说教中进行。
  三、提高医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认知度的几点建议
  1.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好胜心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关键,因而,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的选择一定要尽可能使所传授的信息符合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可以有一定矛盾,但又不要完全冲击,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唤醒医学生学习的热情,这样学生才会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持积极态度。针对部分缺乏学习主动性和热情的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以学生为本,认真主动地了解具体情况,认真分析其形成的原因,并对症下药,及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增强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情感。政治理论教育应当深入了解并且合理满足医学生日趋多元化的价值观需求,激发医学生学习主动性,促使学生形成学习的高尚的动机,这对增强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情感,强烈促进其学习的积极能动性具有非常长远的现实意义。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应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这样才可能较准确地引导其爱憎,只有深入了解其感情倾向和状态后,才能有条不紊地进行教学。只有认真、合理对待学生的多元化思想需求,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我们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才能有牢固的思想基础。
  3.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专业修养。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每一个高校教师都具有育人责任,为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战,发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以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格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切忌照本宣科,应积极创新,善于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新技巧和新形式,如多媒体教学,应结合学生思想实际,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手段,以适应学生求新好奇心理特点。其次,还应改变传统的语言的运用,除了要求表达准确和严肃的理论知识外,可以适当使用流行用语在其他内容中,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同时,对于有反叛心理的学生,任课教师应加强其心理健康教育,掌握和分析每个人的个性以及心理特征,才能因人而异,达到较好的教育效果。
  4.改善教学环境,增强教学吸引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重大而紧迫战略任务。在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营造良好环境方面,中央16号文件也对社会各界提出了明确的指示。可以看出,深入开展社会实践、大力建设校园文化、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是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提高的必然要求。
  医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其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知态度,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只有找到根本原因,对症下药,才能切实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陈金田.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问题的若干思考[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6,(08).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Z].2004.
其他文献
摘要:文章分析了独立学院师范类专业面临的现状和挑战,从独立院校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教育模式内部改革和独立院校师范类专业与基础教育的合作两个方面进行了探讨,打破了师范类专业“学术型”与“师范型”的矛盾,明确了独立院校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  关键词:独立学院;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5-0092-02  在教师
摘要:随着建筑行业的形式发生变化,对建筑师的工作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在建筑学本科专业学习中如何应对这种变化,在建筑师业务这门课程的教授中我们开始做一些改变,做出一些相关的探索,改革教学内容,将教学内容分模块进行,以应对新的就业形势对建筑学专业学生的要求。  关键词:新形势;教学方法;模块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2-0194-02  
摘要:实验教学对提高本专业学生的科研素质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暴露出不理解实验目的和方法,缺乏自主思考和探索的意识等问题。通过在实验教学中结合实际,突出实验的目的性及意义,激励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索的意识等手段,能够营造自主、创新的实验氛围,有助于培养科研意识,掌握科研方法,激发科研精神,显著提高了本科生的科研素质。  关键词:材料学科;实验教学;科研素质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
摘要:目前,我国正大力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而现代医学的发展也由单一线性发展模式向结构式的网格发展,因此本科生的科研梯度团队建设显得尤为重要。但是由于本科生科研团队管理经验欠缺,团队制度松散,往往出现团队存在时间短、任务完成质量差、人员流失情况严重等情况。本文以湖南中医药大学“科研小组师生读书会”为例,从管理模式、管理办法、人员选拔等方面探讨中医药院校科研团队的管理经验。  关键词:师生读书会
摘要:高校校园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为人才培养提供了精神动力,而且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地、示范区和辐射源。近年来,云南师范大学团委依托“一心双环”的格局,以“文艺、体育、学术”为平台打造特色校园文化,从而使校园文化建设呈现出全新的活力,形成和谐的育人环境。  关键词:高校共青团;云南师范大学;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实践与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
摘要:本文以专业第二课堂的创建实践作为分析材料,对风景园林专业在加强专业技能培训的教学上与城建系学生工作、学生创业指导、党建工作的对接、整合方面进行探讨,积极从教师和学生两个层面上延伸专业课堂教学,进行专业文化建设,活跃专业教育气氛,积极推进专业建设的一体化,扩宽专业培养面,显著改善学生专业学习的学风。  关键词:第二课堂;平台构建;专业学习;学风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摘要: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发展方向。文章分析了当前工程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现状,提出应用能力体系及组成要素,将专业应用能力定位为核心导向来探索教学模式,并以工程管理专业为例,构建“递进式课程、螺旋式实践”的教学体系。最后对专业应用能力导向教学模式的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专业应用能力;教学导向;工程管理;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
摘要:本文从农业生态学教学实践出发,初步提出应当采取改革教学方法,树立以人为本、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同时,鼓励学生充分参与到农业生产实践中,让学生走出“象牙塔”,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此外,要紧跟与学科有关的国家大政方针,开展积极讨论等措施进行相关的教学实践活动,旨在探讨提升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进而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三农”。  关键词
摘要:目前大部分院校仅从单个专业角度论述信息技术的建设,本文是以改变以往单一课程为目标建立教学资源的方式,从专业群技术技能教育体系的角度来设定如何应用信息技术与技术技能教育体系的教学融合。在研究过程中本着以大专业群教学理念为出发点进行研究。以相关专业的核心技能点、知识点和课程标准为基础,设计现代信息技术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职教育;融合  中图分类号:G642.0
摘要:“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如果一个政党不严明政治纪律,不坚守政治规矩,迟早要分崩离析。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五次全会上深刻阐述了守纪律讲规矩的重要性,强调党员干部要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这是新形势下进一步全面从严治党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为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纪律和规矩意识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政治纪律;政治规矩;党员干部;讲规矩;守纪律;从严治党  中图分类号: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