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学地理新课程标准》实施以后,教师的教学手段也走向多样化,而多媒体辅助教学具有现代技术优势,成为部分教师所喜爱并依赖的主要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既可为日常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又有利于创设生动的教学氛围,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可以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但要注意,教学手段和教学思想虽然先进了,而教学效果是否也就先进了呢?这是值得各位老师深思的一个问题。所以过度地依赖多媒体辅助教学,甚至部分教师不直面学生的实际情况,片面地追求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的效果,大概也不符合新课改革得理念,笔者认为,多媒体辅助教学在使用过程中也是有利有弊的,在此仅对在中学地理课堂教学中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遇到的问题进行梳理并提出建议。
一、在进行多媒体辅助教学时存在的问题
(一)多媒体代替了教师的“引导者”的角色
在正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教材给出相应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教材预习并思考相应的问题,而多媒体辅助教学只给学生以视觉上的感官享受,学生在学习中主要的注意力被多媒体进行了分散,学生甚至无法跟上教师教的步伐,或者无法深入思考问题,从而使教师失去了应有的“引导者”的作用。
(二)多媒体造成了学生的懒惰
由于教师在课前已制作好多媒体课件,在授课时教师直接按照课件授课,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每节课所带来的信息容量,教学进度也会随着现成的多媒体课件而加快。但在实际的多媒体课堂上,因为容量大、教学速度快,学生只是观看课件,自己不愿再多动手去翻书、翻阅地图、思考、甚至绘制简单的地图,使学生停缺乏自己动手、动脑的机会,长此以往,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将会变差,这对学生的成长及发展是不利的。
(三)多媒体过于复杂使课堂教学失去了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都有自己的教学目标,但是在多媒体授课时,往往注重于课件的制作及图片的繁复花哨,使教学中的重难点及目标越来越不突出,甚至有时变成了简单的图片展览,从而忽略了教学目标的实现。
(四)多媒体取代了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学习的中心地位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多媒体教学仅是辅助教学的手段,但是在现实中,很多教师往往一味的展示多媒体课件,而学生仅仅就是“看”并接受老师所展示的内容,学生变主动学习为被动接受。
二、进行对媒体辅助教学时的建议
(一)教师作为引导者的地位要凸显出来
教师在设计多媒体课件时应该设计相应的问题去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由简至难,层层深入,带动学生在学习时步步为营、稳扎稳打,教师才是课堂的引导者,多媒体课件仅是辅助教学完成的工具,不能让多媒体课件约束了教师的授课思路,从而使教师的引导者地位被多媒体课件所取代。
(二)利用多媒体引导学生思考并深入到问题探讨中去
多媒体课件中可设置相应的问题,或者可结合课本中的案例,给学生讨论及思考的时间,让学生能带着问题边学边想,最终在课堂结束时,能通过自己的思考或者讨论完成自己所迷惑的问题。
(三)多媒体课件尽量去繁化简、相关内容要“加工”
在制作课件之前就应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充分的备课,针对本校学生的实际学情及本节课的特点,在制作课件时,可以在课件中加入与本节课内容息息相关的地理图表,地理现象动画、地理景观图片,多余的文字及图片完全可以省去,而且还要符合本校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从而使课件简洁、明了、实用。
(四)突出学生是学习主体的地位
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时刻注意掌控学生的课堂行为,引导学生拓展思路,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而且要注意多媒体辅助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的互补互调,在教学中相互交叉,使二者之间取长补短,互补不足。不能全部按照课件进行讲授,这样的课堂也仅仅是教师完成了自己的教学任务,但对学生来说,却减少了思考、讨论及互动的时间和机会,最终将使学生是学习主体的地位下降。
(五)多媒体教学不能代替传统板书
地理学科具有其特殊性,对学生读图、识图及从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要求很高,如果学生不会读图,则想要学好地理是非常困难的。多媒体辅助教学虽然比较直观,但是某些图像已经是成品,无法让学生理解到它的绘制过程及准确的读图思路,所以,必须要通过板图来使学生对图像的形成过程有更深入的认识,以提高学生对此类图像的判读能力,从而可从图中获取有效信息,最终为答题奠定基础。
总之,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辅助教学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中学地理课堂教学中。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打破了传统的地理教学模式。地理老师一定要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有效地把多媒体辅助教学与传统教学方式结合起来,最终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也谈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劣》,漳州双语实验学校,郑炜锐;
[2]《探析多媒体技术在中学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吕四龙;
[3]《浅谈多媒体教学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湖南洪江市太平中心学校,李剑忠。
多媒体辅助教学既可为日常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又有利于创设生动的教学氛围,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可以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但要注意,教学手段和教学思想虽然先进了,而教学效果是否也就先进了呢?这是值得各位老师深思的一个问题。所以过度地依赖多媒体辅助教学,甚至部分教师不直面学生的实际情况,片面地追求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的效果,大概也不符合新课改革得理念,笔者认为,多媒体辅助教学在使用过程中也是有利有弊的,在此仅对在中学地理课堂教学中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遇到的问题进行梳理并提出建议。
一、在进行多媒体辅助教学时存在的问题
(一)多媒体代替了教师的“引导者”的角色
在正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教材给出相应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教材预习并思考相应的问题,而多媒体辅助教学只给学生以视觉上的感官享受,学生在学习中主要的注意力被多媒体进行了分散,学生甚至无法跟上教师教的步伐,或者无法深入思考问题,从而使教师失去了应有的“引导者”的作用。
(二)多媒体造成了学生的懒惰
由于教师在课前已制作好多媒体课件,在授课时教师直接按照课件授课,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每节课所带来的信息容量,教学进度也会随着现成的多媒体课件而加快。但在实际的多媒体课堂上,因为容量大、教学速度快,学生只是观看课件,自己不愿再多动手去翻书、翻阅地图、思考、甚至绘制简单的地图,使学生停缺乏自己动手、动脑的机会,长此以往,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将会变差,这对学生的成长及发展是不利的。
(三)多媒体过于复杂使课堂教学失去了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都有自己的教学目标,但是在多媒体授课时,往往注重于课件的制作及图片的繁复花哨,使教学中的重难点及目标越来越不突出,甚至有时变成了简单的图片展览,从而忽略了教学目标的实现。
(四)多媒体取代了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学习的中心地位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多媒体教学仅是辅助教学的手段,但是在现实中,很多教师往往一味的展示多媒体课件,而学生仅仅就是“看”并接受老师所展示的内容,学生变主动学习为被动接受。
二、进行对媒体辅助教学时的建议
(一)教师作为引导者的地位要凸显出来
教师在设计多媒体课件时应该设计相应的问题去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由简至难,层层深入,带动学生在学习时步步为营、稳扎稳打,教师才是课堂的引导者,多媒体课件仅是辅助教学完成的工具,不能让多媒体课件约束了教师的授课思路,从而使教师的引导者地位被多媒体课件所取代。
(二)利用多媒体引导学生思考并深入到问题探讨中去
多媒体课件中可设置相应的问题,或者可结合课本中的案例,给学生讨论及思考的时间,让学生能带着问题边学边想,最终在课堂结束时,能通过自己的思考或者讨论完成自己所迷惑的问题。
(三)多媒体课件尽量去繁化简、相关内容要“加工”
在制作课件之前就应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充分的备课,针对本校学生的实际学情及本节课的特点,在制作课件时,可以在课件中加入与本节课内容息息相关的地理图表,地理现象动画、地理景观图片,多余的文字及图片完全可以省去,而且还要符合本校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从而使课件简洁、明了、实用。
(四)突出学生是学习主体的地位
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时刻注意掌控学生的课堂行为,引导学生拓展思路,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而且要注意多媒体辅助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的互补互调,在教学中相互交叉,使二者之间取长补短,互补不足。不能全部按照课件进行讲授,这样的课堂也仅仅是教师完成了自己的教学任务,但对学生来说,却减少了思考、讨论及互动的时间和机会,最终将使学生是学习主体的地位下降。
(五)多媒体教学不能代替传统板书
地理学科具有其特殊性,对学生读图、识图及从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要求很高,如果学生不会读图,则想要学好地理是非常困难的。多媒体辅助教学虽然比较直观,但是某些图像已经是成品,无法让学生理解到它的绘制过程及准确的读图思路,所以,必须要通过板图来使学生对图像的形成过程有更深入的认识,以提高学生对此类图像的判读能力,从而可从图中获取有效信息,最终为答题奠定基础。
总之,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辅助教学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中学地理课堂教学中。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打破了传统的地理教学模式。地理老师一定要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有效地把多媒体辅助教学与传统教学方式结合起来,最终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也谈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劣》,漳州双语实验学校,郑炜锐;
[2]《探析多媒体技术在中学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吕四龙;
[3]《浅谈多媒体教学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湖南洪江市太平中心学校,李剑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