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陶行知在其教学理论中的提出的“六解放”与我国现行中学生素质教育中的“创新教育”不谋而合。改变被动接受的模式,把学习变成学生内心的主动需求,是教育改革的出发点,英语课作为一门中学基础学科能在教学过程中体现这种理论精髓,就有可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基于此,笔者在英语课上实施了“六给”的教学策略。
一、给学生一个题目,让他们自己去创造
每一个学生对于知识会有不同的诠释,给他们创造一个机会,让他们展示自己的才华,抒发对知识的理解,有利于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有利于他们学习方式的转变。例如讲The world 的时候,涉及到七大洲四大洋,我给同学们说:今天我们讲了七大洲四大洋,明天我看看同学们给我什么样的惊喜?第二天,我惊喜地发现七大洲、四大洋的图画和英语单词都贴在教室的适当位置,图文并茂,这节课的效果可想而知。因为一切都是学生亲手制作,全程参与,单词句型的正确应用就水到渠成了。
二、给学生一些问题,让他们自己找答案
把学生置于问题情景之中,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积极思维、合作探究,从被动变主动感受英语学习的快乐。随着探究的深入,形成立体多层次的学习模式,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需求;多元的小组活动, 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思维习惯,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思维能力,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以 Unit 8 Animal一单元中的词汇教学设计为例:
T: Now I am a kind of animal,do you want to know who I am?You may ask me questions,but I only can answer “Yes”,“No”or“sometimes”,and you only have 20 chances to ask me questions in all?
S: Are you tall(short)/fat(thin)/round ? T: Yes.
S: Can you swim/fly/climb a tree/run fast? T:...
S: Are people afraid of you? T:...
S: Do you like eating meat? T:...
S: Are you a panda? T: Yes,you are right?
示范后让学生四人一组, 轮流主持: 猜猜看? 提问的同学要求只用一般疑问句,答者只能用“Yes”或“No”。由于词汇限定在所学范围内, 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想象, 充分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用英语做“事”, 形成真实有效的互动,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拥有成就感。
三、给学生一个空间,为他们自主探究提供条件
给学生空间意味着教师不能满堂灌,使学生没有可动脑筋的余地,没有可实践的时间。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设问和应用性的交流活动就显得格外重要。如在学完Unit 8Go Shopping中Let’s go shopping以后,布置作业让学生邀请好友一起去商城购物,对话可以是书上的,也可是自编自演的。于是学生纷纷离开座位,开始寻找搭档,边说边演。这种融自主、合作、探究于一体的活动,不仅激起了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使他们在合作学习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更为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创造了条件。
四、给学生一些时间,让他们做自己想做的事
蓝本达曾说过:“在一节课中,如果以老师为主少量活动,那么他是个不合格的老师;如果一半时间老师活动,一半时间学生活动那她是个合格的老师;如果1/3老师讲解,2/3留给学生活动,那么他是个好老师;如果1/4时间老师在讲解,3/4时间是学生活动,那么他是个优秀的教师;如果把时间都留给学生,老师只在旁边点拨几句,那么他是特级教师。”教师让学生自由支配时间,经历认识事物的全过程,自行探究知识,研究问题,做他们自己喜欢做的事,那学习效率肯定会高很多。
五、给学生一个展示平台,让他们大胆去说
陶行知先生曾指出“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在课堂上,很多学生都会有一些自己的想法,但是不敢提出来,害怕老师斥责或同学嘲笑,因此我时常鼓励学生有问必提,有些问题提的很到位。例如在学at,in,on等介词时,就有同学提问要如何区分使用。我通过列举生活中很多例子at home,in house,on line等,并选取很多情境要求他们来填写,来帮助他们掌握。在课堂上我也注意多留时间给学生发音朗读,鼓励学生不怕读错,就怕不读。这样,学生的说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课外,我有意识地向他们推荐一些英文歌曲、英文小故事等,多朗读,并且每周评选阅读之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给学生一个肯定,让他们充分想象
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想象可以帮助学生冲破现有知识局限,帮助学生理解教材,教师应对学生敢于想象,乐于想象,善于想象的思维抱以欣赏、鼓励的态度。在讲oo字母组合发音时,总结归纳:以m、n、l结尾发长音/u:/,例room,moon,school,以t、d、k结尾发短音/u/,在初中阶段boot,foot,shoot例外,他们发长音。这时,我问学生:谁能通过一句好词或短语或者谐音记住这三个单词。康永强同学说了句:“不服输”,正好包括这三个词,同学们为他鼓掌,紧接着郝佳明说“服输不”,王世龙说“不舒服”…… ,一时间,学生热情高涨,都踊跃发言。
总而言之,灵活运用好这“六给”理论,会让我们的英语课堂大放异彩,作为教师,要善于捕捉适用于学情的课堂组织模式,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再加上教师自身的“四服”本领,即以非凡的能力使学生佩服、以高尚的人格使学生折服、以丰富的情感使学生心服、以通俗的道理使学生口服,那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将不再是神话。
一、给学生一个题目,让他们自己去创造
每一个学生对于知识会有不同的诠释,给他们创造一个机会,让他们展示自己的才华,抒发对知识的理解,有利于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有利于他们学习方式的转变。例如讲The world 的时候,涉及到七大洲四大洋,我给同学们说:今天我们讲了七大洲四大洋,明天我看看同学们给我什么样的惊喜?第二天,我惊喜地发现七大洲、四大洋的图画和英语单词都贴在教室的适当位置,图文并茂,这节课的效果可想而知。因为一切都是学生亲手制作,全程参与,单词句型的正确应用就水到渠成了。
二、给学生一些问题,让他们自己找答案
把学生置于问题情景之中,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积极思维、合作探究,从被动变主动感受英语学习的快乐。随着探究的深入,形成立体多层次的学习模式,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需求;多元的小组活动, 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思维习惯,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思维能力,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以 Unit 8 Animal一单元中的词汇教学设计为例:
T: Now I am a kind of animal,do you want to know who I am?You may ask me questions,but I only can answer “Yes”,“No”or“sometimes”,and you only have 20 chances to ask me questions in all?
S: Are you tall(short)/fat(thin)/round ? T: Yes.
S: Can you swim/fly/climb a tree/run fast? T:...
S: Are people afraid of you? T:...
S: Do you like eating meat? T:...
S: Are you a panda? T: Yes,you are right?
示范后让学生四人一组, 轮流主持: 猜猜看? 提问的同学要求只用一般疑问句,答者只能用“Yes”或“No”。由于词汇限定在所学范围内, 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想象, 充分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用英语做“事”, 形成真实有效的互动,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拥有成就感。
三、给学生一个空间,为他们自主探究提供条件
给学生空间意味着教师不能满堂灌,使学生没有可动脑筋的余地,没有可实践的时间。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设问和应用性的交流活动就显得格外重要。如在学完Unit 8Go Shopping中Let’s go shopping以后,布置作业让学生邀请好友一起去商城购物,对话可以是书上的,也可是自编自演的。于是学生纷纷离开座位,开始寻找搭档,边说边演。这种融自主、合作、探究于一体的活动,不仅激起了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使他们在合作学习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更为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创造了条件。
四、给学生一些时间,让他们做自己想做的事
蓝本达曾说过:“在一节课中,如果以老师为主少量活动,那么他是个不合格的老师;如果一半时间老师活动,一半时间学生活动那她是个合格的老师;如果1/3老师讲解,2/3留给学生活动,那么他是个好老师;如果1/4时间老师在讲解,3/4时间是学生活动,那么他是个优秀的教师;如果把时间都留给学生,老师只在旁边点拨几句,那么他是特级教师。”教师让学生自由支配时间,经历认识事物的全过程,自行探究知识,研究问题,做他们自己喜欢做的事,那学习效率肯定会高很多。
五、给学生一个展示平台,让他们大胆去说
陶行知先生曾指出“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在课堂上,很多学生都会有一些自己的想法,但是不敢提出来,害怕老师斥责或同学嘲笑,因此我时常鼓励学生有问必提,有些问题提的很到位。例如在学at,in,on等介词时,就有同学提问要如何区分使用。我通过列举生活中很多例子at home,in house,on line等,并选取很多情境要求他们来填写,来帮助他们掌握。在课堂上我也注意多留时间给学生发音朗读,鼓励学生不怕读错,就怕不读。这样,学生的说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课外,我有意识地向他们推荐一些英文歌曲、英文小故事等,多朗读,并且每周评选阅读之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给学生一个肯定,让他们充分想象
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想象可以帮助学生冲破现有知识局限,帮助学生理解教材,教师应对学生敢于想象,乐于想象,善于想象的思维抱以欣赏、鼓励的态度。在讲oo字母组合发音时,总结归纳:以m、n、l结尾发长音/u:/,例room,moon,school,以t、d、k结尾发短音/u/,在初中阶段boot,foot,shoot例外,他们发长音。这时,我问学生:谁能通过一句好词或短语或者谐音记住这三个单词。康永强同学说了句:“不服输”,正好包括这三个词,同学们为他鼓掌,紧接着郝佳明说“服输不”,王世龙说“不舒服”…… ,一时间,学生热情高涨,都踊跃发言。
总而言之,灵活运用好这“六给”理论,会让我们的英语课堂大放异彩,作为教师,要善于捕捉适用于学情的课堂组织模式,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再加上教师自身的“四服”本领,即以非凡的能力使学生佩服、以高尚的人格使学生折服、以丰富的情感使学生心服、以通俗的道理使学生口服,那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将不再是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