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视教育契机的遗憾

来源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jiang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教育契机;教师心态;心理成长
  学校的运动会上,某班学生A在众人都不愿意参加的前提下“临危受命”去跑4×400米接力,猛跑之后,A突然脚下踩空,摔倒在地,双膝鲜血直流。但她并没有就此停下脚步,仍然踉跄地向前跑去,直至到达终点。
  我想,无论谁看到这样的场面,都会为之感动,并且因这种勇于担当和为班级荣誉而拼搏的精神心生敬意,要伸出双手为她鼓掌。但是,该班班主任在总结会上,竟只字未提这件事;相反,还因为班级总体成绩排在年组倒数第二而大发雷霆。该教师只重结果而忽略了过程,与本可以捕捉到的教育契机失之交臂。
  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作为教师,不仅要懂得教育的艺术,从生活的小事中发现教育的契机,更要有爱。如果教育者心中没有爱,那么即使再多的教育机会摆在面前,也会熟视无睹。
  一、教师要善于捕捉、利用学生特殊的闪光点
  每一个学生都非常在乎教师对他的评价,一句发自内心的赞美,可以让学生兴奋不已;一句不经意的批评,可以让学生茶饭不思;一个无意间的举动,可能带给学生一生的改变。可见,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影响极大。作为教师,我们应懂得这一点,及时了解、关注学生身上每一个可挖掘的闪光点并适时给予肯定,才会有“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成效。
  运动会上,A的膝盖受伤了,心灵也受到了伤害——班主任的态度很冷漠,连最起码的关心都没有。也许以后她再也不会为集体做这样的“傻事”了。试想,如果那位班主任意识到了这一点,抓住这一教育的契机,及时对运动会上表现突出的同学提出鼓励、表扬,让学生意识到为了集体利益牺牲小我的可贵,以后班主任开展工作时,学生就会更积极踊跃,班级的凝聚力、师生关系和学生的自信心等都会大有改观。当然,要做到这点也并非易事,它要求教师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同理心,要打破固有的思维方式和处事方式,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丰盈心理资本,而不是忽视过程,只关注结果。
  二、教师要善于观察,及时了解学生内心的真正需求
  作为班级群体的直接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班主任应学习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人都有被赏识的心理渴望,中学生受年龄、知识、经验等方面的限制,这种心理需求比成年人更加强烈。班主任做工作时就需要善于观察,多与学生沟通,深入到学生中间,与学生交流、谈心,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从而使教育更富有人情味,更易于被学生接受。
  三、教师要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去看待周围的人和事
  教育的本质是“生命影响生命的过程”, 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说:“教育意味一棵树动摇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确切地说,教育首先是对学生的人格教育,人格教育其实就是一种心态的影响,而不只是知识的传递。
  面向人格的教育,教师首先要心理健康。自我效能感高的教师会有更多的热情和精力,更能在课堂上发挥自己的潜能,对学生更有责任感,从而也会有更好的教育质量和教学成绩。自我效能感高的教师会在个人事业发展遇到“瓶颈”的时候,不断总结经验,勇于自我突破,在迎接挑战中感受工作的快乐。
  人们常说:教师就是学生的一面镜子,有什么样的教师就会有什么样的学生。教师是人,又是一个帮助别人“成为一个人”的教育工作者,在这个帮助他人成为一个人的过程中,职业倦怠会降低其自我效能感、职业价值感,也会磨损其希望、乐观和韧性。作为班主任,在处理班级事务时,如果能以积极、乐观、平和的心态去看待问题,必然能给学生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受益终生。正如于丹所说:“有一个坦荡的好心态,就能达到最佳的状态,做到‘以天合天’,才能把事情做到最好”。
  总之,教师需要不断加强修养,不断提高自身的观察力、表达力、同理心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内心逐渐强大。只有内心强大起来,才能拥有更多教育的智慧,随时随地抓住教育契机,用真情、真爱去点燃学生内心的火种,让遗憾不再发生。
  (作者单位:内蒙古鄂伦春旗大杨树二中,呼伦贝尔,165456。该校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理事单位)
  编辑 / 黄才玲 终校 / 于 洪
其他文献
〔摘要〕某学校教师自杀后,引发全校教师的恐惧、悲伤、失眠、不愿意上班等一系列心理應激反应。为了给受到事件冲击的教师们提供社会支持,使他们尽快度过危机,回归正常的生活与工作,学校邀请心理咨询师对全校教师进行了团体辅导干预。回顾和总结整个干预过程,笔者认为,对教师心理危机的团体干预应当分步骤分层次进行;危机干预的对象不仅是教师,也应当包括学生和家长;干预过程中的引领要重在正向资源的发掘和促进;应强化对
〔关键词〕爱情教育;异性交往;自我成长;绘本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0)18-0046-03  【活动背景】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明确指出,人际交往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项主要内容,高中学生应正确认识自己的人际关系状况,培养人际沟通能力,促进人际间的积极情感反应和体验,正确对待和异性同伴的交往,
〔关键词〕活动设计;新生适应;高中生  【活动理念】  适应能力是中学生心理素质结构中的重要部分,是评价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高一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快速发展的阶段,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提出的目标之一;同时,培养高一学生的主动适应意识,将为其高中三年的生活奠定基础,积累资源。本课针对高一学生初入学,原有人际环境、生活环境、学习内容和学习方
〔摘要〕采用信效度良好的“异性交往心理问题问卷”对235名初中生进行测查,结果显示:(1)初中生异性交往心理问题和其维度退缩性人格、偏执在学业成绩上有显著差异,学业成绩较差的同学异性交往心理问题和其维度比学业成绩优秀的同学得分显著高;(2)初中生异性交往心理问题和其维度退缩性人格、交往失调在异性交往效能上有显著差异,异性交往效能低的学生异性交往心理问题和其维度上比异性交往效能高的学生得分显著高;(
〔关键词〕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抑郁症;学习  2012年11月23日,《天津日报》的记者在一篇题为《一个抑郁症女子的康复历程》的长篇报道中这样写道:“能够战胜抑郁症,是世界上最了不起的人。战胜之后,又能站出来帮助抑郁症患者,更是了不起的人。央视名嘴崔永元站出来了,天津又站出一个刘野。”[2]  2012年5月16日,《大连晚报》记者张晓帆首先报道了刘野助人摆脱抑郁的事迹。紧接着,《家庭主妇报》《现
〔摘要〕缺乏家庭关爱的孩子普遍比较敏感、自卑,欠缺人际交往能力和技巧。本文通过一例因自卑、敏感,与父亲发生冲突而离家出走的个案进行分析诊断、辅导和跟踪,在辅导过程中对其无条件关注、倾听、共情,并运用空椅子技术帮助来访者宣泄积压的愤怒,引导来访者意识到要为自己的人生负起责任,接纳父母,接纳自己,学会积极归因,提高问题的处理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同时,提出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如何关注并引导家庭关系不良及
〔摘要〕这是一个特殊的恐怖表现的心理咨询案例,来访者对同学的恐惧并非来源于一般的人际交往或被伤害的可能,而是由于自己自我防御的心理可能对他人造成伤害。一方面他不想伤害他人,另一方面却已经做了一些伤害他人的事情,内心因此无比的自责与愧疚,从而产生恐惧和害怕的心理。通过心理咨询,来访者终于脱掉受害者外衣,表露真实的自己,表达出自己内心真正的想法,找到问题的根源,并当着老师和全班同学的面敞开心扉,郑重道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教育资源;教师成长  心理健康教育是时代催生的一种新生的教育内容,虽然起步较晚,但在今天的社会背景和教育大潮中,有着深远的研究价值和不可忽视的作用。多年来,吉林省永吉县在探索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进程中,由于受地域、资源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心理健康教师队伍仍然处在人员短缺、资源匮乏、专业发展滞后的局面。具体表现在:学校领导重视不够,心理教师紧缺,专业教师更是少之又少,且教师队伍
〔摘要〕学生睡眠不足、课业负担重是全社会关心的一个话题。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也出台了很多减负措施,厦门市教育局的减负令就被称为“史上最严减负令”。本研究从厦门市小学生主观睡眠质量、家庭作业情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来探讨减负的效果。对集美区两所学校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四、五、六年级学生530名,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PSQI) 调查表测查,同时收集他们完成家庭作业的时间。发现:四、五、六年级学生在
〔摘要〕焦虑在7~18岁美国儿童中发生率为10%~20%,已成为政府、学术界和社会关注的儿童发展问题之一。2019年加州大学伯克利学校心理学年会的主题是“学校中的焦虑”,围绕这个主题呈现了四场讲座与工作坊,从宏观的学校与社区支持性环境建设、学校或学区“心理健康中心”,到微观的焦虑、ADHD或其他心理疾病的区分以及具体干预技术“认知行为疗法”,对这个主题进行全方位讨论,不仅引起各界对儿童焦虑问题的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