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走在淄川一中的校园中,不禁会联想到陶行知先生“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一说。干净整洁的校园内绿草茵茵、繁花似锦;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书声琅琅,其乐融融。一块块宣传栏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成长,一处处校园景观润物无声启迪师生心灵。教学楼里、紫藤架下,学生们或携着书本专注阅读,或手执试卷低声讨论,年轻的脸上洋溢着无限的生机与活力,整座校园散发着蓬勃向上的气息。淄川一中,这颗齐鲁大地、蒲翁故里的教育明珠,以丰厚的人文底蕴,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科学规范的管理模式,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教育奇迹,展现出无穷的发展魅力,为莘莘学子提供了一方广阔的成长空间,一个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精神家园。
一、让每一个角落都育人———环境篇
淄川一中坐落在世界短篇小说之王———蒲松龄先生的故乡,学校占地260亩,建筑面积达到75000平方米。
“对学生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他周围的环境”。校容校貌表现出一所学校整体的价值取向,是具有强大引导功能的教育资源。多年来,淄川一中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确立了“让每一面墙壁会说话,让每一个角落都育人”的学校文化建设指导思想,按照“体现自然美,展现和谐美,凸现人文美,追求精神美”的原则,以中国文化的精髓为主线精心设计校园各个角落,“扬正气,促和谐”,科学构思,精心设计,打造和谐的校道文化、操场文化、餐厅文化、宿舍文化、教室文化、走廊文化,使校园处处洋溢着健康、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实现人与自然、建筑与自然的和谐交融,用和谐的校园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学校各条道路均以励志、修德名言命名;校园道路、办公楼、教学楼、实验楼、餐厅等各处均布置形式各异的名人画像、名言警句;宣传栏、板报栏承包到团委、学生会、班级和教研组;教室内布置了丰富多彩的黑板报、手抄报;每个宿舍都有一个温馨的名字,每个教室都有入门友情提示和班训、班规。《淄川一中报》、诗歌节、“新蕾”艺术节、健身运动会成为展示师生才能与班级凝聚力的舞台。经常举行的专家报告会、心理健康讲座、法制教育讲座为学生提供了人生指导和行为借鉴。一年一度的“读书节”“诗歌节”则使书香校园、诗意校园的氛围日趋浓厚。
2012年,在区教体局统一部署下,学校积极开展环境建设月活动,实施校园净化、绿化、美化工程,开展卫生竞赛,举行“星级教室”“文明办公室”“红旗宿舍”评比活动,彻底清除卫生死角,全面打造整洁校园、美丽花园、温馨家园。
二、让每一位教师都发展———师资篇
教师和学生的生命活力是校园的第一生产力。名师出高徒,名师造名校。教师队伍建设已成为学校建设的核心工程。
多年来,淄川一中以师德建设为核心,以教师的可持续发展和优秀教师群体的形成为重点,以“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为工作目标,大力实施“树名师,育名生,创名校”工程,崇尚“量才适用,唯能是举”的人才理念,“亲情融合,人文关怀”的服务理念,“民主平等、和谐共享”的管理理念,倡导教研组、备课组、班教育组之间加强交流与合作,实现资源共享,荣辱共担,鼓励教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努力追求理想的教学境界,形成自己的教学特长。
一是深入实施“教师职业道德提高工程”。学校全面落实市、区教师职业道德考核细则,不断加大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力度。2012年,按照区委号召、区教体局部署,着力开展了以“爱德、诚德、孝德、仁德”为主要内容的“四德工程”建设,先后开展了教职工生日送红包感恩父母、庆三八节、唱四德歌、“做幸福教师、谱幸福人生”教职工诗文朗诵比赛、“践行四德工程,争做幸福教师”演讲比赛、“做幸福教师、谱幸福人生”主题教育、向“最美女教师”张丽莉学习等活动,向全体教师发放《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教师的二十项修炼》两本书,要求教师认真学习并写出心得体会,全面增强每一位教师教书育人的使命感、责任感,引导教师自觉加强师德修养,规范教学行为,提升职业幸福感,树立了一中教师的良好形象。
二是全面落实“教师专业成长发展计划”。学校积极构建教师专业成长平台,在深入开展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的基础上,全力支持教师走出淄博、走出山东,参各类研讨、培训、优质课评选等。2011—2012年度,学校近10个学科20余名教师先后到全省各地参加省教学能手评选听课活动,赴广东参加全国“生本教育”培训,返校后均举行了观摩课,带动了全校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学校大力实施“名师带动工程”和“青年教师培养工程”,对每年新分配教师,实行新老教师、班主任结对帮扶,实现了名师与青年教师的互助双赢。学校充分发挥骨干教师辐射带动作用。先后开展了淄川一中名师、“十佳”青年教师示范课、“生本教学”实验课、青年教师创新汇报课、三课型五环节全员达标评优等多项课堂教学创新活动,为教师搭建了相互交流学习的平台。同时,学校拿出专项资金,鼓励全校教师进修高一级学历。现有专任教师中,已有研究生学历和研究生课程班结业的教师近200人。
三是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学校高度重视班主任队伍建设,不断强化班主任作为班级教育第一责任人的地位。各级部每周召开一次班主任例会,通报常规检查结果,学习教育理论、教育法规。选送优秀班主任参加市、区班主任培训班,听取名师工作经验报告,典型教育案例。先后组织班主任赴洋思中学、衡水中学、杜郎口中学、新泰一中、青州一中、康成中学等名校考察学习先进经验,并与名校建立工作经验交流机制。2012年,先后组织了两期班主任培训班,全体班主任及后备班主任参加了培训。开展了班级管理经验交流会、主题班会观摩活动,提高了班级管理水平。我校刘洋老师被中国教育学会评为第七届全国优秀班主任,先后受邀到山东济南、青海西宁、湖北武汉等地参加班级管理工作研讨会并做班级管理经验报告,与国内国际教育专家交流班级管理经验,受到一致好评。
四是完善考评机制,发挥人才价值。学校本着内容全面、主体多元的原则,进一步修订“千分制”考核办法,综合考虑师德表现、工作态度、专业发展、工作量、工作难度和工作实绩等科学评价教师工作,对业务精良,在教学中积极创新、大胆实践的教师,学校努力创造条件,积极推荐参加各级教学评优和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的评选。对年度考核优秀的教师,在“双向选择、竞争上岗”中优先录用。对业务骨干,积极培养,委以重任。每年教师节期间,均组织淄川一中名师、淄川一中十佳班主任、淄川一中十佳青年教师、淄川一中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师德先进个人等评选活动,集中进行表彰奖励。在全校树立了争先创优,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一、让每一个角落都育人———环境篇
淄川一中坐落在世界短篇小说之王———蒲松龄先生的故乡,学校占地260亩,建筑面积达到75000平方米。
“对学生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他周围的环境”。校容校貌表现出一所学校整体的价值取向,是具有强大引导功能的教育资源。多年来,淄川一中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确立了“让每一面墙壁会说话,让每一个角落都育人”的学校文化建设指导思想,按照“体现自然美,展现和谐美,凸现人文美,追求精神美”的原则,以中国文化的精髓为主线精心设计校园各个角落,“扬正气,促和谐”,科学构思,精心设计,打造和谐的校道文化、操场文化、餐厅文化、宿舍文化、教室文化、走廊文化,使校园处处洋溢着健康、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实现人与自然、建筑与自然的和谐交融,用和谐的校园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学校各条道路均以励志、修德名言命名;校园道路、办公楼、教学楼、实验楼、餐厅等各处均布置形式各异的名人画像、名言警句;宣传栏、板报栏承包到团委、学生会、班级和教研组;教室内布置了丰富多彩的黑板报、手抄报;每个宿舍都有一个温馨的名字,每个教室都有入门友情提示和班训、班规。《淄川一中报》、诗歌节、“新蕾”艺术节、健身运动会成为展示师生才能与班级凝聚力的舞台。经常举行的专家报告会、心理健康讲座、法制教育讲座为学生提供了人生指导和行为借鉴。一年一度的“读书节”“诗歌节”则使书香校园、诗意校园的氛围日趋浓厚。
2012年,在区教体局统一部署下,学校积极开展环境建设月活动,实施校园净化、绿化、美化工程,开展卫生竞赛,举行“星级教室”“文明办公室”“红旗宿舍”评比活动,彻底清除卫生死角,全面打造整洁校园、美丽花园、温馨家园。
二、让每一位教师都发展———师资篇
教师和学生的生命活力是校园的第一生产力。名师出高徒,名师造名校。教师队伍建设已成为学校建设的核心工程。
多年来,淄川一中以师德建设为核心,以教师的可持续发展和优秀教师群体的形成为重点,以“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为工作目标,大力实施“树名师,育名生,创名校”工程,崇尚“量才适用,唯能是举”的人才理念,“亲情融合,人文关怀”的服务理念,“民主平等、和谐共享”的管理理念,倡导教研组、备课组、班教育组之间加强交流与合作,实现资源共享,荣辱共担,鼓励教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努力追求理想的教学境界,形成自己的教学特长。
一是深入实施“教师职业道德提高工程”。学校全面落实市、区教师职业道德考核细则,不断加大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力度。2012年,按照区委号召、区教体局部署,着力开展了以“爱德、诚德、孝德、仁德”为主要内容的“四德工程”建设,先后开展了教职工生日送红包感恩父母、庆三八节、唱四德歌、“做幸福教师、谱幸福人生”教职工诗文朗诵比赛、“践行四德工程,争做幸福教师”演讲比赛、“做幸福教师、谱幸福人生”主题教育、向“最美女教师”张丽莉学习等活动,向全体教师发放《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教师的二十项修炼》两本书,要求教师认真学习并写出心得体会,全面增强每一位教师教书育人的使命感、责任感,引导教师自觉加强师德修养,规范教学行为,提升职业幸福感,树立了一中教师的良好形象。
二是全面落实“教师专业成长发展计划”。学校积极构建教师专业成长平台,在深入开展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的基础上,全力支持教师走出淄博、走出山东,参各类研讨、培训、优质课评选等。2011—2012年度,学校近10个学科20余名教师先后到全省各地参加省教学能手评选听课活动,赴广东参加全国“生本教育”培训,返校后均举行了观摩课,带动了全校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学校大力实施“名师带动工程”和“青年教师培养工程”,对每年新分配教师,实行新老教师、班主任结对帮扶,实现了名师与青年教师的互助双赢。学校充分发挥骨干教师辐射带动作用。先后开展了淄川一中名师、“十佳”青年教师示范课、“生本教学”实验课、青年教师创新汇报课、三课型五环节全员达标评优等多项课堂教学创新活动,为教师搭建了相互交流学习的平台。同时,学校拿出专项资金,鼓励全校教师进修高一级学历。现有专任教师中,已有研究生学历和研究生课程班结业的教师近200人。
三是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学校高度重视班主任队伍建设,不断强化班主任作为班级教育第一责任人的地位。各级部每周召开一次班主任例会,通报常规检查结果,学习教育理论、教育法规。选送优秀班主任参加市、区班主任培训班,听取名师工作经验报告,典型教育案例。先后组织班主任赴洋思中学、衡水中学、杜郎口中学、新泰一中、青州一中、康成中学等名校考察学习先进经验,并与名校建立工作经验交流机制。2012年,先后组织了两期班主任培训班,全体班主任及后备班主任参加了培训。开展了班级管理经验交流会、主题班会观摩活动,提高了班级管理水平。我校刘洋老师被中国教育学会评为第七届全国优秀班主任,先后受邀到山东济南、青海西宁、湖北武汉等地参加班级管理工作研讨会并做班级管理经验报告,与国内国际教育专家交流班级管理经验,受到一致好评。
四是完善考评机制,发挥人才价值。学校本着内容全面、主体多元的原则,进一步修订“千分制”考核办法,综合考虑师德表现、工作态度、专业发展、工作量、工作难度和工作实绩等科学评价教师工作,对业务精良,在教学中积极创新、大胆实践的教师,学校努力创造条件,积极推荐参加各级教学评优和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的评选。对年度考核优秀的教师,在“双向选择、竞争上岗”中优先录用。对业务骨干,积极培养,委以重任。每年教师节期间,均组织淄川一中名师、淄川一中十佳班主任、淄川一中十佳青年教师、淄川一中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师德先进个人等评选活动,集中进行表彰奖励。在全校树立了争先创优,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