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素质教育理念,打造人性化数学课堂

来源 :大众科学·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s139207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形势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不再是被动灌输式的课堂教学,而是更加注重对学生兴趣的激发和对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小学数学教师要积极的更新教学理念,进一步的优化课堂教学,并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贯彻素质教育理念,积极打造充满温馨和充满人性化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以促进小学生较好的成长和发展。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入手,就贯彻素质教育理念,打造人性化数学课堂方法进行研究。
  关键词:素质教育;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人性化;探索
  小学数学教师要继续沿着正确的教学改革方向指引,积极的打造人性化的数学课堂教学,助力小学生健康的成长和提升。本文将就贯彻素质教育理念,打造人性化数学课堂的策略进行探索。
  一、重视良好人格培养,积极强化德育渗透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是数学教学的一个基本任务,也是培养学生良好人格、助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小学数学教师要提升对德育教育渗透的重视力度,积极的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和班级学生实际,开展卓有成效的德育教育渗透工作,进一步助力小学生的健康成长。例如,在学习《认识时间》和《年、月、日》小节内容时,数学教师在教授时分秒和年月日等知识内容的时候,不妨向学生渗透时间意识,让学生明白时间一去不复返,进而让学生珍惜时间,在有限的时间内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又例如,在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小节内容时,在计算教学中数学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审题,规范答题,并养成演算和回顾的好习惯,进而培养学生严谨的学术态度,促进学生不断的成长和提升。再例如,在学习《圆》小节内容时,数学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解祖冲之计算圆周率的故事,并告诉学生祖冲之是首次将“圆周率”精算到小数第七位的人,从而让学生对我国古代科学家所取得的成就感到骄傲和自豪,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当然,开展更有效的德育教育渗透需要数学教师积极的对教材中的德育教育资源进行搜集和整理,并根据需要进行有效的拓展,同时还要采用恰当的渗透形式,进一步提升德育教育的开展效能。
  二、有效兼顾学生差异,合理开展因材施教
  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和独一无二的,如不同学生个体的个性特点、数学学习习惯、数学综合学习能力等有很大的差异性,这些差异性的存在要求数学教师积极地贯彻和落实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从而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数学课堂学习到知识,获得较好的成长。例如,在学习《分数乘法》该节数学内容时,数学教师要对以往那种统一式的课堂教学进行优化,如可以根据该节课具体教学内容和课程标准的最低要求,制定班级学生都需要完成的教学目标,如了解分数乘法的引入意义;掌握分数乘法的运用规则;理解分数乘法和整数乘法的联系与区别;能够借助分数乘法解决一些生活化问题等等,在此基础上数学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进一步对教学目标进行设计,如对于提高层次的学生,教师不妨进一步提升任务设计的难度系数,并引导和鼓励学生大胆的进行实践学习和拓展学习,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而对于学困生,要让学生强化对基础内容的学习,并不断的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当然,要想开展更为高效的因材施教,还需要数学教师全面化和精准化的了解班级每个学生的情况,并根据这些情况对教学进行不断的优化,从而有效兼顾学生差异,促进每个学生都能较好发展。
  三、構建和谐师生关系,助力平等友好互动
  新形势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发生了较大的改变,教师在课堂的角色也随之变化,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管理者,而是学生学习上的引导者、生活中的好朋友,因此,需要数学教师进一步在教学中把握自身所扮演的角色,积极的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以在课堂上和学生进行平等友好的交流和互动,从而进一步激发课堂的教学活力。而构建和谐师生关系,需要教师摆正自身角色,积极的在教学中改变教法使用,合理的采用有助于课堂平等交流和互动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此外,数学教师要真正的重视起和学生的交流与交往,并积极的放下姿态和学生做朋友,在课堂关心学生的学习情况,多问学生几个会不会、懂不懂、需不需要帮助,同时还要在生活中多和学生交流与谈心,不打骂学生,并为学生做好榜样和示范,真正在让师生关系和谐起来,从而不断的助力课堂的高效施教。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教师要全面的树立正确的数学教育教学理念,积极的改变方法使用、全面的优化教学流程,并在具体的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重视良好人格培养,积极强化德育渗透;有效兼顾学生差异,合理开展因材施教;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助力平等友好互动等,进一步构建充满人性化关怀的小学数学课堂,进而让学生在良好的教学环境下高效的学习、健康的成长。
  参考文献:
  [1]刘春胜.浅析小学数学实施素质教育改革的策略[J/OL].学周刊,2019(33):24.
  [2]范旭.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探讨[J].学周刊,2019(29):54.
  [3]刘琴.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方式探析[J].课程教学研究,2019(09):73-77.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实行,作文的分数在语文卷面中所占比例是最高的,作文也是最能检验一个学生是否掌握了已学知识的重要途径,所以帮助学生提高作文分数,是摆在教师面前的首要问题。著名诗人杜甫曾写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因为小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储备量较少,所以教师可以选择课外阅读的方式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量,利用课外阅读进行辅助教学。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正确读书;阅读习惯;有益图书  教师让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各种教学模式纷纷涌入初中数学教学中。有效提问的教学模式受到了广大初中数学教师的欢迎。究其原因是因为有效提问既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又能更好地促进初中数学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因而教师应注重对课堂提问方式教学。  关键词:初中数学;有效提问;教学策略  在现阶段的初中数学教学提问中,常常出现以下几类问题:第一,部分初中数学教师提问的不够深入,总是一再重复浅显的数学问题。第二
期刊
摘 要:体育是小学阶段的基础学科,体育教学在向学生传授基础知识、动作和技能的同时,也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进取心是学生迅速进步并实现良好发展的重要条件,培养学生的进取心也是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要目标和任务。本文将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开始、以激发学生竞争意识为核心、以坚定学生的自信心为关键,全面地分析、研究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进取心的有效方法和科学策略
期刊
摘 要:学好初中历史学生需要做到对这个科目感兴趣,识记知识点并运用科学的识记方法,老师要做到精选题目并整理知识点。  关键词:兴趣;理解;识记方法;课外阅读  2017年怀化市中考进行了改革,对历史这门学科的考察不再以等级呈现,而是以百分制的形式算进总分。许多平时不把历史这门功课当回事的学生着急起来,纷纷跑来问我怎样才能学好历史这门课。我总结这几年的教学经验,认为学好历史这门课要做到以下几点:  
期刊
摘 要:高中化学这一学科是理科学生需要学习的重要知识点,初中阶段的学生虽然已经接触了化学学科,但是由于初中知识都是比较浅显的,而且对当时学生的要求也比较低,但是高中阶段的化学知识相较于初中来说,难度较大。化学学科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求也很高,而且也需要学生需要有很高的理解能力,对于喜欢化学学科的学生来说,他们肯定会自己去主动地进行课堂学习,但是对于大多数哦的学生而言,学习好化学这一学科还是很有难
期刊
摘 要:基于素质教育理念的引导下,小学教学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思维能力。所以,在具体教学中,教师需要科学、合理地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实施教学模式创新,彰显学生主体地位,为国家的繁荣富强、社会稳定等培养出大量的创新人才。  关键词:小学;创新思维;素质教育  一、学生主体地位  一个明确的教学目标将对我们的教学起到决定性的指导作用。无论是教学任务的完成还是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都需
期刊
摘 要:在教育的深入发展下,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将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以确保学生能够更好的学习文化知识。语文是小学生需要学习的一门基础性的学科,小学语文教师有必要探究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前预习,能够使学生在课堂中明确所学习的内容,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教师的课堂教学内容,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因此,小学语文教师有必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引导学生进行更好地课前预习。基
期刊
摘 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互联网与信息技术不断优化革新,改变着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也冲击着我国现行的学校教学模式,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是伴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而开展的一门重要教学学科。在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工作中,如何通过有效手段提高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工作的水平和质量,构建初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是初中信息技术教师的重要工作内容。本文通过探究关于构建初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为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工
期刊
摘 要:思维导图能够将抽象性的知识以一种简洁直观的方式展现给学生,这不仅使学生能够有效减少学习新知识的困难,还能够进一步的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方面与相应知识的记忆方面提供相应的帮助。现阶段我国初中数学知识愈发困难,据此在初中数学教学的环节中科学合理的对学生运用思维导图能够进一步的使数学教师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得到相应的的提升,同时也能够使学生在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数学学习的过程中科学合理的对知识点进行相
期刊
摘 要: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小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而课堂教学生活化是道德与法治教学值得提倡的一种新途径,它不仅让学生全面了解到生活的意义,而且对提高学生基本道德素质,完善个人品质也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因此,构建“生活化”道德与法治课堂势在必行。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小学;生活化  道德与法治课程有着重要的特殊意义,它不单能够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认识,更为重要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