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出“物品”的特色来……

来源 :作文周刊·小学五年级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vdp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题在线
   如果选择一种你了解并感兴趣的事物介绍给别人,你打算介绍什么?右面表格中的提示和题目是否对你有启发?
   可以选择表格中的题目,也可以自拟题目,介绍一种事物。
  (配合统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大手导写
   每一种物品都有其自身的特点,要想把这一特点栩栩如生地展示出来,同学们不妨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透视好习作要求
   写作前,我们既要阅读好本单元的习作训练文字和表格里的内容,也要学会延伸好“要求”以外的写作“要求”,这样更有利于我们写好说明文。
   下面是某位同学总结出来的本次习作及延伸的要求:
   1.练习写说明性文章。
   2.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种物品介绍。
   3.借助表格内容的提示。
   4.运用好说明方法。
   5.按一定的顺序书写。
   6.由要求确定的中心:通过对物品的功能、作用等一些特点的描述,表达对物品的喜欢之情。
   二、斟酌好经典素材
   从习作要求中的表格提示,我们知道了所写的物品有这样几大类:动物、植物、物品、美食和其他。我们在书写时要选择自己喜欢或熟悉的一类中的一种物品。这就要求我们通过观察、参观、访问、阅读说明书等方式了解自己所要写的物品的一些特点。如果你想写植物类中的水果和蔬菜,那么就要对其的形状、颜色、味道以及种类、产地、产量、营养价值等方面有彻底了解;如果你想写玩具、文具、电器等物品,应该抓住其形状、特点、构造、用途,同时还要注意是玩具,要了解它的玩法;是文具、电器,要掌握其功能和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三、借鉴文情来书写
   1.层次分明。书写时要抓住物品的特点,然后按一定的顺序写出来,会使文章的内容更清楚,结构更加完整,表达也更加完美。如,文章《鲸》先写鲸的大小;然后讲鲸是哺乳动物,鲸的分类;最后讲鲸的生活习性。所以读罢会觉得文章层次分明,条理清晰。
   2.融会贯通。灵活地运用各种写作手法,把说明物品的知识性、科学性与趣味性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会给说明文增添许多文学色彩。如《松鼠》一文,作者把知识性与趣味性融于一体,一个欢蹦乱跳、美丽可爱的小松鼠向我们走来了。
   3.妙用方法。说明文的表达方法多种多样,我们需要根据物品的特点恰如其分地使用。如《鲸》一文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分类别等方法,所以我们看到一头活灵活现的鲸在海洋中向我们游来了。
   4.突出重点。这一点在我们所学的这几篇说明文中表现得极为明显。如例文《鲸》侧重点在鲸的形体和生活特点上,《松鼠》则将重点放在了松鼠的外貌、性格和行动上。
  小手练笔一
  我家的电扇
  ◎尹海欣
  炎炎夏日里,为了避暑,许多家庭已经安装了空调。可是我家还在使用着电扇,我对电扇那一股股习习凉风情有独钟……
   提起電扇,其种类很多,落地扇、吊扇、台扇……
   我家的是落地扇。这台落地扇身着淡蓝色的衣服,分扇头、扇杆、扇座三个部分。扇头是圆形的,外面有环形的白色铁丝网罩着,网内三个条形的乳白色叶片,三个叶片的中轴直通环网外电动机的“心脏”;扇杆高140厘米,直径5厘米。扇杆的中间设置了控制风扇转动的各种按钮;扇座是圆形的铸铁,直径有40厘米,全身涂着白色的油漆,看上去像个大玉盘。只要把这台电扇放在地面上,就会像哨兵一样稳稳当当地站在那里。
   使用时,首先插上电源,然后打开电扇开关,风扇中的叶片就会在电动机的带动下,飞速地旋转起来。迎风而坐,那习习凉风使人神清气爽。控制叶片旋转速度的按键有三个:低、中、快,需要什么风速就按什么档的按钮。最有趣的是当你按下扇头顶部的方向操纵杆,那电扇就开始摇头摆尾地吹起风来,此时享受吹来吹去的风能使人心旷神怡,别有一番情致。
   每临盛夏炎热之时,这台电扇就全心全意为我们服务。可以说它带给全家人轻松快乐的心情,我们特别喜欢它。
  点评
  习作并没有单纯地从说明的角度来书写,而是从文学的角度为我们介绍了自己家的电风扇,字里行间巧妙地运用了分类别、打比方、列数字等说明方法。读罢,我们似乎感觉一台电扇出现在我们眼前,一股凉风吹在我们身上。
  小手练笔二
  可爱的黄瓜
  ◎刘 冉
  在我的家乡通辽市,黄瓜大抵上分为两类:一类是旱黄瓜,另一类是水黄瓜。我爱吃水黄瓜,觉得它特别可爱。
   水黄瓜,长圆形,短的有七八厘米,长的有三四十厘米。它穿着一身绿色的衣服,衣服上点缀着白色斑点,如同天上的星星一样多得数不清。你可不要小看这些白色的小斑点,那可是一根根小刺哟!如果你拿时不小心,会扎手的,要是真扎到了可疼呢。
   小朋友知道吗?选择黄瓜也是有技巧的:颜色新鲜,看着精神,又顶花带刺的是新摘下来的黄瓜;颜色发旧了,看着蔫巴,身上的花落刺脱落了,说明不是新摘的,即使是新摘的那也受过“折磨”了。黄瓜洗干净了可以生着吃,也可以炒着吃,是人们生活中经常食用的美味佳肴。用它能做成各种各样的小菜:凉拌黄瓜、拉皮黄瓜……
   黄瓜的营养价值很高:清热利水,解毒消肿,生津止渴。主治身热烦渴,咽喉肿痛,风热眼疾,湿热黄疸,小便不利等病症。另外,黄瓜还有一种特殊的作用呢!能美容,被称为“厨房里的美容剂”,经常食用或贴在皮肤上可有效地抗皮肤老化,减少皱纹的产生,并可防止唇炎、口角炎。黄瓜也是很好的减肥品,减肥的人可以多吃黄瓜哟!
   听了我的叙述,大家对黄瓜的特点有一些了解了吧?那就适量地吃点黄瓜吧!别忘了向你的亲朋好友介绍黄瓜的特点哟!
  编辑小语
  小作者从自己家乡的黄瓜入手,运用打比方、列数字等说明方法,详细写了“水黄瓜”的特点,而且写得段落清晰,层次分明。读罢,黄瓜的样子、特点跃然纸上。
其他文献
文题在线  你和爸爸妈妈可能是无话不说的好朋友,也可能平时你与他们的交流机会并不多。让我们借这次习作的机会,把你想对他们说的话写下来,与他们真心“交谈”。   可以回忆和他们之间难忘的事,表达你对他们的爱。可以讲讲你对一些事情的看法,让他们了解正在长大的你。可以关注他们的生活,向他们提出建议,比如劝他们改掉一些你认为不好的习惯……  (配合统编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大手导写   一、明确要诉说
期刊
每次周末回老家,餐桌上的美味中,必不可少的就是爷爷炖的野生鱼汤。   去年夏天,天晴得像一張蓝纸,几片薄薄的白云,像被阳光晒化了似的,随风缓缓浮游着。爷爷拿着鱼竿、鱼食、小凳子,拎着水桶要出门。我知道爷爷又要去钓鱼了,便跟了出来。爷爷回头说:“阳阳,外面晒,你在家等爷爷钓鱼回来给你炖汤喝。”我哪愿意,硬拉着爷爷的手,欣喜若狂地和爷爷一起出发了。   来到河边,爷爷让我坐在树荫下看他钓鱼。只见他先抛
期刊
说一说  泰山位居五岳之首,有拔地通天之势,擎天捧日之举,历代多少文人墨客写诗撰文讴歌、赞美。杜甫的“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写出了泰山的雄壮;李白的“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写出了登泰山居高临下的开阔心境……让我们追寻下面两位作者的足迹,沿着他们的游蹤,领略泰山的神韵吧!  读一读  雨中登泰山(节选)  ◎李健吾  我们来到雨地,走上登山的正路,一连穿过三座石坊:一天门、孔子登临处和天阶。水声
期刊
像喜歡院里母亲种的苦瓜一样,我喜欢上了苦瓜这一道菜。每年夏天,母亲经常都会从小院里摘下沾着露水的鲜嫩的苦瓜,给我炒一盘苦瓜青椒肉丝。它成了我家夏日饭桌上一道经久不衰的家常菜。   自从这之后,再见不到苦瓜瓤和籽鲜红欲滴的时候了,是因为再等不到那时候了。   这样的菜,一直吃到我离开了小院,搬进了楼房。住进楼房,依然爱吃这样的菜,只是再吃不到母亲亲手种、亲手摘的苦瓜了,只能吃母亲亲手炒的苦瓜了。  
期刊
回家的时候,大门紧锁着,只有那条癞皮狗还在门前吐着舌头。我左右喊了几声,没有人应声,这人都去哪儿了呢?他们应该知道我回来呀,我突然看到场院里如雪的棉花。是捡棉花去了?我赶到大叔家一问,他说父亲去前山捡棉花去了。   我放下行李,扑向棉花地。正午的太阳火辣辣的,晒在身上毛毛剌剌的,像是有虫子在爬,十分不自在,我还没走几步就汗流浃背了。空旷的田野里没有风,也没有一个人影。是啊,这样的毒日,谁不愿意窝在
期刊
“像一棵海草海草海草海草,随波飘摇……”电话铃声一直在耳边萦绕。我看了一下时间,才早上五点,极不情愿地接通了电话,手机里传来奶奶慈祥的声音:“阳阳,今天中午过来吃饭吧,你已经很久没有来了。”奶奶的语气中略带央求。我不情愿地答应了。   简单洗漱完之后,我和妈妈出发了。再过一个路口就到奶奶家了,忽然,一个特别熟悉的身影出现在路口,不用看,一定是奶奶。我连忙喊了一声“奶奶”,下车陪着她走回家里。  
期刊
大家平时认为的作业就是那些抄抄写写的作业,而暑假的第一天,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项特别的作业——体验田间劳动。   我来到外婆家,拎起桶,扛着小锄头,跟着外婆来到菜地边,准备摘菜。外婆先让我站在一边看着,她来做示范。只见她将一束韭菜紧握在手中,微微向上提起一点,接着用镰刀对准韭菜根部一划,一束韭菜整整齐齐地被割下了。我见状,不禁嘀咕:这有什么难的,不就是一瞬间的事情嘛!   想到这里,我接过外婆手中的
期刊
大家都知道炸弹这玩意儿可不是一般的厉害,一枚炸弹就能把一堆人炸得尸骨无存。   我家就有这么一枚“炸弹”,它的威力不容小觑。还好这“炸弹”不会伤及无辜,只是针对我,唉,我的命也是好苦呀!   这枚“炸弹”就是妈妈。学会了“狮吼功”的妈妈,安装“炸弹”的速度惊人,惊得我常怀疑人生。不过幸好这枚“炸弹”是定时的,爆炸时间为早上、中午和晚上。   一天晚上,我吃过饭,坐在沙发上睡着了。妈妈叫了我两声,我
期刊
精彩文段   艾子有个孙儿,十来岁了,只知贪玩好耍,多次鞭打都不见改正。因为他是独子,他的父亲——也就是艾子的儿子生怕他被打死了,每次艾子打孙儿,儿子都哭着来求情。艾子骂道:“我为你教育儿子还不应该吗?”说着就打得更起劲了。既是做父亲的又是做儿子的也没有办法。   有一天早晨,下大雪。孙儿只知玩雪。艾子一见,就脱光他的衣服,叫他跪在雪地里。那冷得打抖的样子真是怪可怜的。儿子不敢多言,也脱光衣服跪在
期刊
教室里,老师正在神采奕奕地上课,同学们都在认认真真地听讲。   突然,一阵“嗡嗡嗡”的叫声打破了教室的安静。一个同学大声喊道:“啊——蜂出没了!”顿时,大家的目光齐刷刷地投向那只蜜蜂。只见它黑黄相间,大大的脑袋,毛茸茸的身子,弯曲的腿,两只薄纱似的翅膀不停地颤动着。   大家屏息凝视,大概三四秒钟之后,教室里炸开了锅。女同学吓得面如土色,不停地大声尖叫。就连平时胆大如虎的我,也被这个“不速之客”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