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定时“炸弹”

来源 :作文周刊·小学五年级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oshi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家都知道炸弹这玩意儿可不是一般的厉害,一枚炸弹就能把一堆人炸得尸骨无存。
   我家就有这么一枚“炸弹”,它的威力不容小觑。还好这“炸弹”不会伤及无辜,只是针对我,唉,我的命也是好苦呀!
   这枚“炸弹”就是妈妈。学会了“狮吼功”的妈妈,安装“炸弹”的速度惊人,惊得我常怀疑人生。不过幸好这枚“炸弹”是定时的,爆炸时间为早上、中午和晚上。
   一天晚上,我吃过饭,坐在沙发上睡着了。妈妈叫了我两声,我没有听见。那定时“炸弹”瞬间爆发,我直接被她那响彻云霄的“河东狮吼”震得飘到了空中。幸好我抗暴能力强,只是被炸得喘不过气而已,如果换成别人,估計早就没命了。
   星期天早晨,我想着休息日多睡一会儿,没想到睡过头了。当我起来洗漱的时候,把饭做好的妈妈已经开启了机关枪模式:都几点了,看看太阳到哪了?你还知道起床啊……我噤若寒蝉,知道如果不小心就会引爆“炸弹”。可尽管我很小心翼翼,还是不能幸免,妈妈指责我不理她,没礼貌,再次使出她的独门绝技——“狮吼功”。瞬间我被炸飞到9000里之外,直接被吓懵了。
   一天中午,我正在写作业,妈妈叫我端饭,我没有听见。“炸弹”又爆炸了。
   这颗“炸弹”让我胆战心惊,作业不好好写要爆炸,吃饭没按点也会爆炸,就连忍气吞声也能够引爆。
   唉!如果有人能把拆弹技巧告诉我,那该多好呀!
  (作者系河南新蔡县河坞乡戚楼小学五年级学生)
  老师小语
  家长对孩子的吼叫很常见,但小作者能够抓住这一平常现象,站在儿童的视角,用夸张、幽默诙谐的写法来写妈妈的吼叫也是一种创新。
  (吴帅)
其他文献
小朋友,你知道什么样的话才算幽默呢?自然是有趣可笑而又意味深长的话。不要以为人们只在心情好的时候,才能说幽默的话。下面几个中外名人在不同场合说的话就可以说明这一点。  交际场景一:  克雷洛夫反讥公子哥   俄国作家克雷洛夫生得较黑,偏又喜爱穿黑色的衣服。一天,他遇到两个穿着花里胡哨的公子哥兒,其中一人一见到克雷洛夫,就对同伴说:“看,飘来了一朵乌云!”克雷洛夫答道:“怪不得青蛙高兴得叫呢。”这个
期刊
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和缝纫机挨得很近。周围几只灯泡烤着我的脸。  “妈——”  “妈——”  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  母亲大声问:“你来干什么?”  “我……”  “有事快说,别耽误妈干活!”  “我……要钱……”  我本已不想说出“要钱”两个字,可是竟说出来了!  “
期刊
《太阳》一文中有三个过渡句,运用得相当巧妙,把太阳的知识及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连贯得层次分明,而且井然有序。   反问过渡   文章开篇引用“后弈射日”的传说说明太阳远,接着用举例子和列数字的方法进一步阐明太阳的远。为了引出太阳的“大”与“热”,段尾的反问句: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由此很自然地衔接了下面两个描写太阳大与热的自然段。   转折过渡   介绍完太阳的远、大、热后,文章第四自然段开头用
期刊
文题在线  你和爸爸妈妈可能是无话不说的好朋友,也可能平时你与他们的交流机会并不多。让我们借这次习作的机会,把你想对他们说的话写下来,与他们真心“交谈”。   可以回忆和他们之间难忘的事,表达你对他们的爱。可以讲讲你对一些事情的看法,让他们了解正在长大的你。可以关注他们的生活,向他们提出建议,比如劝他们改掉一些你认为不好的习惯……  (配合统编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大手导写   一、明确要诉说
期刊
每次周末回老家,餐桌上的美味中,必不可少的就是爷爷炖的野生鱼汤。   去年夏天,天晴得像一張蓝纸,几片薄薄的白云,像被阳光晒化了似的,随风缓缓浮游着。爷爷拿着鱼竿、鱼食、小凳子,拎着水桶要出门。我知道爷爷又要去钓鱼了,便跟了出来。爷爷回头说:“阳阳,外面晒,你在家等爷爷钓鱼回来给你炖汤喝。”我哪愿意,硬拉着爷爷的手,欣喜若狂地和爷爷一起出发了。   来到河边,爷爷让我坐在树荫下看他钓鱼。只见他先抛
期刊
说一说  泰山位居五岳之首,有拔地通天之势,擎天捧日之举,历代多少文人墨客写诗撰文讴歌、赞美。杜甫的“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写出了泰山的雄壮;李白的“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写出了登泰山居高临下的开阔心境……让我们追寻下面两位作者的足迹,沿着他们的游蹤,领略泰山的神韵吧!  读一读  雨中登泰山(节选)  ◎李健吾  我们来到雨地,走上登山的正路,一连穿过三座石坊:一天门、孔子登临处和天阶。水声
期刊
像喜歡院里母亲种的苦瓜一样,我喜欢上了苦瓜这一道菜。每年夏天,母亲经常都会从小院里摘下沾着露水的鲜嫩的苦瓜,给我炒一盘苦瓜青椒肉丝。它成了我家夏日饭桌上一道经久不衰的家常菜。   自从这之后,再见不到苦瓜瓤和籽鲜红欲滴的时候了,是因为再等不到那时候了。   这样的菜,一直吃到我离开了小院,搬进了楼房。住进楼房,依然爱吃这样的菜,只是再吃不到母亲亲手种、亲手摘的苦瓜了,只能吃母亲亲手炒的苦瓜了。  
期刊
回家的时候,大门紧锁着,只有那条癞皮狗还在门前吐着舌头。我左右喊了几声,没有人应声,这人都去哪儿了呢?他们应该知道我回来呀,我突然看到场院里如雪的棉花。是捡棉花去了?我赶到大叔家一问,他说父亲去前山捡棉花去了。   我放下行李,扑向棉花地。正午的太阳火辣辣的,晒在身上毛毛剌剌的,像是有虫子在爬,十分不自在,我还没走几步就汗流浃背了。空旷的田野里没有风,也没有一个人影。是啊,这样的毒日,谁不愿意窝在
期刊
“像一棵海草海草海草海草,随波飘摇……”电话铃声一直在耳边萦绕。我看了一下时间,才早上五点,极不情愿地接通了电话,手机里传来奶奶慈祥的声音:“阳阳,今天中午过来吃饭吧,你已经很久没有来了。”奶奶的语气中略带央求。我不情愿地答应了。   简单洗漱完之后,我和妈妈出发了。再过一个路口就到奶奶家了,忽然,一个特别熟悉的身影出现在路口,不用看,一定是奶奶。我连忙喊了一声“奶奶”,下车陪着她走回家里。  
期刊
大家平时认为的作业就是那些抄抄写写的作业,而暑假的第一天,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项特别的作业——体验田间劳动。   我来到外婆家,拎起桶,扛着小锄头,跟着外婆来到菜地边,准备摘菜。外婆先让我站在一边看着,她来做示范。只见她将一束韭菜紧握在手中,微微向上提起一点,接着用镰刀对准韭菜根部一划,一束韭菜整整齐齐地被割下了。我见状,不禁嘀咕:这有什么难的,不就是一瞬间的事情嘛!   想到这里,我接过外婆手中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