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学目标是我们所要达到的目的,而教学模式是为达到目的而采取的方法和手段。所以,不能用一套模式去教所有的功课,应该根据不同的情况来设计不同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教学设计;课改;自主学习
在新课改中探索出运用导学案,“先学后教”的一种学习模式。采用目标展示、自主、合作探究、质疑、教师点拨、归纳小结的课堂结构。充分体现由过去教师的“教”到现在学生的“学”、体现了由过去教师的“演”到现在教师的“导”转变,达到了预期目的,取得了好的效果。
一、目标展示的设计
课堂教学目标是教学模式的灵魂,是教学的出发点和预期的结果。它是对课程目标的展开分析,并将其落实到每一个施教的内容,引导每一个教学手段和教学步骤,并有一定的精确性和具体性。教学目标主要就从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上来制定。如:在讲椭圆的标准方程一课的时候,我把目标设计为:①掌握椭圆的定义。②掌握椭圆的标准方程。③会用定义和待定系数法求标准方程。④体会数学中的对称美、数形结合的函数思想。
二、自主学习的设计
对于自主学习的设计,一定要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层层设疑,给学生设置铺垫,让学生学有所思,思有所得,练有所获。要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感受到这节课就是为他量身订做的,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在设计椭圆的标准方程导学案的时候,为了让学生掌握、理解椭圆的定义及内含,我设置了几个问题:①圆是怎样画出来的?涉及到几个定点?几个定长?②椭圆是怎样画出来的?涉及到几个定点?几个定长?③椭圆中两个定长之间的大小关系怎样?④如果改为小于、等于又有什么样的情况呢?通过这些问题,让学生探究出椭圆的定义,并层层深入从而掌握定义。为了巩固定义,设计习题采用了变式训练。
三、展示、合作探究、质疑点拨的设计
在展示题目的设计中,设计题目要有目的性和针对性,能够充分地体现本节课的三维目标,并且能够达到知识的拓展。可采用语言展示、板书展示、同学之间的讨论展示,真正打造出一个“三动”的课堂,让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中,在讨论和展示中能够挖透知识,从而掌握知识。让学生板书展示,让学生把问题暴露出来。通过学生质疑、教师点拨去规范解题步骤,并掌握易错点。
在合作、探究的设计中,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收获,都有前进的动力和学习的空间。设计中我给每一位学生都量体裁衣。采取把题目设置成A、B、C、D四个等级,程度好点的做B,争取做到A,中等的做C,争取做到B,程度稍差点的做D,争取做到C。这样学生在自主做题、展示探究的时候都能时刻感受得到本节课就是为自己所设计,同时也能感受到自己的进步,比方说今天能努力做到C,第二天努力做到了B,从而提高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教师的点拨应该做到“三点三不点”。学生已经学会的不点,学生自己讨论、质疑、能解决的不点,教师讲了学生也学不会的不点。只点学生经过讨论中易混点、易错点、易漏点,这样会让学生感受到这节课就是为他讲的,更进步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三、小结、反思的设计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懂得适时小结更是一门艺术。“编筐编篓,全在收口”。由此可见,每件事结尾工作的重要性,课堂小结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成功的一节课,小结起到了重要作用。它帮助学生整理知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可以提炼思想、承前启后,激发学生求知欲。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升华学生思维。所以每节课都要让学生进行入库,整理。从而构建一定的知识体系。
四、教学中对学生评价的设计
教学中选择有效的评价方式,是一节课成败的关键。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采用给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积分”的方法。在黑板上总是留下一块地方,无论是规则还是不规则,根据学生的展示给学生打分。为了调动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的分数不是泛泛而给,学习成绩越好的分数越低,成绩越差的分数越高。从而激发各个层次的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这个分数就在黑板上,让学生时刻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提高他们学习的自信心,也可以激发、培养学生为小组争光的集体荣誉感。课下我根据学生的作业、导学案、测评给学生再打个分数,让学生时刻体会到成功伴随左右。
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教学内容,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学生。所以,不能用一套模式去教所有的功课,应该根据不同的情况来设计不同的教学模式。乔伊斯和威尔说过:“没有一种模式是为完成所有的学习风格而设计的。因此,不应该把我们的种种方法局限于任何单一的模式上。”但是无论哪种教学模式,在课堂上的设计都应充分体现新课改的教学理念。
关键词:教学设计;课改;自主学习
在新课改中探索出运用导学案,“先学后教”的一种学习模式。采用目标展示、自主、合作探究、质疑、教师点拨、归纳小结的课堂结构。充分体现由过去教师的“教”到现在学生的“学”、体现了由过去教师的“演”到现在教师的“导”转变,达到了预期目的,取得了好的效果。
一、目标展示的设计
课堂教学目标是教学模式的灵魂,是教学的出发点和预期的结果。它是对课程目标的展开分析,并将其落实到每一个施教的内容,引导每一个教学手段和教学步骤,并有一定的精确性和具体性。教学目标主要就从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上来制定。如:在讲椭圆的标准方程一课的时候,我把目标设计为:①掌握椭圆的定义。②掌握椭圆的标准方程。③会用定义和待定系数法求标准方程。④体会数学中的对称美、数形结合的函数思想。
二、自主学习的设计
对于自主学习的设计,一定要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层层设疑,给学生设置铺垫,让学生学有所思,思有所得,练有所获。要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感受到这节课就是为他量身订做的,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在设计椭圆的标准方程导学案的时候,为了让学生掌握、理解椭圆的定义及内含,我设置了几个问题:①圆是怎样画出来的?涉及到几个定点?几个定长?②椭圆是怎样画出来的?涉及到几个定点?几个定长?③椭圆中两个定长之间的大小关系怎样?④如果改为小于、等于又有什么样的情况呢?通过这些问题,让学生探究出椭圆的定义,并层层深入从而掌握定义。为了巩固定义,设计习题采用了变式训练。
三、展示、合作探究、质疑点拨的设计
在展示题目的设计中,设计题目要有目的性和针对性,能够充分地体现本节课的三维目标,并且能够达到知识的拓展。可采用语言展示、板书展示、同学之间的讨论展示,真正打造出一个“三动”的课堂,让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中,在讨论和展示中能够挖透知识,从而掌握知识。让学生板书展示,让学生把问题暴露出来。通过学生质疑、教师点拨去规范解题步骤,并掌握易错点。
在合作、探究的设计中,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收获,都有前进的动力和学习的空间。设计中我给每一位学生都量体裁衣。采取把题目设置成A、B、C、D四个等级,程度好点的做B,争取做到A,中等的做C,争取做到B,程度稍差点的做D,争取做到C。这样学生在自主做题、展示探究的时候都能时刻感受得到本节课就是为自己所设计,同时也能感受到自己的进步,比方说今天能努力做到C,第二天努力做到了B,从而提高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教师的点拨应该做到“三点三不点”。学生已经学会的不点,学生自己讨论、质疑、能解决的不点,教师讲了学生也学不会的不点。只点学生经过讨论中易混点、易错点、易漏点,这样会让学生感受到这节课就是为他讲的,更进步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三、小结、反思的设计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懂得适时小结更是一门艺术。“编筐编篓,全在收口”。由此可见,每件事结尾工作的重要性,课堂小结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成功的一节课,小结起到了重要作用。它帮助学生整理知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可以提炼思想、承前启后,激发学生求知欲。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升华学生思维。所以每节课都要让学生进行入库,整理。从而构建一定的知识体系。
四、教学中对学生评价的设计
教学中选择有效的评价方式,是一节课成败的关键。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采用给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积分”的方法。在黑板上总是留下一块地方,无论是规则还是不规则,根据学生的展示给学生打分。为了调动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的分数不是泛泛而给,学习成绩越好的分数越低,成绩越差的分数越高。从而激发各个层次的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这个分数就在黑板上,让学生时刻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提高他们学习的自信心,也可以激发、培养学生为小组争光的集体荣誉感。课下我根据学生的作业、导学案、测评给学生再打个分数,让学生时刻体会到成功伴随左右。
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教学内容,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学生。所以,不能用一套模式去教所有的功课,应该根据不同的情况来设计不同的教学模式。乔伊斯和威尔说过:“没有一种模式是为完成所有的学习风格而设计的。因此,不应该把我们的种种方法局限于任何单一的模式上。”但是无论哪种教学模式,在课堂上的设计都应充分体现新课改的教学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