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检察机关党风廉政建设

来源 :职工法律天地·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pengz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作风体现着党的宗旨,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前途命运,他在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会上大力倡导“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以及曹建明检察长在加强作风建设研讨班暨全国检察长座谈会上提出的应大力倡导的五个方面的良好风气是当前检察机关加强作风建设的基本内容和准则,为各级检察机关的作风建设指明了方向。检察机关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检察机关的作风建设是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检察机关自身的作风如何,关系到国家法律的统一实施,关系到公正执法,关系到党的形象。因此,检察机关全面把握和实践新形势、新任务对党的作风建设提出的新课题、新要求,努力抓好自身作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加强和改进检察机关作风建设的重要意义
  检察机关既是执法机关,又是窗口行业,它的工作性质、特点、目标、任务,决定其必须具有公正性和高效率,而加强检察机关的工作作风建设是保持公正性和效率性的重要手段。因此,在检察系统大力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具有特别重要意义。首先,加强检察机关作风建设是做好新时期检察工作的客观需要。法律监督是检察机关的基本职能,检察机关只有充分履行法律监督职能,才能保卫国家、集体、个人财产不受侵犯,才能保障和促进经济健康发展,才能为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和稳定的社会秩序。可见,要圆满完成任务,我们各级检察机关的执法水平、工作效率、工作作风至关重要。
  二、检察机关作风建设的主要内容
  加强和改进检察机关作风,建设一支政治合格、纪律严明、作风过硬、业务精通、执法如山的钢铁队伍,最重要的是,要大力加强检察队伍的作风建设。一是要联系群众。检察队伍的作风建设,根本问题就是要正确处理好同人民群众的关系。二是要公正执法。检察队伍作为司法队伍,就是要严格忠实于法律,忠实于事实,做到铁面无私,敢于碰硬,秉公执法,不为名利所困,不为强权所惧,不为金钱所动,不为人情所累。三是要求真务实。这是我党一贯倡导的思想路线,也是司法队伍必须具备的基本品格。四是要令行禁止。要坚决反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坏作风,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的贯彻落实以及上级检察机关检令的畅通。五是要廉洁从检。要坚持为检清廉、两袖清风,不贪赃枉法、徇私舞弊,不越权办案、违法创收。要虚心接受人民群众、人大代表、新闻舆论及社会各界的监督。
  三、加强和改进检察机关工作作风的途径
  1.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学习,培养政治坚定的思想作风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
  理论是思想的基础,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因此,思想作风建设在整个作风建设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当前加强和改进基层检察机关思想作风建设,要以创建学习型机关为载体,坚持不懈地抓好学风建设,促进勤奋学习,刻苦学习,终身学习,进一步增强学习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深入调查研究,努力把学习的体会和成果转化为法律监督能力和先进性建设的能力,转化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做努力学习与履行检察职责的表率。随着构建和谐社会步伐的加快,检察工作肩负的任务日益繁重。
  2.加强班子作风建设,带动队伍作风的根本好转
  领导作风建设是队伍作风建设的重中之重,“群雁高飞头雁带”,领导作风直接关系到全体干警的精神风貌和工作的开展,因而领导班子首先要起到率先垂范的作用,要在各个方面为干警做出表率。一是做勤奋好学的表率。增强学习意识,坚持学习制度,运用有效形式,不断提高领导干部的素质和能力,并在干警中产生强大的学习影响力。二是做真抓实干的表率。带头讲真理、讲真话、用真功。要依据客观规律和实际经验,不能盲从、唯上、唯书;要实事求是,不能弄虚作假;要真心实意本着一心为民的宗旨干工作、谋事业。要带头重实际,鼓实劲,求实效,扎扎实实地把职务犯罪侦查、侦查监督、公诉等各项检察工作任务落到实处。三是做发扬民主的表率。领导干部无论是班子成员还是中层干部,都要坚持民主决策,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四是做廉洁自律的表率。作为领导干部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扎紧篱笆,筑牢防线,严于律己,洁身自好。真正为党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五是做密切联系群众的表率。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也是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根本要求,要通过深入群众,排忧解难,广泛开展为民办实事好事活动,从而使领导干部在这个过程中受到教育,增强党的宗旨意识,克服脱离群众的倾向。六是做艰苦勤俭的表率,树立检察机关领导干部的良好形象。
  3.切实贯彻“立检为公,执法为民”的执法观,体现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检察机关要取得让党和人导群众满意的成绩,就必须以人民利益为根本出发点,不断转变工作作风,促进检察工作的不断发展创新。近年来,检察机关努力实践"三个代表",不断转变工作职能和服务方式,推动了检察业务整体工作的发展,同时也积累许多成功的经验。在新形势下,检察机关更需要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这就应当护社会和谐稳定、服务发展大局等各项法律监督能力。要打牢检察人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基础,解决好“为谁执法,为谁服务”的问题。当前检察机关要积极服务和谐社会建设,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公正的法制环境。只有这些服务做好了,人民群众才会满意。把群众的满意率作为检察机关作风建设的根本标准,从而使检察机关的工作作风建设朝着人民群众满意的方向不断发展进步。
  4.践行“八荣八耻”,培养情趣健康的生活作风
  检察机关的生活作风是干警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生活态度和行为模式,是思想品质、道德观念和行為方式等方面的综合反映,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反映。检察机关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着力点,不断增强干警践行“八荣八耻”道德规范的自觉性,努力做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模范实践者和积极推动者,从而不断加强和改进干警的生活作风建设,为检察工作提供有力保障。要提倡自重、自省、自警、自律,只有筑起牢固的主观防线,自觉地加强党性锻炼,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坚持清正廉洁,反对以权谋私;坚持党的纪律,反对自由主义;坚持艰苦奋斗,反对享乐主义,模范地遵纪守法,管住小节,挡住诱惑,真正作到追求健康的生活情趣,永葆人民检察官生活作风积极向上的本色始终不变。
其他文献
大学多校区办学已是普遍现象,在投入一定的情况下,充分共享各校区的现有资源,是提升办学效益和办学水平的关键所在。共享主体、共享客体和共享环境从三个方面制约着共享活动
摘要: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新时期下的政工干部也必须与时俱进。而政工干部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的建设者,其政治素养、思想品质严重影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和中国共产党的健康发展。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升自身能力、遵纪守法、严于律己是新时期对政工干部的基本要求。  关键词:新时期;政工干部;与时俱进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义的建设,我国政工体系需要适应新
摘 要:我国的监狱企业是为罪犯提供劳动改造的场所,以服刑人员为主要劳动力以获取经济效益的企业模式。我国大部分监狱企业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创造了较为理想的效益,但同时在监狱企业运营管理中也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很多问题。监狱企业运营管理中问题的分析及解决,对于监狱企业的长远发展尤为重要。  关键词:监狱企业;运营管理;问题;对策  一、我国监狱企业运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监狱行政和企业分离不彻底 
摘 要:近年来,我所在落实军休干部政治、生活待遇的同时,积极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服务保证作用,深入开展“和谐军休家园,和谐军休家庭”创建活动,使广大军休干部坚定理想信念,保持健康心态,较好实现了老有所乐、老有所为。2014年9月份民政部53号令的出台,首次以立法的形式,对军休服务管理工作做出全面规范,这也就要求军休工作人员要紧跟步伐,在落实休干政治待遇上实现创新发展。  关键词:干部思想;政治工作 
摘 要:《司法机关内部人员过问案件的记录和责任追究规定》是十八届四中全会以后,对司法机关人员行为操守的最重要的行为规范,对公平司法、公正办案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该《规定》存在原则性过强、操作性较差的特点,以及内部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的实际情况,使其难以被有效实施。本文结合司法机关纪检监察的实际特点,提出了完善记录方式、明确责任区分等五项措施,以期为制度建立提供有益的理论指引。  关键词:违法过问案件
摘 要: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劳动争议数量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对如何处理劳动争议,美国、德国等西方发达国家都有着相对完善的司法体系和较为成熟的处理经验。而我国虽然在这方面有着一定的处理经验,但在某些具体规定和实施上仍存在着不足,这不仅严重影响了处理劳动争议问题的速度和效率,更与现行的经济体制不相适应。探讨我国劳动争议处理机制这一课题,首先从劳动争议的概念和种类以及劳动争议处理机制的概念、内容
摘 要:十八大上“延迟退休年龄”一提出,就引起了广大公民的普遍关心,更引起许多专家学者的热烈讨论。延迟退休年龄是在人口老龄化严重、养老保险金巨大缺口的状况下,势在必行的一项制度。我国现行法律制度是1995年颁发的《关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退休暂行办法》,这已与我国的具体实际情况不相符合。我们需要借鉴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立足我国的社会现状,仔细分析延迟退休年龄在我国实施的必要性和实施障碍,谨慎作出调整,
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目标的独特性要求高职生为适应我国的改革开放和入世后扩大对外交流的需要,必须具备一定的英语听说能力.文章针对高职生学习英语、尤其是听说
论述了高校职称评审的指标体系和评审过程中存在的种种弊端,并提出了改进的措施.如提出评、聘分开,建立系、校、省三级评审机构,建立评审过程的陪审制度和评审结果的复议制度
摘 要:时效期间届满后,债务人对于债务的所谓“承认”,应分为两种情形:一是单纯承认债务的存在,但不具有同意履行债务的意思;二是不仅承认债务的存在,而且具有愿意履行债务的意思。本文主要分析了构成时效利益放弃之债务承认的认定形式。  关键词:债务承认;认定  我国的司法实践认可债务人在时效期间届满后与债权人达成的还款协议的效力。但对债务人承认债务的条件进行了限制,即导致时效抗辩权消灭的债务承认,除承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