挚爱、宽容、体贴是卓有成效的育才之道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yongc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过两个具体的实例,探讨班主任对学生违纪情况的处理。
  关键词:学生;违纪;处理
  对班主任来说,面对整体素质偏差的中职学生,常常会遇到一些令人生气甚至使人不能忍受的事情。有的学生不遵守校规校纪,有的学生恶作剧,有的学生与社会上的闲杂人员交往。在这种情况下,对于我们青年班主任教师来说,往往按捺不住自己的怒气,失去理智,大发雷霆,于是不考虑后果,说出一些过激的话语,采用一些不理智的手段。其实,这些话语或手段非但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反而降低了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甚至造成学生严重的抵触情绪。这是需要我们认真地引以为戒的。
  那么,面對学生的违纪行为,我们该如何处理呢?
  请看下面这两个例子,希望大家能够从中得到一些启发。
  新生进校不久,班主任的第一堂课。走进教室,行礼毕,班主任转身在黑板上写课题:“第一节 氧化还原反——”,“应”字还没写好,突然耳旁“啪”地轻轻一响,——凭经验,班主任知道是有捣蛋学生朝黑板上扔东西了,想给班主任老师一个下马威。班主任想,今天非狠狠整治他们一下不可!否则,以后还能当这个班主任吗?还能上课吗?班主任很快地把“应”字写好,然后拾起刚才掉落在黑板下方的东西,原来是一个长约5厘米,铅笔粗细的“V”型纸卷。
  ——无疑,这是弹弓打出的“纸”弹。
  这家伙太无礼了,得把他揪出来!班主任的思维在快速运行:
  ——查!发射“纸”弹必有弹弓,肯定查得出。不,不行,全班为此骚动,影响面太大;即使能查出,也要十几分钟,万一再顶撞起来,教学任务可就完不成了。
  ——不找了,严厉训斥几句算了。也不行,这是明显的胆怯,让步!他们下次会得寸进尺!
  突然,又一个念头在班主任脑中闪出,班主任不由转怒为喜,以轻松的语调对全班同学说:“科索沃战争早已结束,怎么又有人朝黑板发射精确制导导弹啊?”学生们笑了,班主任也笑了。
  “这纸弹击中黑板时声音不大,力量较弱,看来,是教室里的一颗远程导弹!”班主任的眼光落到了后几排学生身上,前几排的同学也情不自禁地转向后,似在寻找……
  “而且,这纸弹击中黑板后几乎是垂直掉下,很明显,这是正面攻击啊!”班主任把怀疑的范围又缩小了一半。
  “还有,发射‘V’型纸弹必有发射架,这架子——肯定是弹弓!要查,百分之百能查出!我敢打赌!”
  这时,班主任发现后排一位同学不安地朝同桌看了看,而那同桌,脸上开始发红。步步进逼,终有所获,但班主任仍然不点明是谁,轻缓地说:“可我不必查。我相信,发射这枚‘V’型纸弹的同学能勇敢地承认错误!”班主任向他投去鼓励的目光,果然,他从座位上慢慢地站起,低着头,红着脸……“这就好,很诚实,请坐下,我们课后再细谈。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氧化还原反应》。”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面对不守纪律的学生,班主任要学会控制自己,同时还要学会运用自己的胆识和智慧,灵活机敏、因势利导地处理学生的违纪行为,顺利完成教育和教学任务。
  再看下面这个例子。
  有位后进的学生,学习不努力,经常翻墙逃学,虽经班主任教育,但转变很小。一天,他翻墙进校,被学校领导发现送到了学生科,同学们议论纷纷。班主任了解情况后知道,原来他来校迟到,当时校门口正在统计各班迟到人数,他怕影响班级荣誉,又怕耽误上课,就翻墙了。班主任是这样对全班同学说的:“同学们,G同学今天又翻墙了,翻墙当然是不对的。我想请同学们注意的是,G同学过去翻墙,今天又翻墙,这不是简单地重复错误。过去,他是向外翻,是为了逃避上课,去玩;今天,他是向里翻,是为了学习,他是为了全班的荣誉,这中间应该是不一样的。虽然在行为上严重违反了校规校纪,应该深刻检讨,但至少他心里还想着学习,这中间是有进步的。同学们想想,这样下去,我们谁能不相信他一定会成为一个好学生?”
  这是一种理解,一种信任。学生犯错误是难免的,面对他们的错误,我们若能换个方式来看待,可能我们的眼里就不会有那么多的差生了!
  记得一位著名的教育家说过,只有挚爱、宽容、体贴,只有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循循善诱,谆谆教诲,才是卓有成效的育人之道。面对学生的违纪行为,班主任老师就应如此,而绝不能大发雷霆,不考虑后果,说出一些不文明、不礼貌、讽刺挖苦学生的话语。更重要的是,对违纪学生切忌一棍子打死,而应把违纪行为作为教育学生的契机,发现其闪光点,多鼓励,找原因,帮助他们正视错误,树立战胜自我的信心和勇气,激发他们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对个别学生屡教不改,不能以“朽木不可雕”的态度对其放任自流,最后以开除了之,而应注意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解除违纪学生的思想包袱,让其改过自新。
  参考文献:
  [1]国家教委师范司.教师口语[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2]汪缚天.教师的语言修养及训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湖南省耒阳师范学校)
其他文献
作为少数民族聚居区,湘西地区山多谷深,人民大多生活在崇山峻岭的峡谷地带,自然人文风光秀美,但是基础设施薄弱。由于历史、地理、文化等诸多因素,湘西地区学校的校园面积相对狭小,基础较差,缺乏大型的体育设施。特别是实行民族地区寄宿制学校以来,学校学生人均面积的矛盾更加突出,出现了一大批生源相对集中的“袖珍学校”,给学校文体活动的开展带来了相当大的困难,严重制约了学校全面、均衡地发展。同时,作为民族地区,
在初中作文教学中,随着从应试教育逐步向素质教育转变,要求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培养学生从定势思维转化到扩散思维,拓宽思路,加强多辐射式思维锻炼,丰富观察力和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在中、高考中,提供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等作文要求学生自由发挥已成为发展趋势,这就要求学生打破狭窄的思路,拓宽知识面,对社会生活有独到的见解和认识。日记法作文在初中作文教学实践中应该得到应有的重视。   長期以来,教
摘 要:教师要根据中职学校的实际情况,通过大量的事实,从培养小组长的“代理作用、沟通作用、表率作用、管理作用和协调作用”五大作用入手,进行教学实践。在培养小组长的过程中,教师采用集中培训、个别指点、督促检查、竞赛评比等方法,调动了小组长的积极性,发挥了小组长的作用,使之形成了一股重要的力量,从而使教学工作得以顺利地完成。  关键词:小组长;培训;评价;竞争  小组长是一支重要的力量,充分发挥他们的
引言  “在艺术的世界里,细节就是上帝。”在尝试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运用到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同时,教学设计中的一些细节需要引起我们的关注,只有将细节打磨好,才算是合格的教学设计。  一、“是否”——看你是否忽视了细节  1. 是否符合学生客观实际  在一次奥尔夫音乐研修班上,赖达富教授设计游戏,让课堂上扮演孩子的学员们躲起来,有的学员不知所措。而孩子们想要躲起来其实简单得很,待在原地用小手
摘 要:视唱教学是中职幼教音乐教育的一个关键环节,对于提升幼师的音乐感知能力、音乐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种种原因,目前的中职幼视唱教学有许多教学问题,这阻碍了中职幼师音乐能力的全面发展,对于幼师的成长成才、以后的职业发展,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因此,要发现幼教专业视唱教学中的不足,努力改变这一现状,这对于中职幼教专业的发展具有很大的作用。  关键词:幼师;视唱教学;成才  随着社会教育事业的发
摘 要:審美品格是人在审美活动中对美的认识、理解和表达的综合品质。它可以使文学创作者的精神境界和人文素养获得提升,心灵得到净化,情感眼界都得以超越。   关键词:文学艺术;审美品格;特征     心理学中给品格的定义是这样的,品格是指为顺利完成活动而在个体经常、稳固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它是在个体固定下来的概括化的内容。审美品格,即人在审美活动中对美的认识、理解和表达的综合品质。审美品格的高下
摘 要:时下提倡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理念不断涌入,作文教学更注重学生在写作中能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低年级的写话教学为孩子的写作奠定了基础,是小学生写作习惯和兴趣的养成阶段。针对当前小学生写话时的不良现状,教师要从“以生为本、关注发展”的角度分析低年级写话指导的优化策略。只有给孩子的写作心灵开辟一片绚烂的天空,使孩子在写作时释放心灵、驰骋想象、喷发情感、展示个性,这样的写话教
摘 要:通过研读教师培训政策文件,修武县知先行重,创新思路,实施了农村中小学教师课堂教学技能提升工程,多环节强化教师师德技能,重实效落实培训质量评估,实现了参训教师从学到做的培训质变。对均衡教育发展,有效实施农村教师培训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教师培训;农村中小学课堂教学技能提升;师资均衡  朱熹在《语类》中提出:“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其意为在知和行之间,论先后的话,是知在先,要是论
摘要:作为一名普通教师,作者对校本研修教师教育的基本途径深有感受。回顾近年来全市以及学校的研修活动,作者觉得特别有收获,体会到了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模式:学习——实践——反思。  关键词:校本研修;备课;教师专业成长;反思    “校本研修”顾名思义就是将以学校为中心的教学研究活动和与学校为单位的教师培训进修制度合为一体的学校管理机制。作为一名普通教师,我对校本研修教师教育的基本途径深有感受。回顾近
有关高适和岑参边塞诗风格研究方面的文章相当多,但真正将二者放在一起研究“高岑”合称背后的审美原因的文章并不多。本文着重从高适和岑参的边塞诗给人们留下的审美感觉即“艺术完美体”的艺术感受,并非从人们习惯性的想当然出发,挖掘“高岑”合称的真正原因。  一、从内容上和形式上看高适和岑参边塞诗的相同相承  高适和岑参以他们特有的诗艺才能驾驭着各自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以经久不衰的魅力吸引着无数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