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博物馆志愿者
随着一道耀眼的光束落地,四个熟悉的身影逐渐清晰起来。孩子们顺利抵达古城西安,降落地点正是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第一次来这座历史悠久的古都,三个孩子都激动不已。
这次,Q博士通过官方公众号给孩子們报名了“文博小志愿者”活动,孩子们这次的任务是奔赴兵马俑博物馆,在千姿百态的兵马俑中寻找跪射俑。
“兵马俑坑出土了成百上千尊陶俑,只有这尊跪射俑保存最为完整。”林萌萌查找网络上的百科知识说,“它可是兵马俑里的精品,不知又会发生什么事呢!”
“管它会发什么呢,我们先去报到呗!”李晓东劲头十足,拉着大家朝博物馆走去。
三个孩子见到了馆长伯伯,弯腰鞠躬并齐声说道:“馆长好!我们是来报到的小志愿者。”
“欢迎你们!”馆长伯伯露出慈祥的微笑,望了望旁边统一戴着志愿者帽子的小学生,又把目光聚集在李晓东身上,“我看这位同学个头最高,不如你来当队长吧!”
“好啊!”李晓东心里乐开了花,“难得有这样的机会,我可不能错过!”
“我相信你!加油!”欧阳鼓励晓东,拍了拍他的肩膀。
“嗯!我一定会认真负责,当好小志愿者的队长。”李晓东一本正经地对大家说道。
寻宝小百科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是在秦始皇兵马俑原址基础上建立的博物馆,也是中国最大的古代军事博物馆。秦始皇兵马俑坑发现于1974年,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二十世纪考古史上的伟大发现之一”。
参观兵马俑军阵
在馆长伯伯带领下,小志愿者们排成两队,参观兵马俑坑挖掘现场,李晓东举着队旗,走在队伍最前头。
大家先来到了一号坑,一号坑的整体面积是14260平方米,近8000名兵马俑列阵于此。它们如真人般大小,身披铠甲,手持兵器。在坑道中,位于前方的是轻装步兵,后面是重步兵,军阵十分壮观,引得孩子们连连惊叹。展厅里的陶俑神态各异,战车区的青铜马车威武传神,孩子们都幻想能上去坐一坐呢!
“一号坑最为雄伟,里面都是战士俑,”欧阳对博物馆的兵马俑如数家珍,“坑中间排列着有38路战车和步兵的纵队,组成了军阵的主体。”
其他小志愿者对欧阳佩服不得了:“你怎么知道这么多,就像你来过这里一样!”
欧阳点开手机里的小程序,给大家展示:“我提前做好功课,这里开设了数字博物馆,可以360°在线参观兵马俑博物馆,还有线上浏览和虚拟展览的功能,线上了解、线下体验,这样感受才更深刻呀!”
孩子们对欧阳啧啧称赞,连馆长伯伯也对欧阳竖起大拇指。
李晓东在一旁戳戳欧阳的胳膊说:“哎呀,你也给我留点表现的机会嘛,显得我这个队长没有什么文化修养。”
寻宝小百科
数字博物馆通过文字、图片、录音解说、立体flash、虚拟漫游、高空俯瞰等多种方式,全景展示了博物馆的权威信息和独家藏品,极大地丰富了用户的感官体验。
修复师的工作
大家在参观俑坑时注意到,在一号坑附近还有不少工作人员在现场进行修复工作。
馆长伯伯向大家介绍道:“他们是兵马俑修复团队,借助现代修复手段,让破损的兵马俑得以完整再现。这不仅需要极大的耐心,也需要过硬的技术。”
听完馆长伯伯的介绍,大家对修复师们肃然起敬。接下来,馆长伯伯安排大家前往修复工作区,可以近距离感受修复师的日常工作。
修复团队的李组长接待了孩子们,作进一步介绍:“为了加快拼接速度和提高修复精度,我们会将发掘出来的兵马俑碎片提前分类好,再按照相匹配的部分排列好。但是即便这样,要完全拼接好一尊兵马俑最少也要三个月的时间。”
孩子们发出一阵“哇”的惊叹声,没有想到这一尊尊神态逼真的兵马俑重现在大家的面前,竟然经历了这么漫长的修复过程。
欧阳对文物修复非常感兴趣,仔细观察修复师们的工序和流程。但有一位修复师却让他觉得有些奇怪,他看起来五十多岁了,身材健硕,手指却尤为白净,和其他修复师粗糙的双手看起来大不相同。
修复现场有严格的进出管控,每一位修复师也有进出证明,如何寻找丢失的甲片成了难题。这时候,欧阳想起了之前那位有些奇怪的修复师,他心里打起了鼓,想再去寻找,却发现那位修复师不见了。 欧阳急忙和李组长描述了那位修复师的模样,李组长也十分纳闷:“那是老吴,今天他应该是休假的,不过我们团队工作任务重,时间紧张,加班也是常有的事。”
李组长立即给老吴打电话,没想到得到的答复让人大吃一惊。老吴今天的确休假了,正带着一家人回乡下探亲。就在昨天晚上下班前,他把证件放在办公桌上,去了一趟洗手间回来证件不见了,他正想着明天上班回来补办。
孩子们心中大叫不好,肯定是有人通过特殊化妆冒充老吴进入了修复区,偷走了跪射俑身上的甲片,然后趁机溜之大吉!
尋宝小百科
西安,古称长安、镐京,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1981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定为“世界历史名城”。西安拥有着5000多年文明史、3100多年建城史、1100多年的建都史,秦咸阳宫、汉未央宫、隋大兴城和唐大明宫都与这座城市息息相关。
随着一道耀眼的光束落地,四个熟悉的身影逐渐清晰起来。孩子们顺利抵达古城西安,降落地点正是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第一次来这座历史悠久的古都,三个孩子都激动不已。
这次,Q博士通过官方公众号给孩子們报名了“文博小志愿者”活动,孩子们这次的任务是奔赴兵马俑博物馆,在千姿百态的兵马俑中寻找跪射俑。
“兵马俑坑出土了成百上千尊陶俑,只有这尊跪射俑保存最为完整。”林萌萌查找网络上的百科知识说,“它可是兵马俑里的精品,不知又会发生什么事呢!”
“管它会发什么呢,我们先去报到呗!”李晓东劲头十足,拉着大家朝博物馆走去。
三个孩子见到了馆长伯伯,弯腰鞠躬并齐声说道:“馆长好!我们是来报到的小志愿者。”
“欢迎你们!”馆长伯伯露出慈祥的微笑,望了望旁边统一戴着志愿者帽子的小学生,又把目光聚集在李晓东身上,“我看这位同学个头最高,不如你来当队长吧!”
“好啊!”李晓东心里乐开了花,“难得有这样的机会,我可不能错过!”
“我相信你!加油!”欧阳鼓励晓东,拍了拍他的肩膀。
“嗯!我一定会认真负责,当好小志愿者的队长。”李晓东一本正经地对大家说道。
寻宝小百科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是在秦始皇兵马俑原址基础上建立的博物馆,也是中国最大的古代军事博物馆。秦始皇兵马俑坑发现于1974年,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二十世纪考古史上的伟大发现之一”。
参观兵马俑军阵
在馆长伯伯带领下,小志愿者们排成两队,参观兵马俑坑挖掘现场,李晓东举着队旗,走在队伍最前头。
大家先来到了一号坑,一号坑的整体面积是14260平方米,近8000名兵马俑列阵于此。它们如真人般大小,身披铠甲,手持兵器。在坑道中,位于前方的是轻装步兵,后面是重步兵,军阵十分壮观,引得孩子们连连惊叹。展厅里的陶俑神态各异,战车区的青铜马车威武传神,孩子们都幻想能上去坐一坐呢!
“一号坑最为雄伟,里面都是战士俑,”欧阳对博物馆的兵马俑如数家珍,“坑中间排列着有38路战车和步兵的纵队,组成了军阵的主体。”
其他小志愿者对欧阳佩服不得了:“你怎么知道这么多,就像你来过这里一样!”
欧阳点开手机里的小程序,给大家展示:“我提前做好功课,这里开设了数字博物馆,可以360°在线参观兵马俑博物馆,还有线上浏览和虚拟展览的功能,线上了解、线下体验,这样感受才更深刻呀!”
孩子们对欧阳啧啧称赞,连馆长伯伯也对欧阳竖起大拇指。
李晓东在一旁戳戳欧阳的胳膊说:“哎呀,你也给我留点表现的机会嘛,显得我这个队长没有什么文化修养。”
寻宝小百科
数字博物馆通过文字、图片、录音解说、立体flash、虚拟漫游、高空俯瞰等多种方式,全景展示了博物馆的权威信息和独家藏品,极大地丰富了用户的感官体验。
修复师的工作
大家在参观俑坑时注意到,在一号坑附近还有不少工作人员在现场进行修复工作。
馆长伯伯向大家介绍道:“他们是兵马俑修复团队,借助现代修复手段,让破损的兵马俑得以完整再现。这不仅需要极大的耐心,也需要过硬的技术。”
听完馆长伯伯的介绍,大家对修复师们肃然起敬。接下来,馆长伯伯安排大家前往修复工作区,可以近距离感受修复师的日常工作。
修复团队的李组长接待了孩子们,作进一步介绍:“为了加快拼接速度和提高修复精度,我们会将发掘出来的兵马俑碎片提前分类好,再按照相匹配的部分排列好。但是即便这样,要完全拼接好一尊兵马俑最少也要三个月的时间。”
孩子们发出一阵“哇”的惊叹声,没有想到这一尊尊神态逼真的兵马俑重现在大家的面前,竟然经历了这么漫长的修复过程。
欧阳对文物修复非常感兴趣,仔细观察修复师们的工序和流程。但有一位修复师却让他觉得有些奇怪,他看起来五十多岁了,身材健硕,手指却尤为白净,和其他修复师粗糙的双手看起来大不相同。

修复现场有严格的进出管控,每一位修复师也有进出证明,如何寻找丢失的甲片成了难题。这时候,欧阳想起了之前那位有些奇怪的修复师,他心里打起了鼓,想再去寻找,却发现那位修复师不见了。 欧阳急忙和李组长描述了那位修复师的模样,李组长也十分纳闷:“那是老吴,今天他应该是休假的,不过我们团队工作任务重,时间紧张,加班也是常有的事。”
李组长立即给老吴打电话,没想到得到的答复让人大吃一惊。老吴今天的确休假了,正带着一家人回乡下探亲。就在昨天晚上下班前,他把证件放在办公桌上,去了一趟洗手间回来证件不见了,他正想着明天上班回来补办。
孩子们心中大叫不好,肯定是有人通过特殊化妆冒充老吴进入了修复区,偷走了跪射俑身上的甲片,然后趁机溜之大吉!

尋宝小百科
西安,古称长安、镐京,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1981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定为“世界历史名城”。西安拥有着5000多年文明史、3100多年建城史、1100多年的建都史,秦咸阳宫、汉未央宫、隋大兴城和唐大明宫都与这座城市息息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