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学生需求,成就高效课堂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536700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结合全员研教活动中执教《中华民族的觉醒》一课,深刻阐述了要想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必须要尊重学生的需求,摸清学生的基础,了解学生的想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营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独特体验;还要遵循学生的思维规律。
  关键词:学生需求;尊重;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9-0041
  在深化新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优化课堂教学、构建高效课堂已是我们每位教师教学活动的永恒追求和目标。那么,怎样才能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与高效性呢?笔者认为关键是要改变教学观念,高度关注和尊重学生的需求。
  我们的学生到底需要什么?让我们来看一份关于《学生最喜欢的课堂教学方式》的调查,资料显示有50.8%的学生喜欢有较多动手操作或亲身实践的教学方式,30.5%的学生喜欢在课堂里引发较多讨论和交流,12%的学生喜欢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学习方式,还有5.4%的学生喜欢自学,大量书面练习的学习方式只有1.4%。由此可见,学生最不喜欢教师“滔滔不绝”地讲、学生“绵绵无期”地听、课后“永无休止”地练的教学方式,而最喜欢的是真正能让他们“行动、心动”起来的课。
  思想需要的是启迪而不是教条,行为需要的是训练而不是唠叨,智慧需要的是开悟而不是告诉。高效课堂应该从学生需求出发,尊重学生的兴趣、尊重学生的习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变“填鸭式”为“分享式”,变“讲述式”为“参与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主动参与、合作分享。
  一、尊重学生的需求要摸清学生的基础
  学习是一种提升,教师要善于了解学生的起点,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要心中有数。摸清了基础,我们也就摸清了需求。学生不需要毫无创意的烫剩饭,也不需要云来雾去的超水平拔高,他们需要的是在原有基础上,一加油就能上坡,一努力就能提高。所以,我们教师要尽量做到“三讲”、“三不讲”:讲易混点、讲易错点、讲易漏点。学生自己已经会了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教师讲了学生怎么也学不会的不讲。
  例如,笔者在全员研教赛课活动中教学《中华民族的觉醒》一课,依据八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这一实际,对于“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标志、重要代表人物和五四运动爆发时间、口号、结果”等基础知识点,学生自己看了会懂的,笔者就不讲,运用导学案学生自学解决;而对于“新文化运动的性质与五四运动的性质”这一学生容易混淆的知识点,则通过创设历史教学情境重点讲解。又如,对于“新文化运动以五四运动为界分前后两个时期以及五四运动以6月初为界分两个阶段”。这两块内容是学生容易忽略遗漏的知识点,笔者及时进行了点拨。“五四运动的意义”是本课的重点又是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笔者抓住“划时代意义”这个关键词,采用师生共同画历史年代尺以及比较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不同的方法进行了重点分析。总之,教师要改变课堂教学中将教材内容面面俱到地讲的“满堂灌”教学模式,做到“三讲三不讲”,留足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学会获取知识、思考问题和运用知识,把学习的权利和责任还给学生。
  二、尊重学生的需求要了解学生的想法
  学校每月一次评选“我最满意的一堂课”,结果显示出很多宝贵的信息。学生喜欢教师上课语言简洁些、幽默些,学生喜欢教师上课多表扬多鼓励学生,学生喜欢教师给一些理解、消化、吸收、感悟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喜欢教师上课微笑是否再甜些,学生喜欢教师上课能把抽象问题具体化、通俗易懂……当然,学生不同,想法与要求不一,面面俱到,这有些难为教师。但是,有些东西是教师的根本,我们还是要努力去尝试的。比如课堂氛围轻松愉快些,对学生多鼓励表扬些,教师少说些,多让学生思考、参与、体验。正如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告诉我的我会忘记,给我看的我会记住,让我参与的我会理解”。
  笔者在教学《中华民族的觉醒》这节课时,为了让学生能“正确认识儒家文化对中国社会的影响”,设计了以下教学情境:“你说我说——甲说:儒家学说把人变成了奴隶,是民主与科学的大敌,所以必须彻底打倒儒家学说。乙说:儒家学说影响中国几千年,肯定有它的作用,所以必须全盘继承儒家学说。你是怎么看的呢?请亮出你的观点。”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每个小组的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倾听别人的想法,甚至争论得面红耳赤。讨论十分热烈而认真,课堂气氛达到高潮。教师为学生搭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平台,就是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有积极的情感体验的需求,尊重学生的认识方式即“做中学”,通过学生自己的努力去体验和感受、理解消化的东西,才能真正掌握。
  三、尊重学生的需求要遵循学生的思维规律
  在这次赛课中,笔者也发现很多教师非常重视课前展示学习目标,要让学生知道努力的方向、明确自己的任务。这就是在尊重学生的思维规律。
  如,在教学《中华民族的觉醒》这课的新课导入时,笔者根据初中生的认知规律,运用直观性教学原则,先出示了林则徐、魏源、李鸿章、康有为、梁启超和孙中山等历史人物的图像,然后层层设问:“他们是哪个阶级的代表?主张向西方学习什么?领导和发动了什么运动来救国?结果又怎样?”大部分学生能回答出来,师生互动流畅,使学生感到有成就感,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然后“乘兴”追问:“这是为什么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辛亥革命以后人们的精神状况。”这样的导入设计又为后面的探究学习作了铺垫,也体现了教学的循序渐进原则。
  又如,怎样去突破“如何理解五四新文化运动显示了中华民族的觉醒”这一课的教学难点呢?第一次上课时,笔者在学生学习了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的概况后,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去讨论:“学习了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内容,你觉得中华民族觉醒了吗?有哪些表现?”预设意图是想让学生从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比较中得出这样的结论:“从思想上宣传救国真理到行动上反帝反封建斗争,从局部到全国,从进步知识分子到(下转第48页)(上接第41页)各阶层广泛参与,由此可以看出中华民族觉醒了。”但结果是大部分学生回答不出,最后只好由教师自己讲。
  课后备课组教师进行了评课、磨课和反思,认为问题设计得太大太难了,不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规律,要重新设计。第二次上课时,在学生探源新文化运动和感受新文化运动后,笔者出示了两张图片(图片一:1918年,金陵女子大学的化学实验室;图片二:1918年,金陵女子大学的排球活动)和一个材料:1918年6月,《新青年》刊登了挪威著名戏剧家易卜生的剧作《玩偶之家》。在剧中,女主人公娜拉为寻找自主的人格,摆脱痛苦的婚姻家庭而出走,成为觉醒了的青年仿效的榜样。当时青年为摆脱大家庭的束缚和不如意的婚姻,纷纷效法娜拉,“娜拉式的出走”一时成为风潮。然后设问:“从图片和材料中你能获取到哪些有效的信息,说明了什么问题?”由于图片的直观和材料的具体生动,学生通过对比思考分析就有了答案,很自然地理解了“新文化运动是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促进了民众的觉醒”这一教学难点。如此处理,使知识深入浅出,收到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为了能真正促进学生身心的不断进步和完善,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教师,要做到一切从学生的需求出发,真正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学生需要的、学生喜欢的、更有利于学生成长的,才是我们每位教师需要努力去追求的,才能真正实现“轻负高效”。
  (作者单位:浙江省象山县象山港书院 315700)
其他文献
摘要:调查发现,技校烹饪专业理论教学存在着观念落后、教法陈旧、教材滞后、缺乏有效激励评价机制等弊端;指出技校烹饪专业理论教学应加快教学改革的步伐,加大设备投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法,整合课程资源,改变文化课、专业理论课、实践教学课时比例不合理的现象,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关键词:技校;烹饪专业;理论教学;存在问题;对策  技校烹饪专业培养的是德、知、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具有扎实专业理论知识
摘要:对母语的学习,学生一直都兴致不高。在语文课上,经常会看到学生睡觉、上课回答问题不积极等现象。特别是高三语文复习,对于学生来说更是一件无聊至极的事情。所以,语文教师就需要深入思考,组织积极高效的复习,从而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提高复习效率。  关键词:高三语文;复习;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5-0086  前不久发布的北京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及现代教育技术的推动,计算机辅助教学愈来愈广泛地运用于教学活动中,是现代化教学手段的重要方式之一。多媒体应用于高中历史教学,有能够直观地展现历史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授课质量等优点,但也存在一些弊端。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还需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通过不断地实践、探索和总结,将多媒体教学加以完善,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历史教学;利与弊  随着
摘要:本文从四个方面阐述了怎样使文章情节波澜起伏、摇曳生姿,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以期能给读者带来启示。  关键词:文章情节;尺水兴波;技巧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5-0067  清代的袁枚在《随园诗话》中说过“文似看山不喜平”、“文须错综见意,曲折生姿”。由此而知,“曲”是使文章结构精巧的重要特征之一。一篇文章,初看开头,便知结尾的
离开南京多年后,再听到别人谈起这座城市,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这儿的梧桐。  初中时,我的家在升州路上,路两边是高大到將整片天空都遮蔽了的梧桐。夏天,它绿树成荫,光影斑驳,甚是好看。可是,一到春天,它就让人崩溃了。原以为南京的春天很短暂,可一旦有了“五月飞雪”的梧桐陪伴,一切都变得漫长而煎熬。  一篇考场阅读题至今令我印象深刻,题目叫《南京的梧桐》,满篇说的都是梧桐之于南京和南京人的意义。当时我坐在
摘要:本文以学校近年来抓素质教育为背景,从学校管理到教师如何提高素质以及如何因材施教,作了较深入的剖析,并对如何推行素质教育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关键词:素质教育;特色教育;教育改革  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都是由科学技术革命推动的。而每一次科学技术的革命都会引发教育的改革和革命。18世纪,由于蒸汽机的广泛应用,以蒸汽机为标志的第一次技术革命,推动了初等义务教育的普及,这是当时现代化生产的迫切要求。现
摘要: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如何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立德树人是当今中国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是时代赋予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教学工作应把道德教育放在所有工作的首位。信息技术课不仅要实施知识传授,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挖掘信息技术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在教学中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使之成为学生求知的动力、成长的指路灯。本文讲述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如何根据信息
摘要:错误是学生真实思维的暴露,是学生探究的宝贵历程。“学生的错误是重要的课程资源”,面对这种资源,我们要正视他们在学习中犯错误的合理性,并善加利用、巧妙引导,使学生在错误中成长,而且通过对错误资源的利用来激活课堂、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错误资源;有效利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9-0049  有教育专家说过:“课堂
摘要:本文就当前初中语文课外作业的内容、方式及训练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教师在布置初中语文课外作业时应注意适应中考要求、注重记忆与理解的做法并无过错,但应站得更高些、看得更远些;应根据学生已暴露出来的在语文学习中的不足寻找解决方案。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外作业;记忆;语文学习;中考;语文素质  课外作业是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一环,与初中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与否关系很大。所以,初中
摘要:①构建主要模式;②探索基本策略;③归纳对策;④提炼基本作法;⑤寻找主要途径;⑥建立和谐教育的机制。  关键词:心理问题; 对策总结  花季曼妙多风雨,巧化甘霖沁心扉。  关注青春解困扰,豆蔻梢头沐春晖。  一、构建起“驾起理解桥梁,解决成长烦恼”的主要模式  ①帮助建立自我调节系统:培养消除心理重负的内驱力,增强“挫折耐力”,抵御压力;寻找宣泄方法,缓解压力。“让真情抚平心中皱纹”。  ②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