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内容创作者

来源 :青春期健康·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nerl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纪录片《潮生》,首度将镜头对准内容生产者,记录了内容创作背后的故事与思考。在“互联网 ”时代下,内容创作正在成为一项成熟产业,在不久的将来可能会演变成为内容行业而存在。
  而内容生产和传播模式发生巨大改变,造成了内容的良莠不齐、泥沙俱下。好的内容得不到传播,而那些博人眼球的低劣之作却能迅速占据大众视野,这使得不少优质内容创作者在转型路上不断受挫,进退维谷。
  对于大多数内容创作者而言,一方面,互联网的巨大机会让创意内容有机会充分生长;另一方面,真正的现实却可能是被“标题党”“抄袭洗稿”“低俗恶俗”等现象挤压到难觅发展空间,原创成本越来越高,而得到的回报却完全不成正比。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原创内容保护机制的缺失,让内容在转载、创作及变现等环节“乱象频出”。
  随着大众对内容质量的重视和“茧房效应”的警惕不断加深,越来越多的人看到内容行业发展的持续性,“唯流量论”便也开始转向为“价值引领”。《潮生》的意义在于,记录了在这样一个“野蛮生长”的环境中的一批有远见、坚持“内容为王”的创作者。

  在《潮生》中,以青蜂侠为代表的主流媒体用多元融合的手段“玩转”严肃新闻,高效传播正能量内容;以飞狗moco为代表的治愈系动漫内容创作者,用温暖的笔触勾勒出一个充满纯真的世界,守护笑容与童心;以孙东山Steven为代表的中国初代Vlogger(短视频记录),用创意无限的“脑洞”表达独特的生活态度,一路探索“最酷”的事情,做自己生活的导演。
  当时代开始呼吁更多优质内容,更关心优质内容创作背后的故事,《潮生》用镜头纪录了他们的蜕变与成长。《潮生》的意义并不仅仅是记录他们的故事,更以他们的故事为线索,记录与他们的成长密不可分的中国互联网内容行业的崛起和发展。中国的互联网内容平台发展格局几经更迭,而那些抛却流量迷思,以内容为根,以创作者为本的平台则走得更远。
  “海上明月共潮生”,尽管内容行業更迭如潮水汹涌澎湃,但优质创作者一定是“弄潮儿”,在当下内容开放平台的保驾护航之下,优质内容所包含的价值与理想的“明月”也将伴浪潮而生。
  编辑 赵曼
其他文献
[摘 要]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是教材,教材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是沟通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媒介。因此,教师必须对教材深入解读与钻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使课堂教学精彩纷呈。  [关键词]数学教材 理解 使用 精彩纷呈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23-040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只能作为授课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益,还要靠老师
小学数学教学在数学教学中起着基础构建、方法启蒙、兴趣激发的作用,其教学目标基于学生的年龄特点,更多地着眼于基础搭建。低年级数学教学更是基础中的基础,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这些客观现实的“生态环境”,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找准着力点,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为了让课堂更加原生态,我做了以下三点尝试。  一、素材“生动性”  低年级学生的童心童趣是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很好地利用的一点
[摘 要]课前预习既是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也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合理看待预习,对预习要有准确的定位,更应该结合教学实践,在探索中提高预习的价值,使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数学教学 预习 构建 前思 反思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20-046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数学教学中,教师
数学小论文是什么?就是对学习、生活、现象等进行观察和分析,运用学到的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自己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后以小论文的形式把这一过程体现出来。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学生的习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迁移到数学教学中,指导学生留心生活、培养数感、用数学眼光看世界也是很有必要的。学生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思维得到了拓展,还获得了解决问题后的成就感。下面谈谈我在数学教学中指导学生撰
儿童获得知识是一个自主建构的过程,需要依赖于个体的已有知识和经验,但个体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并不都是积极的、正面的,会在知识建构的初期产生错误的认知,这种错误认知如果没有及时察觉、纠正,就会给后继学习带来严重的干扰。所以,教师必须对学生的学情有充分的预估,引导学生在新知学习过程中不断地及时反馈,而不能留待练习巩固的后期反馈,打响“先入为主”的第一枪。  一、从细节入手,让认知更准确  一些错误的先期印
基本信息  书名:《你一直与众不同:毕淑敏散文精选(青少版)》  作者:毕淑敏  ISBN:9-787-5387-6365-2  装订:平装  语种:简体中文  页数:331页  定价:48元  开本:16开  出版社:时代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年8月  秋风送爽,瓜果飘香。不知不觉,学生们背起书包,已在书声琅琅的校园里度过两个月的时间了。此时,作为老师和家长,都希望能有一本励志读物帮助
古人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是简朴的真理。在数学课堂上引导学生对学具进行操作,旨在促使学生通过对学习对象的主动操作,亲历探索知识的过程,从而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变被动的学为积极主动的学、富于创新的学。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当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学具,指导学生充分发挥学具的功能探究知识,推动学习活动的有效进行。下面,简要阐述一下自己在教学中的做法。  一、利用学具棒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学具棒是低、
苏教版小学数学“找规律”这一板块内容以分散渗透的方式进行编排,在四、五年级教材中共安排了四个教学单元,主要引导学生探寻数、式、形的变化规律。“找规律”的教学不仅要注重学生知识的积累,更要着眼于学生思维和能力的提升。在教学实践中,我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思考与尝试,探寻“找规律”板块中最适合学生的教学,力争使学生得到最大化的收获和更大的发展。  一、由表及里——用表述让规律更明晰  学生只有真正弄懂规律的
在课堂教学从热闹花哨回归真实自然之后,“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的理念已被广大教师所接受。这里的“教什么”就是要我们教师根据学生的需求设计教学过程,以期能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教学案例:  让学生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小数加减法”一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课堂中教师频繁地强调“小数点对齐”,很难给学生留下深刻
[摘 要]总结可以帮助学生梳理所学的知识,形成新的知识系统。所以,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从以下两个维度来思考如何进行总结:一是有利于丰富学生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二是有利于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数学课堂 总结 丰富 经验 提升 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11-039  总结是数学课的重要环节,可以帮助学生梳理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