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初中体育教学中锻炼学生心理素质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imai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当前的初中体育教学目标,不能仅仅停留在教会学生体育锻炼技能,还应当关注对于学生心理素质的改善和提高。文章基于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意义,探讨将初中体育与学生心理素质有机结合起来的具体路径,为改善我国初中体育教学质量提高相关参考意见。
  关键词 初中体育;体育教学;心理素质
  中图分类号:G804.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3-0028-01
  如何在体育教学中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是每一位体育教师都应思索的问题。下面进行简要的分析。
  一、在初中体育教学中锻炼学生心理素质的积极意义
  (一)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
  当代中学生大多数处于衣食无忧、安逸舒适的成长环境之中,普遍存在著性格软弱、心理素质差等性格特点。通常来说,紧张、激烈的体育锻炼项目能够磨练出学生勇敢、拼搏和坚持不懈的品质,而竞技类体育锻炼则能锻炼学生斗志和坚定意志,让学生在运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挫折和困难时,不会轻易地想到放弃和妥协。
  (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体育活动的竞技性能够让学生体验到竞技精神,学生在竞技性体育锻炼中依靠自身的力量取得名次或者胜利,能够感受到“我能行”的成功体验,进而通过不断地练习和对学生积极的心理暗示,培养出学生的自信心、勇气和坚定的内心,引导学生充分地发现和肯定自身的能力、价值。
  二、在初中体育教学中锻炼学生心理素质的具体路径
  (一)创建和谐的师生互动教学氛围
  良好的师生关系与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紧密联系,轻松、和谐和互助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投入于课堂学习之中,而紧张、压抑和沉闷的学习环境则会在一定程度上压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会有着更为频繁和直接的接触和互动,因此,良好的师生互动环境是体育教学的教学重点之一,体育教师只有尊重学生,重视教师与学生之间在人格上的平等,以朋友的姿态发挥教师的教学指导通,才能让学生在和谐、友善的教学环境中充分发挥出自身的潜力。
  例如,初中体育教师可以用体育游戏取代传统的课前准备活动,在锻炼学生身体潜能的同时,帮助学生更轻松愉快地投入体育学习之中。对于自尊心较强的学生,体育教师应当尽量地避免批评和责备,多采用引导和鼓励的方式让学生主动地认识到自身的欠缺,从而加强学生对教师的信赖,确保体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积极互动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初中体育课堂的锻炼项目大多是集体参与的形式,体育教师应当积极推进学生互动形式的优化升级,以此调动起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初中学生受到集体的影响较大,教师可充分利用团队因素提高学生的运动意愿,体育教师可以依照学生的个人喜好将学生自有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以团队的形式参与到集体活动之中,从而降低学生在活动之中的心理负担,小组成员关系越和谐,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越高,在运动之中心里越放松,相应的训练效果则会越为显著。例如:针对篮球运动,体育教师可以引入一些篮球小游戏,如,运球游戏,将学生分为人数相当的两个小组,让两个小组彼此之间进行运球接力赛,并约定最先抵达终点的小组为获胜方。竞技型的运球游戏本身并没有很大的难度,几乎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参与其中,但运球本身也需要有一定的技巧,既能锻炼学生的篮球技能,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
  (三)提高学生的体育热情和参与意识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当更多地采用积极鼓励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建立起体育运动的自信心,以此提高学生的体育热情和主动参与意识。学生本身具有个体差异,一些身体素质较差、运动基础较差的学生面对体育运动往往具有一定的自卑心理,针对这种类型的学生,体育教师应当多给予鼓励和关心,以此增强学生主动参与运动的意愿;当学生取得一定的进步时,教师在给予表扬的同时,还可以相应地给出专业性的指导意见,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同时帮助学生提高运动技能和运动表现。
  初中阶段的学生对于教师的评价具有很高的敏感性,特别是教师在教学课堂中的即时性评价,可以在瞬间影响学生的课堂表现,体育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和心理状况,适时地给出不同的评价,以此促进学生在体育课堂上更好地展现自己。此外,体育教师还应当根据课堂教学内容的不同,适时地调整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和评价形式,以此调动起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
  三、结语
  综上所述,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质不仅能够帮助中学生更好地学习、生活,还能够为学生未来的健康成长带来巨大的帮助作用,当代中学生尽管生活条件较为优越,但他们心智成长不成熟,心理素质脆弱,无法承受挫折,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初中体育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应当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根据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并对教学内容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良,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以此促进学生在体育技能、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等多方面的成长。
  参考文献:
  [1]王成.初中体育教学中加强学生心理素质锻炼的途径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6(29).
  [2]黄献勇,刘彩英.浅析初中体育教学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课程教育研究,2016(10).
其他文献
摘 要 计算在数学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加强学生的计算练习,通过长期的练习来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关键词 计算能力;培养;提高  中图分类号:C961,F1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3-0192-01  计算是决定学生学业水平高低的一项重要能力和评价标准。没有良好的计算能力,学生很多方面的能力
摘 要 在素质教育提出的大背景下,如何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渗透人文主义,加强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培养成为教师的重要教学任务。其中,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是语文阅读能力之外的重要语文能力,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写作能力不仅是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学生抒发内心情感、表达自我观点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小学语文;写作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
摘 要 在音乐创编活动中,教师首先要训练小学生们掌握必要的基础音乐知识,其次是坚持在传统经典音乐的基础上进行发扬光大。教师要充分发挥小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和自主创新能力,不要给他们过多的思想束缚,容许他们自由发挥,打开音乐创新教育的新局面。  关键词 小学音乐;核心素养;音乐创编;开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3-0005-01  在小学
摘 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一直是小学教育的重点以及难点。现阶段小学数学的教育将品德育人列为教学的重难点,在小学数学教育实施的过程中,要慢慢地运用不同的教育方式渗透一些德育的教育理念,在重视学业成绩的同时还要重视小学生人文品德的培养。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要结合数学教材,运用合理的手段和有效的方式对小学生进行德育的教育,争取使学生在获取数学知识的同时,获得全方位的发展,将学生培养成为一名具有良好品格的社会
摘 要“立德树人”的教育教学理念,充分彰显了教育的内涵与本质,同时也是数学教学的终极目标。小学阶段作为我国基础教育阶段,也是素质教育全面推进的新阶段,数学教师要意识到“立德树人”的重要性,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开展德育教育,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基础上,强化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塑造学生健康的品格,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鉴于此,本文主要对“立德树人”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现状进行了阐述,同时分析了“立德树人”在
摘 要在20世纪70年代,脑力开发专家东尼·博赞(Tony·Buzan)在英国广播电台中介绍了一种“改善学习障碍儿童学习力”的思维方式,即思维导图法。学生在小学学习阶段要想使数学得到稳固进步,教学方法的渗透必不可少。然而数学是一门抽象与具体相结合的学科,单是机械地练习远远不够。结合小学阶段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表现,笔者发现图像、色彩、顺序、想象力等方面的联系更容易引起该阶段学生学习兴趣,能够快速吸引学
摘 要 培养高中生对于数学的逻辑、空间想象能力是提升数学课堂效率的关键。然而,有的学生虽具备这种思维,但无法运用于实践上。因此,在提升思维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基于此,本文分析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基础,探讨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养成路径、实践应用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高中数学;核心素养;实践  中图分类号:B0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
摘 要 日记来源于我们对生活的观察,是把自己一天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做有选择地记录下来,通过写日记可以培养人善于观察、发现、积极思考等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由此我们意识到:引导大班幼儿通过图画和符号“写”日记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我们创设环境,运用多样化的策略,发现“写”日记不仅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以及对文字符号的兴趣,而且对他们的语言、倾听、思维、记忆等多
摘 要 高中历史课中关于学科交叉内容的教学应该引起广泛关注。教师在教学时应努力打通学科壁垒,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学生融合科技与人文两种文化,认识物理学理论在自然科学理论发展中的历史地位和意义。  关键词 历史教学;交叉学科;文理相通;物理学  中图分类号:J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0-0133-01  众所周知,物理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是一门定量、理论和实
摘 要初中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阅读文本教学方法的改进,使学生的思维品质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得以发展和提升。全文包含以下几个部分内容。首先简述英语阅读教学的背景和意义;然后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紧接着通过对具体的案例的分析研究了英语阅读教学对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作用;最后对于英语阅读的教学提出了个人的反思和建议。  关键词思维能力;阅读教学初中英语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