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建强:引领学生仰望科学的星空

来源 :创新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BING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推动了学校科技教育的创新发展
  在江阴华士实验中学的科技大楼内,常建强的办公室与教室是一体的。教室门口挂着“常建强科技创新教育工作室”铜牌,室内讲台边上放置着电脑、办公桌。没有学生上课的时候,常建强就独自一人面对着空旷安静的教室,潜心钻研教学。
  常建强来到华土实验中学已经有十年,这十年间,作为一名专职科技教师,他引领并推动了整个华士实验中学科技教育的创新发展。国际发明展览会银奖,全国发明展览会金、银、铜奖,百项国家发明专利……他带领的学生在各级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中有1000多人次获奖,学生发明获得国家专利200多项。
  可能很难找出一所学校,会比华士实验中学拥有更浓厚的科技教育氛围。常建强举了几个有趣的例子,比如学校门卫受学生影响,成了航模迷;食堂厨师爱上了玩天文远望镜,常带着孩子观测星象。航模、船模、车模、机器人、数字气象站、太阳能发电站、“感知生长”基地,常建强把与科技教育搭边的东西都引进了学校,整个校园就像一个大游乐场。他开玩笑说:“别人有的我们都有,别人没有的我们也有。”
  常建强的课是学生的最爱之一,因为课上没有作业负担,只有无穷尽的奇妙想象。他的教室里到处堆叠着学生的课堂作品,有些做成了简易样品,有些还只是留在纸上的设想。“分层饮料瓶,一节课做成简直太棒了。”常建强兴致勃勃地拿着学生的作品介绍,在别人眼中不起眼的小制作,在他看来都值得鼓励,“灵感可能就从这些小作品里来。”
  源源不断的制作成本消耗却是个大问题。为应对农村学校资金缺乏的情况,常建强从一开始就提出了“低成本发明”的想法,尽量利用废旧材料。比如实验室淘汰的设备,拆拆弄弄,总有不少零部件可用,或者使用低碳材料,比如两三块钱的太阳能电池板,就可以做成水陆两栖车、太阳能风力船等多种作品。低成本状态在华士实验中学运转得很好,“有些学校参加省赛、全国比赛的项目成本动辄上千上万,我们都是控制在三百以内。”常建强说。
  低成本同样能取得很好的成绩。常建强展示了一项叫做“鱼缸环形自动清洗节水装置”的小发明,只见整个装置由一个废旧水槽和几根水管组成。“有了这个装置,给鱼缸换水就不用先把金鱼捞出来了。”常建强介绍说,“成本总共两三块钱,获得了国际发明展览会金奖。”在他看来,成本并不是一种束缚,“只要学生的发明贴近生活实际,解决问题比较到位,就会有很高的认同度”。
  “数学发明法”一培养创造力的工具
  “在发明创造的过程中,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批判性思维都能得到很好的训练。”而常建强认为,这三项素质是学生创新性思维培养的核心要素。由于科技与创新息息相关,投身科技教育后,“学生的创造力能不能培养”就是常建强最为关注的问题。多年实践经验让他坚信答案是肯定的,因此在教学的同时,他的理论研究也一直没有断过。
  2013年末,常建强凭借花费十余年心血独创的“数学发明法”获得第三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优秀教师奖。大奖组委会这样评价:“数学发明法”完善了科技教育理论体系,为青少年创造力培养提供了具有操作性、实践性的创意工具。
  “数学发明法”的核心是一套数学模型,包含加法、减法、变法、扩法等十个数学公式。比如加法,在这里是指把两种以上的物体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些有实用前景的技术方案,它的基本表达式是A+B=C,举个例子,“花盆+温度计=可以显示温度的花盆”。
  这种思维方法将数学与科技教育结合了起来,简洁清晰,而且实用。“它能诱导人去思考,启迪学生多维度的变通思维。”最关键的是,常建强认为现在青少年科学创新教育中选题难的问题尤其突出,而“科学发明法”正是对症良药。“这些年我们在课上使用这个方法,每节课都可以产生新的有意义的创新选题。”
  在常建强编写的《数学发明法》一书中,还特别提出了一种计算机模糊模拟法。常建强找人编写了相关的软件程序,只要把与创造发明有关的元素输入软件,计算机就能自动进行配对和初步筛选,形成一些具有创造性的方案,为确定创造发明的选题提供方向。
  “我的思想已经完全奉献给大家了。”常建强说,他希望“数学发明法”能够推广开来,令更多的教师和学生受益。
  科技教师的责任感
  从创意到完成制作,学生的每项发明都要耗去许多工夫。每天中午,有项目的学生会聚集在常建强的工作室接受指导,这是他的黄金时间。常建强对待学生很耐心,讨论问题是循循善诱式的。“孩子,你看这里可以怎么改?”他经常不自觉地称呼自己的学生为“孩子”,有种纯朴的味道。
  常建强的同事称从没见过他呵斥学生,因此在他的课堂上,学生的创造力、潜力完全被激发出来,非常活跃。“常老师是与众不同的。”学生赵奕潇说,“他要我们观察身边的事物,发现问题,主动和他探究。”
  很多学生在常建强的影响下爱上科技,赵奕潇是其中之一,他凭借“载重车轮胎防爆装置”和“低能耗蜂窝状室内自动换气装置”这两项颇具价值的发明获得了国内国外数个大奖,并且获得江苏省“青少年科技创新标兵”称号,人选江苏省“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早期培养计划”。赵奕潇小时候曾有过当一个科学家的梦想,但他可能并没想过,真的会出现一个人,带领他走到科学的星空下。
  常建强是幕后英雄。他积极帮学生联系各项比赛,通过比赛,学生在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和对科技知识的运用能力上都会有一个质的提升。“这个事情很繁琐也很累”,从学生方案的设计,制作材料的采购、加工,到上报文字材料,以及带学生比赛、答辩,申请专利,每项工作都需要常建强亲力亲为,耗费大量时间。常建强做事严谨,参赛作品往往改了又改,不过一旦外出比赛,他又并不那么看重成绩,强调最多的总是安全问题。
  近些年常建强越来越不得闲,连节假日都抽不出什么空来。前几年假期空闲的时候,他一直坚持去一些农民工子女聚居的地方,免费开设科普培训班,指导孩子们做些简单有趣的科技小制作。“一个科技教师也要有社会责任感。”常建强这样解释自己的无私行动。在他看来,目前全社会的科技教育氛围还不浓厚,他应当尽己所能多影响一些人。
  扎根农村一辈子
  常建强已经过了知天命之年,“到了这个年纪,就怕时间不够,总觉得还有很多事情要做。”他说。
  华士中学开设科技特色课程之初,凡事都只有常建强一人奔忙。查找资料、设计教学、挖掘地方课程资源……很长一段时间里,常建强忘我工作、早出晚归,几次被学校保安锁在楼内。也曾遇到资金、场地等方面的困难,尽管现在回想起来,常建强已经不把其称为困难。他为人比较“直”,目标认准了就是一往无前——“只要你想做,有奉献精神,就一定会有好的结果。”
  如今常建强的团队里成员多了,包括他自己在内,共有四名专职教师,十几名兼职教师。和年轻人比起来,常建强的干劲仍然丝毫不差。为赶上科技迅猛发展的潮流,他每年都会买很多书,经常上网查找国内外资料。“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才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外文资料看不懂怎么办,用在线翻译软件查”,常建强觉得,老师一定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对科技组的其他教师而言,常建强“既是同事,也是师傅”。常建强一心培养这些青年教师,给他们创造提升机会。“有新的材料和资源,常老师总是第一时间分享,毫无保留,课堂也随时可以推门进去听。”青年教师谢飞说。常建强还特别喜欢提醒小年轻们多锻炼身体,保持好的精神和体力,而在过去的十多年里,他每天都坚持跑步健身。
  在青少年科技教育领域,常建强的名声越来越响,不过他从未想过借此去往更广阔的平台发展。“现在是信息时代,获取信息资源很便利,所以在农村做科技教育也是很幸福的事情。”常建强说,“就扎根农村吧,一辈子,这也是我最大的心愿。”
其他文献
本文从舞蹈的特性出发,分析了舞蹈的本质、价值与职业教育的关系,探讨了在职业院校开展舞蹈艺术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为落实教育部关于"把美育作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
记者近日从中车时代电气公司获悉,在通过评审后,中国首列“永磁地铁”已在长沙地铁1号线正式投入载客运营。这是中国首列具备载客运营资质的自主化“永磁地铁”,开启了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的“永磁时代”,其综合节能率高达三成以上。  这列安装了中国国产永磁牵引系统的地铁列车,由长沙市轨道交通集团、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和中车时代电气公司联合研发。2015年初“永磁地铁”总体设计方案出炉,2016年3月列车上线
作为体育考试跳绳项目的裁判,有一种感受特别深刻,一组20人的考试,如果有3个以上不能一次通过,裁判心理就感觉不畅,出现一种焦灼情绪,静不下心,从而影响自己的思维。联想到学
小微企业是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家庭作坊式企业、个体工商户的统称。在中国,小微企业是给力经济发展的“轻骑兵”,其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实现利税大约分别占中国经济总量的60%、57%和40%,提供了75%的城镇就业机会。在相继袭来的国际金融危机、欧债危机等经济寒流中,小微企业的生存环境令大多数企业主感到悲观。小型微型企业经营压力大、成本上升、融资困难和税费偏重等问题十分突出,生产要素市场需求不足,产业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培根《论读书》曰: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读书是十分重要的,然而当下中学教师的阅读现状着实令人担忧,教师苦于繁重的教学任务只读教科书、辅
为丰富学校文化建设的内涵,进一步提升学校文化建设水平,根据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区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的精神,结合学校文化建设的实际,特制订本实施